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9300000003

第3章 西窗烛(3)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名著。晋朝人陈寿所著的史书《三国志》,系统地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陈寿原是蜀国人,晋灭三国后,他就成了晋朝人)。后来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引证了几十种书,注文比《三国志》原书多出好几倍,包罗大量传闻逸事。与此同时,有关三国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口头流传,有的成为笔记,有的成为戏剧,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许多说唱艺人采用。元杂剧中的三国戏就多达四十多种。许多戏都有演出本流传。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正是在史书、民间传说、话本和戏曲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再创作出《三国演义》这部长篇巨著的。罗贯中本人经历过元末农民起义,接近社会下层,同情人民疾苦,推崇忠义,敬慕名君贤相和勇将,有儒家思想。他的生平,现在所知甚少,但他的作品读者甚多,研究者也不乏其人。关羽是个比较复杂的形象,不仅武艺高强是个大英雄,作者还把他当作忠义的化身来描写。但也写了他的骄傲刚愎,最后失荆州、走麦城,结局悲惨。由于罗贯中写的关羽在忠义上形象高大,过去在百姓中影响深远。我年轻时,到过许多市县,都见到过关帝庙。不仅是关帝庙多,像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苏州的玄妙观前,北京的东安市场等处,凡有古玩店及工艺品店聚合的地方,都可以买到红木、樟木或其他上好木材雕成的关公像,也有彩磁的或铜铸的关公像出售。大的有半人高,小的可以供在桌上,买的人不少。在社会上,许多理发店铺、商肆、酒馆、旅店大堂里,还有那些与帮会有些关系的人家,我都见到过挂着关羽画像或供着关羽雕像的场面。关羽画像一般是两种不同的画面居多。一种是关羽居中坐着,左边是捧印的关平,右边是手执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另一种是关羽独坐秉烛夜读《春秋》。有的画旁还配着对联,一种是:“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另一种是:“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这种画与对联,多数是印刷的,每到过旧历年时,与年画同售。总而言之,关羽的影响,那时是非常大的!

从少年时代开始,我喜欢过京剧,不但爱看,还能学着唱几段须生戏。但看京剧时,最喜欢看的是三国戏中的关公戏。关公戏又叫“红生戏”或“老爷戏”。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先后看过当时挂头牌的名角杨小楼、麒麟童(周信芳)、林树森、王少楼等的关公戏如《单刀赴会》《华容道》《过五关斩六将》《挂印封金》《斩颜良》《古城会》等。印象深刻的是在上海大舞台看林树森演《走麦城》时,进戏院大堂就看到高高供着关羽的画像,点燃着粗大的红烛和宝塔形的高香,烟雾缭绕。因为这是一出关羽被杀升天的戏,梨园规矩定要如此安排,使关羽被神化的气氛更浓,演关羽的名角上演这出戏时必须沐浴净手先烧香跪拜才能上台演出,十分郑重。观众进戏院看戏时,见到这种情景隆重肃穆,也会提高看戏的情绪,产生崇敬心理。

名武生杨小楼身材高大,武功扎实,他是与谭鑫培、梅兰芳、余叔岩等同台的名角,极少演红生戏。我抗战前随父亲在北京看他的戏时,他已年老,不几年就去世了,那该是抗战爆发第二年的事。麒麟童演关公我是在上海黄金大戏院看的。他擅长表演,与他配演马童的武生不断用高难动作翻筋斗,他上场亮相威风凛凛,虽然嗓子嘶哑但神态动人。王少楼比较一般,他是海派武生,常在上海共舞台主演连台机关布景的本戏,偶尔演演关公戏。我最欣赏的是林树森演关羽。他形象特好,不但个儿高大,脸谱勾画得特别威武雄壮,卧蚕眉丹凤眼的枣红脸配上绿色锦袍和闪耀着金银光彩的盔甲威严非常,唱腔高昂激越。只可惜,好像是在抗战开始前后,他在宜昌演出,天气热到江里游泳,不幸溺毙。报上登了新闻,我知道后还难过了一阵子。

京剧那时很普及,红生戏中的关公忠义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对帮助关羽神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由于关羽成了“忠”与“义”的化身,加上他死后蜀国后主刘禅于景耀三年(260)追谥关羽为壮缪侯,以后不少朝代关羽都被推崇加封。例如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敕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顺治九年(1652)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皇帝曾封关羽为“协天大帝”。这样,关羽不仅是神而且是帝。这样,关羽有生辰、死忌,是农历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三国演义》上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上说“十月中旬”关羽与关平遇害。但《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上说是“十二月”遇害)。民间每逢这两天都有庙会,关羽在农民中也就受到普遍的颂扬,声望极高,影响也就极大。江湖上历来抬高一个“义”字,尊崇关羽在旧社会自然成了风尚。

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些运动,江湖帮会势力消除了,封建的许多活动清理了。经济蓬勃发展,几十年的变化,高楼大厦出现,原有的关帝庙之类大都消失了!“文革”中,又有不分青红皂白乱砸乱毁的情况。改革开放,青年人的爱好和信仰追求,起了极大变化,京剧及一些舞台剧不像当年那样普及,关羽的影响自然也随之变小。挂关公画供关公像的情况在许多年里已经消失。但近年似乎又在某些商店、餐馆和会所等处出现供关羽像的现象。例如古玩店、工艺品店有的也在出售木雕和彩瓷的关公像。我想:这也许同香港和有些东南亚国家的华侨把关羽当作财神来供奉有关。其实,旧社会时供奉的财神爷是骑黑虎的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是道教所奉的财神。赵公明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骑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相传姓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之为“正一玄坛元帅”。传说他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赵公明怎么换成关羽了呢?这就弄不清楚了!

1999年春,我去过台湾,游日月潭时,曾坐车沿环潭公路参观了一个景点——文武庙。文武庙将孔子与关羽合祀在一庙,取“崇文重武”之意,所以得这名字。有大牌坊及三层楼高的庙宇,山光水色,雕梁画栋,有神秘空灵的气氛。孔子代表文,关羽代表武,放在一起合祀。这使我想起在大陆,文庙即孔庙,在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武庙即中国最大的关帝庙,在属于关羽家乡的山西运城。这两处我都去过。所以一位台湾作家朋友问我:“大陆有没有孔子与关公合祀的文武庙?”我如实告诉了他。

我是1973年到曲阜并住了一些日子的。曲阜有所谓“三孔”,就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当时仍在进行“文化大革命”。“三孔”已被红卫兵“砸烂”。我去时,见孔庙里已无孔子像,高大的石碑坊被砸断砸倒。孔府里满地还留有砸碎的瓶、罐等的碎瓷片,上着锁,有些窗玻璃都已碎裂。孔林里有的坟被扒开,屎尿遍地。高大粗壮的白果树上倒还歇有少量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鹤在凄啼。但到1983年10月我离开山东时,那里已经过整理,按原样进行了安排。

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的那个巨大的关庙,据说是全中国最大的一个关帝庙。历代尊关羽为武圣,所以关庙又称武庙。这个最大的关帝庙与山东曲阜的文庙(孔庙)遥望相对应,成为游览之所。这个庙真大,因为关羽原籍解州常平村,所以常平村有个关帝庙算是祖祠,而这个解州的巨大关庙被称为“武庙之祖”。庙是隋朝开皇九年(589)建的,宋、元、明、清都重新修建过。有个大殿叫崇宁殿,所以宋朝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庙宇中有座春秋楼,供奉有关公读《春秋》的塑像。但十年“文革”中这里是否有损坏,就不知道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冬,关羽五十八岁,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死后,孙权为嫁祸给曹操,特将关羽的首级装木匣星夜着人送到洛阳给曹操,目的是使刘备以为杀关羽是曹操的主意。但曹操未曾上当。他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关羽于洛阳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曹操亲自拜祭,赠关羽为荆王,派官员守墓。此处在洛阳之南十余里处,北临洛水,南望伊关,据说占地二百五十平方米,冢高二十米,冢前的关帝庙系明代建筑,清朝经历扩建重修,关林占地百亩,建筑布局与宫殿相仿。院内有古柏八百多株,碑刻七十余方,石坊四座,石狮近百,隆冢丰碑,殿宇堂皇。本来这儿叫“关帝冢”,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关林”,是洛阳主要名胜古迹之一。曾听说这儿成为洛阳市古代石刻艺术陈列馆了。但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我是1942年夏天到过这个关帝冢的。那是抗战时期,那年河南大灾,天灾是干旱和蝗虫,人祸是日寇的进犯与轰炸(洛阳常有警报并挨轰炸),汤恩伯的十三军驻扎河南抓丁抽粮扰害人民。贫苦农民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的极多。我当时十八岁,步行走旱路到洛阳拟转陇海铁路的火车西去西安到宝鸡入川赴大后方。在到洛阳前,经过关帝冢。由于知道曹操曾埋关羽首级在关帝冢,遂决定顺路好好看一看。当时,关帝冢的一些宫殿式建筑里和大片柏树林中都驻着军队。古柏高大,郁郁森森。我要进去,被卫兵拦住。我说:“因为这是葬关公头颅的坟墓,所以特地想看一看!”有个连长经过,听我说了情况,知道我是要去大后方重庆读书抗日的学生,同意我入内。我见关帝冢实际是一个小山状的大土坟,长遍野草。冢前和左右都矗立着清朝立的巨大石碑,周围被军人和军马的粪便糟蹋得臭气熏天。大殿破旧,在殿前到处拴着绳索,晒着士兵们洗过的军衣军裤,污水遍地,殿左架着大铁锅,炊事兵赤着膊正在烧粥煮饭,柴火黑烟弥漫空间,呛人眼鼻。我注意到:大殿门关着,但军人们倒是不进大殿的。我得到那个连长同意,用力推开大殿的门进去一看,大殿很大很高,塑的像是三个,十分高大,中间自然是关羽,他左边是关平,右边是周仓。但关羽的塑像完全是一个帝王,他戴着冕旒冠前后悬垂旒串,面涂金粉,我意会到这是因为关羽早被封为“大帝”,这里的大殿是清代扩建重修过的,遂按帝王规格及服饰塑像。关羽的脸涂了金也就不是枣红色了!这同我以前所见过的关帝庙、关帝像及京剧舞台上的枣红脸关公是迥然不同的。但再一看关平的塑像,又同我以前看到的画像、塑像及舞台上的关平迥然不同,以前见过的关平都是白净年轻武生型,这里的关平却是有须的。须不长,但也不短,我真是感到奇怪。但又一想,也想通了!《三国演义》中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中有关羽收关平为子的情节,关平十八岁,而关平跟随关羽近二十年,死时也年近四十光景,古人当时多有蓄须习惯,关平有三绺须应属正常。想是想通了,但因为是第一回看到关平有胡须,总是印象新鲜,觉得特别。当时看周仓的塑像,倒是虬髯簪缨黝黑的脸与京剧中及画像、瓷像上并无不同。当天,我绕关帝冢走了一圈,闻着柏树林散发出的清香,匆匆离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机会到过洛阳,但因为工作忙,顾不上再去关林看看。“文革”以后,总记挂着关帝冢不知是否受过破坏,不知如今是什么模样了?

读《三国演义》上关羽败走麦城被杀死及孙权送关羽首级到洛阳给曹操,曹操将关羽头颅安葬在洛阳南郊这些段落后,我又偏巧在1942年途经洛阳亲自看了关帝冢。我在这以后,心上常想起一个问题:关羽的头颅安葬在洛阳南郊了,但他那无头的尸体呢?是安葬了呢,还是被丢弃失踪了?曾经问过一些人,也看过一些研讨《三国演义》的文章,但没有得到答案。

1983年,我由山东调到四川成都工作。成都三国时是蜀国的都城。向成都的朋友们了解过关羽的情况,知道的是:

成都的关庙不少,少城内更多。在大城从前除山西会馆奉祀关羽外,还有老关庙和小关庙。早年,老关庙被豪富家买作宅地,庙没有了!老关庙街被改为玉泉街(因《三国演义》上有“关云长玉泉山显圣”之说),所以以后只有小关庙街了!此外,成都旧时还有“三义庙”,在提督街,也是奉祀刘备、关羽与张飞的。但庙也早不存在。

清代将南宋时供奉岳(飞)忠武王为“武圣”改为奉祀关(羽)壮缪侯为“武圣”。进入民国,关、岳并祀,在成都南门二巷子立关岳庙,与文圣街接近的武圣街,是专门祀奉关羽的关庙,但早已没有了。成都南门外神仙树附近本有关羽的衣冠庙,即葬衣冠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曾在此设戒烟所,羁押烟犯,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衣冠庙即已毁去,那一带成为集市贸易市场,地点尚存,衣冠庙早就泯灭了!……

但在成都了解的这些关于关羽的情况并未解决我心头那个关羽尸体埋葬在何处的疑问。关羽被吴国斩首后余下的尸体看来并未交还给蜀国处理。这该是一个定论!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程浩的生命日记:这个少年,曾这样认真努力地活过……程浩去逝后,母亲给他整理的文字中,有一部十余万字的日记。日记写于2009年一次濒临死亡的状况后,记录了程浩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生命光影。日记中少有鸡毛蒜皮、人生琐事,多为对生命、对人世的反刍与思考,记录了无数让他内心激荡的段落和时光。之中有少年维特般的烦恼,有对人性的感慨,有对命运的嘲讽,有对自己严苛的鞭策……他在几年间,迅速成长成熟。本书几乎按照原貌收录了这部分内容,希望呈上一个完整的生命印迹。
  • 边缘的人生

    边缘的人生

    香港作家黄碧云花了多年时间搜集数资料,写成了以吸毒者为题材的《烈佬传》。小说处处流露对隐于黑暗的小人物的关爱。本文从用心写作说起,指出作者如何努力尝试走入他们的世界。为了更真实地演绎这些人的故事,让他们可自我发声,她更一改以往暴烈血腥的创作风格特色。第一人称的回忆叙事,平淡的演绎,简浅的句子,广东口语的夹杂等,均可说是为了实践这种创作理念而运用的艺术表达手法。此外,男主角虽处于社会边缘角落,却无碍作者表述其中的人情世界。
  •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写的是隐居九江的陶渊明,不畏艰险,远足西安县(今武宁),搜神探奇,并以武陵崖为原型,写出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作品以西安古县美丽的山水为背景,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娓娓道来,仿佛是一幅疏淡别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

    《黄昏散步》为作者于2009年所写的文艺杂笔作品集,有生活随感、游记散文.有工作体悟、文艺感想,也有为文学艺术界朋友们的图书或书法作品写下的序言,其中包含作者在自治区文联主席工作岗位上对文艺工作的总体思考与实践体会.对文联工作的整合想法与创作实践.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与哲理感悟一一并辑成此书。
  • 沙郡年记

    沙郡年记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热门推荐
  • 相师之偷天换命

    相师之偷天换命

    进入而立之年的袁鹰突然觉得自己生活陷入了困境,爱情事业一无进展,生活平淡的让人乏味,就想被困进铁笼的猛兽,空有一口獠牙却无处施展。某日他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魔鬼,打开了爷爷留给他的“潘多拉魔盒”。命运随之转变,金钱、美女不再是梦,情仇、恩怨也接踵而来……
  • 听说我是反派

    听说我是反派

    我就反派给你们看!这是个正常(?)人成功(?)把自己炼成反派大BOSS的故事!此文重剧情,热血向,无CP,阴谋论,谨慎入坑,无视三观,谢谢。(如果嫌瘦可看作者菌另一篇《星际麒麟》有cp)暂时主更麒麟,这本更新迟缓,大家先表急,作者菌一本本来。
  • 终极一家Two

    终极一家Two

    《终极一家Two》是根据终极一家的延续,虽然我不是终极一家的原作者,但是却想续写一份传奇~!请大家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观看,保准物超所值,内容如下;在大家成功抵挡火焰使者的夏家终于生活恢复了平静,但是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也充斥着无数的可能,夏美居然身体里存在鬼翎而且战力不在鬼龙之下,封龙卡的秘密,阿公的第二春、夏天失去异能、消失的覕,等,难道大家不想看吗?别犹豫了,想看就进吧!
  • 邪妻归来:冷君盛宠无度

    邪妻归来:冷君盛宠无度

    萧向挽前世痴情错付,为换那一人多看一眼,她为他杀尽三大族氏所有人,双手沾满鲜血,落得毒妇之称也不曾后悔。但最后却换得那人背叛,亲手害父兄惨死,家族上下三百零一人被杀,成孤魂野鬼游荡四年。一世愚蠢!幸得好友相助,寻来神物,回溯旧时,魂落异躯,再世重生。只为复仇的她本以为前世痴情错付,今生不会再钟情他人。只是……遇了良人,再落情网。那人问:“你算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跟在我的身边?”萧向挽道:“现在确实没有什么资格,但是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会有这个资格。”那人问:“你这么千方百计地想靠近我是为了什么?”萧向挽答:“因为,我心悦你。”所以,今生还是女追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狼王宠妃

    狼王宠妃

    离歌睁开眼睛的刹那,看见的不是身着奇装异服的丫鬟,或是‘爹娘’之类的与她其实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而是一双泛着幽幽绿光的眼睛,那双眼里满是冰冷跟嗜血,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痛。没错,离歌异世游遇到的第一个人,哦,不,动物是只狼,一只受了伤,仍旧能轻易撕碎她的狼。离歌原本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收了它当宠物,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晨曦铺展开的那一刻,离歌还未睁开眼,便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掐住了喉咙,低沉带着磁性的声音在她耳边幽幽响起:“想让我当宠物?”那冰冷的语调,嗜血的气息让离歌生生打了个冷战。唔,她是万万也没想到自己穿来第一眼就这么幸运能遇到传说中的‘狼人’,而且这位‘狼人’还特么的白天变人,晚上成狼,一只真正的狼。变身时全身骨头像是被捏碎之后再重新组合一般,冲天的嚎叫,残忍的自虐让离歌对这个‘狼人’心疼异常。不分日夜的照顾,自残时的强势制止,没带一丝怜悯跟害怕的离歌也渐渐入了那只狼早已冰封三尺的心里。翎墨,本是青罗国青翼王,本来还念着那些一点微薄的亲情,皇帝的猜忌,兄弟的毒害,让俊朗的天怒人怨的青翼王变成了一只凶残可怕的狼,也彻底粉碎了他心中仅剩的一点人性。他发誓,自己恢复的那一日,便是他杀尽那些‘亲人’之时。离歌,现代隐世家族的女儿,因为天赋,自小便被扔进野兽成群的森林中,等到用她之时,族人才勉强想起她,心中存着感动的她还没来得笑开,就被送到了野兽口中,闭眼的刹那,她才彻底意识到人性的自私远远超过动物。两个同样被抛弃的人重生之后在这变幻莫测的乱世凶年又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日月星移,万事变幻莫测,但始终不变的却是那两颗紧紧相依的心。
  • 论势

    论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妻纲

    妻纲

    江家的退婚,成为压死杨婧的最后一根稻草。重活一世,前世种种皆为笑话。一个身败名裂的孤女,如何重振妻纲?
  • 惊魂未定

    惊魂未定

    她微笑着朝我走来,引起我心头一阵剧烈的骚动。她来到我面前,半蹲下身子,把脸蛋凑向我,一股香甜的气息向我袭来,“欢迎你上台,与我一起表演。”她妩媚地笑着,并伸出纤纤玉指轻搔我的脸颊。周围的洋鬼子们乱哄哄地吹出一串忌妒的口哨。我有点不知所措,显得十分狼狈,“抱、抱歉。”我语无伦次地说道,“我、我不会跳舞,更不会表演。”身后爆发出一阵嘈杂的大笑,一个汉子用荷兰语大吼:“喂,别难为他了,让我来吧,保证让你一下爽个够!”
  • 佛说长寿王经

    佛说长寿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花仙之暗戮狂潮

    小花仙之暗戮狂潮

    在大姐温柔体贴的外表下,却掩饰着深沉的内心,她为何要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之中?看似天真无邪的二姐,却是下一任的黑暗魔神,笫二任的恶魔之子,被死神眷顾着。天真懵懂的弟弟,却被痛苦的梦魔追赶着。在这漫无边际的黑夜里,你们究竟是我的劫难?还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