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话之前,先在大脑里过一遍
苏格拉底曾给学生制定过一个规则,那就是在说话之前必须经过三个筛子的筛选:
第一个筛子是真实,即说话前要弄清楚这件事是否真的存在;
第二个筛子是善意,即便一件事不是真的,也必须带着善意,如果说出来会产生不良后果,那么不如不说;
第三个筛子是重要性,如果一件事不那么重要,那么就没有非说不可的必要了。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不会用三个筛子去筛选自己的语言,他们总是想说就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与厌恶,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情绪波动。但是,自发的、随性的表达往往会因为缺乏足够的思考而显得漏洞百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常常会因说出某一番话而后悔不已。
2016年8月9日,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发表演讲。当时,他就控枪问题抨击希拉里。他认为,一旦希拉里当选,她将有权任命自由派最高法院大法官,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剥夺美国人持有枪支的宪法权利。
“诸位,如果她要挑选她看中的法官,你们就什么也做不了。不过,那些拥护第二修正案(该法案规定美国公民有持枪权)的人或许可以(做点什么)。”
这样的言论几乎是在赤裸裸地教唆他人枪击希拉里。很难想象,一个总统候选人会发表这样一番不负责任的言论。尽管特朗普事后紧急灭火,出面道歉,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做出显得无脑的举动了。特朗普过往的言行可以说是劣迹斑斑,拉美国家移民、黑人、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女性、亚洲人、难民、残疾人、工薪阶层和战俘都被他的大嘴伤害过。
尽管特朗普财力雄厚,而且在大选中噱头十足,但是不经脑子的话语屡次让他陷入舆论的口诛笔伐。显然,他的支持率也受到了影响,从一开始的领先位置变得落后。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将话语权当成自由表达个人看法的一种权利,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表达方式。但是,社会并不是个人的舞台剧表演,我们也不是对着镜子自说自话,在一段话说出口的时候,我们必须预想评估出它可能对整个谈话以及对其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每一次的交谈都应该是双向的,它具有双向的作用力,因此,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是每一个说话者应该具备的修养。
事实上,不受大脑约束的言语通常会导致不良后果,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哪怕我们想要表达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话题,但个人的话语权一旦被一时冲动所支配,就可能会带来伤害。就像我们偶尔一时气愤在办公室里评价老板的工作一样,“我觉得老板就是一个十足的蠢货”,如果有人对你不满,这番话很有可能成为他向上级告状的证据。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谨慎试探一番:“你觉得老板的想法怎么样?”
谨慎的思考永远都是有必要的。说话前先认真想一想,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养成的习惯。无论面对什么人、准备说什么样的话题,无论是在什么场合,我们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在大脑中梳理一遍,打好一个草稿。
在谈话之前,先想想自己的话是否有逻辑,是否具备了足够的说服力;是否可以更加简短一些;是否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适;是否有什么太大的漏洞;是否层次分明,而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价值,是否有说的必要。
<四项要点>
我们应该主动去思考,这意味着一种约束,意味着一种规则,更意味着一种习惯。多数人都需要培养这种意识,这不是“我要说些什么”,而是“我应该说些什么”以及“我应该怎么去说”。此外,我们需要为这种思考创造更好的条件。
(1)不要抢着说话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够抢在他人之前说出想要说的话,但盲目地表达自己并非明智的举动。仓促之间,我们很可能说错话。事实上,没有人会因为你是第一个说出好事的人而心存感激,但如果你不幸地成为第一个抖出坏事的人,必定会引来他人的反感。
(2)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他人的禁忌
例如,通常来说,工资都是个人隐私,如果冒昧地问别人“你这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显然非常不礼貌;如果对方忌讳听到“猪肉”之类的字眼,而你却不识趣地大谈猪肉的各种烹饪方式,自然会冒犯对方;如果有人情绪不好,而你还拿他开玩笑,则很容易引火烧身,自讨没趣。因此,聪明的人善于了解他人的喜好,尽量避免说出一些刺激他人的话。
(3)在重要场合,保持谨慎
通常情况下,在和朋友交谈时,自然可以随意发挥,想到什么说什么,而不必太过拘束。但如果在会场中,就一定要认真思考和过滤。当你的演讲中出现“啊哈”“逗逼”“去你的”“俺们”“咋地啦”等一些不礼貌、不严谨、不正式的措辞时,则很可能会贻笑大方。无论如何,在一些正式的、重要的场合,我们所要说的每句话都必须先在大脑中进行精心设计和提炼一番。
(4)尊重每一次的话语权
说话的随意性和自由性,通常缘于我们将其仅仅当成一种表达的手段,而不是一种沟通方式。这导致我们经常习惯性地在谈话中犯一些低级错误,发表一些让人感到尴尬和愤怒的言论。如果我们能够尊重每一次谈话,尊重每一次沟通的机会,就不会草率地说出一些不经大脑的“傻”话了。
2 有价值的话,才值得倾听
埃隆·马斯克是一个冒险家,也是一个天才,他总有很多不同凡响的创意,包括特斯拉电动车、超级高铁以及移民火星的计划。他知道,想要将这些创意和想法变成现实,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有一次,马斯克给一位富豪发了一封邮件,希望对方能够支持自己打造超级高铁的计划。在邮件中,他用大段的文字讲述了两个人的老交情,并希望获得资金上的帮助,但他得到的回复是:“让我思考一下。”马斯克意识到,对方是一个商人,而商人的本质就是为了获利,如果不能让对方了解潜在的利益,那么就无法说服对方投资。
几天之后,在这位富豪举办的一个私人晚会上,马斯克找到机会,拿着话筒站到大厅的正中间,讲述了超级高铁的意义以及利润。“如果纽约到北京或者纽约到欧洲某地的时间由过去的十几个小时变成几个小时,节省的时间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我想各国政府都会为这项技术而疯狂。”之后,他详细讲述了更多有关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内容,超级高铁计划很快引起了参加晚会的富豪的关注。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在2016年5月11日,马斯克的超级高铁实验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中首次试验成功。
正如演说家博恩·崔西所说:“如果你的话没有任何价值,那么就不要说出来。”
试想,如果马斯克在晚会上还是继续像第一次的邮件中那样,说一些于富豪而言毫无价值的话,一定无法获得最终的成功。
我们总是在有目的性、有倾向性地过滤自己耳朵接收到的信息,而过滤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价值。对方能否说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话,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兴趣。然而,很多时候,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应该具有某种价值。千篇一律的演讲稿和工作汇报、抄袭成风的各种论文答辩,往往让人头昏脑涨。这样的话语不仅不能吸引人,反而会让人产生反感。
对于倾听者来说,沟通是为了传播或者分享信息,如果讲述者没有说出什么太有价值的话,那么他们绝对不愿意浪费时间去聆听。要知道,在欧洲的一些顶级公司里,总裁通常只愿意花费5~10分钟听取下属的建议。如果下属不能在短时间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次谈话的机会将被彻底浪费,同时,下一次想要让总裁听到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今天,我们仍旧兴致勃勃地谈论马云如何在6分钟的时间里打动了孙正义并赢得了对方2000万美元的投资。这并非只是凭运气,正是因为马云重点谈到了阿里巴巴所能创造的商机,才成功吸引了这笔融资。换句话说,当初和马云一起去拜访孙正义的其他创业者就没有那么幸运,在6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们说出的话没有什么价值,最终让孙正义失去了兴趣。
无意义的谈话会对沟通造成极大的伤害,且这种伤害很可能是持续性的。当我们第一次开口谈话时,可能就已经被挑剔的听众进行了归类:你是一个健谈的人;你是一个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你是一个没有内涵的人;等等。我们必须把握住每一次说话的机会,尽可能地说一些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只有话题更加饱满、更有价值,谈话的吸引力才会增强,别人才会愿意聆听。
<三项要点>
(1)说话前进行提炼
有时候,我们的话语无法引起他人的兴趣,是因为语句散乱、繁杂,不能让倾听者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如果说话者能够在说话之前提炼出自己的核心思想,对所有的对话进行精简处理,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自己的核心内容,保证对方接收到有用的信息,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愉悦。
(2)无话可说的时候,尽量少说
很多人喜欢占据发言权,喜欢抢在别人面前说话。不过,如果没有足够有意义的内容,不如主动将机会让给别人。否则,勉强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或者谈论一些缺乏新意的观点,不仅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反倒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3)加入一些新颖的、有意义的观点
在一些内部会议上,多数人的想法是“别人说什么,我也说什么”,这种从众心态很容易抑制个人的创造性,使我们的谈话陷入某种相似程度极高的“统一模式”。为了避免被人认为是重复他人的讲话,我们需要在谈话中加入一些新颖的、有价值的观点,凸显出与其他人的不同。
有人愿意花费几百万元和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2016年,这顿饭已经涨到了2270万元),这听起来有点疯狂,但总是有人愿意抢着花这笔钱和老爷子坐在一起享受午餐。他们当然不只是为了买一顿饭,主要是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希望向巴菲特请教,获得对方的一些经验之谈。巴菲特的话具有不凡的内涵和价值,这才是富豪愿意一掷千金坐在他身旁倾听的原因。
3 对有争议的话题,请绕道而行
很多富有经验的演说家常常会给出一些经验,让说话者尽量避免误入说话的陷阱,其中一种就是“尽量少谈论那些富有争议的话题”。在他们看来,争议性的话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说话者所说的话不可能具有太大的说服力。正如我的大学导师刘敏慧教授所说:
“我们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去提出一些足以说服别人的观点,因此我们的谈话通常显得毫无必要。”
除此之外,争议性也意味着说话者可能会陷入争议之中,容易引起他人的误解和不满,甚至可能引发反对者的攻击。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后,很多中东难民拥入欧洲,引发了有关社会安全问题与人道主义救助的激烈讨论。关于是否要接收难民,欧洲各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作为难民比较向往的欧洲国家之一,奥地利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当时,奥地利国内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国家领导人也没有站出来说明是否要接收难民。因此,保持沉默是当时最好的策略,至少可以在确保国内安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国际舆论的压力。
然而,当难民纷纷向欧洲边界靠拢,且发生沉船等灾难性事故的时候,奥地利的一位官员突然站出来说“奥地利应当准备好救助并接收这些难民”。这番话出自一个内阁成员之口,引发了国内激烈的讨论。民众对政府的举动表达了担忧,他们担心中东的恐怖分子会混入难民而进入奥地利,而政府同样对这位内阁成员自作主张的行为感到不满,最终将这个官员从内阁中开除。自此之后,奥地利始终紧闭大门,并没有让难民进入国境。
在争议性的话题面前,任何一方的观点都可能会引发激烈的讨论,导致双方无休止地缠斗,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或者置身事外,千万不要妄加评论,不要想当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大儒学家孔子认为,人们在面对争议性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指的是不要进行主观臆测,不要在未进行充分考证的前提下说“我觉得”“我认为”“在我看来”之类的话。如果对于事情缺乏把握,那么干脆就不要开口。
在秦始皇陵被人发现之后,对它的相关研究就从未停止过,人们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有一次,有人问考古学家林言芝先生:“您觉得秦始皇陵内真的存在大量水银吗?”面对这一富有争议性的问题,林言芝先生摇摇头,回答说:“在墓地还没打开之前,我不会妄加猜测。”林先生的专业和谨慎很好地体现出了一个成熟的历史学者的风范。
“毋必”指的是不要对那些富有争议的话题给出一个绝对的肯定性回答。既然事情存在争议,那么最好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妄下结论,不轻易表明自己的立场。最近几年,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可以食用的话题愈演愈烈。有人就转基因食品问题询问斯坦福大学的基因学教授史蒂文先生,作为基因学的泰山北斗,史蒂文却非常谨慎地做了简单的回应,他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得出结论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验证。”正因为如此,他没有被卷入争议之中。
“毋固”是说人们在讨论类似的话题时必须突破自己的思维和观点,不要拘泥于自己的经验或者思维模式。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描述某个观点的时候,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常规认知去做判断的,但是在那些有争议的话题面前,这些经验和常规认知通常都站不住脚,更不会产生真正的说服力。所以如果没有办法突破常规的经验和思维,那么还不如不说。
“毋我”是说要包容不同的看法,而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当成理所当然。这种包容性要求我们尽量少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引发更大的分歧。有位作家说过:“每个人都要忠于自己的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别人的成就和观点。当别人提出自己的看法时,你要做的不是去反驳,而是去倾听。”
从本质上来说,孔子的八字箴言还是要求说话者适时地保持沉默。因此,在面对那些尚不确定的东西时,请不要轻易发表任何言论;在面对那些富有争议性的话题时,也不要急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陷入尴尬或者是非之中。
4 抢话的人堵死的是自己的路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那些被称为天才演说家的人从来都不希望自己的谈话被人打断,显然,他们也不会去出席别人的演讲,听别人在台上说上一个小时或者90分钟。对于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这样的女强人来说,你不该指望她会认认真真地听取那些无聊的报告。据说她在为丈夫出谋划策的时候,身为总统大人的克林顿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一旁,一点也插不上嘴。
在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希拉里风头很盛。尽管她一再表示将会听取民意,但从她这么多年的表现来看,她很难做到这一点。几乎40%的人认为她不值得信任,因为她根本不理会别人的想法和观点,总是会不失时机地跳出来抢走别人的发言权。
作为一个有主见且拥有不错想法的人,她的做法是可以预见的。个人的语言天赋和欲望可能会淹没其他人的声音,或者说会让自己习惯性地忽视其他人的声音,这样会造成一系列人际关系危机。事实上,与很多中国人、伊朗人、伊拉克人以及其他地方的民众一样,许多美国人也不喜欢这个险些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性总统”的人。
从习惯层面来说,想要做到倾听往往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当中的多数人都相信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声音可以改变一切,或者说至少是改变自己生活的一种依托。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被教育着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教育模式很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极端:每个人都在主动表达自己,而漠视了其他人的声音。
在今天的各种真人秀节目中,表达自我都在向“仅仅习惯于自我表达”的方式转变——谁比谁更能说,谁比谁说得更多,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换句话说,我们已经陷入了话语权争夺的恐慌中,倾听的作用渐渐被人遗忘。
由于太想表达,太想证明自己,以至于我们忽略了一点:
别人同样需要表达。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人在台上做报告或者演讲,台下的人经常会打断这个人的话。多数人还不习惯分享话语权,他们更希望站到讲台上的那个人就是自己,更愿意让别人听自己发言。不过,在自己发言之前,我们更应该听一听别人说了些什么。这是一种态度,意味着最起码的尊敬,更意味着一种规则。每个人都有权表达自我,但不要忽视了别人的声音,不要让所谓的交流和谈话变成一个人的表演。
我的朋友曾和一个英国客户谈论合作,等到双方约定见面的那一天,他才发现对方同时邀请了另外七家供应商洽谈业务。那天大家租了一艘游艇出海,风景很美,供应商们都无心玩乐,只是一个劲地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罗伯特先生,这是我们的计划书……”“罗伯特先生,这是我们未来三年主打的产品……”
但这位罗伯特似乎不太感兴趣,一直都在唠唠叨叨地聊着家常。这让供应商们很着急,只好想办法一次次地提到自己的公司怎样怎样。那天游玩之后,罗伯特将这份合同交给了我的朋友,按照罗伯特的说法,我的朋友是唯一一个听他说完一整天废话而没有抢着说话的人,所以他最终做成了这笔生意。
这种成功的机会绝不是偶然的,它更多地源于对交流的精准认知。可以说,倾听是打开人生的钥匙,是让个人的语言表达变得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变得更加谦卑,更具有耐性,才有利于去把握他人的想法。
5 只有不敢发声的人才会成为出气筒
在职场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倒霉的约翰或者杰克,他可能高大威武,也可能瘦弱不堪,他常常习惯性地低着头,举止谦恭,不怎么喜欢说话。同事总是想方设法取笑他。平心而论,约翰或者杰克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但是由于不善交流,不能勇于表达自我,说出来的话总是缺乏力度,因此受到欺负。
这无关权力和地位,只和性格有关。那些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确实更容易受到指责和批评,在面对他们时,人们往往会变得更加挑剔。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多类似约翰或者杰克的人,他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小时候,学校里的那些“小霸王”总乐于挑那些“软柿子”来“捏”,因为这些人通常不会反抗,更像“沉默的羔羊”。在我们所熟知的家庭暴力和社会暴力事件中,也必定存在一个杰克。
杰克们的问题在于他们忽略了语言的威慑力。这种威慑力并不一定是暴力的恐吓,还包含一种自主权和立场。从心理学上来说,一旦我们拥有自己的立场,展示出足够的话语权,想办法进行抗争,就会表现出一种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威慑力。一个男孩开始敢于对父亲说“不”,并且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父亲就会意识到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强制要求孩子遵循自己的意愿行事了,他会适当做出妥协,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同理,我们在交际中如果保持沉默,领导和对手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忽视我们的存在,很多时候,沉默意味着默许,不敢出声反抗就意味着继续逆来顺受。
在大学期间,我曾在某社团担任主席的助手。社团的主席是一个自负的人,总是喜欢自作主张,经常没来由地指责他人。为了能够留在社团里,我一直兢兢业业,默默忍受他的坏脾气。有一次,我负责给大家布置任务,他却一直在旁边打断我的话,指责我这里说得不好、那里说得不到位。
起初我一直忍耐,直到他第五、第六次打断我的讲话,我终于冲他吼道:“你到底要说什么,能不能一次性说完?如果你不满意,就自己来讲,不要在一边指手画脚。”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也有些不知所措。最终,我受到了一次警告处分,但是我依然留在了社团里,并且在那之后,他的态度明显有了改善。
一个敢于表达立场、敢于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说“不”的人,往往能够赢得更多的尊重,这就是交际场合的一个内在规则。敢于自我表达的人,敢于坚持立场的人,通常具备一定的反弹力。一旦有人试图将某种思想强加给他,或者用言语攻击他,就可能会受到反弹力的作用,为了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对方的措辞一定会变得更加谨慎、合理和文明。
<三项要点>
当然,主动发声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使用语言暴力,也并不意味着针锋相对。
(1)说出自己的立场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确需要想办法去迎合他人的想法,应该尽可能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完全抛弃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也是丰富交流内容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交际场合中,一些立场不坚定或者缺乏立场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没有主见、喜欢溜须拍马,这样反而影响了其自身的名誉和形象。换言之,如果我们拥有坚定的立场,明确告诉对方“我就是这么想的”或者“这就是我的方法”,那么无论对错,对方都会给予我们基本的尊重。
(2)不要放弃争辩的机会
很多人害怕与人争论,认为这容易得罪人,容易遭到对方的报复,但事实上,适当地进行争论,是对话语权的一种把握,也是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无话可说或者害怕去说些什么的时候,对方会显得更加咄咄逼人。但是如果及时地站起来告诉对方“我的观点和你有所不同”“我并不赞成你的做法”,或者,明确提醒对方“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这些都会让对方有所收敛,至少他会觉得你不再是一个可以随意欺负的对象。
(3)适当说几句强硬的话
在谈话中,保持温和的态度往往很有必要,但是温和并不意味着处处示弱。当对方使用一些富有攻击性、侮辱性或者偏于恐吓与暴力的语言时,适当做出强硬的回击是很有必要的。
在一场谈判中,客户可能会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并且声明“如果你们不答应这些条件,恐怕会对将来的合作造成影响”。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恐吓与敲诈性言论,如果一味妥协,对方一定会得寸进尺。此时,有必要展示出自己强硬的态度,不妨告诉对方,“这些条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如果贵方觉得这会成为将来合作的障碍,那么我们只能表示遗憾”,或者“如果贵方能够承受这些影响,那么我们也能承受”。回击的语气可以委婉一些,但是态度必须强硬,从而有效回击对方。
社会学家认为,言语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武器。在多数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是通过言语上的缠斗表现出来的。恰如其分的言语表达,能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生存优势,让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困难。如果一个人什么也不敢说,只会唯唯诺诺地说“是的”“好的”,其他人会给予他更大的尊重吗?显然不会。这个社会的法则就是“尊重强者”,因此,当我们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时,不妨适当地大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才是我们征服别人的一个良好开端。
6 站在对方的立场,离成功更近
著名企业家唐骏当年在微软公司上班的时候,深受上级领导的信任和喜爱。尽管在学历、能力、背景上,比唐骏更有优势的人很多,但是微软公司的高管们都表示唐骏才是那个更好的执行者,才是那个最值得信赖的人,所以一直都在提携他。
多年以后,唐骏离开微软,他在自传中提到赢得信任的方法,那就是尽量站在领导的立场上来讲话和做事。比如,在工作中,上级领导经常要求职员制订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很多人会在第二天交上这份计划,而唐骏不仅会呈交一份计划书,还会提出各种反对意见和可行性方案。他知道领导一定会从这些方面来考量这些计划书,所以他干脆自己制作了这些可行性方案,巧妙地迎合了领导的想法。
在平时的谈话中,唐骏几乎很少胡乱发言,他总是会事先试探领导的想法和意见,想办法去进行设想:“如果是领导,他们会怎么去想,会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正因为他总是站在领导的立场上说话,所以他的发言才能够赢得领导的赞赏。
多年以来,很多人都抨击微软公司内部沟通存在很大问题,管理缺乏人性,管理者有些独裁,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些问题在唐骏身上并没有出现过,很显然这是一个沟通方式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说服别人”,几乎成了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想办法让朋友理解自己,想办法让老板接受我们的建议,想办法让客户相信我们的能力和诚意,这是一个烦琐但是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在沟通过程中,多数人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竭力展示出能够支撑自身理论的各种依据,其潜台词就是:“你必须尊重我的想法”或者“我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
但实际上,说服别人并不仅仅在于强化自己的观点,对他人造成压迫的声势。妄图用自己掌握的那一套“真理”去压制别人的“真理”,往往不那么现实。尤其是当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那一方时,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论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有时候,换一个角度,选择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想问题,看看对方的观点和想法是什么,了解对方的动机和理由,并适当顺应对方的想法去做事,反而更容易减少双方的分歧和冲突。无论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都会让我们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通过某种迎合性的行为,赢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例如,成功学导师卡耐基由于工作繁忙,准备招聘一个秘书。他在报纸上刊登了招聘信息,短短几天之内,各种求职信像雪花一样飞过来。
在阅读信件的时候,卡耐基发现了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信件都在讲同一件事:“我很出色,我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内容让他感到厌烦,他只能不断地加快阅读的速度,直到有一封信引起了他的兴趣。信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尊敬的卡耐基先生,我知道您现在一定很忙,非常需要一个助手来帮您整理信件。我有过几年助理的工作经验,因此非常乐意为您效劳。”
卡耐基当即决定,聘用写下这封信的那个女人。
为什么在成千上万个应聘者中,这个女人会脱颖而出,赢得卡耐基的信任呢?原因就在于她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并没有从自身的能力来谈论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其他人渴望获得这份工作的理由是“我有这样的需求和能力”,而这个女人的理由却是“老板有这样的需求,而我有能力满足这种需求”,这才是她成功突围的关键。
在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这并不意味我们总是需要利用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别人。一旦双方存在分歧或者冲突,我们必须做出调整,必须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不妨听听对方说了些什么,然后表态:“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有趣。”即便我们对对方的说辞感到为难,也不要急着去辩驳。“虽然我不大明白,但我会试着从你的角度去想一想的。”这话就说得非常得体。
总而言之,每一个表达者都应该向对方表示这样一种态度:我理解并尊重任何人的想法。在很多时候,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是消除隔阂、拉近彼此关系,并且赢得最终认可的一个前提。
7 请注意,调动别人的情绪
世界级演说大师阿尔·里斯说过:“演说并没有特定的内容与格式,也不会对自己的听众有太多的要求,一个演说者最基本的工具就是听众的情绪,好的演说家只是更加熟练运用这个工具罢了。”
在他看来,演说者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听众的情绪,只要控制住了这种情绪,那么演说者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英国社会学家凯文博士曾经对全世界100多位演说达人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演说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调动听众的情绪。
无论是出色的政治家、企业家还是演说达人,他们通常都会注意观察别人的需求,都懂得将别人的需求转化成一种情绪,并加以引导和利用。这是人际交往以及说话的一种高超技巧,也是增强个人存在感和话语权的重要方法。一个好的谈话者应该是情绪方面的掌控专家,他们不仅善于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情绪,还善于引导和调动别人的情绪。
特朗普一直都以口无遮拦的大嘴而闻名,但他在总统大选中击败了一直被看好的希拉里。事实上,美国的精英以及主流媒体大都在支持希拉里,但特朗普更看重基层民众,更懂得如何把握基层民众的情绪。
比如,民众最关心的是就业问题,特朗普死死抓住这一点,高呼要重塑美国制造业的辉煌。他在多个场合都表态说:“在过去十几年中,我想多数美国人都在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失业,而事实上这一切又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每一天都有很多的母亲担心自己会失去工作,担心无法供养孩子上学,我觉得这是国家政策的悲哀。现在我和你们一样都受够了高失业率的影响,所以我要将美国打造成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这个国家将会赋予你们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些话完全迎合了大众的想法,并成功地将大众的不满情绪引向了希拉里。他们开始像特朗普一样抨击希拉里的经济政策,并对这位女强人表达了不满。正因为如此,希拉里渐渐失去基层民众的支持,她的选票也一直都在下降,并在最后时刻被特朗普反超。
美国权威杂志《时代周刊》的评论员认为,特朗普是一个非常善于鼓动他人情绪的人,他那不可理解的话语方式往往富含强烈的感情色彩。他非常善于直击民众情感的痛处和爆发点,并成功地将这些情绪纳入自己的政治规则体系,所以他慢慢在基层民众中确立起了自己的个人形象。
在日常的交际中,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突破口,来提升自己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不过在调动和引导他人情绪方面,需要很多技巧。
<两项要点>
(1)迎合别人的需求
会说话的人懂得直接将他人的需求转化成情绪或者某种诉求。比如,企业家通常会在誓师大会上将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薪酬联系在一起,这时候,谈话内容更容易引起员工的兴趣,员工也更容易在情感上与公司的目标相呼应,并不断暗示自己“我要努力工作”。这与特朗普许诺让更多的美国人拥有工作一样,本质上都是利用他人的物质需求来刺激他们的情绪。
而企业家如果重点提到员工的个人荣耀、价值和梦想,那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对于员工而言,他们往往会对未来充满憧憬,并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一种精神需求的刺激,它同样会对受众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产生很强的引导作用。
(2)适当地释放一些个人情感
由于情绪具有传染的功效,因此在谈话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情感元素,比如,使用一些富有情感的词汇,或者在语气语调中加入感情色彩,确保整个谈话富有感情,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
德国演说大师德克就是一个善于利用感情来造势的人,他在每一次演讲中都会将自己的情绪完美地融入自己的演说内容,他的话时而欢欣,时而忧伤,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就像在讲述一个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一样,而观众往往会被他的情感变化带动起来,并且沉浸其中。
除了以上这两种技巧之外,想要成功调动和引导他人情绪,还必须掌握一些具有煽动性的表达技巧,比如,适当地对所描述的东西进行夸张处理,或者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这些都可以让话语变得更具张力。
8 “哗众”必定“失宠”
我的一个朋友在公司里似乎非常受欢迎。每次他讲话,周围总是围着一群人,他常常在我面前炫耀:“我说,我真应该去举办一个脱口秀节目。”不可否认,他在语言上的确有一些天赋,在他看来,这种天赋正在使他成为公司里最受欢迎的那一位。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内部的干部选拔中,他和另外两位候选人直接竞争,却只拿到所有80张选票中的3张。这并不是好人缘的表现,尤其是考虑到他的工作业绩并不算差。问题就出在他最自信的那张嘴上。尽管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话,但是并不意味着都会接受他,换言之,很多时候他看上去更像一个笑话。
在办公室里,在我们的朋友圈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团队里的话痨,时刻承担着“传声筒”的重任,他们可能拥有一定的语言天赋,很容易运用自己的感染力来调动他人的情绪,但他们同样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言语浮夸,哗众取宠。
他们总会以一种略显神秘且高于事实的口吻说话:
“你知道吗?老板和某某某怎么样了……”
“看着吧,我会做出一些你们想象不到的事情。”
“你觉得这件事就只有这么简单吗?背后的一些事情,你绝对想都不敢想!”
这些话通常会是很不错的噱头,但也多半都不符合事实。此外,这些话第一次或许能够吸引人,但是等到接二连三地说出来之后,大家就会出现审美疲劳,产生厌恶和反感的情绪。也许多数人都乐于借助那些话来消遣,打发一整天无聊的上班时间,或者当成纯粹的八卦来听,但他们绝对不会因此对谈话者产生哪怕一丝的好感。
仔细观察周边的生活,就会发现那些哗众取宠的人往往不会受到太多人的欢迎。他们在生活上更容易被朋友们排斥,在工作中更容易受到上司的指责和同事的孤立。尽管他们可能自我感觉良好,但在私底下,他是失宠的那一位。
显然,多数人都想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但沟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说一些莫明其妙的话,或者一定要哗众取宠。对于谈话技巧的过分发挥和扭曲,可能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哲学家、佛学大师、股市专家,他们总是会提出一些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观点,想办法用一些非常规的言论来博取大众的关注,“股市将会逆行而上”“房地产将会越来越好”“某位作家私底下的爱恨情仇”,等等。这些言论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大众的眼球,但却并不能真正让人信服。
这些哗众取宠的言论流行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被贴上“愚蠢”的标签,大家都开始对其产生反感。哗众取宠的人自以为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掌握了更多的社交渠道,但实际上那些浮夸的话可能正一步步将他们推向困境。
<三项要点>
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每一次谈话都是在与人沟通,而不是在传播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们能够更多地站在沟通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就不会太介意自己是否需要说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了。通常来说,他们需要明确自己所要表达的事情,以及所要展示出来的态度。
(1)内核很重要
一段话能够吸引人靠的是内部的“真材实料”,而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终极口号或者噱头。虽然很多人都是“标题党”,喜欢事先喊出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但他们仍然不喜欢毫无新意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实质的内容。对于这种依靠标题来哗众取宠的人,多数人都会感到反感。
(2)内容真实
谈话要有凭有据,内容要真实可靠。信口胡说的人,哪怕措辞再丰富、技巧再高超、言语再漂亮,也无法真正打动人。没有人愿意花太多时间听你谈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胡诌会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有时我们攻击某人“依靠关系被提拔上去”,但实际上对方毫无背景,这时候造谣者的名声可能会让我们自己身败名裂。
(3)不要将沟通当成表演
真正的谈话和沟通,需要保持一个诚挚的、专注的态度。谈话者的一言一行必须显得沉稳、成熟,而不是太过情绪化。有些人常常会将自我表达的机会当成一次表演,语调怪异,表情做作,经常加入一些不必要的感情,或者加入一些浮夸的句子和叹词。这样的话语听起来更像说书,而非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自然难以真正让人放心与之交往。大家会觉得,“这些天赋有助于他成为一个更好的演员”而不是“一个更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