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关乎孩子的一生发展,为人父母者做再多的努力,都应该,都值得—自己带孩子/身边带孩子;祖辈异地带娃不可取;爸爸不可缺席;放弃“工作再忙”句式;调整生活形态,为陪伴孩子腾出时间。
■陪伴孩子在日常:在家;听孩子说话,和他们聊天;做好吃的饭菜,全家一起吃;带孩子做有趣的事;点赞孩子的各种展示;孩子想去哪儿玩去哪儿玩;他们求助时反应“爸爸妈妈在”,以及时刻准备着满足他们的需求。
■给妈妈们的建议:做妈妈需要更多智慧;和爸爸一起为宝宝出生做准备;创造爸爸参与的条件;不做超级全能育儿嫂;不批评爸爸的笨手笨脚;不让爸爸成为唯一经济支柱;不重金养娃;多谈孩子,多谈爱,少谈钱;让家成为欢乐所在。
■给爸爸们的建议:做好爸爸是男人的成长;照顾小宝宝既有趣又“男人”;育儿是两个人的工作;别让妻子成怨妇;错过孩子成长无法后悔;严父不可亲,慈父才快乐;和妻子做伙伴;与孩子做朋友;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
要培养出自主的孩子,爸爸妈妈的第二守则是,给孩子充足的陪伴。
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从种子长成树苗,再从树苗,长成大树,爸爸妈妈的陪伴,就是这颗种子萌芽、长高、长大的土壤,带给孩子充足的养分。再高的技术,也不可能无土栽培出一棵大树,同样,再好的养育理念,也不可能“隔空”培养出心智健康、独立自主的孩子。
某一天在学校门口等孩子,我听到两位妈妈的对话。
一位妈妈说:咦,今天你怎么来接了?
另一位妈妈答:今天奶奶没空,所以我自己来了。平时孩子都是住在奶奶家,我们可省事了。要是奶奶有事,让我们自己带几天,可麻烦了,整天陪着,把我累得半死。
有一次我到一个父母课堂做一个小讲座,和爸爸妈妈讨论爱与陪伴的话题。爸爸妈妈们各执一词:
妈妈们说:我们家孩子,爸爸根本都不管,都是我管。
爸爸们说:我还得忙着挣钱养家呢,哪有工夫管孩子?
隔代教养、主要由妈妈教养,这两种情况,在父母育儿方式上,都非常常见。但两种情况,都无法保证给孩子充分的陪伴。
在陪伴孩子上,我们的主张是:爸爸妈妈,要尽一切可能,亲自、一起,给孩子日常的、用心的陪伴。
尽所有可能,陪伴孩子
真心爸爸要与朋友小聚,提前两三天就会向孩子们通报:“爸爸周五晚上要出去吃个饭,要晚一点回来,你们早点睡,别等爸爸。”确定孩子们知道了,爸爸才会在聚会当天把他们接回家交给妈妈之后放心出门。
爸爸要出差、妈妈偶尔有事出门做不了晚餐,也都会像这样提前和孩子们“请假”。为什么要这么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不在家呢?因为我家两个孩子都习惯了爸爸妈妈工作时间之外都会陪伴他们,我们自己也习惯了把陪伴孩子作为“要事”。
·自己带孩子/身边带孩子·
尽所有可能,爸爸妈妈自己带孩子;条件真的不允许,请保姆或者老人在爸妈身边带孩子。
我们两个孩子,都由我们亲手带大,除了假期去参加冬夏令营、大儿上小学前那个假期自己在姥姥家住了两周,其他时间,都没离开过父母。
生大儿时,妈妈生产前两三个月停止工作,一直到孩子一岁两个月上幼儿园(这个时间,请不要疑惑,我们当时确实是选到了一家接收一岁多宝宝的日托幼儿园)才恢复工作;生小儿时,妈妈生产前半个月停止工作,到孩子一岁左右自己放弃吃母乳才恢复工作。
两个孩子都请了住家保姆做帮手,大儿保姆阿姨用到一岁两个月,小儿保姆阿姨用到孩子两岁上幼儿园。有保姆时,照顾孩子、陪孩子玩的工作,我们也会承担多半,不再用保姆之后,照顾与陪伴,就全部是我们两人来做了。
我们能做到这样,当然也和工作时间相对比较有弹性有关。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妈妈超出产假时限陪伴孩子,我们的建议是,在妈妈上班后,请全职住家保姆,在爸爸妈妈身边带孩子。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由双方老人来带,但一定不能干脆让老人把孩子带回同城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家,或者异地的老家。这样,孩子白天由保姆或者祖辈照顾,爸爸妈妈下班后,还有充足时间可以陪伴孩子,一家人仍旧能享受高质量的亲子时间。
为什么在请保姆带和请老人带之间,我们的建议是优选保姆?
一是我们认为老人没有帮子女带孩子的义务,他们已经带大了自己的孩子,应该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能再把他们捆绑在子女的生活中。
二是老人无论是否年事已高,毕竟不再年轻,体力精力都大不如从前,带孩子对他们来说,是过于繁重的工作。
三是两代人之间育儿理念上可能有差异。育儿理念上的差异,说服保姆服从容易,说服父母很难。
四是和老人共同生活,容易滋生家庭矛盾,让双方苦不堪言。
·祖辈异地带娃不可取·
一些不能长时间不上班,又不放心保姆带孩子的爸爸妈妈,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外地自己的父母家里,由祖辈照看,直到孩子能上幼儿园了再接回来。从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来说,应该放弃这种选择。
孩子一出生,就需要与他的主要看护者建立亲密的情感关联,他从这种亲密关系中获得爱、信任与安全感。主要看护者,最理想的情况,自然是爸爸妈妈,这样才能为孩子一生的积极情感打下良好基础。
如果孩子不在爸爸妈妈身边,主要看护者换成姥姥奶奶,那么姥姥奶奶实际上是扮演了妈妈的角色。等到孩子被接回父母身边,孩子的情感纽带,会面临大人难以想象的惨痛撕裂,这种撕裂的痛苦,即便孩子长大后已经忘记当年的具体经历,仍会长留在他的心底深处,成为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成年后可能在某种情形下发作,成为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而且,由祖辈异地带大的孩子,他和父母的关系中,会有一道看不见的鸿沟,经年难以弥合,或者表面弥合,内里仍在。成年后与父母的争执、对峙、关系紧张,正是在那时埋下的种子。
至于现在农村常见的留守儿童现象,更是非常可怕。难以想象数千万从小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他们长大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这一点上,我们曾有一位同事,让我们非常钦佩。夫妻俩从农村出来,丈夫在我们公司做司机和库管,妻子在工厂打工。两人收入并不高,但租了小小的房子,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一些以经济条件不允许为由把孩子丢在老家的父母,他们可能并不是真的完全无法做到把孩子带在身边,只是没有把陪伴孩子长大视为至关重要的大事而已。
·爸爸不可缺席·
爸爸妈妈对孩子再多的爱,都抵不过爸爸缺席孩子的成长给孩子带来的情感缺憾。
我们这一代人,好多都有父母两地分居多年的经历。我们俩都是这样。真心爸爸5岁前和妈妈生活在邻县,真心妈妈9岁前和妈妈妹妹生活在离爸爸工作的县城几十里远的小镇。两家都是爸爸周末才回家,父母调到同一地工作后才真正全家团聚。因为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童年倒不至于过得不好,但是全家团聚后,还是经过挺长一段时间,才和爸爸熟悉起来。
如果爸爸由于工作原因确实需要长期在外,也应尽可能创造全家人在一起享受高质量家庭生活的机会。爸爸在外地,有条件,妈妈和孩子可以随行,无法随行,那么所有的假期,都可以利用起来,或者爸爸回家,或者妈妈和孩子去和爸爸那里生活一段时间。
我们家一直是两人一起照顾孩子、陪伴孩子,爸爸甚至是带娃的主力,被朋友们戏称“超级奶爸”。
爸爸熟悉小婴儿的各种哭声,饿了、尿了,每次都能准确判断;孩子上幼儿园、上学,爸爸当司机,每天准时接送;孩子要看动画电影,也是父子三人一起去看,回来一起热烈讨论。直到现在两个孩子一个过了十三岁,一个过了十岁,还是不习惯爸爸偶尔不在家。爸爸有时晚上不在家吃饭,孩子们会问上好几次:“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放弃“工作再忙”句式·
工作再忙,也要回家吃饭。
工作再忙,也要回家过年。
工作再忙,也要多陪陪父母。
工作再忙,也要多陪陪爱人。
工作再忙,也要多陪陪孩子。
人们用太多的“工作再忙”句式,来替回家吃饭、回家过年、陪父母、陪爱人、陪孩子这样最基本的生活内容,请求一点点机会。
同时,这个句式也时刻在为那些保证不了最基本生活内容的人们做解释—我做不到,实在是工作太忙,有不得已的苦衷。
“工作忙”可以做两种理解。一种情况是工作真忙,同时主人公在自己人生内容的排序上,把工作置于生活的前面。另一种是工作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的那么忙,忙只是他内心并不真正乐于回家的借口。
先说前一种。我们一直以来的观念是,工作是为了生活,一份工作,如果连基本的生活内容都不能保证,只成为挣钱的手段,那这份工作不要也罢。即便是事业,也并不重要得可以优先于生活。事业原本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为了一个人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为了人生更幸福圆满。一份事业,如果以生活中其他重要内容作为交换条件,那么这份事业为你人生的贡献也会大打折扣。
再说后一种。再忙的工作,总有下班的时候、有休息的时候,即便是晚上9点钟了才能到家,只要有心,也能有10分钟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的时间。工作忙,做不到多数只是借口,只是那些事对你不重要,你压根不想那么做而已。
我们夫妻自己创业多年,有几年工作压力确实非常大,但回头看看,工作最忙的时候,也没有放弃陪伴孩子的时间、影响陪伴孩子的品质。我们两人的共识是:事业和工作不能影响生活品质,一旦有冲突、需要权衡,那么放弃或者调整事业和工作中影响到生活的那部分。
·调整生活形态,为陪伴孩子腾出时间·
时间确实不够怎么办?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调整自己的生活形态,为陪伴孩子腾出时间。
工作效率、做家务的效率总有提高的空间。提高了效率,就省出了时间。正常上班时间抓紧一点,可能就不需要加班,家务事上做好统筹,家务也就无需占用太多时间。家有四个孩子还能坚持工作并且不耽误照顾孩子的“超人妈妈”,她们没有4倍时间,但她们做事的效率,可能是带一个娃还叫苦连天的妈妈的4倍都不止。
如果已经努力提高效率了,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怎么办?调整自己的生活形态,削减工作、家务之外的占用个人时间的活动,看电视、逛街、外出应酬、二人世界、上网闲逛、打游戏,这些个人娱乐性质的时间,都可以省出来,为陪伴孩子让路。
这么说好像太吓人了,啥娱乐都没有,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这只是选择的态度而已,事实上,如果带孩子的方法得当,陪伴孩子也不单纯是花更多的时间,爸爸妈妈个人生活的品质也可以完全不受影响。
即便是真的需要大人牺牲一些娱乐,也是值得的。那些事情,什么时候都能做,而孩子只会和父母共同生活十八年,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最关键的,也就是从出生到三岁那几年,无论是从责任还是从爱的角度来看,父母为孩子做这些,都算不得牺牲。更何况,陪伴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所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只有真正去做了,才能体会。
当然,调整自己的生活形态,对大人来说,是个蛮痛苦的过程,我们深有体会。生第一个孩子之前,我们过了9年的二人世界,工作之外,有大把时间可以自由挥霍,想出门旅行,说走就走。生宝宝之前,读了不少书,自以为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等到真的抱着个不能说、不能走、事事全都依赖爸爸妈妈的小娃娃了,才知道那些准备还远远不够。最大的感觉,就是自己的生活,完全被孩子给控制了,自己想做的事,完全都做不了了。
这个痛苦的阶段,外力几乎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夫妻俩自己调试。两个人共同调整生活形态,同时爸爸提供更多支持。当你开始与两个人创造出来这个小小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开始享受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带来的幸福感时,调整自己生活形态带来的不适应,就会烟消云散。
我们十几年来陪伴孩子的快乐旅程,正是建立在上面这些基本观念的基础上。有些观点,可能读者会觉得“过激”,真的有必要如此吗?但我们觉得,父母的陪伴关乎孩子的一生发展,为人父母者做再多的努力,都应该,都值得。
陪伴,人在,心也在
我们宁可调整自己的生活形态,削减个人娱乐时间,放弃工作中可能影响陪伴孩子的部分,来陪伴孩子。有朋友就问:那你们一定为孩子做了很多吧?
真是不好意思,除了陪孩子,我们几乎啥都没为孩子做,比起那些陪着孩子学这学那、玩这儿玩那儿,每天日程满满的爸爸妈妈,我们简直闲适、无为到让别人都替我们羞愧。
我们陪伴孩子的内容只有:在家,听他们说话,和他们聊天,做好吃的饭菜、陪他们一起吃,带他们做一些有趣的事,在他们想出去玩时陪着出去玩儿,在他们求助时反应“爸爸妈妈在”,以及时刻准备着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家·
孩子在家时,我们尽量两个人都在家。有谁需要出去,会事先和孩子“请假”,并交代清楚事由,不会简单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在”。十几年来一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