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2600000003

第3章 佩蒂·天/1985年1月2号,早上8点02分

他又在打电话了。她听到房门后面传来他的声音,叽哩呱啦叽哩呱啦,像卡通人物似的。他一直想装一部分机,他说他们学校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电话号码,还说是“少年专线”。她听完哈哈大笑,他看到她笑就生气了,她看他生气也跟着生气了。(开玩笑,少年专线?这些小孩真是被宠坏了!)母子俩后来不再提起这件事,因为两人都怕尴尬。

几周后,他放学回家,低着头,拿出购物袋里的东西给她看:电话分线器。这东西可以让两部电话使用同一个号码,还有一部轻得出奇的电话,塑料壳的,外观就像女儿过家家的玩具电话;她们以前都用那个粉红色电话玩秘书游戏,拿起话筒就说“班恩先生的办公室”,想拉哥哥跟她们一起玩,班恩一开始还会笑,请她们留下信息,后来就不理她们了。

自从班恩买了电话和分线器回家后,“该死的电话线”就变成天家人最新的口头禅。那条电话线从厨房的插座牵出来,沿着料理台,穿过走廊,一路螺旋状旋转前进,从他深锁的房门底下钻进房间里。家里每天至少会有一个人被那条电话线绊倒,然后传来一声尖叫(女儿之一)或是一句“三字经”(佩蒂或班恩)。她一天到晚命令他把电话线沿着墙壁粘好,他也一天到晚把她的命令当作耳边风。她努力说服自己,青少年有主见很正常,但班恩这样简直是叛逆,她担心他是在发脾气,或是个性懒散,或是出于什么她连想都不敢想的原因。他到底在跟谁打电话?在他莫名其妙加装电话之前,根本很少有人打电话找他。他跟穆勒家的两兄弟是好朋友,那对农家子弟总是穿着背带裤、沉默寡言,有时候打来一听到是佩蒂就立刻把电话挂掉,然后佩蒂会转告班恩:不知道是吉姆还是艾德找你。但以前他不会关着房门讲这么久,这种现象是最近才出现的。

佩蒂怀疑儿子交了女朋友,常常有意无意调侃他,害得他浑身不自在,苍白的脸透出青光,琥珀色的雀斑微微发亮,好像亮起警告。于是她投降。她不是那种爱过问孩子大小事的妈妈,毕竟班恩十五岁了,家里又都是女孩子,他很难拥有自己的隐私。有一天他放学回家,发现蜜雪乱翻他的抽屉,立刻去买了一个挂锁回来装在房门上。挂锁跟电话一样,都是先斩后奏:拿个槌子敲敲打打,三两下就搞定,从此有了自己的少男天地。这不能怪他。自从路尼离开后,家里的摆设就越来越柔:窗帘、沙发、蜡烛,一律都是杏桃色,而且还缀着蕾丝边;抽屉、柜子一打开,发夹、碎花内衣、小花内裤、粉红童鞋通通散落出来;相较之下,不难理解班恩微弱的男性宣言:阳刚的金属挂锁,螺旋状的电话线。

房门后面传出一阵笑声,听得她心里七上八下。班恩从小就不爱笑,八岁的时候还曾经冷冷地看着妹妹,宣告“蜜雪有笑笑病”,仿佛爱笑是一种错。佩蒂说班恩不苟言笑,但班恩已经克制到无人能及的境界。他爸爸路尼拿他没办法,先是跟他嬉闹,在地上滚过来滚过去,但班恩全身僵硬,毫无反应;继而对他冷嘲热讽,大声埋怨他个性古怪又娘娘腔,但不见班恩有所改变。佩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她最近买了一本青少年教养指南,把它像色情书刊似的藏在床铺底下。书上说要父母勇于发问,教孩子据实回答,但佩蒂做不到。最近这几天,她一找班恩问话,班恩就暴跳如雷,然后用沉默跟她冷战,气得她很难受。她越想了解他,他就越是逃避,躲在房间里不出来,跟她不认识的人通电话。

她的三个女儿也起床了。虽然农场欠了一屁股债,入不敷出,外人连瞧都懒得瞧一眼,但身为农家子弟还是得早起,就连冬天也一样。三个女儿都在雪地里玩雪。她把女儿们当小狗似的赶到外面,省得吵醒班恩,没想到立刻听见班恩在打电话,才知道他早就醒了。为了弥补刚才对女儿的亏欠,她开始做三姐妹最爱吃的薄饼。班恩和三姐妹都怪她偏心:班恩抱怨为什么非要礼让那些绑着缎带的小丫头,三姐妹则抱怨为什么一定要安静不能吵哥哥。蜜雪在三姐妹中排行老大,十岁,老二黛比九岁,老三丽比七岁。(她仿佛可以听到班恩在教训她:“天啊,妈,你是母猪吗?生那么多!”)她透过薄薄的窗帘往外看着三姐妹尽情玩耍:蜜雪是老大,黛比是她的随从,两人正在合盖一座雪堡,却不肯跟丽比说她们在玩什么。丽比在一旁怯生生地也想加入,一会儿递雪球,一会儿递石头,接着又递上一根快要断了的长木棍,两个姐妹看也不看就说不要。最后丽比膝盖微蹲,放声尖叫,把雪堡踢倒。

佩蒂转过身,接下来就是拳打脚踢和号啕大哭,她实在没有心情看。

班恩的房门“咿呀”打开,走廊尽头响起他沉重的脚步声。她看也不看就自言自语道:又是那双讨厌的黑色军靴。他穿迷彩裤她也会唠叨,每次一抱怨他就顶嘴:“爸不是也穿迷彩裤吗?”然后她就会纠正班恩:“那是要去打猎时才穿。”她怀念以前的班恩,他那时候只穿朴素的衣服,永远是格子衬衫配牛仔裤,头发是深红色的自然卷,对飞机非常痴迷。现在他走过来了,黑色牛仔外套、黑色牛仔裤,毛帽拉得低低的几乎盖住眼睛。他咕哝了几声,便朝大门走去。

她喊道:“没吃早餐不能出门。”他停下脚步,侧身面对她。

“我有事出去一下。”

“可以啊,但先跟我们一起吃完早餐。”

“我讨厌薄饼。你又不是不知道。”可恶。

“我再帮你做别的。坐下。”直接命令他,他总不会反抗吧?母子俩对视了几秒,就在佩蒂要放弃的时候,班恩酸酸地叹了一口气,重重在椅子上坐下。他把盐罐拿起来玩,先把盐倒在桌上,再用手指把盐粒堆成小山。

她差点要叫他住手,但在最后一秒忍住了。他肯坐下来吃早餐就够了。

“你刚才在给谁打电话?”她一边问,一边帮他倒了一杯柳橙汁。她知道他不喜欢柳橙汁,一定碰也不碰,故意气她。

“几个朋友。”

“几个朋友?”

他挑起眉毛。

纱门啪地打开,砰一声撞在墙壁上。佩蒂听到雪靴在踏垫上蹭来蹭去的声响,心想还是三姐妹家教好,不会把泥沙带进家里。蜜雪和黛比正在争论要看什么卡通。丽比一个人踱步进来,坐在班恩旁边,甩甩头,把雪片从头上甩落。三姐妹里只有丽比知道如何卸除班恩的心防:她抬头看他,对他使个眼色,然后直视前方。

蜜雪和黛比走进厨房,佩蒂看到班恩又缩回壳里。她们嘹亮的告状声充斥在厨房里。

“妈,哥哥把桌子弄乱了。”蜜雪大叫。

“不要紧,乖,薄饼快好了。班恩,要鸡蛋吗?”

“为什么哥哥有鸡蛋?”蜜雪哇哇叫。

“我也要。”黛比说。

“你又不喜欢吃鸡蛋。”丽比生气了。她总是帮哥哥说话。“哥哥吃鸡蛋是因为他是男孩子。”

班恩听了嘴角微微上扬,让佩蒂特地挑了一片最圆的薄饼给丽比。她把薄饼分别盛在盘子上,能用这么少的食材变出五人份的早餐,还是很值得自豪的。这是最后一顿像样的早餐,从圣诞节留到现在的,不过她现在也没空烦恼以后要怎么办。先吃完早餐再说吧。

“妈,黛比把手肘撑在桌上。”蜜雪又进入管家婆模式。

“妈,丽比没有先洗手。”还是蜜雪。

“你也没有洗啊。”黛比说。

“大家都没有洗。”丽比哈哈大笑。

“肮脏鬼。”班恩说着,戳了一下丽比的腰。那是他们兄妹之间的玩笑,佩蒂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始的。丽比仰头大笑,笑得比刚才更大声,像在演戏一样,故意逗班恩高兴。

“跟屁虫。”丽比很有默契地回他,咯咯咯笑个不停。

佩蒂用毛巾沾了肥皂水递给孩子们,这样大家就可以留在座位上。班恩居然有心情跟妹妹开玩笑,这可是百年不遇。佩蒂以为只要大家坐着不动,她的好心情就可以持续下去。她需要好心情,就像彻夜不眠后需要呼呼大睡,白天辛苦工作需要梦想着晚上可以倒头就睡。每天早上起床,她都会发誓再也不要让农场成为她的负担,不要因为经营不善(她三年前就该还清贷款了,可三年过去了,到现在还是一筹莫展)就让自己变成她向来讨厌的女人:闷闷不乐、斤斤计较,无法享受人生。她每天早上都会跪在床边薄薄的地毯上,然后祈祷(虽然其实是自我洗脑):我今天绝对不骂人,绝对不会哭,绝对不会蜷缩起来坐以待毙。我要好好享受今天。可惜她的士气顶多只能持续到中午。

大家依序坐好,洗手,祷告,一切都很顺利,偏偏蜜雪又开始啰唆。

“哥哥还没摘掉帽子。”

天家吃饭向来不能戴帽子,家规如铁令,佩蒂想不到连这个也要她唠叨。

“没错,班恩,你需要摘掉帽子。”佩蒂温柔地敦促他。

班恩低下头,头顶正对着她。她涌出一阵焦虑感。不太对劲。班恩的细眉原本是铁锈般的红褐色,现在却变成了两条黑线,而眉毛下的皮肤黑得发紫。

“班恩?”

他摘下帽子,露出乱七八糟的黑发,像只老迈而邋遢的拉布拉多犬。太令人震惊了,就像一口气灌下太多冰水。她儿子那头红发是他最重要的标记,但就这样没了。眼前的他看起来老成、圆滑,仿佛她熟知的班恩受不了眼前这个班恩的欺侮,所以自动消失了。

蜜雪尖叫起来,黛比放声大哭。

“班恩,乖,怎么回事?”佩蒂说。她告诉自己不要反应过度,但她实在无法控制。这只不过是青少年幼稚的反抗伎俩,却让她对母子关系感到绝望。班恩垂下眼睑盯着桌面,傻笑,把女人们的大惊小怪隔绝在外,佩蒂内心在拼命替他的叛逆找借口;他从小就讨厌红发,因为红头发害他被人嘲笑,说不定到现在还是。说不定他染发是为了要肯定自我。这倒是好事。不过话说回来,红头发是佩蒂遗传给班恩的,现在班恩把红发染黑了,这不是对她的挑战是什么?另一个也遗传了她红发的丽比显然也这么认为,她正用两根皮包骨的手指夹住一绺红发,呆呆地看着。

“够了。”班恩把鸡蛋咕噜一口吞下去,从椅子上站起来。“别那么大惊小怪。不就是染了头发嘛。”

“你原本的头发就很好看啊。”

他顿了一下,好像在思索这句话的含义,但随即摇一摇头。她不知道这是在响应她说的话,还是在回应这整顿早餐;总之,他踏着沉重的步伐往大门走去。

“冷静一点。”他头也不回地说,“我出去一会儿就回来。”

她本来以为他会摔门,但他轻轻把门带上。这感觉更糟。佩蒂呼了一口气,眼光在餐桌上扫视一圈,三双睁得大大的蓝眼睛盯着她,看她作何反应。她弯起嘴角,轻轻笑了一声。“这孩子怪里怪气的。”

女儿们听她这么说,精神一振,连坐姿都挺起来了。

“哥哥真奇怪。”蜜雪附和道。

“他的头发刚好配他的衣服。”黛比说,并叉起一块薄饼送进嘴里。

丽比只是紧盯着盘子,肩膀往内缩,背部拱起,小孩子垂头丧气时的标准动作。

“没事的,丽比。”佩蒂说完,故作潇洒地拍拍她,免得两个姐姐说她偏心。

“怎么会没事!”丽比说,“哥哥讨厌我们。”

同类推荐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
  • 世界小小说拾萃(精品文学书系)

    世界小小说拾萃(精品文学书系)

    微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很重要,不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想要写出脍炙人口的微型小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要富有哲理性。它要求作家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和洞察能力,不放过任何一种能反映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还要求作家能及时捉捕住自己头脑中稍纵即逝的灵感。《世界小小说拾萃》精选了100多篇微型小说供青少年阅读。
  • 秦淮世家

    秦淮世家

    南京。泰淮河边。歌妓唐大嫂有两个女儿,一名二春,一名小春,都长得标致可人。小春歌喉出众,成了歌女,唱得正红。上海钱商杨育权看中小春,多次调戏,遭到拒绝后,便怀恨在心,施毒计绑架并奸污了二春之后,又把二春施舍给保镖魏老八。自己不幸中弹身亡。杨育权变本加厉,对唐大嫂和小春施尽淫威,逼得母女苦不堪言。秦淮河畔下层社会的人们气愤已极,联合起来了……
  • 破产

    破产

    赵光阳本来也可以如法炮制,以同样方法整垮高志宏和魏红燕两位市头面人物,但良心不允许他这样做,他不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高志宏曾经对他有过知遇之恩,而魏红燕也曾在他刚刚起步时贷款帮助过他。在他申请公司破产的最艰难的日子里,仍然是这两位大恩人伸出巨臂暗中鼎力相助。赵光阳最终打消了检举告发高志宏和魏红燕索贿受贿犯罪事实的念头。这桩旷日持久的外贸企业破产倒闭案拖了整整一年。
  • 特警力量

    特警力量

    交警沈鸿飞在参加工作第一天眼睁睁的看着同事遭到歹徒袭击而受重伤,而自己却爱莫能助。沈鸿飞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特警支队的突击队员。在特警支队新训营里,沈鸿飞和警员凌云因误会而不打不相识。同时进入特警部队的还有刑侦人才郑直、转业军官段卫国、武警狙击手赵小黑、拆弹奇才何苗、战术医生陶静,七人在训练中相互扶持,通过了层层严酷的选拔,被任命为特警反恐精英小组——小虎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务,小虎队日渐成熟,这帮同生共死的年轻人最终成长为一支让恐怖分子闻风丧胆的特警力量。
热门推荐
  • 世界探险故事

    世界探险故事

    本文讲述的是:尼罗河源头探秘,欧洲人的中国探险之路,尼罗河探险,太平洋探险,莫斯科探险,波斯探险,欧亚探险等内容。
  • 凡事想开点

    凡事想开点

    我们处于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面临着社会、工作、生活、家庭多重压力,不可幸免地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本书立足于倡导健康生活观念,运用实用心理学原理,积极引导人们学会心理自疗,在遇到烦恼时,无论烦恼源于什么事,什么原因,不妨以“凡事想开点”的胸襟和气度去坦然接受烦恼,便能使你心灵真正从烦恼的渊薮中摆脱出来,获得安谧。
  • 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本书从身体,常见疾病,重大疾病预防,心理健康青少年成长发育等多个方面知道读者如何获得身心健康。具体包括怎样培养健康的。
  • Murphy

    Murphy

    Edited by J. C. C. Mays Murphy, Samuel Beckett's first novel, was published in 1938. Its work-shy eponymous hero, adrift in London, realises that desir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nd withdraws from life, in search of stupor. Murphy's lovestruck fiance Celia tries with tragic pathos to draw him back, but her attempts are doomed to failure. Murphy's friends and familiars are simulacra of Murphy, fragmented and incomplete. But Beckett's achievement lies in the brilliantly original language used to communicate this vision of isol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particularity and absurdity gives Murphy's world its painful definition, but the sheer comic energy of Beckett's prose releases characters and readers alike into exuberance.
  • 别按常理出牌

    别按常理出牌

    大多数的励志书告诉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可是那些崭露头角的明日之星,最终沦为“万年科员”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如果你爹不是官一代、富一代,那么你仅仅是埋头苦干,努力工作,按照常理,遵循常规,就很难爬上职场的顶端。在职业中,如何才能在初期避免走入误区,快速培养核心能力,成企业的核心人才?成功的人靠的不是天份,不是智商,也不是丰富的经验,成功者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在于技巧,而这个技巧的核心在于不按常理出牌。《别按常理出牌》的作者以自己在跨国大公司的职场经历,手把手地教你走好人生中最关键的几步,让你的职场走直线。
  • 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

    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

    修炼不是别人眼中的修炼,而是实现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成功不是别人的付出,而是自己实现自己的梦。 对于青少年,一本书有可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思傅会,花十年工夫而成就的《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一书,在众多励志类图书中别开生面,行文流畅,简洁生动,不唯对青少年,即使对成年人也颇有启迪效用。它会在思想上、行动上给读者以帮助和指导,以“修”为主线,引导青少年强心益智,尽心尽力做好该做的事,帮助青少年跨越成长的艰辛苦楚,飞得更高更远。
  •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本书融合《把信送给加西亚》经典文本,同时结合员工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实用解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第二部分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延伸解读,从浮躁的职场风气、喧嚣的职场环境、只说不做的的低执行力等职场问题入手,对原文进行最新的解析。
  • 疤痕

    疤痕

    咖啡馆里,女人正低头仔细数着手里的钱。她那修剪得十分精致的手指轻轻地拨动着,把田原浩二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对女人的欲望再一次撩拨了起来。也许,他从白皙、纤细的手指中看到了某种动物性的需要。“是七张没错。辛苦你了!”那女人说道,“不过,说实话,出价还可以再高一点儿的……”她一边将七张一千日元面值的钞票放入手提包,一边抬起头。口红的颜色与黑色的太阳镜搭配入时。
  • 花开花落中篇小说

    花开花落中篇小说

    有时候,人世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远远超出了你的正常思维,也超出了你的日常想象。那天下午,是整个冬天难得的好天气,圆圆的太阳紧紧贴在天上,让人感到一种愉快中的恐慌,总担心会有什么事情就在身边发生。黄超与一帮朋友在繁华的街道旁的一家茶社喝茶,突然手机响起,里边传来急促的声音:黄主任,你快过来,有人看见你爹啦!紧接着,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从手机那边清晰传来。等黄超和几个朋友赶过去的时候,二梁山下已没什么人了。黄超的眼皮一直在跳,心绪不安,他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 恶魔校草的霸气校花

    恶魔校草的霸气校花

    在她6岁时,无意间救了他一命,他送给她从小戴的蓝水滴项链;十年后,在一所学校里的一场邂逅,两人互相认识,但他不知道眼前美丽动人的她就是小时候睡眼惺忪的她,她也不知道眼前妖孽帅气的他就是小时候稚气狼狈的他。后来,一个计划使他误解了她同时也知道了她就是小时候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