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山西领导人李青林、王定新等人看到了这一有利条件,不久前,他们在归化城策划起义,因计划泄露,部分同盟会革命党人被捕,起义流产。
李青林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他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痛恨皇权专制制度。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李青林是第一批同盟会成员。1906年,李青林与山西同盟会领导人一起回国。此时,清朝社会矛盾激化,风雨飘摇。为挽救其灭亡,清廷拟改皇权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了国会性质的咨议局,筹备订立宪法。因此,吃过洋面包、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都被视为稀缺资源,难得人才。李青林一回国,山西省咨议局就给了他一个重要官职。
李青林经常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说,他讲西方工业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电灯是靠什么亮的,电话是怎么传声音的,为什么说妇女缠足是对人性的摧残,为什么说专制制度愚昧落后,等等。李青林不但在山西讲,每次回包头都讲,而且,他还特意买回一辆自行车在大街上来回骑。
然而,老百姓对李青林没有辫子却很反感,身为大清朝的子民怎么可以没有辫子?洋鬼子才没有辫子。又见李青林穿西装系领带,老百姓对他更为排斥,这不就是二鬼子嘛!如此一来,老百姓都躲着李青林,对他的演讲只当笑料,背地里都叫他李疯子。
别人把李青林当李疯子,巴文雅却不这么看,她觉得李青林有思想,有见识,是个做大事的人。每次李青林在街头演讲的时候,巴文雅都认真倾听,有时人都走光了,巴文雅就一个人听。
巴文雅把林玉凤拉到财神庙与哥哥巴文栋见面,她没事干,就在九江口街上闲遛,进这个店看看衣料,到那家店看看首饰。这时,李青林骑着自行车拐进了九江口。
李青林一年回包头不过两三次,一见李青林,巴文雅上前打招呼:“李先生,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青林也认出了巴文雅:“哦,文雅姑娘,我前天回来的。”
“李先生,您今天还要发表演说吗?”
“当然,开启民智,唤醒民众,恢复中华盛世,我李松如义不容辞。”
“太好啦,我就喜欢听李先生演讲。”
“好啊,走,跟我一起去财神庙戏台。”
巴文雅坐在自行车后架上,李青林带着巴文雅沿着九江口街往南骑。
李青林的自行车是包头镇的第一辆,当时的人都管自行车叫洋车。每次见他骑出来,街上的人都看新鲜。今天更新鲜了,巴文雅坐在李青林身后,几乎跟李青林零距离接触。巴文雅第一次坐自行车,还掌握不好平衡,她双手抱着李青林的腰。
李青林没不好意思,巴文雅也没不好意思,看热闹的人却不好意思了,没出嫁的姑娘都转过头去,年轻的小媳妇想看又不敢看,年龄大的女人口中啧啧连声——
“哟——巴府小姐竟跟李疯子挨那么近,这成了什么世道?”
“可不是嘛,男女授受不亲,他们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真叫人脸红。”
包头镇北高南低,自行车一路下坡,速度很快。刹车不及,撞上了巴文栋。
巴文栋很早就认识李青林,但是,深入了解李青林还是在山西优级师范学堂读书期间。在山西优级师范学堂读书的还有一个包头人,这个人叫王定新。王定新的父亲在包头城外的刘宝窑子村开了家私塾,巴文栋从小在王家上学,王定新比巴文栋早一年进入山西优级师范学堂。巴文栋一到太原就去找王定新,两个人既是童年的玩伴,又有同窗之谊,所以,王定新对巴文栋十分热情。李青林此时在太原为官,他经常到师范学堂演讲。王定新每次都带巴文栋一起去听,回来之后,他们在宿舍里,围绕如何振兴国家,如何振兴民族,如何使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发表各自的想法。
听了李青林的演讲,巴文栋深受启发,他慷慨激昂,痛斥朝廷腐败,大骂官府欺压百姓。王定新也是同盟会革命党人,见巴文栋思想进步,就向他介绍同盟会的纲领和宗旨,想发展巴文栋加入同盟会。然而,巴文栋对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心存疑虑。“驱除鞑虏”什么意思?“鞑虏”是中原大汉族主义者对北方民族的贬称。巴文栋满腹诗书,他记得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的檄文中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主张。“鞑虏”和“胡虏”是一个意思。同盟会要推翻清朝,难道连蒙古人也不放过吗?
“平均地权”怎么平均?在土地上,草原跟中原是不同的,中原的土地大都掌握在少数有钱人手里,随便买卖。草原上蒙古人的土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户口地,是朝廷按人头分给蒙古百姓的牧场;二是战场上阵亡蒙古将士的抚恤地,蒙古兵战死沙场,不给抚恤金,只给一片牧场;三是蒙古官兵的俸饷地,清廷对蒙古民族除了世袭职务外“官无俸,兵无饷”,也是给一片土地。有清以来,分配给蒙古人的各种土地都不允许交易。
巴氏家族在乾隆时期有十五户,后来分成几十支,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巴氏族人生活在土默特右旗第六甲沙尔沁章盖。十五户之中有一户是世袭佐领,蒙古人称佐领为章盖。章盖衙门设在沙尔沁。章盖在清朝是从四品武官。包头镇东五十里,南北二十余里,这个区域内,几乎全是巴氏家族的牧场。
当年晋陕汉人走西口逃荒来到草原,巴氏家族把牧场租给他们耕种,第一年按秋后收成的十分之一收取租金,第二年按十分之二,第三年之后全部按十分之三。这远远低于内地的地租,汉人因此在草原上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平均地权”,是不是要把巴氏家族赖以生活的牧场跟外来的汉人平分?
这些问题王定新也说不清楚,他找来李青林,李青林向巴文栋解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驱除清朝统治者。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使国家成了唐僧肉,列强谁想割就割一块,中华民族为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蒙古民族不是统治者,“驱除鞑虏”当然不包括蒙古人。“平均地权”是对内地而言的,蒙古、西藏地区情况与内地不同,有历史原因,同盟会当然不会平均蒙古、西藏的土地。李青林明确告诉巴文栋:蒙古民族不是同盟会的革命对象,而是同盟会的革命盟友。
巴文栋的心结打开了,在李青林和王定新的介绍下,巴文栋秘密加入同盟会,成了一名革命党人,与李青林和王定新等共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巴文栋的革命热情很高,每当节假日,他都和同学一起到太原闹市区散发反清传单。毕业的前一年,为了掩护同学,巴文栋被警察抓入大牢。巴祯得知此事,迅速奔赴太原,不惜重金把巴文栋从牢中赎了出来,带回包头。巴文栋的学业中断了,与同盟会的联系也中断了。没想到今天遇上了李青林,巴文栋又惊又喜。
巴文栋说:“松如先生,那边有家茶馆,我们到茶馆里坐坐。”
李青林推着自行车,与巴文栋和巴文雅兄妹进了茶馆。
店小二对巴文栋说,茶馆有红砖茶、绿茶、花茶、奶茶,问他们要什么?巴文栋征求李青林的意见。李青林虽是汉人,但从小生活在包头,早就习惯了蒙古民族风俗。他们点了一铜锅奶茶、一盘风干牛肉、一盘风干羊肉、一盘炒米和一盘黄奶油。
巴文雅在三个木碗中放入风干牛羊肉、炒米和黄奶油,然后,给三个碗盛上奶茶。李青林吹了吹热奶茶,喝了一小口,品了品道:“嗯,还是家乡的奶茶香,就是香。”
见巴文栋有些心不在焉,李青林笑道:“焕章,‘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别为过去的事烦恼了,还有大事等着你呢。”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出自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的罗敷是个绝代美女,使君是个当官的,当官的想娶罗敷遭到拒绝。李青林引用这两句诗,劝巴文栋振作起来。
巴文栋有点不好意思:“松如先生也知道了?”
李青林道:“我一回来就打听你,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说着,李青林哈哈大笑。
巴文雅问:“哥,林玉凤为什么要那么做?到底出了什么事?”
巴文栋皱了皱眉,他把巴、林两家的仇怨说了一遍,巴文雅恍然大悟:“怪不得阿爸也反对你和林玉凤在一起。”
李青林道:“焕章,自古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虽然这是上辈子事,可放在谁身上也不会轻易淡忘。这不是林玉凤的错,也不是巴家的错。巴、林两家的仇是因寇五而起。寇五是绥远将军的小舅子,是他仗势欺人,造成了巴、林两家的仇怨,这件事的总后台就是腐败的朝廷!要恨我们就恨这个腐败的朝廷,恨清政府。不把清政府推翻,老百姓永远没有好日子!”
巴文栋深深地点了点头:“松如先生一番话,真是醍醐灌顶,醍醐灌顶啊!”
巴文雅激动得“啪啪啪”直拍桌子:“李先生说得太对了!”
“噔噔噔”,店小二跑了进来,他战战兢兢地问:“二位爷,小姐,你们要点什么?”
巴文雅向店小二扬了扬手:“没事,没事,你下去吧。”
店小二疑惑地下去了。
巴文栋很想了解同盟会革命党的情况,店小二上来倒是提醒了他,巴文栋叫妹妹文雅下去结账,他压低声音问李青林:“松如先生,现在革命形势怎样了?”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之后,在国内组建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东部支部负责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西部支部负责四川、贵州、甘肃、新疆、西藏,南部支部负责香港、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北部支部负责山东、山西、直隶、陕西、内外蒙古、东三省,中部支部负责湖北、湖南、江西、河南。不但国内,国外也有同盟会支部,分别是南洋、欧洲、美洲和檀岛四个支部。
国内各支部积极发展会员,壮大队伍,西部支部、南部支部、中部支部都组织过起义,起义次数最多的是南部支部,沉重地打击了腐败的清王朝。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下,同盟会北部支部的山西同盟会领导人很着急,他们想在绥远发动起义,策应南方革命军。
绥远是个很特殊的地区,这个地区由山西省和绥远将军衙署共管。绥远将军衙署主要管理境内盟旗的蒙古人事务,山西省主要负责归化城、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绥远城、武川、固阳、五原、东胜等十二个厅汉人事务。这就是当时的蒙汉分治。
蒙汉分治也形成了“一城两制”,即便在同一座城,蒙古人管理蒙古人,汉人管理汉人,相互之间互不隶属。这种体制弊端很多,主要是:有利益,绥远将军衙署和山西省双方都争;没利益,双方都推。对于社会治安问题,绥远将军衙署和山西省都可以管,但谁也不想管。同盟会山西领导人李青林、王定新等人看到了这一有利条件,不久前,他们在归化城策划起义,因计划泄露,部分同盟会革命党人被捕,起义流产。
这次李青林回来,是想在包头发动起义,与归化城东西策应。
没想到革命形势发展这么快,巴文栋情绪高涨,刚才与林玉凤见面时的纠结烟消云散了,巴文栋想到了好友王定新:“松如先生,定新同志回来了吗?”
李青林道:“没有,定新同志在归化城,准备再次起义……”
难得见李青林一次,巴文雅结完账就回来了,一进门,李青林正在说“起义”,巴文雅也没听出个所以然,她开玩笑似的说:“你们要造反哪……”
李青林和巴文栋立刻紧张起来,巴文栋使劲儿地向巴文雅摆手,巴文雅这才留意两个人的表情。她退出门看了看,茶馆很静,只有他们三人。巴文雅再次进来,她轻轻地说:“没有人。”
巴文栋责备巴文雅:“这是能大声喊的事吗?”
巴文雅并不在意,她把脸凑到两个人面前,小声问:“哥,李先生,你们真要造反哪?要造反,把我也带上。”
巴文栋瞪了文雅一眼:“一个姑娘家,你造什么反?”
巴文雅反驳:“姑娘家怎么了?我有枪,我还有一支人马,我还是他们的大当家呢,我绰号叫啸天龙,你忘了……”
巴文栋打断妹妹:“行了行了。这不是过家家,这是起义,是拼命,你就不要跟着瞎掺和了。你先到外面站一会儿,我要跟松如先生商量点事。”
文雅嘴一噘:“我才不到外面去呢,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
李青林笑了笑,他觉得文雅思想虽然有些幼稚,但是,她是积极的,进步的,李青林对文栋说:“焕章,不要小看文雅,我们的同盟会革命党有很多女性,比如秋瑾、唐群英、葛健豪……”
李青林这么一说,文雅更来劲儿了:“先生,我也要加入同盟会革命党,跟你一起干!”
李青林看了看文栋,文栋置若罔闻,什么表示也没有,李青林只得含糊地对文雅说:“不要着急,以后会有机会的。”
李青林想把包头的同盟会革命党召集起来开个会,传达革命形势,鼓舞革命士气,部署革命任务。
巴文栋热血沸腾,他建议把会议地点定在包头召小学堂,原因有三:第一,包头镇“一城两制”,包头巡检厅和包镇公行只管汉人,蒙古人事务归属沙尔沁章盖衙门。沙尔沁章盖衙门离此三十余里,章盖衙门一般不来包头召;第二,沙尔沁章盖衙门的章盖大人是巴文栋的同族大爷,名叫巴长春,而且,包头召是巴氏家族的家庙,就算发生不测,巴长春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三,包头召清静,白天有人烧香拜佛,晚上只有巴喜喇嘛一人。
李青林同意了文栋的建议。
文栋激动,文雅更激动,她一连好几个晚上没睡好,造反,造朝廷的反;革命,革朝廷的命。太好啦!太刺激啦!文雅常常半夜爬起来,把自己的枪拿出来,擦了又擦,瞄了又瞄。巴文雅又想到云雀岭,我当着李先生的面说过,我是啸天龙,是大当家,李先生好像并不相信。我应该到云雀岭去一趟,要是能把啸天虎、啸天豹他们拉下山跟李先生一起干,李先生一定高兴。
巴文雅骑马来到云雀岭,可到山上一看,一个人也没有。巴文雅纳闷,啸天虎、啸天豹去哪儿了?难道被阿爸打散了?不像啊,如果被阿爸打散,应该有尸骨,怎么一个尸骸也没有?巴文雅山前山后都走遍了,也没发现蛛丝马迹。
巴文雅闷闷不乐地回到家。
晚饭不见哥哥文栋,文雅问奥云:“姐吉,我哥呢?”
奥云道:“他说有个同学回来了,他们一起吃饭去了。”
巴文雅问:“哪儿的同学?”
奥云摇了摇头:“我没细问。”
巴文雅一下子想到了李青林,对了,李先生不是说要在包头召开会吗?我也要加入他们的同盟会,我得去看看。
巴文雅放下饭碗就要走,云氏夫人叫住她,问她一整天去哪儿了?为什么才回来?巴文雅含糊地应付几句。云氏夫人唠叨起来,说文雅已经是嫁了人的女人,说不定哪天云恒就来把她接走,叮嘱她好好在家里待着,不能疯疯癫癫到处乱跑。
巴文雅一听云恒头就疼,她说自己不舒服,就回房了。好不容易熬到天黑,文雅悄悄地溜出巴府。
巴文雅进了包头召小学堂,果然,李青林和巴文栋都在,另外,还有四五个人。巴文栋站起身拦住巴文雅:“文雅,我们要商量大事,你先回去。”
巴文雅看了看屋里的人:“什么大事?我不能听听吗?”
巴文栋低声斥责:“一个女孩家,不该听的不能听!”
巴文雅脖子一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都是同盟会革命党。李先生答应过我加入同盟会,李先生,你是不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