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1300000003

第3章 “双癌少校”

河北省保定市江城乡有一个特别的院落,里面亭台楼阁、鱼池曲廊,葡萄藤爬满走廊,留下片片绿荫。乍看以为是疗养院,其实,它是刚刚成立的保定市济仁白血病专科医院。名誉院长便是被称为“双癌少校”的隋继国。这位39岁的病休干部在生命随时都可能终止的时候仍在追寻着自身价值。长期做化疗和四处奔波,使他过早地衰老,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分明已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只是从那两道浓眉下面一双大大的眼睛里还能看到一股英气。

7年前,隋继国还是某部队驻河北保定的一名风华正茂的年轻少校。他站在解放军体育学院的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时,突然癫痫病发作,晕倒在讲台上。不久,医院便诊断出了“右颞脑质细胞瘤”。1996年做了开颅手术。

祸不单行。病魔又一次降临。1998年,他腿上出现了紫瘢。辗转检查,经解放军301医院确诊,他又患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就是血癌,缓解期4年,要根治只有骨髓移植。与他骨髓配型成功几率最大的是亲属,四个哥哥做过化验,结果都失败了。要想在非血缘人群中找到合适的配型,需要有10万人以上的骨髓基因信息资料才有可能,而我国登记捐献骨髓的人只有2万人。

大海捞针。

一位刚过而立之年,且经受过老山战火洗礼的军官消沉了,精神几近崩溃的边缘。

……

一个偶然,他看到刚上小学的女儿写了一篇习作,题目是《我的爸爸》,这引起他的注意。里面写道:“我有一个好爸爸,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浓黑的眉毛,就是胡子zhā人。我特别喜欢爸爸给我讲故事,特别逗乐,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他是一个军人,还上前线打过zhàng,fù过伤,还立过功,光军功章就有好几个,他是一个jiānqiáng的人,他的脑子动过手术,现在又听说得了白血病,可从来没见过他哭过喊疼,整天乐hēhē的。”

隋继国震惊了:“我在女儿心中仍然是‘最最坚强的军官爸爸’!”他感到体内军人的血液沸腾了。

不能这样下去。生命虽然不长了,但要让这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一个人的生命不算什么,要让每年都在增加的三四万名白血病患者,尽早找到适合的骨髓,过上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更宝贵的是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对中国白血病患者来说,建立白血病生命保障机制已迫在眉睫。要建立一个10万人以上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就是中华骨髓库,供患者寻求适合的配型。

久病成医。他对于捐献骨髓的知识了解得越来越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要使更多的人知道捐献骨髓的过程和意义;要让人们知道,捐献骨髓对自己没有坏处,对别人是救命的事,这是人道主义的行动。传播知识,改变观念,这里面有大量的宣传工作要做。

隋继国想起了在医院里那众多的白血病患者,有的小到与自己女儿年纪相仿。在计划生育的国策下,没有兄弟姐妹的他们到哪儿去寻找可以移植的骨髓?他决定骑自行车行遍中华大地,呼吁建立中华骨髓库。

行动计划开始了。

他找来了大量的宣传资料。战友们为他捐献了2800元钱。

母亲对身患重疾的儿子独自外出很不放心,又拗不过他的军人性格,看他在家里整天闷闷不乐,也爱莫能助。

他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没跟妻子商量,却给她留下了遗书:“……身体器官有用者,如角膜、肾脏等无偿捐献,能捐家贫者最佳。遗体供解剖,骨灰不留,能撒江海则谢之。不管自身一生长短,何时瞑目均坦然。”

2000年元旦,穿着绿军衣的隋继国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他目送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然后脚下用力,踏着一辆半旧的“28”永久自行车出发了。他随身携带着印有骨髓库标志的小白旗和白血病宣传资料,经行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云、贵、渝、川、陕、晋、冀,到东北三省,然后再走皖、赣、湘、鄂、豫返回,历时一年,先后跨越25个省市,走遍200个城市,行程2400多公里进行白血病的义务宣传。特殊的装束吸引众多的路人,他在街头向人们分发白血病的宣传材料。每到一地,他就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到医院探望白血病友,到大专院校宣传骨髓捐献的知识。

在漫漫征程中,最让隋继国难忘的情景发生在山东。一个白血病患者用打着点滴的手在隋继国的本子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为了同病相怜的人,保重你自己。”十多天后,隋继国再打去电话时,这个病人已经不在人世……隋继国的心情焦急。因为离医生宣判他生命终结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而他还有太多的路程要走。

行程中,他风餐露宿,吃的是最便宜的盒饭、包子,住的是十块八块一晚的路边小店。这一路下来,从大雪寒风到骄阳似火,个中辛苦一言难尽。由于还伴有癫痫病,路上不时出现险情,有时候骑着自行车,他觉得头不对劲儿,就赶紧下车就地躺下。死亡曾数度光临,可他早有准备:“发现这个证件的朋友,如果我已经死亡,请通知我家里或找我爱人,电话:××××××,谢谢!”他把这个纸条放在随身带着的退伍军官证里。

此行,隋继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增强了信心。

2001年4月1日,正好是星期天,早上7点,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众多人簇拥着一个人,他穿着一身绿军衣,衣服后背是一个大大的红心,他还背着一个大背包,里面装着他的日常用品,还有宣传有关白血病知识、捐献骨髓这方面的资料。此人又是隋继国。送行的人群里有他的朋友、战友,也有媒体记者。他要徒步走到香港,行程2500公里……6月30日,他到达了深圳的罗湖口岸。由于手续比较麻烦,这里成了终点。欢迎仪式,场面感人。香港来了20多位记者。著名歌星爱心大使黄格选先生也到场了。他们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很多的香港市民主动掏出钱塞给隋继国。后来在深圳、广东红十字会的帮助下,他又成功地搞了几次大型募捐活动。

最让隋继国得意的是2002年6月9日,在河北大学搞的“生命不能等待”大型捐献骨髓仪式。河北红十字会副秘书长王建民,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携全家,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等出席了活动。那天,大雨倾盆,而同学们的热血却在沸腾,都被隋继国的事迹所感动,500多名志愿者要求捐献骨髓。但每位的HLA分型检验费在500元。隋继国作为佳宾一直在现场。他当即把卖书所得的3000元捐献给了6名发起者。后来这一活动得到了社会上10万元的赞助,才使200名志愿者得以捐献。数量虽不多,但意义不小,它标志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省分库建立起来了。

三次活动是他心目中的“三大战役”。他很自豪。

骑车出行,不仅在做宣传,他还把自己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一年多的时间,他写下了两大本日记。写日记的初衷是想在他“走”后留给女儿,好让女儿知道他是怎样面对死亡的。这些经历和感受凝成了《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一书。这是他白血红心走中华的体验,也是他6年来与病魔抗争的历程。隋继国在《挑战死亡》一书中这样写道:我憧憬着白血病能像感冒常见病一样简单易治,我更期盼着10万人以上的骨髓库早日呈现在我的面前。

2001年3月31号,那天是个星期六,北京图书大厦举办了新书《挑战死亡》的签名仪式。那本书在三楼和陆幼青的那本《生命的留言》放在同一个书架上。

第二天就要步行香港了,隋继国的行囊中又多了一本书。他风趣地说:毛主席说要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我要在商战中学会商战。我要把我的书带到广东深圳义卖,义卖有一半的差价,我把这一半的钱捐出去不是正好吗?结果他在广州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卖了400本书,赚了将近4000块钱。到深圳,三个小时只卖了70本书,但卖了100本书的钱,好多人听说是义卖,干脆不讲价,有的拿100块钱或50块钱买一本书。他没想到这本书还能卖到上百块钱。

连续治病,有不少药是自费,隋继国负了几万元的债。但他把这次步行途中卖书所得款,总共一万多元都捐给了中国红十字总会,自己一分没留。

隋继国不是外星人。他有七情六欲。每次出行心情都很沉重,都是一次痛苦的抉择。上有老,下有小。最舍不得的是母亲,最放不下的是孩子。每次出行体力消耗很大,很累,但更累的是为情所累。亲情友情,难以割舍。想的是家里,花费最大的是电话费和邮资。

80岁的老母非常不愿意儿子出行,但舍不得又有啥办法呢?他身体有病,不能再增加精神压力,不让他走也得让他走。步行香港,母亲在他的军衣后绣了一个大大的红心。

隋继国说,他是背着母亲的心在走。

小女是他生命的支撑,这是他一生的骄傲。路上,他经常想起女儿;想起那张与自己一样长着浓眉大眼的笑脸;想起在她一年级时“狠心”让她独自上公共汽车,又不放心,打“的”在后面追随的情景;想起在她三年级时,多次带她骑自行车几十公里,去爬狼牙山。女儿果然坚强,在2000年10月,做了阑尾手术,大夫讲,她一点也没哭,还乐呵呵的。真是好女儿。他想,这一生不会留下什么物质财产,那就留给她一笔精神财富吧!让她知道爸爸曾经战胜了常人都难以克服的困难……一路上,他看见了美丽的蝴蝶就想起了美丽女儿。他捉住,做成标本,寄给女儿。今年,六年级的女儿已经能够独自坐火车去秦皇岛了。等到2003年,他还想带她一起徒步远行,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妻子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她反对他的做法,觉得这是在为个人捞名声。步行香港前,妻子也只是默默地为他收拾行囊。她也是个坚强的人,在一家医学院里教书。两人间有亲情更有怨气。为人媳、为人母,自有艰辛,如果丈夫能用最后的时间来陪陪她,心中也是个安慰。偏偏他是这样一个不顾家的人,满世界跑着张罗别人的事。她埋怨隋继国到处做好人,哄得老老少少都说他好,就是不在家哄自己的老婆。别人认为是高尚,她却认定是自私。换个人,或许会跟他分手,难得她还坚持着。

她冲隋继国说:“亲人说你不好,你那些好还不是假的?”

隋继国自我解嘲说:“咱俩都是属兔的,可不适合在一个窝里。你是家兔,我是野兔。”

李政道在了解到隋继国的情况后深受感动,主动提出要为他寻找可以配型的骨髓,但被他谢绝了,因为他不想把这次“生命之旅”变成为自己争取活命的私事儿。他出行的目的一是为锻炼身体,二是为节省经费,三是磨练意志。他给自己制定了三个原则:一不游山玩水,二不接受捐赠,三不搞商业炒作。

治疗白血病,骨髓移植是最有效的办法。隋继国并不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有一丝生存的希望当然要争取。比如说四个哥哥都查过,但没配上。有人说我国台湾的骨髓库比较完善。但他想,台湾都能搞起来,大陆为什么不能搞起来?应该可以搞得更好!目前的现状是因为有宣传、组织、经费各方面的原因,所以他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马前卒。

现在人们对骨髓移植,有认识上的误区,比如说有很多人认为捐骨髓像献血一样,抽出来存在那儿,实际上不是,而是先进行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的分型检测,然后将结果存入中华骨髓库;还比如说抽骨髓伤不伤身体?现在好多医院做外周造血干细胞,不用抽骨髓,直接抽血液,差不多相当于献一次血。诸如此类,不说不明,既是科普宣传也是爱心宣传。现身说法,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人们的支持。社会进步到现在,骨髓库这样的社会保障机制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就太不相称了。他想为此再做点事情。

他现在正创造着奇迹:血癌的缓解期已是第四个年头了;原来的脑质细胞瘤在去年10月又复发,瘤子像树根,长得很深,达到了三四级,这种细胞瘤最高就是四级,手术没有办法根除干净。时间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意志与病魔抗争的持续。而此时的隋继国别无他想,最大愿望是在瞑目前看到一个理想的生命保障机制。他说,我越来越清楚自己行动的意义,感到的是一种使命。如果我还有时间,就一直坚持做宣传,发出光和热。

同类推荐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只要拥有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品格,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会信步无阻。
  • 巨龙穿行中原

    巨龙穿行中原

    亳州市是一片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那里曾经香车宝马,商贾云集;那里有一代圣君商汤指点江山的影迹;那里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代枭雄曹操习兵演武痛饮狂歌的地方,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至今尚在古城萦绕,留存的地下运兵道、习练水兵的涡水浅滩也还令今人瞩目;那里流传着“天资文藻、博闻强识”的魏文帝曹丕和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的逸事;更有在中国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侯渊、许褚……亳州地理位置在历史上也相当优越,更兼水陆之便,在经济上曾无比辉煌。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热门推荐
  • 窈窕淑男

    窈窕淑男

    虽然说孤独是可耻的,但她只想安安静静地享受这段失恋时光,所以别过来,不要再靠近她!可是谁能料到,躲得了和尚却躲不过她自己的心?然后……四字方针:敌退我追,皆大欢喜!姜万万失恋了,每日在家流泪心碎,观感不佳。姜母年近五十,爱好搓麻将和做媒,牌友皆为同道中人,她正琢磨着怎么给小姜寻个如意郎君。林阿姨甩出一张“东风”:“上回小万见了老李家儿子了没?听说那小伙子长得斯文白净,又是博士,不比小万那前对象差吧?”姜妈妈一只手碰牌,一只手扶额:“见了,说是头发太少,遗传基因不好。”
  • 大鉴赏家

    大鉴赏家

    女友跟人跑,工作又丢的倒霉蛋赵天明,无意间得到神秘古镜。神秘古镜能消耗人的精神力,查探万物本质,鉴定各种各样的宝物,给主人传递事物的具体信息。有了神秘古镜,无论是古拙大方的青铜器,晶莹剔透的玉器,如诗如画的瓷器,还是文化传承的古字画等,都无处遁形。一代传奇鉴赏家崛起!引领全民收藏风潮!
  • 寒傲霜雪

    寒傲霜雪

    一个文弱的书生,一个家世的迷题,一场武林的劫难,一段曲折的爱情,一切的一切终要有个结局,无论是喜是悲......
  • 那时正年轻,那时却任性

    那时正年轻,那时却任性

    是她一直辜负了光阴,还是她不得不与光阴一直的在相互辜负……还是我们每个人所遇到的一些人,所经历的一些事,这些原本就是上天和乖张的命运早就已经安排好了的一切……还是这一切的事件,所有的结局,最终的命运,所有的开始和结束,所有的迷茫和等候,所有的误会和释然,所有的发展和结局,都是被所谓的际遇,选择或是命运早就已经定数好了的呢?我们很多时候可能无需挣扎,无需多想,只要静静的观看,静静的等候就好,去相信自己最终走过的,才真的是属于自己的……但是年少时的我们即使明知无需挣扎却也要挣扎,明知无需纠结较真却也不得不一直的在纠结较真……在那个有些任性、迷惘、真实、虚假、振奋又有些疼痛的青葱岁月……
  • 电脑游戏专家之死

    电脑游戏专家之死

    “你不能杀死那些仙女,应该救她们。”“可是她们老是挡着路,我要过去拿钻石。”我说。“你每杀一个仙女,就会延长30秒的时间,要是杀了10个仙女,就会返回第一级。”马克耐心地解释。我松开手上的键盘,说:“不玩了!太难了!真搞不懂你怎么能整天玩这些游戏,更别说设计它们了。”“一旦掌握了窍门,你就会觉得很有趣。创造虚拟世界真的很有意思,你可以在里面随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事。”马克咧开嘴笑着说。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王爷,这个王妃乖萌狂

    王爷,这个王妃乖萌狂

    “王爷,王妃去太子府了。”轻一可以想象王爷那风雨欲来的脸。“哦?”一个浅笑之后眼前便没了人影。“王爷,王妃说今晚让您睡书房”轻一哭着一张脸,王妃,这种事小的真不易来传达,果然,王爷火山爆发的脸,他都可以预料到自己的内伤了。“君澜凌,给我放开!”自从上了这个人的贼船,就没下来过!“王妃,又不是没看过,还这么羞涩的?”某王爷邪魅一笑。“你...你...你别过来啊!”某个夜晚,岚梓防备的看着君澜凌,像一只炸毛的刺猬。“小梓儿,你这是让谁欺负了?我去帮你报仇!”君澜凌腹黑一笑,一把捞过岚梓抱在怀里。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
  • 海洋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海洋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优秀、卓越之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凭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在谈笑间引导、改变他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局势的发展。影响力是优秀、卓越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每个不甘平庸、渴望优秀、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自我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由廖振宇编著,凝聚强大的气场,让他人乐于被引导,被改变:掌控局势主动权,摆脱平庸现状,走向非凡人生。提升影响力,从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的个人成长之路,从平庸到成功,再到辉煌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