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界限一词,就很容易联想到国与国间的国界线,同桌间的“三八线”,你和邻居间的墙壁这类泾渭分明的间隔线。这些界线一定要被遵守,国家之间一方越界,两国之间就会进行严正交涉,甚至会诉诸武力;同桌之一方越线,两人会吵得不可开交;邻居之间把墙壁随意打穿,那么警察马上就会敲响你家的大门,说邻居控告你入室抢劫。
我们所提到的人际界限不是这些铁面无情的界线,更像是墙上的门。你做了佳肴想和邻居分享,于是会按响门铃,邻居知道你没有坏心就会开门欢迎。门能阻挡不善的,也能迎接友好的。在小军的例子中,就是把人际界限当作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无论好意坏意,只要来自他人的,统统都拒之千里。
小军不知道怎样的好意是该接受的,也不知道接受好意后应该做什么。
接受了老师的巧克力,老师是不是又会让我放学后留下来,帮她誊写上次测验的成绩?接受了小军的帮助,他会不会以此为由让我在班会课上踊跃发言呢?他们的好意是不是另有所图?把所有来自他人的好意都当成坏事后,心墙就少了一扇可以让人进入的门。若照小军的想法,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疼爱是不是一定是为了“老有所依”、“养儿防老”呢?生病时,朋友前来悉心照料,是不是抱着想要得到回报的心呢?
接受巧克力和誊写成绩,接受帮助和踊跃发言不是能使天平平衡的两组砝码,现在接受了老师的好意并不意味着老师就能强迫你誊写成绩,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你自己才是一切行为的最终决断者,自己的界限是不能被人轻易抹去的。
当我们真的想要回报对方好意时,我们不是被强迫的,而是出自真心实意的报答。比如:朋友为你带了家乡的土特产,当下你肯定不能马上报答她。但在旅行时,你看到了一枚小饰品特别适合他,那么你就会买下作为伴手礼带给他;或者他正巧在找工作,你看到了一则招聘启事很符合他的期望,那么你就会告诉他;又或者你在买面包时顺手带了一块给他。这才是健康人际界限树立的表现,你之所以对他们的友善之举做出回馈,不是因为他们模糊了你的界限,让你不得不回馈,而是认识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对对方投以关心,也就是说,认识到作为朋友的责任。
回避者的困境就在于,对方提出好意时忧心忡忡,不相信好意都是没有来由的,担心对方是别有所求。突破困境的方法就是将现在与将来分离开来,也就是说当下这份善意不是今后他人强迫自己的砝码。若别人真以此为要挟,那么你也能借此机会看穿他的真正为人,从而坦然地与对方划清界限。
角色困境3:“怎样才能让你关注我”——无反应者
珍妮急急忙忙地跑向蓝鸟咖啡厅,和爱丽丝的约会她已经迟到快半小时了。珍妮一眼就看到了爱丽丝,小步快跑着过去:“抱歉,爱丽(爱丽丝的昵称),来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唉,今天天气太糟糕了,雨像是要和我作对一般,我刚出门就开始猛烈地下了起来。公交车司机也开得太快了——他估计急着回家过周末,就这样,”珍妮两只手用力地拍了一下表示两辆车相撞,“撞了!幸好我坐在中间,坐在前面的一位女士手被擦伤了,坐在后面的一位男士正好在打盹,他的头被磕出了一个大包!当时真是太危险了!”
珍妮一坐下就开始不停地向好友爱丽丝描绘今天路上惊心动魄的一幕。
“你现在不是好好地坐在这吗?”但爱丽丝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似乎对珍妮路上的经历并不感兴趣。珍妮愣了一下,她本以为爱丽丝会问长问短,但她的反应过于冷漠了些。“可能我迟到得太久让她不高兴了。”珍妮想。
待珍妮点完饮料后,爱丽丝说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得到了珍妮很大的共鸣:“对!我最近也常常感觉力不从心。老板交代的任务一直觉得会出错,越这样担心越出错。我的两个孩子也说什么都不听,还一直和我唱反调。每天早上总要叫他们三四遍才起床!”说完这些,她看了看珍妮,她想从她这里听到点儿安慰。珍妮慢慢地呷了一口咖啡,说:“人生本来就有很多困难,你不喜欢就设法改变啰。”没有得到朋友的抚慰让珍妮很不好受,但她相信爱丽丝不是故意忽视她的情感请求的。
人际交往中一方对另一方情感或实际需求的漠视,在家庭中也极常见:
卡拉的公司最近有一个大项目正在进行,无法分身来照顾家庭,正巧丈夫杰弗瑞此时在休假。妻子对丈夫说:“亲爱的,我最近累垮了。公司的项目推进得十分不顺利,每个部门都来找我的麻烦。宝贝们又不听话,你看今天晚上,也不好好吃饭,把食物当玩具了,弄得整个餐桌上都是果酱。到上床的时候又一个劲说饿了,拖拖拉拉到十一点才睡。明天肯定又要错过校车了。”她顿了一顿,想听到丈夫说:“哦,亲爱的,辛苦你了。最近,小家伙们就交给我吧!”没想到杰弗瑞说:“哦,亲爱的,辛苦你了。但这有什么办法呢,度过这一段时间就好了,我相信你那个项目一定能够顺利的!”于是亲吻了卡拉,盖上被子睡着了。
如果你是卡拉,你是不是有一股火气憋着没地方发泄?丈夫敷衍的态度肯定会让卡拉感到不满:“我已经焦头烂额了,他难道不应该对孩子负责吗?”珍妮也认为爱丽丝是因为自己迟到太久而生气,没有注意到自己其实是想在情感上获得抚慰。有些人向朋友倾诉是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一旦对方没有清楚揣摩出自己的想法,就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把我放在心上?他们把“懂自己”变成了对方“应该”要做的事情。但正如孟子所言:“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了解他人的想法和需求。“你必须懂我”,就是把自我界限强加在他人身上的一种表现,处在这种困境中的你需要尽快走出这种误区。
如果一直在处在上述的思维迷宫中,人际关系会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通常越得不到想要的情感需求,我们越会变本加厉地希望获得对方的关注,最后自己筋疲力尽,对方却还是无动于衷。这是怎么一回事?
科学家研究发现,这是人体内的一项激素起的反应。1906年,英国生理学家亨利·H.戴耳在牛脑垂体后叶提取物中发现了催产素,这是一种在哺乳动物中常见的激素。杜克大学研究犬类认知专家布莱恩·海尔发现,人与狗对视时,双方的催产素水平都会上升,对视时间越长催产素增长得越高,犬类催产素平均比原来的翻了一番,主人的则是原来的三倍。催产素可以说是一种神奇的荷尔蒙,它不仅能够影响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在减少社会压力、促进自闭症儿童团队合作等方面也有一定贡献。经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催产素男女均可分泌,不限性别也不限物种。此外,催产素对于人类自我情绪调节也有极强的作用。当心情愉悦,强烈感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时,催产素会由心脏大量分泌,降低体内肾上腺酮水平,肾上腺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荷尔蒙。但催产素的分泌不是无限量的,一旦分泌到一定量度,人就容易感到疲劳,压力荷尔蒙开始夺取主导地位。就如卡拉那样,慢慢变得劳累,心里想着:“我都这么忙了,你怎么都不来帮我?”最后只能通过抱怨、怒意来疏解。
当然,我们不能单凭简单的生物学理论来解释人际界限。面对他人的“冷漠”,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地认为是对方不关心自己,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通常只会出现很少部分的情感交融,千万不要指望他人能够百分之百理解、迎合、满足你的需求。我们只需要把两个人内心相互交叉的一部分经营完善,就是对彼此关系最好的维系。
亲密OR疏远:太近不行,太远也不行
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恒河猴实验。实验者把8只刚刚出生的小猴子放在互相隔离的笼子中单独观察,每只笼子都互不相影响。每个笼子里事先放置了两只假猴子来替代小猴子的母亲。两只假母亲一只是用铁丝做成的,另一只是外层裹了一圈棉布的木头猴子。8只猴子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是铁丝妈妈胸前放置一只奶瓶,只要小猴子吸吮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奶水,而木头妈妈胸前没有奶瓶;第二组正好相反,用棉布包裹着的木头妈妈胸前挂着奶瓶,而铁丝妈妈则没有。
实验者已经构想好了实验结果,但没有想到结果拥有那么大的极端性。
在第二组,小猴子自始至终都黏在木头妈妈的身上,对于铁丝妈妈不理不睬。在第一组,铁丝妈妈喂养的小猴子同样表现出了对木头妈妈的钟爱,他们一开始会在铁丝妈妈周围转悠,过了几天后大部分时间都趴在了木头妈妈身上,只在感到饥渴时才回到铁丝妈妈身边。
实验者最后统计数据时发现,在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身体特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铁丝妈妈喂养的小猴子缺少接触安抚,因而造成心理紧张,导致经常腹泻。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实了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这一理论因解释了抚养者对幼儿个体发展的影响广为人知。哈洛用恒河猴的例子向我们证明了幼儿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来自母亲的关爱。所以人在最没有安全感的幼儿时期,父母首先的职责就是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提供一个温馨、被爱包裹着的安全环境,那么孩子也会逐渐形成信任他人、与人亲近的积极反应,父母也更易在这层依恋关系上给孩子建立界限,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父母觉得筋疲力尽:明明已经和孩子建立了亲密联系,为何孩子有时候还会有消极的表现呢?
“小宝,收拾收拾东西,我们要洗澡啰。”小宝爸爸已经打开了浴室的热风机,也给小宝的浴缸里放满了热乎乎的洗澡水。万事俱备,只欠小宝了。
但小宝坐在游戏垫上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没有理爸爸。“小宝!”小宝爸爸走到了小宝身旁,蹲下来对小宝说,“我们去洗澡吧!来。”
“不要。”小宝一把推开了准备抱自己的爸爸,继续搭积木。小宝爸爸对小宝的“不要”已经见怪不怪了,今天吃晚饭前小宝也一直说“不要”。
“洗澡水已经准备好了,晚点去洗的话只能洗冷水澡了!”看小宝不做声,爸爸又接着说,“不洗澡,就不会香香,会变臭哦!”“我不要香香!我喜欢臭臭!”
小宝爸爸无可奈何地看着小宝,又继续说:“小虫子最喜欢臭臭了。今天你和小虫子睡啰?”“那我就和小虫子睡!”无论小宝爸爸怎么威逼利诱,小宝已经陷入了“我就是不要洗澡”的死循环中。
其实,这是幼儿的普遍反应,许多孩子在1—3岁时会非常集中地说“不”和“不要”。孩子们的消极反应恰巧反映他们已经和父母间形成了依恋关系,而“不”和“不要”等消极反应的出现,说明他们已经开始觉察到了与他人的不同。
奥地利心理学家、动力心理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人玛格丽特·马勒将孩子个体的心理诞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0—2个月是自闭期,2—6个月是共生期,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其中个体化分离时期有三个亚型,第一亚型是6—10个月的孵化期,第二亚型是10—16个月的实践期,第三亚型是16—24个月的整合期。
在2—6个月的共生期阶段,孩子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慢慢地与父母建立起了非常深的依恋关系,因而他们在这时仍会觉得自己和父母(尤其是妈妈)是一体的,想拿远处的皮球时会推推爸爸妈妈示意他们拿过来,爸爸妈妈走开了又会变得躁动不安。6个月开始,孩子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和父母、父母和陌生人的不同,因此孩子展现出了想变得独立化的愿望,也就是从“非我”中找到“我”。在以后的一段时期里,他会开始不断地说否定词,以示和父母的不同,彰显个体的独立性,有意识地与父母划上界限。
孵化期的孩子开始努力探索周围世界,起初他们探索的对象是和自己最亲近的母亲,一段时间后,他们开始不满足于此,开始学习挣脱母亲的怀抱进入练习期。这时母亲的忍痛割爱就十分重要,因为孩子们以自身的行动开始探索起了地理意义上的界限,开始学会爬行的孩子觉得什么都不怕,什么都能做。最后来到了小宝所在的这个时期:整合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十分矛盾,一方面他们已经发现自己能够独立了;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探索,知道世界太大了,这让他们感到孤独和不安,于是会更加依赖于父母,但一旦父母表现出相互融合的行为,他们又马上会以自己的方式(比如拒绝父母的任何要求)建立起和父母的界限。这时的父母就需要仔细聆听孩子的“不”,并让他们体会到说“不”的重要性,树立起孩子的界限感;同时也应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人的界限,让孩子体会到别人对他们的拒绝也是合情合理的。
蒙帝·罗伯特在驯马时用的就是类似的招,用或亲密或疏远的态度和野马建立了一种不太近又不太远的距离,最终让马驯服地进入了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