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2300000003

第3章 改革下一程(2)

我的理解,这里有三个要点。其一,不但所有制归属要清晰,各类所有制内的各项实际控制、使用、经营、处置财产的权利,也要界定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深化改革要针对性地解决半拉子产改留下的难题,做到无论是国企的经理和员工,还是股份制企业或私企的经理和员工,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的承包农户,都有清晰的财产权利边界,以求预期更稳定,行为更规范。

其二,各类所有制和各项实际的财产权利,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的任务不是优先保护某一种所有制或某一类产权,歧视或忽略其他所有制和产权。法治国家的第一要义,是平等保护一切合法的所有制和财产权利。这也是实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制度基础。既有的改革成果,确立了多种所有制和多种产权,但远没有实现法治下的一律平等,这是深化改革要实现的目标。

其三,有效保护产权,不仅要保护长期稳定的使用权,更要保护“流转顺畅”的转让权。这是因为,任何资源都有多种利用的可能,包括同一主体以不同方式利用资源会带来的不同效益,也包括不同主体利用资源所带来的不同效益。保护产权,就是保护产权主体选择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其中也包括放弃自用、转给他人利用的权利。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不能认为,保护产权就是资源永不换手、永不转让。那样固守资源的自给自用,会妨害分工和交易的发展,事实上永远也做不到自足。要明确,在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基础上,包括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在内一切资源的“流转顺畅”,是产权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上三点,缺一不可。所谓“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基础正是完整的现代产权制度。这说明,走市场之路,确权不可逾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奠基性工程。

让更多人在改革中受益[7]

现在大家关心,如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能够按照《决定》扎实推进改革。我想大家都知道,推进改革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为什么推进改革很难?首先当然是因为改革要触动既得利益,要改变已有的利益格局。改革又不同于革命,触犯了既得利益,多少总要给予补偿。很多时候,因为补偿的本金不够,就启动不了改革。拖来拖去,拖到实在不行的时候贸然改,一不小心改革就容易引发社会冲突。这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个圈。现在讲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可见要触动的既得利益不小。虽然今天中国的国力比30年前强大很多,但触犯既得利益要补偿的价码也水涨船高。全部要补偿?怕是谁也补不起。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改革?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改革?我想从过去经验看,可能有一个办法、一条途径值得注意,那就是改革除了坚决触犯非触犯不可的既得利益,还要尽可能让更多人在改革中受益,迅速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形成与改革方向一致的受益群体。

让我们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验。当时改人民公社,也触动既得利益。大锅饭体制下,敲钟上工发号施令的,掌权分粮分草的,可以决定别人家的命运,权力也不小。包产到户后,这些权力废掉了,既得利益当然也受到触犯。当时也没条件给补偿,生产队穷,国家也穷,补不起。那怎么推进改革的?就是在局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迅速形成全国包产到户之势,成片成片推进,很快家家户户多打粮食、多卖钱,解决了多少年来种地人自己也吃不饱的老大难问题。绝大多数农户从改革中得益,成了新的既得利益——包产到户的既得利益群体。一旦人数众多过了临界点,改革就不可阻挡。以往的农村基层干部,有能力的很快转过去搞工商副业、办乡镇企业,比敲钟管农民强多了,于是也转变为新的既得利益者。少数啥也搞不来的,怨别人没用,只好怨自己。

其他方面改革也如此。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1985年前是中国改革的黄金年代?就是多数人迅速在改革中得益。农村一改,几亿农民得益。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合法化,上亿人口得益。恢复高考呢?每年几百万年轻人有了奔头,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开放留学,又是每年多少万知识精英欢欣鼓舞。“四化”干部政策,让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官员脱颖而出。每开放一个市场,总有一批先行者尝到甜头。经验证明,在改革中受益人口越多,改革之势就越无法逆转。对改革不满意的总有,无奈寡不敌众,慢慢转弯就是了。

扪心自问,对邓小平的决策是不是一直都跟得上、都拥护?也没有,因为做不到。但对改革开放,我在整体上总是拥护。为什么?因为自己是78级大学生啊。当年如果不是邓小平果断决定恢复高考,此生哪里有机会上大学!没法子,我也是改革既得利益者。

国企改革很难,但只要认真改了的,也一定改出一些新利益。参与了市场竞争,总有能赚到钱的国企,总有获得新的社会地位的企业家。联想、海尔、格力、TCL都是国企改制的成果,否则,这批好公司都不会存在。资本市场是1990年开的,邓小平当时表态,说可以办,不行再关。但实践结果,开了就关不上了。为什么,“杨百万”们不干哪,多少新的利益群体在市场里受益,或满怀希望受益,谁还关得了?

当然,改革的既得利益也可能转为进一步改革的障碍,那就再改。再改也要注意迅速形成新的既得利益,一波一波向前推。否则徒抱一步到位之理想,却不能实质推进改革。这些经验无非说明,不管观念上、理论上确立的改革目标多么正确,离开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实际上就难以迈开步子。80年代早期改革的成功之处,就是在改革进程中较快形成了新的受益群体,人数要足够多。相信这个经验,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也管用。

今天《财经》高朋满座,大家都关心新的改革决定能不能得到落实。我们究竟做些什么,才能有助于改革的实质推进?想到几点,供各位参考:

第一,今天的改革跟30年前不同,面临很多现存法律。有法要依法,但一些法律条款与全面深化改革相抵触,如何处理?不解决这个问题,决定是决定,很难贯彻。譬如土地体制,有法律文本,限定农民集体土地不得买卖、不得租赁、不得转让,农民房屋呢,规定不得抵押。这都是现存法律明文写上了的。为此,呼吁立法机关,包括社会相关各界人士,根据全会《决定》对现存法律法规进行梳理,把严重冲突的条款列出来,通过修法改法程序给予修订,有的则要建议废止。否则,以违法来推改革,那个路子走不通。只通过改革决定,既不修法也不改法,决定归决定,法规归法规,说上几年还是改不动,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这次《决定》明确了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重点是要素市场,这也是迄今为止经济发展中一个关键门槛。在这个方向上,要注意聚焦于某些区位密集推进改革,增加改革元素的集结,增加改革措施的密度。散开来搞改革无效,因为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不同,不需要每乡、每镇、每县都开市场。要素市场比较集中,金融市场更集中,价格发现一定在中心市场。这对中国很重要,人才不够、律师不够、合格监管者更不够。高端要素市场散开来建,哪里都搞不像样。所以集聚、集中为上,在中心大都会把要素市场建设好。

第三,落实《决定》,除了抽象的原则和准则,更要注意“图像”,也就是活生生的真实故事和真实场景。从传播效果看,抽象文字总敌不过图像。比如对民营经济,现在已提到了历史最高位。这很重要,因为是中央决定。但能不能落实,来回讲条条不如抓故事。当年邓小平肯定民营经济时,就是抓住一个“傻子瓜子”,连讲几年不准动,结果天下都知道那是当真的。现在落实改革,尤其需要“图像”,希望《财经》再报道一批好的改革故事,让人们不但读得懂条文,还相信条文当真,不是说说而已。像大学、事业单位和医院去行政化,光讲没有用,总要几个带头的把步子迈出去,形成改革风潮。否则讲几年也不动,将来再讲就没人信。

第四,通常人们认为改革要触及既得利益、部门利益,这是对的。但实际情况是,无论条条还是块块,政府部门内也有主张改革的力量。问题是如何创造一个氛围、一种舆论,有助于激发政府部门的改革动力,降低那里的改革阻力。一个重要方面,可能是在中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后,要有一个切实问责的机制,问推动改革之责。前些年我们看到一个不好的现象,似乎改革都是下面地方的事。有的高官习惯挑毛病,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他们自己似乎就没有落实改革决定的责任。80年代有不少设在地方的改革试验区,中央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一起搞。无论深圳特区,还是后来的上海开放,从来就不只是地方责任。深水区改革,光地方是干不起来的,非上下互动,合力推进才搞得成。这经验是说,要加大中央有关部门推进改革的责任。形成如此舆论和氛围,部门内主张改革的力量就好抬头,改革干将就容易上位。

“接着石头”过河

在十八大之前,人们对中国未来要走什么路有过一番热议。十八大得出了结论: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邓小平当年走过的路上提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下一步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来推进改革开放?

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与实践首创

从经验看,有过几个办法。改革开放早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那是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方法论。最早与农村改革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很多地方因农民常年贫困和吃不饱饭,在底层发生了包产到户。安徽、四川等地针对这个现象,做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制定了地方性政策支持改革。然后,中央连发五个“1号文件”[8]给予承认和肯定。这是第一个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

第二块摸到的石头是民营经济。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过去在公社体制下磨洋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哪儿去?国家和集体办的企业并没有这么大的吸纳能力,于是民营经济提上日程。最早的民营经济也是从底下冒出来的,广东的陈志雄包鱼塘、芜湖的“傻子瓜子”,都涉及民营雇工经营。过去的理念对此完全不能接受,以为这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当时高层看法也不尽一致,所以邓小平定下来多看一看,到1987年才给予政策承认。

改革从农村进入城市后,遇到的问题复杂,牵一发动全身,所以大约在1986年,开始对整个国民经济体制,包括物价、税收、商业、进出口、财政税收、国企等,考虑综合性总体改革方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体制改革决定比较系统,邓小平说他的印象是一部新的政治经济学。当时不用“顶层设计”这个词,但其实已有了这个内容。同时,系统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提上日程,相关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准备了方案,提交给党的十三大讨论通过。

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市场经济问题,涉及的体制面更为广泛,后来有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决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提出要让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系统性改革。

又过了十多年,应该是制定“十二五”时,正式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意思是改革不能互相打架,不能这里通了那里又不通,要有通盘考虑。

这些经验都很有意义。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几次通盘规划好了的改革,还要一次次地再发动?究竟是原来设计不全面,还是实施中遇到阻力被搁置?现在看,改革目标的确定、方案设计,以及改革实施,是互有联系的三个环节。目标要明确,不能摇来摇去;方案要系统和全面,尽可能考虑周详;实施则要看环境与战机,选好突破口。

直面飞来之石

还要看到,现在已不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也不是新世纪初的局面。中国启动改革30多年了,出现了好多新情况。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基层、民众、企业、各类组织,都遇到新问题,特别是年轻人得到的信息、他们的诉求、权利意识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跟以前大不相同。

可不可以说,现在不光是执政者自上而下摸石头,设计方案推进改革,水面上也露出了大大小小一些石头,天天在考验决策者?很多尖锐的问题,其实露出水面很久了,要不要面对、怎样面对?有时候是一类现象反复出现;有时候又是一个突发事件,像水面上丢下块石头,牵动方方面面,引起全社会关注,要求做出回答和反应,看政策制定和体制形成能不能从中吸收正能量。

举一个例子,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土地关系发生了多少事情?这方面虽然改革很早,但石头还是不小。都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似乎问题已经解决了。最早提15年不变,后来说30年不变,到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长久不变,温家宝总理答外国记者,说长久不变就是永远不变。这些都对,因为实践证明有效的经济体制就不要变。但走进农村看,不难发现土地关系其实还是经常在“变”。为什么?因为人民公社虽然取消了,但集体的制度基因还在。

同类推荐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一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经济学手边书。以讲事实、过日子的方式说事儿,在嬉笑怒骂中让艰涩难懂的经济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为大家开启一扇个人理财、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政策解读的窗口,帮助那些也许对经济学知识不那么了解的P民“活明白”,不再给资本家、投机客、“砖家”当炮灰。
  • 创业:我们创什么

    创业:我们创什么

    这本书不仅只谈创业项目,你可以看到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或过程中,如何寻找合伙人、如何准确切入市场、如何得到天使的青睐、如何建设人脉关系圈……如果你还不知道做什么项目,这本书能为你带来启发。
  •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本书以城市化与新兴市场潜力为主题,文章包括城市化的世界:释放新兴市场潜力、创新公租房制度设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政府的角色、民众: 亟待开发的资产、科技引领智能城市等。
  •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直接补贴政策,对生产性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等农资综合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如合作医疗补贴、义务教育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婆亚瑟王

    我的老婆亚瑟王

    “你就是我的骑士么?”银发的少年看着眼前的金发少女微笑着问道,这是少年十岁时的邂逅。“你就是我的新娘么?”轻轻的揽住了和他十年结伴同行的金发少女,少年疑问而肯定,这是十六岁的物语。“你就是我的国王么?”半跪在王座下,抬起头来微笑地看着手持胜利之剑的少女,少年的微笑一如十年前的男孩。“我可以没有眼睛,但是你,但是整个卡美洛不能没有眼睛哦。”微笑着永远的将眼睛送给了因为红龙的诅咒而失去了双眼的女孩,少年不后悔,这是二十年的快乐。“那么,亚瑟?彭?德拉贡?阿尔托莉亚啊,骑士王啊,少女啊,你愿意……和我一生结伴同行么?”微笑着对少女伸出了手,银发的少年在两千五百年后仍然如此问道。这是两千五百年的羁绊。新书:《末日最终帝国》,书号:3142828,求支持!
  • 地下藏着黑金子

    地下藏着黑金子

    当年香木镇南有三个大户,三个地主都是香木镇有名的人物。一个是貌似憨厚却很有心计的樊玉玺,他是香木镇南最有人缘的大地主,有一千多垧土地。他的宅院不小,有三十六间房子,前后两院,前院十八间房子,有十四间是给长工住的。这十四间长工房的灶坑里常年燃着东山上的树根子,炕热得直烫肉皮,长工们在这房子里住,睡得暖和,睡得透,干多少活都能解乏。另有四间是车库,樊家大院有六挂大车,这些大车虽然是拉粮食的,但大车的装饰很惹眼,洋帆布围的篷盖儿,下多大的雨也进不到车厢里,帆布篷子的前面还绣着樊字。
  • 听说我是你前夫

    听说我是你前夫

    那年,郁庆华(郁晓的母亲)在庙里求得腹中是个男胎,云游在此的大师看着欢笑的婆媳两人未说破,替尚在母亲肚子里的郁晓算了一卦,上卦是:父母缘浅,姻缘坎坷。作为家里被超生的一员,郁晓一直渴望爱,似乎却从未得到过。大三开学的时候,因为学费,她爬了霍司翔的床;又因为一本假结婚证,她离开了霍司翔;后来,她以腹中的孩子为筹码,鬼迷心窍的想要他一套房子;再后来,她被起诉支付女儿高昂的抚养费。她有了喜欢的人,也有了合适的结婚对象,而他,却不干了。以前,她想要的,他都不给;现在,他想给,她已经不想要了。小剧场(一)关于二十万的剧情:“上学啊?”霍司翔拖长了语调,边说边从边上的茶几上将手机拿了起来“那要不要我给你们院长打个电话?”郁晓看着他拿手机,顿时紧张了:“你想干什么?”“我干什么你还不知道?这三年,白跟我睡了。”郁晓当即就怼回去:“你说的没错,这三年,我确实是跟你白睡了。就算是小姐,怎么也得挣了点卖身钱;就算是约P,也讲究个你爽我爽,我也是自己作孽,没卖对人,没约对P。”(二)关于房子的剧情:霍司翔将手中的早孕检测单掷在桌子上,双手交握的靠在椅背上,望着眼前的女人问:“你想谈什么条件?”郁晓抿了抿唇,尽量让自己的气势强硬一点:“给我套房子,不然,”话还没说完就被霍司翔打断:“不然什么?”“不然,我就生下他。”霍司翔冷笑着看着眼前的女人:“房子,想都不要想;至于,”他看了下郁晓的小腹:“生下我TM养得起。”(三)关于女儿幼儿园剧情郁晓觉得女儿上的这个国际幼儿园有些事多,每个月都要组织个两三次亲子活动,还不准父母缺席,活动过程中跟霍司翔经常有身体接触,好尴尬,也好烦。霍司翔觉得女儿上的这个国际幼儿园真是好,不仅能让小朋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能修复夫妻关系,真好,真好!(四)关于结婚证的剧情以前郁晓觉得结婚证很重要,所以,她办了张假的;后来霍司翔觉得结婚证很重要的,所以,他想尽办法要把郁晓诓进民政局,来张真的。
  •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发生在秦朝末年,为推翻暴秦统治,各路英豪揭竿起义,项羽和刘邦就是其中的两股主要力量。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大势力集团,为了争夺政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 最强结婚证

    最强结婚证

    生活是这样的忙碌,烟尘纷飞,灯火缭绕。我们都不愿在这座满是压力的城市中寻找爱情,更不愿相信爱情是巧合。直到遇见她,我才知道爱情本来就是巧合。
  • 糖尿病食物交换份速查

    糖尿病食物交换份速查

    《美食天下(第1辑):糖尿病食物交换份速查·糖尿病饮食疗法必备工具》主要讲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控帮手——食物交换份,以及常用的食物交换份表。并根据糖尿病患者的每日饮食热量要求,给出特定的热量套餐,根据200~1000千卡热量不等的几个档次,推荐各种美味早、中、晚餐套餐,供糖尿病患者随意搭配选择,控制整体热量的同时,享受美食生活。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欢迎来到四十二号仓库

    欢迎来到四十二号仓库

    从超级英雄组织早早被退役的时空,加入了名为TXD的国际组织,并被分配到号称新人墓地的四十二号仓库。这里是收集存放超自然物品的地方,生活在一个各种神话传说都是现实的疯狂世界之中,还要做业内最危险的外勤工作,时空表示自己压力很大。神奇的超自然物品?实力莫名强大的仓库管理员?背景雄厚的搭档?好像没有哪里不对的……等等!为毛一个纯汉子的另一面会是个妹子啊!怎么看这画风都有问题吧?!
  • 金丹正宗

    金丹正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