登陆注册
6352400000002

第2章 自序:愿税收宪政的思想之花遍地开放

这是我的第二本时评、随笔文集,与我第一本集子《李炜光说财税》(河北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只间隔一年。并非我的“产量”有多高,而是那本书容量有限,不少文章没能收进去。那些没收进去的文章,加上一年多来的一些新作,就组成了读者朋友面前的这本《税收的逻辑》。比较上一本文集,有些话题依然在谈,如治税权归属、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纳税人权利、减税政策等,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话题:如税收伦理、公共支出归宿、预算拨款权、预算法修订、公民意识与自由、央地财政关系、收入分配改革等等。本书对预算的公开、透明问题非常重视,专门用了两章加以探讨,以至于当初起的书名是《别挡了我的阳光》,可能由于编辑觉得概括性不强而弃之未用。

税收学历来被视为官府之学,给领导出谋划策之学,寻找政策依据之学。这种认识并不全面。税收是国家权力和纳税人权利的交集点,而非政府单边之事,所以它也是民间之学,与亿万众生之图存、之福祉、之未来息息相关。所以,公众(纳税人)对赋税的认识和看法,也应该在税收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游离其外。如阿马蒂亚·森所说,你不能凭一部分人的富裕和局部的繁华来判断整个社会的快乐程度,你必须了解草根阶层的日常生活。我觉得他是说给每一位学者或决策者听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听得进去。

对政府职能,亚当·斯密给定的核心内容是:保护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建立基本的法律秩序、保护产权、促进技术进步、建设和维护私人无力做或不愿做的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政府用保护和正义职能来交换收益,其职能上限由国家设定的目标和政府面临的约束来决定。他还特别强调了节俭的价值,主张政府不能让人民感到财税负担沉重。这些也是一国公共财政应具备的基本内涵。在公共服务问题上需要加以澄清的一个观念是,公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政府就必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不是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公民就必须接受什么服务,没有别的选择。就这么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现实生活中却远未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质上,财税是一种国家基本政治权力的来源和配属问题,这是财税问题的“根本”,中国财税改革的所有盲点和难点,不在别处,就在这里。弄懂了其中的奥妙,长期困扰我们的许多谜团都会迎刃而解。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不少专家还是在与之相反的道路上行走——追求政策措施的枝节微末很是卖力,却遗忘了赋税的根本问题。中国长期奉行的财政理论——国家分配论,其实是一种帝国性质的理论,财政资源的所有权非常明确,是国家——其实就是政府本身。在中国,国家与政府两者始终没有分开——分开的理由和事实都未曾出现过,以至于很多人至今还弄不清它们是否应该分开,应当创造税收新思维的学界也没有认真地进行理论澄清。对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人民对财政资源的所有权和统治权,加上政府对财政税收的治理权,只有这两者的结合,才是“财政”的全部内容,并构成一国政治权力的核心部分。“财政权”和“财政治理权”并不是一回事,不少学者把它们混淆了。此外,税收也不只是一件可用的工具,税收里有正义,有人性,有光明,有善,还有爱,而这些,也是我国税收学术探讨和教学所拒绝的内容。

相比于传统社会,当代社会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国家的威慑镇压力量壮大到极致,财政征敛和消耗的能力亦随之无边际地膨胀,并不断以张扬的气势进行外部展示。所谓“国之利器不可示人”(《道德经》)的说法早就被统治者们抛弃掉了。相对而言,民间经济主体、纳税人维护自身财产权利的能力不是更强,而是更弱了。生活中常见凌驾于公民权利之上、任意侵犯纳税人利益、肆意损耗侵吞国家财政资源的恶劣事件发生,说明给国家征税和用税的权力划界的必要性更加迫切,也更加艰难了。

其实在中国,公共财政、租税法定主义、预算公开等说不上是什么新鲜东西,清末时官产学各界就曾大力推动这些改革,一些领域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当时已日落西山的清王朝自己设立的资政院就曾大幅度削减清政府1911年的预算,即使拿到现在来说也是了不起的进步之举。既如此,清王朝为什么还是一步步地陷入了绝境?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今天那些以“出谋划策”为己任的学者们所能回答的了。几天前刚刚在上海的一个会议上与不少同行交流,大家的一个共同感觉是,公共财政在中国虽然已推行了13年之久,却变得“越来越不像了”,意思是我们与公共财政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的确,中国推进宪政民主改革的难度,怕是比一百年前小不了多少。表面看,政治权力的绝对权威已逐步被淡化,再也难以独步天下,似乎大家都是改革的支持者,但一到实践层面,分歧立马就表现出来,这一点在预算公开问题上表现得再清楚不过。

中国的制度改革已然失速,面临的仍是200年前龚自珍就指出的老问题:执政者在涉及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选择问题上总是进退失据,最终迈不过“自改革”这一关。社会痼疾的根源其实在它自己身上,却视而不见,总觉得阻力来自于他人。问题在于,不改革体制,深宫大院里的皇上怎么可能知道外面街上粮价多少?肉贵几何?手下的人是真心为民办事,还是胡乱花费纳税人的血汗钱?这是历史问题,也难说不是现实的问题。

当年,伏尔泰评论英国的制度时曾说,这个国家的掌权者有足够的权力去增进公益,而当他企图作恶时,马上就会被别人束缚住。我理解,这就是宪政民主,就是今日体制之“自改革”的基本含义。那种政党和行政体制混合不分的体制,那种“没商量”、“不透明”的财税体制,与社会主义无关,与人民利益无关,与市场经济无关。中国最需要的是与传统的权力社会彻底决裂,而不是千方百计地维护它。如果总是跟这样的体制藕断丝连,中国的经济发展便难以为继,中国的文明便难有真正的进步,或许过些年回望一下过去,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原地打转而已。

好在事情还是起变化了。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进步,“百姓时代”正在退场,“公民时代”正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到来。这种公民社会,是以整个社会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为价值背景的。无数“小人物”组成的纳税人群体,构成了心口相连的公民社会网络,其日益显示出的独立立场和力量,使得国家权力的运用不能再那么随意,使得掌权者们发现自己置身于民间无数双眼睛的监督之下,越轨行为难以逃逸其外,也使得历来信奉权力通吃的国人开始懂得不能再轻视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这才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真正变化之所在,史上空前。更加难得的是,这样一种社会整体价值观的转换,其发生的动因来自于民间而非高层、自下而不是自上。

本书收入的这些时评、随笔和访谈大多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属于公共性质的写作,有别于学术性较强的论著,目的在于普及推广财税知识和公共财政理念。作为一个财税思想史和财政学理论学者,我喜欢在历史演变的脉络和现实的理论政策间游走,并且一直认为,财税问题出现的原因经常不在财税本身,而是在其外,这就要求财税的研究者要像许多人文历史学者那样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综合开放的眼界,才研究得了税收这样的“真问题”(罗纳德·科斯英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编者注语)。学界也历来有赋税问题难懂的说法,经济学家们对此类问题远不如对金融货币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之类问题的探讨和宣教多,或许就是证明。学术上的一小步,通常要总结多少人的研究心得,克服多少人的盲目、固执,突破多少人的既得利益才能做到?夜深人静时思考那些让人想破头的难题,却是我所享受过的人生最大意趣,也是我难以担当的重负。因学识、学力不足,我的研究还浮在浅层次上,书中定有不少谬误,我将时刻期待着读者的批评指正。

感谢著名学者秋风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秋风是一个纯正的自由主义者,或者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混合了其他成分的中道自由主义者”。他提出“儒家宪政民生主义”的框架,尽管质疑的声音不少,但他的意思我还是明白了。他相信人类社会各民族的文化,相同、相似之处多于区别和对立,这一点在人类社会早期表现得尤其明显。说中国与西方彼此有多大的差异,不过是后人的意识形态想象或专制对思维限制的结果。他相信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多有民主的因素和自由主义倾向,只是这些珍贵的遗产被后人遗忘了、亵渎了,他要把它们重新找回来,并坚持认为这些东西是全人类共有的,并必将与人类的主流价值观融合在一起。若秋风确实是这样想的,那么,我俩的立场就非常接近了。我们坐而论道,不希望别人替我们找出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希望我们的传统被某些可疑的或不相干的东西全然代替。记得那天,我们一起去位于天津老城厢的同悦兴茶楼观老生凌珂的原生态京剧《搜孤救孤》,我评一句:“权力能使人变得这样坏”,他跟一句:“只有更坏”。是的,权力之上,如无他人施加的宪政之索之束缚,便只会出现这种“更坏”的结果。

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感谢本书的策划者吴兴元先生,还有兢兢业业的云编辑和罗编辑,他们为这本小书的编订做了大量工作,一堆杂乱无章的时评、随笔,经他们的巧手整理拾掇一番,竟独立而成一本新书,其中不仅有他们的辛劳,也含有他们不少颇有见地的想法。亦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女儿,他们以无休止的辛劳和等待为代价,换得和赐予我真金不换的学术思维和写作时间。没有他们的真情支持,我将一事无成。

我为在我们国家的民众中传播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已经整整努力了10年。我知道,有人做得比我还久、还好。若问我现在的心情,告诉你,“那是一粒埋在土里未发芽的种子”(泰戈尔)——我分明已感觉到了,如今为种子浇水的人越来越多了。只要我们大家携手同行,持之不懈,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然后它就会在我们这个纳税人权利匮乏的国度里开花、结果,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李炜光谨识

2011年7月26日

于津门梅江

同类推荐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书中作者还指出,在历史上,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至少可以划分出三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国内组成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府,私有财产权利开始得到尊重;第二阶段,国门被打开,对民主政府构成威胁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受到打击;第三阶段,倒退时期,既得利益集团—资本家打着“为穷人”的旗号反对竞争。就这样,资本家破坏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最有效率的体制,而大众则呆立一旁,茫然无知,不但不会抗议,甚至还要喝彩,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会因此受到损害。所以,需要为自由市场经济“鼓与呼”,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扼要介绍现代与当代五十本西方经济学代表性论著,涉及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发、制度经济学等六个主要领域,内容包括作者简历,主要思想、学术贡献等。
  • 他们是这样赚钱的

    他们是这样赚钱的

    谈起赚钱,很多人都会兴致勃勃。毕竟,要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中生存,离开金钱这个货币流通工具是行不通的。不过,要想赚钱,不仅要有强烈的赚钱欲望,而且还要为此付出行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行动之前不妨看看世界大富豪们如何赚钱。读完这本书后,您会发现:其实,每位富豪都是芸芸众生之一,是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难以触摸的神。这些富豪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中,也有您可以做到的。他们可以创造一个个财富神话,您也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商奇迹。
  • 万科逻辑

    万科逻辑

    这是一个经典的企业发展案例,也是一个关于时代、机遇、选择与变革的故事。房地产黄金10年,万科的规模从100亿上升到2000亿,增长20倍。它是如何做到的?100亿遭遇瓶颈,500亿遇到了“史上最大危机”,1000亿之后面临着更多未知的挑战。万科是怎样自我革命的?创业30年,万科始终保持着25%的高增长,这在世界商业史上也属罕见。万科成功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面对这个颠覆式创新的年代,它的辉煌能否延续?其前途又在何方?
热门推荐
  • 星命总括

    星命总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贫道要写书

    贫道要写书

    灵气复苏了!!真的吗?哪里呢?哪里呢?我怎么没看到?是真的,不过只复苏了我家!李太朴看了看脑中的灵界作家助手,默默地回答。订阅用灵气?打赏用天材地宝?WTF?末法时代的少年从此走上写书的不归路……
  • 少年暗卫者

    少年暗卫者

    年方十六岁的夏风翼并不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他就读的学校是——中国少年特工学院。格斗、射击、黑客技术、各国语言……他的校园生活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 在园杂志

    在园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智大勇(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智大勇(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在田忌赛马的故事中,孙膑用了绝妙的策略;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曹操略施小计,就解决了将士口渴的难题;孙权断案,明察秋毫,根据一粒老鼠屎探查出事情的原委……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有智有勇者才能成就大的事业,你能从他们故事中得到灵感和启发,得到勇往向前的动力。
  • 无敌狂尊

    无敌狂尊

    吞骄阳,踏天穹,灭乾坤,跋扈万界!嚣张万域!无敌与世,狂与天下!我张果只问一句:还有谁???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蝶魔狂舞

    蝶魔狂舞

    林子伊,25岁,名牌大学金融系毕业。白天,她是美丽、乖巧、温婉的平凡女子,晚上,她是神秘杀手组织‘冥’里的那个神秘杀手‘K’。白天是天使,晚上是恶魔,她就是看不怪现实的虚假,所以肆无忌惮的着过着双重的生活,可是就在她游戏人间的时候命运给她开了个玩笑,华丽的死亡并没有给她带了结束而是将她带到了陌生的时空…再次的重生,她有了公主的身份,在这一世她还是想肆无忌惮的活,可惜是个战败国的公主,她知道一个这样的公主命运肯定很凄惨,所以她大义凛然的代弟为质,以太子的身份留在龙乾国为质子。她有时无害,有时腹黑,有时可怜,有时邪恶,有时多情,有时绝情…她无心权贵,可是她身边的人却个个身份显赫:皇甫乐雷,她重生的双胞胎弟弟,金麟国真正的太子,从小就粘着她,无论她怎么甩都甩不掉。龙擎天,龙乾国太子,霸道不可一世的他偏偏就是和她这个小小的质子过不去。冷倾月,龙乾国大将军,一会对她喊打喊杀,一会对她又抱又亲。湛羽,南翰国的太子,一样是质子的他对她无微不至,有求必应。轩辕邪,魔教教主,杀人不眨眼的他惟独把她宠上天。叶枫,暗卫首领,默默地跟随她、守护她。无聊篇:因为很无聊所以在宫里蹲点捉奸,正好抓到最受宠的妃子出墙,气急的妃子:“我到底哪里跟你过不去?”“我只是太无聊了,而你只是太倒霉了。”第二天,羞怒的龙乾国的老皇帝当场气昏过去。邪恶篇:“皇甫乐雷!你给我吃了什么?”龙擎天脸色泛红,身子发热,肚子巨疼。“媚药加泻药。”“你,快给我找女人和御医!”“太子殿下性急要找女人泄欲——又在拉肚子要找御医——宣侍女和御医一同见驾——”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全宫的人都听见。无赖篇:“你居然不听本太子的话,本太子要先杀后奸!”“皇甫太子,小的是太监。”“本太子男女通吃,你这不男不女也照样吃。”戏弄篇:眼泪噙着晶莹的眼泪,可怜兮兮:“冷将军,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你了?”“没有!”“那你干嘛老要欺负我,哦,原来你喜欢我,虽然知道男人喜欢男人有点有违人道,但是我是个小质子没得选择,还请你下手轻点。”可怜的解开衣服的纽扣…对方早就跑得连影都没有。可怜篇:“轩辕哥哥,有人欺负我!”“谁敢欺负我的宝贝,我要他生不如死,全家死绝,断子绝孙。”“是他。”“…宝贝,他是我老爹。”绝情篇:“姐姐,只愿哪一天你累了,愿意栖息了,就来到我的身边,我会一直等着你”。
  • 重生千金谋略

    重生千金谋略

    三年婚姻,他对她极尽宠溺,她助他坐上慕家第一把交椅后,却发现三年不能人道的丈夫正在她亲妹妹身上挥洒汗水。前世,她恨极了生母,认继母为亲母,却不想被继母设计惨死在手术台上,灵魂飞出,她才知道深爱的丈夫和姐姐有一腿,辛苦怀胎十月的孩子是姐姐和丈夫的,就连死后,她的肾也要给亲姐续命,她就像傻子一样被人愚弄十几年。再世为人,她定要扭转乾坤,主宰人生,再也不让自己被任何人愚弄,为妈妈,为自己复仇。白莲花母女善于扮柔弱,她就让全世界都知道她们的真面目,将属于她的一切夺回来。至于上一世玩弄她情感的渣男,这一世,她定要让他尝试爱而不得的痛苦滋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位面小可爱

    小位面小可爱

    黎璃院中,百花盛开,丝丝缕缕的馨香和着春风弥漫在空气中,发酵,升腾。衣着简单的少女坐着秋干,迎着徐徐微风吹来好不惬意。这时,一位衣着粉色的丫鬟朝院里跑来,小环脸色红润,气喘吁吁“小姐!”“慢点,不着急。”祁九离还在秋千上坐着,好不惬意。“小姐,老爷说要把你许配给大皇子。”“父亲不是不舍得我出嫁吗?”祁九离立刻蹙着眉睁开双眸。“听说大皇子跪了一天一夜,老爷就心软了,把小姐许配给了大皇子”“好你个大皇子,居然使苦肉计,想娶我?呵——门都没有!”祁九离愤愤的说着。她起身刚跨过出院子门槛,小环迟疑了一会,缓缓说道:“小——小姐,夫人已经同意了,你还是快走吧”小环知道她要去说理,就急忙说完想帮她收拾衣装。“小环,我有个主意不错。”某女想着想着,突然两眼放光地看着小环,紧蹙着的柳叶眉渐渐展开,回过身打量着小环,“不错,与我身形最相近的就是你了。”“我,小姐你在说什么?”小环用手指了指自己,疑惑的看着自家小姐。“你代替我出嫁!”“什么,小姐奴婢不行的。”小环垂着头看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