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400000002

第2章 自序:愿税收宪政的思想之花遍地开放

这是我的第二本时评、随笔文集,与我第一本集子《李炜光说财税》(河北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只间隔一年。并非我的“产量”有多高,而是那本书容量有限,不少文章没能收进去。那些没收进去的文章,加上一年多来的一些新作,就组成了读者朋友面前的这本《税收的逻辑》。比较上一本文集,有些话题依然在谈,如治税权归属、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纳税人权利、减税政策等,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话题:如税收伦理、公共支出归宿、预算拨款权、预算法修订、公民意识与自由、央地财政关系、收入分配改革等等。本书对预算的公开、透明问题非常重视,专门用了两章加以探讨,以至于当初起的书名是《别挡了我的阳光》,可能由于编辑觉得概括性不强而弃之未用。

税收学历来被视为官府之学,给领导出谋划策之学,寻找政策依据之学。这种认识并不全面。税收是国家权力和纳税人权利的交集点,而非政府单边之事,所以它也是民间之学,与亿万众生之图存、之福祉、之未来息息相关。所以,公众(纳税人)对赋税的认识和看法,也应该在税收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游离其外。如阿马蒂亚·森所说,你不能凭一部分人的富裕和局部的繁华来判断整个社会的快乐程度,你必须了解草根阶层的日常生活。我觉得他是说给每一位学者或决策者听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听得进去。

对政府职能,亚当·斯密给定的核心内容是:保护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建立基本的法律秩序、保护产权、促进技术进步、建设和维护私人无力做或不愿做的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政府用保护和正义职能来交换收益,其职能上限由国家设定的目标和政府面临的约束来决定。他还特别强调了节俭的价值,主张政府不能让人民感到财税负担沉重。这些也是一国公共财政应具备的基本内涵。在公共服务问题上需要加以澄清的一个观念是,公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政府就必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不是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公民就必须接受什么服务,没有别的选择。就这么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现实生活中却远未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质上,财税是一种国家基本政治权力的来源和配属问题,这是财税问题的“根本”,中国财税改革的所有盲点和难点,不在别处,就在这里。弄懂了其中的奥妙,长期困扰我们的许多谜团都会迎刃而解。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不少专家还是在与之相反的道路上行走——追求政策措施的枝节微末很是卖力,却遗忘了赋税的根本问题。中国长期奉行的财政理论——国家分配论,其实是一种帝国性质的理论,财政资源的所有权非常明确,是国家——其实就是政府本身。在中国,国家与政府两者始终没有分开——分开的理由和事实都未曾出现过,以至于很多人至今还弄不清它们是否应该分开,应当创造税收新思维的学界也没有认真地进行理论澄清。对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人民对财政资源的所有权和统治权,加上政府对财政税收的治理权,只有这两者的结合,才是“财政”的全部内容,并构成一国政治权力的核心部分。“财政权”和“财政治理权”并不是一回事,不少学者把它们混淆了。此外,税收也不只是一件可用的工具,税收里有正义,有人性,有光明,有善,还有爱,而这些,也是我国税收学术探讨和教学所拒绝的内容。

相比于传统社会,当代社会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国家的威慑镇压力量壮大到极致,财政征敛和消耗的能力亦随之无边际地膨胀,并不断以张扬的气势进行外部展示。所谓“国之利器不可示人”(《道德经》)的说法早就被统治者们抛弃掉了。相对而言,民间经济主体、纳税人维护自身财产权利的能力不是更强,而是更弱了。生活中常见凌驾于公民权利之上、任意侵犯纳税人利益、肆意损耗侵吞国家财政资源的恶劣事件发生,说明给国家征税和用税的权力划界的必要性更加迫切,也更加艰难了。

其实在中国,公共财政、租税法定主义、预算公开等说不上是什么新鲜东西,清末时官产学各界就曾大力推动这些改革,一些领域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当时已日落西山的清王朝自己设立的资政院就曾大幅度削减清政府1911年的预算,即使拿到现在来说也是了不起的进步之举。既如此,清王朝为什么还是一步步地陷入了绝境?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今天那些以“出谋划策”为己任的学者们所能回答的了。几天前刚刚在上海的一个会议上与不少同行交流,大家的一个共同感觉是,公共财政在中国虽然已推行了13年之久,却变得“越来越不像了”,意思是我们与公共财政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的确,中国推进宪政民主改革的难度,怕是比一百年前小不了多少。表面看,政治权力的绝对权威已逐步被淡化,再也难以独步天下,似乎大家都是改革的支持者,但一到实践层面,分歧立马就表现出来,这一点在预算公开问题上表现得再清楚不过。

中国的制度改革已然失速,面临的仍是200年前龚自珍就指出的老问题:执政者在涉及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选择问题上总是进退失据,最终迈不过“自改革”这一关。社会痼疾的根源其实在它自己身上,却视而不见,总觉得阻力来自于他人。问题在于,不改革体制,深宫大院里的皇上怎么可能知道外面街上粮价多少?肉贵几何?手下的人是真心为民办事,还是胡乱花费纳税人的血汗钱?这是历史问题,也难说不是现实的问题。

当年,伏尔泰评论英国的制度时曾说,这个国家的掌权者有足够的权力去增进公益,而当他企图作恶时,马上就会被别人束缚住。我理解,这就是宪政民主,就是今日体制之“自改革”的基本含义。那种政党和行政体制混合不分的体制,那种“没商量”、“不透明”的财税体制,与社会主义无关,与人民利益无关,与市场经济无关。中国最需要的是与传统的权力社会彻底决裂,而不是千方百计地维护它。如果总是跟这样的体制藕断丝连,中国的经济发展便难以为继,中国的文明便难有真正的进步,或许过些年回望一下过去,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原地打转而已。

好在事情还是起变化了。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进步,“百姓时代”正在退场,“公民时代”正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到来。这种公民社会,是以整个社会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为价值背景的。无数“小人物”组成的纳税人群体,构成了心口相连的公民社会网络,其日益显示出的独立立场和力量,使得国家权力的运用不能再那么随意,使得掌权者们发现自己置身于民间无数双眼睛的监督之下,越轨行为难以逃逸其外,也使得历来信奉权力通吃的国人开始懂得不能再轻视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这才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真正变化之所在,史上空前。更加难得的是,这样一种社会整体价值观的转换,其发生的动因来自于民间而非高层、自下而不是自上。

本书收入的这些时评、随笔和访谈大多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属于公共性质的写作,有别于学术性较强的论著,目的在于普及推广财税知识和公共财政理念。作为一个财税思想史和财政学理论学者,我喜欢在历史演变的脉络和现实的理论政策间游走,并且一直认为,财税问题出现的原因经常不在财税本身,而是在其外,这就要求财税的研究者要像许多人文历史学者那样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综合开放的眼界,才研究得了税收这样的“真问题”(罗纳德·科斯英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编者注语)。学界也历来有赋税问题难懂的说法,经济学家们对此类问题远不如对金融货币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之类问题的探讨和宣教多,或许就是证明。学术上的一小步,通常要总结多少人的研究心得,克服多少人的盲目、固执,突破多少人的既得利益才能做到?夜深人静时思考那些让人想破头的难题,却是我所享受过的人生最大意趣,也是我难以担当的重负。因学识、学力不足,我的研究还浮在浅层次上,书中定有不少谬误,我将时刻期待着读者的批评指正。

感谢著名学者秋风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秋风是一个纯正的自由主义者,或者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混合了其他成分的中道自由主义者”。他提出“儒家宪政民生主义”的框架,尽管质疑的声音不少,但他的意思我还是明白了。他相信人类社会各民族的文化,相同、相似之处多于区别和对立,这一点在人类社会早期表现得尤其明显。说中国与西方彼此有多大的差异,不过是后人的意识形态想象或专制对思维限制的结果。他相信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多有民主的因素和自由主义倾向,只是这些珍贵的遗产被后人遗忘了、亵渎了,他要把它们重新找回来,并坚持认为这些东西是全人类共有的,并必将与人类的主流价值观融合在一起。若秋风确实是这样想的,那么,我俩的立场就非常接近了。我们坐而论道,不希望别人替我们找出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希望我们的传统被某些可疑的或不相干的东西全然代替。记得那天,我们一起去位于天津老城厢的同悦兴茶楼观老生凌珂的原生态京剧《搜孤救孤》,我评一句:“权力能使人变得这样坏”,他跟一句:“只有更坏”。是的,权力之上,如无他人施加的宪政之索之束缚,便只会出现这种“更坏”的结果。

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感谢本书的策划者吴兴元先生,还有兢兢业业的云编辑和罗编辑,他们为这本小书的编订做了大量工作,一堆杂乱无章的时评、随笔,经他们的巧手整理拾掇一番,竟独立而成一本新书,其中不仅有他们的辛劳,也含有他们不少颇有见地的想法。亦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女儿,他们以无休止的辛劳和等待为代价,换得和赐予我真金不换的学术思维和写作时间。没有他们的真情支持,我将一事无成。

我为在我们国家的民众中传播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已经整整努力了10年。我知道,有人做得比我还久、还好。若问我现在的心情,告诉你,“那是一粒埋在土里未发芽的种子”(泰戈尔)——我分明已感觉到了,如今为种子浇水的人越来越多了。只要我们大家携手同行,持之不懈,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然后它就会在我们这个纳税人权利匮乏的国度里开花、结果,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李炜光谨识

2011年7月26日

于津门梅江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本书对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管仲、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张居正的改革背景、改革历程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改革成果以及他们的改革思想,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王朝兴衰的秘密,同时对官商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分析。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极品仙帝

    重生之极品仙帝

    【已完本】这是一个仙帝重生,扮猪吃老虎的故事!前世的遗憾,定然不会再在今生重演!他日我若为仙帝,定要桃花朵朵开!PS:推荐新书《从神级选择开始修仙》
  • 苏小北的契约婚姻

    苏小北的契约婚姻

    为了消愁,苏小北选择一醉解千愁。无奈,命运捉弄,变成了借酒浇愁愁更愁。为了逃脱母亲的催婚,苏小北又选择了跟顾盛南合作成为契约夫妻。
  • 千金夫人

    千金夫人

    明明是新时代的四有新人,却倒霉穿越到古代,成了一丑女。本想低调生活,却又遇到冤家。某贵美人追男不成,竟拿她说事“我就是要这世上最丑的女人配你,你不是清高自傲吗,配个丑女能如何?”妹的,咸鱼也能翻身,老娘要做大富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空商店之商界大佬

    时空商店之商界大佬

    王宝意外得到一间可以沟通各个世界的时空商店,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不同!倒卖东西成为土豪?学会功法成为高手?这些只是基本操作!我就想知道十级的时空商店倒底是什么样子的!(? ̄▽ ̄)?新人新书,求投资,求收藏!
  • 无限神豪打工系统

    无限神豪打工系统

    四处找工作碰壁的肖强无意中获得了一个打工系统,只要他出去打工,系统就会源源不断的给他送钱,这下肖强牛逼了!“宿主完成打工事件‘敲键盘’,获得1000金钱!”“宿主完成打工事件‘做表格’并触发三倍暴击,获得3000金钱!”...“肖强,您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四处打工呢?”“这个嘛,不打工我会没命的!”...“肖强,您这么有本事,为什么不选择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公务员?事业编?哪有打工好玩?”...“肖强,听说追您的美女都能组成一个加强营,您却一个也看不上,为什么?”“因为她们不爱打工。”...本书神豪不是主线,打工,亲情、爱情、友情、正能量,搞笑才是主线!Q群:736960918。
  • 重生之嫡妻归来

    重生之嫡妻归来

    前世她是燕北大妇,贤惠大度,儿媳的‘楷模’,人人说起无不竖大拇指。可谁知她疯癫痴狂,阴谋诡计赐死二叔妻妾,一口一口将夺命汤药笑喂夫君?前世十八如花年华守寡,侍奉二婶娘为亲母,视夫君遗腹子为亲子,事事周全,羡煞燕北老妇。谁又知她心里怨恨扭曲,亲自落了腹中骨肉,与二叔苟合?最后,落得个人人喊打喊杀,一人一口唾沫淹死的贱妇。……一场换夫阴谋,酿成了悲剧,让她亲手害死世上唯一疼惜她的男人。全了笑面渣男,蛇蝎婶娘的算计。再次重生,龚青岚悔悟自省。恨透了前世的愚蠢不堪!这一世,擦亮双眼,誓要护夫君周全,幸福度日。可,不管她如何避让,前世那些牛鬼神蛇缠上门。二婶娘佛口蛇心,假仁假义,夺她家业,为她‘分忧’。二叔披着人皮的豺狼,狼子野心,利用她攀权附贵,当成礼物送人。三妹姐妹情深,转眼翻脸无情,背后使计要她性命,上门探亲只为爬上姐夫的床榻。既然不给她活路,她便要断他们后路。将一个个妄想夺他性命、觊觎他财产的刍狗,拍进阴曹地府!还她清静悠闲。……可许多事情,与原来有些不一样了——阴郁清冷,不善言笑的病秧子夫君说道:“岚儿,今日二婶送来几位远房侄女,占掉我们大半边院子。为夫无用,要你操持家务,却是守不住后院方寸之地。”“夫君只要能守住清白便好。”龚青岚手指如飞,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目光不曾离开账本半分。“戏本上都说三女成虎,为夫怕是抵不住。不如……将清白献给娘子,可好?”“……”
  • 带一本书会用人

    带一本书会用人

    领导方向决定成功方向,一流管理塑造一流企业,启用“太极”式管理学,“内敛”式用人学,“慈悲”式安人学,三者合一,管一流的公司,带最好的员工!
  • 不要问我在哪里

    不要问我在哪里

    范小青,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和数量巨大的小说创作,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艺术世界。她的叙事风格宛若游龙,显得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滔滔汩汩,似乎永远也流淌不完。她的语言节奏在多数情况下是舒缓的、缠绕的,有时略带忧郁,却不浓烈,淡淡的,似有暗香浮动。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些年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作品,专注于小人物的命运,把许多不为人知的人生背后的画面与秘密,用淡淡的笔墨写出来,读者可从中领悟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 荞荞的日子

    荞荞的日子

    薛书记倒是宽宏大量,他不计前嫌地用非常关心的语气说,荞荞,你可瘦多了。马豁子和杨来喜的事我都听说了,我有个同学在县里是这方面的主管,这样吧,白天说话不方便,等晚上我打个电话,看能不能从轻处理。你晚上来一趟,咱们多想想办法。荞荞感动得几乎要哭了,待薛书记走远了,才回味过来,薛书记让她“晚上”去一趟。荞荞一下又变得六神无主起来,她想回围子,可走到村口又犹犹豫豫地掉转了头。到了镇上,却不知去哪里,又折身往围子里去。就这样,她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走了一下午。
  • 赢在方法

    赢在方法

    好的方法是通向职业成功的敲门砖,凡是优秀卓越的人必是善于找出方法、善于变化视角、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本书介绍了“方法为王”的先进理念,对增强团队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打造高效能组织、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