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0000000002

第2章 自序(1)

本书取名《人的哲学镜像》,先来谈“人”。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人”,在逻辑层构上对人做兽性、人性和神性三分,从人的原始性进而谈人的进化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希冀通过由低到高的位阶,而分析出人的成像架构。

再来谈“哲学”。需要说的是什么是“哲学”,可以说这个问题是没有定式答案的,同时也不能、不应有静态的答案,因为在思想之域中,凡有所“程式”就会有所“制限”,而有所“制限”就自然有所束缚,即使思想能在辽阔的草原上带着缰绳奔跑,也不如在自由的境界中天马行空。如果偏要对“哲学”做一定义的理解的话,哲学姑可理解为对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而须说明的是,这两处的“根本”是绝无纯态、客观的标准来规定什么是“根本”的,不能妄自划条人为之界来说这个问题是“根本”、那个问题是“枝叶”或这个向度是“哲”思、那个向度是“假”想,恐怕都不能这么说。应该认为,哲学研究的精致与否绝非看僵死教条的遵循与否,而应是看思想旨归的恰确与否。哲学,应走出对问题深入深出、空泛无归和名词堆砌的学究进路,而应达致对问题深入浅出、求真务实和返本开新的思想建构。哲学诚然不能浅薄化,但也不能僵式化,不能在概念的重重叠构中使人望而却步、在逻辑的步步阻隔中使人止步不前。哲学还是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底里”为归处的,既可以有世界视野的宏泛,也可以是一家之言的秉持;既可以显逻辑乐音的韵律,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跃迁,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僵式可言,只要是对某一问题做一求真的“反思”,都可称为哲学的视域。

进而谈“镜像”。之所以取名为“镜像”,是希望本书能像一面镜子,通过对“人”的解读,映现出人性的全貌和人生的全景,在阐述人性的本然是什么的基础上阐明人生的期然在何处,因为只有心灵有所依归,人生才算完整,才能进而看到人心山水的清明之景。而正如古人在述《儒林外史》一书时言到,“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1],都可以拿来反躬自省。本书亦期望如此,能帮助人实现从观书“自镜”到扪心“自警”的升华。当然客观上可能距此目标还较远,但主观上愿为此目标而努力,我们共勉。

而在关乎本书上,还须着重说明如下几方面:

1.在问题缘起上,需要先述的是,我们之所以对人进行一种追问,是因为这是我们人类对万物的第一原初力、第一金手指到底是什么这样根本问题的追问所引出的问题,同时对“人”本身的追问也是鞭策人类要向往崇高而不是自私沉沦的一个关键的向度。

应该说,我们人类生存于宇宙中,其宏广无边、博大精深而无穷,一切都那么有秩序、有条理,虽然也有陨石碰撞、恒星塌缩等现象出现,但其中亦有自身待解的规律,而宇宙的这种规律性也就自然会让人们去思考宇宙自身有无生命的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先做一种假设,也就是先假设宇宙没有生命,如此久远的万物运化都只是偶然下的缘生之物,人类也只是偶存于其中,随时都面临灭绝的危险。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思考下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通过我们人类后天的努力来使万物更相和谐、共存更长远、更对得起我们来之不易的此下生命,进而通过有限的生命来实现文明的永恒。须注意到的一点是,现今科学也已证明了,人的念力也就是精神是可以影响物质的。念力有能量,源头为自身,发出也会回到源头。念头善,万物将回以欢喜;念头恶,对方亦会回以冷绝。因此,如何实现人性的升华而不是沉沦来确保人们的心念是正的而不是邪的,是在宇宙没有生命这一预设下我们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但是,应当说的是,宇宙是必有其自身的生命的,因为没有生命的死寂不可能蕴蓄那么多的生机,地球上的生命体也极少可能以纯偶然的概率而生存于其中那么久。仅从此一点来看,宇宙自身在可能性占比上即是有其生命的。既然认定了宇宙有其生命,那么就自然引申出了下一个问题,即人的出现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人,究竟是在宇宙生命中由偶然交织成的产物,还是在某种意志下所必然演化出的存在呢?若是前者,我们追求“崇高”,正如我们假设宇宙没有生命那般,那将是我们对自身生命的尊重;而如果是后者,有某种我们至今还不能完全解证的神圣力量存在,那么通过如此多年人类发展中的大善与大恶、大是与大非,那种神圣的力量也一定想让我们能明白些什么,而我们也更应在神圣意志的指引下,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

所以,由此也就不难看出,无论做何假设,也无论宇宙实相为何,人都应自觉地净化、深化和转化自己的生命。当然,对以上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就造成了“有神”和“无神”的基本分野,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无利于世界人心的道德拔节,也无利于矛盾冲突的消融化解,我们要思考有没有一个能使“相对性”与“绝对性”并存的更为平和的态度。对此,应该说是有的,一个更合理的态度就是我们不去执着这个问题,只是单纯反求诸己,无论宇宙的实相为何,人类都应将反躬自省作为此下生命的关注点,况且宇宙是必有其自身的生命的,人类不应无知、无耻到妄自尊大的程度,由此即需要我们对“人”的一种觉醒和一种反思。

2.在基本态度上,须阐明的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是兽性、人性和神性共存的存在,即集善恶共存的存在。但我们看恶,并不是为了仅在客观上去描述恶,而是为了能将人类导以善;我们虽然将“恶”称为“兽性”,但却绝没有贬低动物的意思,只是在将人的那种原始野性统称为“兽”。同时之所以不称其为“魔”,是因为“兽”是可以驯顺的,而“魔”是不能感化的;“兽”是可通人情的,而“魔”是难以拔节的。由此,我们坚信人是可以变得更好的,所以就用“兽”字指代人的狂野欲。而从严格的意义上看,还须进一步澄明的是,动物与人类不同,在动物的世界中,是不能以是非善恶的标准来简单评判其所为的,因为动物无自觉,而人类则不同,人类有良知,道德的视域可着眼于人类但不能强加于动物,道德的期许可寄托于社会但不能强加于自然,“动物”和“自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善无恶乃至于可说是超越善恶的。而也正是由此,我们须看到冯友兰先生所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说”[2]是有须澄清的地方的。

同类推荐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老庄思想自始至终在起着助化和推动作用。本书以禅与老庄关系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禅与老庄在本体论、思维方法、民族心理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具体考察了老庄与禅宗渊源、互补及互用诸重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禅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足以体现禅与老庄思维模式、思想特色的“我佛一体”之禅境与“天人合一”之道境,始终是本书阐释的重点。对愣伽禅、慧能禅及后期禅宗与老庄思想之不同关系,作者亦有精当论述与阐发。
  •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国学源远流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得之。本书旨在化繁为简,将经典的国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读,为更多向往国学的读者提供精神上的“低门槛、无障碍阅读普及本”。史、儒、佛、道、法、兵、中医、易经、礼节、饮食……这里无所不包,等待着你的探索。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热门推荐
  •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赵庆发男,生于1963年,1982年参加工作,毕业于云师大中文系。永善县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云南教育》《民族工作》《昭通日报》《永善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多篇。现任教于永善县码口中学。至今我不相信母亲已经去世,但我已整整四个多月未看见母亲的尊容,尽管我不承认,我的母亲的的确确于2010年10月14日8点55分猝然去世,去世得让人难以相信,让人难以接受。每月的那个时刻,我的心都在绞痛。母亲虽然七十八岁高龄,但身体非常健康,身子骨十分硬朗,步履矫健,一直很少吃药打针,看上去好像不到七十岁,我们估计还能活十年。
  •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相互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
  • 第一祸妃

    第一祸妃

    她是名动天下的红颜祸水,让所有皇室子弟、贵族公子莫不对她退避三尺;但她又是艳名远播的宰相千金,令所有男子纷纷对她趋之若鹜、众星拱月…当一个全新的灵魂附注在这个矛盾的身体上时,那些曾经拒绝过、嘲笑过、讽刺过、伤害过她的男人才真正明白,能与他们比肩站在巅峰的女子却是他们之前费劲心思推至门外的那个她…奈何,此刻的她已不是当初的闺阁小姐,对于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能不去报复他们,已是对他们最大的仁慈…本文女主腹黑,在一定范围内强大,必要的时候会扮猪吃老虎;男主个个是精英,一定不会让亲们失望!简介无能,会再次修改,宁儿新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推荐自己新文《楚王妃》:云府千金胆小懦弱,金銮殿上的一场退婚,让她撞柱身亡……再次睁眸,眼底怯懦褪去,寒光乍现,让人望而生畏,缓步踏进血迹斑斑的大殿,清冷微寒的嗓音缓缓响起“那就随了辰王的愿!”人人都道是,云府千金历经坎坷性情大变,殊不知,这同一具身体内住着的是不同的灵魂……陌生的环境、各怀鬼胎的众人、阴谋不断的家事、纷争连起的政事,通通状似无意的袭向养在深闺的她……奈何,她已不是以前的软柿子,轻笑间却已是掀起了血雨腥风……推荐自己的旧文:《总裁的古代小娇妻》:《霸上儿子的总裁爸》:《晚夏》:特别推荐好友蔓妙滴新文:《罂粟妃》推荐好友文文:亲亲夏天的新文:《掠心女法医》亲亲果冻滴新文:《第一庶女》果冻滴新文:《呆子王妃》果冻滴新文:《无价贵妻》亲亲幽幽滴文文:《特工弃妇》亲亲小菟滴新文:《魅妾》
  • 亮出真我的资本

    亮出真我的资本

    亮出“爷爷”的资本:做人莫做“孙子”;成超世之奇才:立坚忍不拔之志;学习不辍:武装自己为“亮”展翅;学好语言:亮出“爷爷”的魅力;自我形象设计:亮出“爷爷”需“包装”;第一次亮出自己:让对方永远记得你;积极社交:“爷爷”的“亮”路好走;与众不同的思路:亮出“爷爷”的思维突破;成就事业:亮出“爷爷”的辉煌;追求爱情:亮出“爷爷”的活力;亮出家庭:全家融融,脸上有光。
  • 皇朝经世文编

    皇朝经世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4小时专业解决灵异事件便利店

    24小时专业解决灵异事件便利店

    店主墨宇峰,一岁识文,三岁习武,五岁胸口碎大石,十岁修习家族秘法。中间五年?养伤……十三岁,单独解决了一个夺舍不肯离开的黄皮子;十五岁,与一个天天晚上唱戏的女鬼斗法三天;十八岁,一人单挑了百年老僵尸,大战三百回合。看狐仙艳舞看到鼻子喷血,和无常喝酒喝得不醒人事;夜晚和女鬼妹妹聊天谈心,白天给邻居大妈入棺下葬。解剖室里打过牌,太平间里喝过酒;殡仪馆里吃过饭,坟圈子里遛过狗。可以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可以说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可以说...
  • 舰娘的时代

    舰娘的时代

    在数不清的深海面前,俾斯麦没有逃走。她知道自己的死期就在眼前。她站在原地,调转舰装的炮口迸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炮弹,直到深海渐渐地将她淹没。很多年后,当文锦森·阿卡迪奥上校再次面对令人窒息的深海大军的来犯之时,准会想起那个瓢泼大雨的夜里,俾斯麦用温柔的低语抚平了他的恐惧。书友群427403077
  • 紫星花之诗1

    紫星花之诗1

    卡亚特大陆是一片临海大陆,越往西越荒凉,最远是人类没有到过的神秘之地。大陆上的人们信仰着光明之神,却饱受妖魔的威胁。在几万年前,光明之神将危害人类安全的黑暗妖魔封印到了地底深处被称为“第九层圣殿”的地方。克里欧找到妖魔解禁的端倪,组成小队深入第九层圣殿。在这里,克里欧终于明白了妖魔王的诡计……
  • 紫阳小师叔

    紫阳小师叔

    十一岁的陆潇跟着老道士学道没几个月老道士就嗝屁了陆潇只得完成老道士的遗愿送老道士的遗骨回归山门!可山门真的没有那么好回归到了才发现门派凋敝门派被山贼占了!好吧,自己年纪还小拿你没有办法。哼!等我学好了本事你且看看......但学本事有那么容易吗?一本本晦涩的道书真的很难懂!单纯可爱的小道姑真的很想和她一起玩啊!没事找事的监院大人真的很烦人啊!走开,走开,都走开!只有学习使我快乐!!!!!
  • 地产圈之逆生

    地产圈之逆生

    地产圈深不见底,她数年如一日在浅表层耕耘,某日,蒙尘地块就在眼前,无钱,无势,怎么拿下?她辟了条蹊径……他天赋异禀,不喜权谋,却被卷入重重纷争。她和他一眼千年,又能否携手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