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200000005

第5章 在家得到的爱越多,越容易融入集体生活

想要孩子与朋友倾心相交,

家庭里必须有温馨时刻。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就无法融入集体

最近,好像有很多人武断地认为:“能够早早融入集体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从读者的咨询来信中,我也能感觉到很多家长苦恼于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做事不与他人合拍。

确实如此,与朋友度过快乐的时光,这点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我也经常说:“即便没有父母,也有很多人过着幸福的人生。但是,完全没有朋友的孩子,却很难拥有幸福。”一个人不管学业多么优秀,不管体育多么拔尖,没有朋友的认可,他将无法找到自信,也不会善待自己。人际关系就是如此的举足轻重。

但是,在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之前,必须构筑好牢固的“亲子关系”,而这种亲子关系应该在两三岁之前确立起来。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而言,妈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哭了有妈妈哄,妈妈随时都陪在身边,时刻守护自己,这种最基本的信赖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孩子才能信赖幼儿园或保育园的老师,才能信赖同龄的小朋友们。

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好比孩子心中有一只玻璃杯,杯子里注满了妈妈的爱,如果母爱多得盛不下了,孩子就能把溢出来的装进水壶里,带着它和小朋友出去玩儿。至于玻璃杯的大小,每个小朋友因人而异。杯子小的,马上就能装满,就是说孩子容易满足。但是,杯子大的话,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才能装满,相当于孩子渴望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更长。对母爱的需求和孩子年龄大小没有关系,妈妈只管多陪孩子就是了。只要杯子里的母爱足够多,孩子自然而然就能顺利走进朋友圈。

孩子对母爱感到满足时,就能在保育园待得住

我认为,孩子可以痛痛快快地不再黏着妈妈是4岁以后的事。幼儿园原本只收4岁以上的儿童,这是十分有道理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可以逐渐感受到集体的快乐。有的孩子已经4岁了,却仍然对集体不感兴趣、避而远之,家长可以解读为,“他还没有完全满足于和妈妈的亲密关系”。在未来的日子里,集体生活孩子想体验多少就能体验多少,所以家长要沉住气,“现在这段时间就让孩子在家充分享受母爱吧”。

由于工作关系,很多妈妈把不满3岁的孩子送到保育园,将来这种情况可能越来越多。

我丝毫不认为妈妈去工作有什么不妥,也不认同职业女性带不好孩子一说。我母亲当年就是和父亲一起干农活儿,从早忙到晚。孩子妈妈出门上班没什么可说三道四的。

只不过在现代社会,情况与以往有所不同。妈妈上班把孩子托给别人带,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必然有所减少,正因为如此,很多职业女性内心感到愧疚,对孩子有种负罪感:“我给孩子的爱是不是太少了啊?”

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母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越好,这是个密度问题,关键在于亲子时间是怎么度过的。时间越短,质量就越发显得至关重要了。

孩子和妈妈一起待在家里的时候,妈妈的整体形象就留存在他的脑海里,他每天带着对妈妈的依恋去保育园,并以此作为心灵的支柱,在那里度过数小时。只要妈妈给孩子留有和蔼、温馨的印象,他就能在保育园待得住。另外,在回家后到临睡觉前这段时间,尽管只有两三个小时,只要孩子能够充分得到妈妈的疼爱和关怀,他就能保持着美好的记忆,第二天就会愿意去保育园。所以说,妈妈工作绝不是坏事。

因此,妈妈和孩子的相处时间越短,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浪费这几个小时。我希望孩子妈妈们能够优先考虑与孩子的共处时间,不要对孩子说:“妈妈累了,让妈妈休息一会儿!”“妈妈还得收拾屋子、洗衣服呢!”我们要满足孩子的愿望,这点做到了,孩子就能融入到集体之中。

母爱越不满足,反而越不愿意回家

早上去保育园的时候,有的孩子哭个不停,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这类孩子多半是在母爱上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越是这样的孩子,放学了妈妈来接的时候,越不愿意回家。

大家通常认为,早上离不开妈妈、哭得稀里哗啦的孩子,见到妈妈来接自己,那肯定得狂奔过去的吧。实际上大家都想错了,那些满足于母爱的孩子才会痛痛快快地上学,然后放学时飞跑到妈妈跟前。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敢打包票,因为我与保育园的保育员们坚持学习、交流长达三十年之久。

孩子上学时不让妈妈走,放学时又不想跟妈妈回家,对于这种情况,妈妈要心里有数,“这孩子和妈妈没待够”。认识到这一点,妈妈就应该在家里多宠孩子、多陪孩子。等到孩子对母爱感到满足的时候,他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必然会有所改观。不仅仅是幼儿,小学生也是如此,请家长们谨记!

特别的话④ 在复杂的社会里,要教孩子“相信别人”吗

在恶性犯罪接连不断的今天,应该如何传递信赖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和恶念

孩子被卷入犯罪的事件接连发生,做父母的肯定很担心,因此害怕孩子接触外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向外人释放自己的善意。正因为时代如此,我们更要学会相信别人的善意。

世上有坏人,有可怕的人,但好人更多,父母要如实地教给孩子。

前几天,我开车迷路了,向两个学生问路。他们俩认真想了一下:“用嘴说不太清楚,还是我们带你去吧!”于是他俩在我车前面(那可是车道!)跑起来,一直跑到我要找的地方,这俩孩子心很善!

就像这样,世上好人多得很!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从头至脚都是善念的,任何人都是善念和恶念并存,必定如此。“不许对人有一丝恶念”这种教育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任何人都有恶念,我们自己也有。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把孩子培养得能够相信别人的“善念部分”,而且能够传递自己的善念。

因为被父母珍爱,所以才懂得珍爱自己

我们必须努力塑造出人人互信的社会,必须培养孩子对他人的信赖感。不过,我这里说的信赖不是指“相信素昧平生的人”,各位千万别误解。

我指的信赖是指相信朋友、相信邻居阿姨、相信亲戚……我们要构筑一个能够与周围人互信互助的社会,构筑的基础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信赖关系”和“对自己的信赖感”(自我肯定感),这两者是建立相信他人善念的先决条件。

各位家长能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吗?

“相信”这个词可不能张口就说、随时乱用。现在有很多人无法真心相信别人,所以更愿意把“我相信你”挂在嘴上,但这样也无法把怀疑化为真信。

父母如果不能相信自己的孩子,就会变得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总想指挥孩子。

妈妈可不能这样,一定要告诉孩子:“你能来到这个世上做妈妈的孩子,妈妈太高兴啦!”“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这种心态培养出来的就是“信任”。

当然,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所以在家庭中教给孩子各种道理。

我也是如此。我也和妻子说过,希望孩子如何如何,但我后半句肯定会立刻接上“不过不行也没关系”。父母只要有这个认知,孩子就能无忧无虑地长大成人。

因为被父母珍爱,所以才懂得珍爱自己。

因为父母被信赖,所以也能信赖他人。

我们更应该维护的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是家长的体面

以前,为了拍一档电视节目,我曾经去少管所取材。

当被问及父母的时候,这些少年犯虽然表达各异,但都道出了一个共同点:“爸爸妈妈总是优先考虑他们自己的颜面和自尊,对孩子的颜面和自尊却置之不理。”

父母有自尊心,同样道理,孩子也有自尊心。

据少年犯讲,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的父母根本不会优先考虑“孩子的自尊心”。

有个孩子讲述了这样一件事。考重点高中落榜的时候,他对父母说:“不念A高中也行啊!”实际上他对他后来去的那所高中非常满意,过得也很愉快。没想到,当时他的家长气愤地说:“你考不上,我这张脸往哪儿搁?”

听明白了吗?这位家长想要的是“能考上A高中的孩子”,这和想要一只带有血统证明书的宠物是一个道理。孩子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点,内心很痛苦,自尊心被践踏得粉碎。

孩子的自尊心是最重要的。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的脸面可以通通抛到地下,踩上几脚都行。

父母一丝一毫也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给父母脸上抹黑”。

自尊心和体面得到了父母的维护,孩子就能感受到“被父母信任”,由这种信任,孩子进而认识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珍惜自己的人,才能珍惜他人,才不会走邪路。

同类推荐
  • 慢养好习惯,快改坏毛病

    慢养好习惯,快改坏毛病

    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家庭教育的宗旨:家庭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而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应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有小毛病马上令其改之,有好行为让其坚持之,不求一时的速度和效率,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长此以往,必然能养出一个习惯良好的孩子。本书倡导“小毛病快快改,好习惯慢慢养”的教育理念。用生动、翔实的事例为支撑点,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系列习惯培养的具体方法。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变形计:成长之痛

    变形计:成长之痛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中的惊起;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再彷徨。变形计———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

    父母对子女一定要怀着带有严格要求的热爱,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孩子与宠爱孩子。其实,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更精彩的内容在本书中,阅读本书能让你豁然开朗,在你教子的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作为母亲,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妈妈。但同时,我们也拥有同一种责任——当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未来!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不叛逆的18岁:青春期的男孩怎么教

    不叛逆的18岁:青春期的男孩怎么教

    青春期是男孩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逐渐成熟的生理、初步建立的思想、初露萌芽的情感,向男孩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面对这一切,即将18岁的男孩,既新奇又迷惑,既向往又恐慌,因此有了很多的叛逆行为。家长为此身心疲惫,在“管”与“不管”之间摇摆不定。
热门推荐
  • 柔情王爷酷王妃:舟醉流云

    柔情王爷酷王妃:舟醉流云

    “乐流云,朕给你两条路,一、做朕的女人,让朕宠一辈子。二、现在就滚上床,服侍到朕满意为止,朕放你自由。”她冷笑,森寒的银蓝色军刀横在他脖颈上“聂雩霁,你做梦。”他温柔低笑“你没有第三个选择,一炷香时间,好好考虑。”“皇上,你错了,她还有第三个选择,跟本王走!”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弟兄红颜,作何取舍?前年穿越,演绎盛世华爱。
  • 陪你迷途

    陪你迷途

    这是一本欢乐的青春言情小说,讲述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男女主人在一系列矛盾中产生爱情的故事,小说的场景地也遍布世界各地,极具格调。男主角是富三代,坐拥连锁酒店,情商却是负数,霸道中带着可爱,像是长着总裁面孔的小学生,与女主角搞笑互动不断。小说风格与当下流行的韩剧模式相近,男主帅气逼人,却不谙世事,做了许多荒唐又自负的搞笑事,而女主却像是野地中的杂草般,慢慢地改变着男主的生活。
  • 人参谱

    人参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俄罗斯365夜(上册)

    俄罗斯365夜(上册)

    春姑娘又回来了。百花盛开,万物复苏。《365夜故事》等一大批儿童读物给孩子们带来新的欢乐。
  • 仙魔神尊

    仙魔神尊

    方为仙本是地球普通宅男,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穿越大军中的一员,从紫阳道宗开始,踏入修仙一途,这里有无敌魔神,绝色仙子,盖世天骄,惊才绝艳之辈如过江之鲫,而方为仙小小穿越男,凭借一腔热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造就逆天凡人修仙传说。
  •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设计公司女老板在酒店神秘失踪,几天后,她的尸体被煮熟切碎丢弃在城市偏僻角落,凶手作案手法竟与二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善立大学碎尸案极度相似。为尽快查清真相,冷案科和刑侦科联手展开调查,而他们的线索,是尸块中残留的黑胶唱片碎屑……富豪与情人惨死别墅,墙上留下神秘血字,花园里却埋藏着一具死亡十八年的骸骨。甘凤池和萧兰草重查旧案,嫌疑人却离奇自杀,而他们发觉,所有案件里隐藏着一个“不存在”的人……两份冷案卷宗,八起诡谲凶案。幽深的黑暗中,是谁聆听着未完成的乐曲,进行着残酷的杀戮;又是谁蛰伏在白昼边缘,静待一切走向毁灭……
  •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这是一本精神的自传,这是一声声耻辱中痛切的呼喊。如同作者所说,“思想者最大的敌人是恐惧”。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忆,在回忆中尝试着战胜恐惧吧。
  • 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

    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

    21世纪的生存概念就是不断地充电和永远的学习,所有的人都必须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为再造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规划一生的学习生涯。学习是快乐的,如何在快乐学习法则的基础上成功建构理想的学习平台?本书列举了大量终身学习的典范,足以给你一个成功的启示。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圣武亲征录

    圣武亲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