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0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道德经》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经典著作,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学习、研究《道德经》的学者。其中很多有心得的学者都有专著诠释《道德经》,致使现在《道德经》的版本达到近千个。由于《道德经》本身的一些问题,加上很多编者又掺杂进了自己的主观认识,致使对《道德经》注译、理解产生很大差异。如《参同契》中明显把“道”和“气”的概念给搞混了,虽然两者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本质差异太大。还有人把《道德经》解释为一部养生书籍,《道德经》中虽然有关于修心的章节,但是养生不是《道德经》的全部,只是《道德经》中的部分思想。所以要想弄清楚《道德经》的真意,还必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来研究。

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记述最为详尽的应该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中原文记载如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从这段记述可以确认:

(1)老子是周代守藏室之史,也就是现在说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位。

(2)老子年长于孔子,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并对老子十分推崇。

(3)看见周朝衰落,避世而去。给关令尹喜留下了上下篇书,说道德的意思。最后没有人知道其所终。

这里记述的前两点我没有异议,但是第三点存疑。这里写老子关于离周避世,并写道德五千言的记述很不严谨,估计是根据当时流传的传说记述的。在《庄子》中有段记载老子过世的文字,应该更加翔实。其原文如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从这段记述可以确认:

(1)老子应该是死于家中,死的时候亲属、朋友、弟子很多。

(2)“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从这句可以看出老子应该很受人爱戴。

我认为《庄子》这里的记述应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所以《道德经》应该不是如《史记》记载的那样是仓促而作的,而且老子是有很多弟子的。但非常奇怪的却是,老子的弟子基本上没有成大器的,而且对“道”的理解也不透彻。

再来看一下《道德经》相近时期道家的一些著作。我认为其中《黄帝书》、《金人铭》成书早于《道德经》,对老子著作《道德经》影响很大。而《黄帝四经》、《列子》、《文子》、《庄子》晚于《道德经》,有一些受《道德经》影响很大。

《金人铭》亦称《黄帝铭》,出自《孔子家语·观周》。说的是孔子很崇尚周礼,于是去周的祖庙参观。看见在庙堂台阶上有一个金人,口上封着三个封条。背后刻着铭文: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

其中“执雌持下”正是《道德经》中为柔、为下、为雌的思想。其中“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中好像是刻意解释了这句话。其中“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与《道德经》中“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的思想相同。可见《金人铭》对老子著作《道德经》影响很大。

《黄帝书》应该是对《道德经》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了,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了。在《列子》中记载了两句话出自《黄帝书》,“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前一句跟《道德经》第六章中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几乎一样。后一句和《道德经》中“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很相近。老子以前是周守藏室之吏,也就是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可能有机会接触整部《黄帝书》。但是列子能接触到的部分十分有限,而且可能是口传的。最后从文体上说,《道德经》和《黄帝书》几乎是一样的。

后来在马王堆出土过一本叫《黄帝四经》的书,有人认为这本书就是《黄帝书》。《黄帝四经》虽然也是道家著作,但是文体有别于《黄帝书》。《黄帝四经》里边虽然亮点不少,但是不像《道德经》是老子一生为道的总结。《黄帝四经》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化的治世方针,而且里边很多地方是在强解《道德经》。《黄帝四经》受《道德经》影响很大,可能是老子的弟子所著,但是其中很多认识远高明于《文子》。在《黄帝四经》中的“道原”开篇“恒无之初,迵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悔。神微周盈,精靜不熙。故未有以,万物莫以。故无有形,大迵无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这里的“迵”应该写的是“道”,可能古先作“迵”后改用“道”。而且这个开篇明显比后边写得高明。这个好像就是《道德经》中缺少的写“一”和“道”之间关系的部分。

《黄帝四经》应该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前边的(经法)部分明显比后边写得认识深刻,也是《黄帝四经》比较有亮点的部分。《黄帝四经》虽然很像《道德经》的文体,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错误,也是最不得道家真谛的地方。那就是《道德经》所有的思想来自于自然,也就是“道法自然”,而《黄帝四经》却是创造真理。

所以说老子并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的思想远在《道德经》成书之前就有了。在《道德经》中也写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可见早在老子之前就已经有为道者了。而且在《庄子》、《列子》中也记载了很多古之为道者。虽然“道”不是老子提出来的,但是老子是一位悟道有大成就者。而且老子是一个对文字理解非常透彻、驾驭文字能力非常强的人。短短五千文,留下了很多精妙之笔。“多闻数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数不胜数呀!可以说《道德经》句句精妙,老子算是几千年来第一文人了。

同类推荐
  •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是笛卡尔的经典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中笛卡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基本步骤:怀疑一切、拆分问题、从易到难、综合解决;他所倡导的理性思维开创了近代哲学史的先河;《情志论》探讨了人类的情绪及心理问题,其精神物质二元论深刻影响了后世。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孟子七讲

    孟子七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
  •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嫁女

    嫁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遨游在海贼世界

    遨游在海贼世界

    一样的海贼,不一样的冒险!这是一个少年闯荡海贼王世界的故事!
  • 坑爹穿越,宅女要翻天

    坑爹穿越,宅女要翻天

    宅女聂小倩玩了一款,名为《倩女幽魂前传》的山寨游戏,莫名的穿越到了游戏之中,这里没有黑山老妖,没有姥姥,有的只有一个腹黑帅气的宰相慕紫风,与一个伶牙俐齿,古灵精怪的聂小倩,以及他们一众的伙伴,一起上演着一幕幕,啼笑皆非,又感人至深的,亘古篇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翼之影Ⅰ:前奏

    翼之影Ⅰ:前奏

    拥有惊人天赋的波尔德在进入弗戈森诺空军学院的第二年,于一次考试中意外入选了S-AF空军基地的僚机飞行队。在这里他结识了传说中的飞行员与一群战友,从此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快速地蜕变……阴谋,战争,死亡。梦想,希望,重生。属于成年人的残忍哲学与少年胸中的飞翔热望,在这片本不该驱走和平的辽阔世界中融汇激荡!如果在你心底存在一份对草莽精神的渴盼,一份对自由无畏的狂热,一份对爱与时光的执念,那么欢迎进入White Phantom的世界,成为我们的同伴!
  • 捡了块穿越石

    捡了块穿越石

    某天,赵启的手机意外下载了一个叫做‘穿越’的APP,然后身边开始接二连三地发生怪事,直到他捡到了一块神奇的石头。至此,他获得了都市和万界之间来回穿越的超能力。用地球的文化和科技在万界镇压四方。用万界得来的外挂装备,在现实走上另类异能者之路。
  • 妖兽丹神

    妖兽丹神

    你和我说丹药?我笑了,对不起我已经突破了丹药领域。你和我说驭兽?我笑了,我将突破生命的领域,成为绝世强者。神說众神之下皆为蝼蚁。我說沒有众生和來神佛。佛說无爱則欢。但無愛何來神佛。你懂的死亡吗,看来你不懂,只有懂得死亡的人才配活着。因为只有死亡才能让一个人获得敬畏还有恐惧。
  • 农场黑店

    农场黑店

    平行世界,杜开获得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有个农场,有个黑店,还有系统。这个系统告诉杜开,有异时空的物种在入侵人类的世界,人类危机即将到来。杜开必须要变强,必须消灭异物,拯救人类。(每日稳定更新,完本保证。欢迎正版订阅!感谢订阅!感谢投票!)(祝书友2019年开心如意!)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
  • 习惯决定人生

    习惯决定人生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人生”,一个好的习惯能从很多方面影响我们,最终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生。习惯是千钧一发中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在最危险的时候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本书基于青少年生活习惯的调查,系统论述了习惯决定人生的重要性以及几大良好的习惯的培养,相信这将成为您创造成功人生的得力助手!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将中选择了十几位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力图将这些著名将领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谜题掀开其神秘的面纱,给读者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在写作风格上,《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也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全真、立体的《中外历史名将之谜》能够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