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2800000005

第5章 大黄蜂奇航(5)

赫米娅换了个话题,询问她们空袭的情况。贝齐每次都会躲在厨房的餐桌下面,而麦格则会开着救护车直奔轰炸现场。赫米娅的母亲一直是个很强势的女人,对于一个外交官的太太来说,她有些太过直接而粗犷了。不过战争让她进一步释放了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就像是情报部门缺乏男性后正好让赫米娅有了大施拳脚的机会一样。“德国不可能一直这样轰炸下去,”麦格说,“他们的飞行员和轰炸机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一直袭击他们的基础设施,早晚会看到成效。”

贝齐说:“但同时会有很多德国的女人小孩和我们一样受罪。”

“我知道,但这就是战争。”麦格回答道。

赫米娅想起了之前和迪格比·霍尔的对话。麦格和贝齐这样的普通市民都认为英国的轰炸在削弱纳粹的实力。他们完全不知道,英军半数的轰炸机已经被击落。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他们了解了事实,恐怕就会彻底放弃了。

麦格开始讲她从一栋着火的大楼里营救一只小狗的故事,赫米娅一边听她讲,一边想着迪格比跟她讲的事。如果“芙蕾雅”是一台机器,那么它很可能就在丹麦。她有没有可能去查一下呢?迪格比说这种机器可以发出某种光束,可能是光脉冲,也可能是无线电波。这应该是可以探测得到的。或许她的“守夜人”可以做点事。

她越想越激动。她可以给“守夜人”发一条消息。但首先她还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她决定把麦格和贝齐送到车站之后就马上回去工作。

她开始盼着她们离开了。“再吃块蛋糕吗,妈妈?”她问道。

3

詹斯博格·斯科尔学校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颇为值得骄傲。

最初这所学校只有一座教堂和一栋楼,男孩子们吃饭、睡觉、上课,全都在这栋楼里。现在这里已经盖起了很多栋新的红砖楼。那座图书馆大楼——曾经是丹麦最棒的图书馆——几乎和教堂一样气势恢宏。当然,还有科学实验室、现代化的宿舍、医务室,还有一间用谷仓改造成的健身房。

哈罗德·奥鲁夫森正从餐厅走向健身房。现在是中午12点钟,女生们刚刚吃完午餐——说是午餐,其实就是自制的火腿腌黄瓜三明治,从七年前他来到这里,每周三的午餐都是这个,从来都没有变过。

在他看来,以年头久作为骄傲的资本实在是愚不可及。当老师们一脸虔诚地谈到学校的历史时,他就会想起桑德岛上那些老渔民的妻子们,脸上带着腼腆的微笑说:“我已经70岁了。”就好像这是一种伟大的成就。

他走过校长室时,校长的太太满脸堆笑地向他走来。“早晨好,米娅。”他礼貌地打了声招呼。他们管校长叫“艾斯”,这是希腊语中“第一”的意思,因此校长夫人也就成了“米娅”——“艾斯”的阴性形式。五年前学校就已经不教希腊语了,但老传统是很难改掉的。

“有什么新闻吗,哈罗德?”

哈罗德有一台自制的收音机,可以听到BBC的新闻。“伊拉克的反政府组织被打败了。”他说,“英国进入了巴格达。”

“英国赢了。”她说,“这算是个变化。”

米娅是个挺普通的女人,相貌平凡,头发干枯,经常穿一些样子不好看的衣服。不过整个学校里就只有两个女人,而她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男孩们总是幻想她的裸体是什么样。哈罗德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不这么痴迷于“性”。理论上讲,他认为一个男人在和老婆朝夕相处很多年之后,恐怕也就能习惯成自然了,甚至可能会觉得烦。但此刻他是无法想象那种状态的。

接下来本该是两个小时的数学课,但今天会有一个人来做讲座。那人叫斯文德·艾格,曾经是这里的学生,现在成为了丹麦国会的议员。全校的学生都会集中在健身房里听他演讲,那也是学校里唯一能够装得下120个学生的地方。哈罗德倒情愿去上数学课。

他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上学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小时候,他总觉得上课妨碍了他做很多重要的事,比如筑水坝,或者是在树上建小屋。到了14岁左右,他突然发现物理和化学比在树林里玩还要有趣。就比如他在知道是丹麦的科学家尼尔斯·玻尔创立了量子物理学后,简直激动得发抖。玻尔对元素周期表的阐释,即用元素的原子结构解释化学反应,在哈罗德看来就如同是天启,是一种最根本也最令人信服的对宇宙构成的分析。他崇拜玻尔就如同其他男孩崇拜“小卡奇”卡奇·汉森——哥本哈根B93足球队的英雄内锋。哈罗德已经申请了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专业,玻尔是那里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负责人。

上学需要钱。幸运的是,哈罗德的祖父在看到自己的儿子选择了一份注定要贫穷一世的职业之后,就给他的孙子存下了一些钱。他用自己的财产供亚恩和哈罗德在詹斯博格·斯科尔念书,之后还会继续供哈罗德读大学。

哈罗德走进了健身房。低年级的男孩们已经整齐地坐在那里了。他在后排坐了下来,旁边就是约瑟夫·达克维茨。约瑟夫非常爱笑,而他的姓听起来就像是英文中的“鸭子”,所以别人曾经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艾那提克拉”,也就是拉丁语中的“小鸭子”。几年下来,这个外号被缩略成了“提克”。两个男孩的背景很不同——提克来自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但他们一直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没过多会儿,麦兹·柯克就走了进来,坐到了哈罗德旁边。他们两个人同年。麦兹的背景十分显赫:他来自军队家庭,祖父是将军,已故的父亲是30年代的国防部长,他的表哥保罗是亚恩在飞行学校的同事。

这三个男孩都是理科生。他们经常会待在一起,可三个人看起来却那么不同——哈罗德是个金发碧眼的大个子;提克是个黑头发的小个子;而麦兹则长了一头红发,脸上还有很多小雀斑。一个有趣的英文老师把他们称为“三个臭皮匠”,后来这个外号就传开了。

校长艾斯和那位访客一起走了进来。男孩们礼貌地起立。艾斯高高瘦瘦,鹰钩般的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他曾在部队待过十年时间,但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会来学校任职。他太过温和,哪怕是拥有任何一点权力都会让他感到抱歉。学生们并不怕他,反而很喜欢他,大家听他的话主要是因为不想伤他的心。

大家再度坐下来之后,艾斯介绍了一下这位国会代表。这位来客身材矮小,貌不惊人,不了解情况的人恐怕会认为他是学校的老师,而艾斯是来做演讲的嘉宾。艾格开始谈起了德国的占领。

哈罗德记得占领开始的那天,那是在14个月之前。午夜,他被头顶上的隆隆声惊醒。三个臭皮匠爬到屋顶上,看到十几架飞机从上空经过,而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然后他们回到了宿舍。

直到早晨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时他正在刷牙,一个老师冲了进来,说道:“德军登陆了!”早餐之后,大概八点钟,男孩们在健身房集合唱晨歌,校长向他们宣布了最新的消息。“快回你们的宿舍,毁掉那些反对纳粹或者同情英国的相关东西吧。”哈罗德摘下了他最爱的海报,那是一架机翼上印有英国皇家空军标志的虎蛾双翼机[5]。

当天迟些时候——那是一个周二——学校要求高年级的学生搬一些沙袋到教堂那边,好把那些珍贵的古代雕刻和石棺藏起来。祭坛后面是学校创办者的坟墓,他的石像庄严地躺在那里,穿着中世纪的盔甲,下体的遮片尤其醒目。哈罗德当时在凸起的那个部分放了一个沙袋,引起了学生们一阵哄笑。艾斯不喜欢他开的玩笑,作为惩罚,哈罗德用了整个下午的时间把那些油画搬到了地窖里。

结果这些准备都是无用功。这间学校坐落在哥本哈根外的一个村子里,一年后他们才真正见到德国人。而德军也从来没有对这里进行过轰炸,甚至连枪都没开过。

丹麦在24小时之内就投降了。“之后发生的事证明了这是个英明的决定。”这位演讲者做作的样子很让人恼火。座位上的男孩们有些烦躁不安了,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我们的国王保住了他的王位。”艾格继续道。哈罗德旁边的麦兹生气地咕哝了一句。哈罗德也是一样充满了鄙夷。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经常会骑着马走街串巷,与哥本哈根的市民会面,但这看起来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

“总体来讲,德国的表现是充满善意的。”他继续说道,“丹麦的情况证明了在战争中失去一部分独立地位并不一定会导致极度的艰苦或冲突。而对于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讲,你们也应该懂得,谦恭和服从比不假思索的反抗更有意义。”他坐了下来。

艾斯礼貌地鼓起了掌,男孩们也跟着面无表情地拍了拍手。如果这位校长可以更用心地观察一下观众的情绪,他应该马上结束这次活动。但他却微笑着说:“好吧,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的演讲嘉宾?”

麦兹马上站起了身。“先生,挪威和丹麦在同一天被侵略,但挪威人抵抗了两个月的时间。难道你不觉得和他们比,我们就像个懦夫吗?”他的语调非常礼貌,但问题却充满了挑战性,这引起了台下一阵骚动。

“太幼稚了。”艾格说。他的不屑刺激了哈罗德的神经。

艾斯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挪威是一个多山地和峡湾的国家,”他拿出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专长,“丹麦一马平川,公路系统优良——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去抵御德军高机动化的攻势。”

艾格点了点头。“打仗会引起不必要的流血,最终的结果却没什么不同。”

麦兹粗鲁地说:“至少我们可以抬起头来面对这整个世界,而不至于每天都感到丢脸。”哈罗德仿佛听到了自己那些在军队工作的亲戚们的论调。

艾格的脸红了。“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勇敢贵在审慎。”

麦兹说:“事实上,先生,这话出自福斯塔夫[6]之口,那可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出名的懦夫。”

“好了,好了,柯克,”艾斯温和地说,“我知道这件事让你很激动,但并没有必要这样无礼。”之后他环顾了一下整个体育场,指着一个低年级的男孩说,“博尔,你来提问吧。”

“先生,您觉得希特勒元首关于国家自豪和种族纯粹的理论对丹麦也会有好处吗?”沃尔德马·博尔的父亲是个出了名的丹麦纳粹。

“某些方面确实如此,”艾格说,“但德国和丹麦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这完全是搪塞,哈罗德生气地想。这个家伙难道就连承认种族迫害是错误的这点胆量都没有吗?

艾斯有些悲伤。“有没有人想知道艾格先生作为国会议员每天都做些怎样的工作呢?”

提克站起身来。艾格自以为是的语调也激怒了他。“您不觉得自己像个傀儡吗?”他说,“不管怎么样,真正在统治我们的其实是德国人。您只是做做样子。”

“我们的国家一直都是由丹麦国会来管理的。”艾格回答说。

提克降低了声调:“是的,所以你才有工作做。”旁边的几个男孩笑出了声。

“政党都保存了下来——甚至连共产党都还存在。”艾格继续道,“我们有自己的警察、自己的武装。”

“但丹麦国会只要做出任何德国人不赞成的事,就马上会被关掉,警察和军队也会被解除武装。”提克争辩道,“所以你们根本就是在演一出闹剧。”

艾斯有些恼怒了。“达克维茨,注意你的礼貌。”他生气地说。

“没关系,艾斯,”艾格说,“我喜欢热烈的讨论。如果达克维茨认为我们的国会没用,那么他可以把我们和法国现在的状况比较一下。我们和德国人的合作政策对于普通丹麦国民的生活来讲,是最好的选择。”

哈罗德真是听够了。他没等艾斯的允许就站了起来。“那如果德国人来抓达克维茨呢?”他说,“您会建议大家合作吗?”

“为什么他们要来抓达克维茨?”

“和他们把我在汉堡的姑父抓走的原因一样——他是犹太人。”

这个话题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关注。他们可能从来都没有注意到提克是犹太人。达克维茨一家不信教,而且提克和每个学生一样,会到那座古老的红砖教堂去帮忙。

艾格第一次被激怒了。“占领部队已经证明了他们对丹麦犹太人的宽容。”

“目前为止是的,”哈罗德争辩说,“但如果他们改主意了呢?如果他们认为提克和我的姑父乔基姆叔叔一样呢?您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呢?我们应该看着他们走进来抓走他吗?还是我们现在就应该组织抵抗行动,以防那一天的到来?”

“你最好的选择就是确保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方法就是支持占领时期的政策。”

这种兜圈子式的回答让哈罗德忍无可忍了。“如果没有用呢?”他继续坚持道,“为什么您不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纳粹就是要抓走我们的朋友呢?”

艾斯插话了。“这是个假设性的问题,奥鲁夫森,”他说,“没有必要去杞人忧天。”

“问题是他们的合作政策的底线是什么,”哈罗德激动极了,“纳粹在夜里敲你的门时,你恐怕就没时间再去辩论了。”

一开始,艾斯本想要责备哈罗德的鲁莽,但最终他还是温和地说:“你的问题很有意思,但我想艾格先生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好了,大家的讨论很精彩,现在应该回去上课了。让我们感谢嘉宾在百忙中还要来为我们进行演讲。”他抬起手来准备鼓掌。

哈罗德打断了他。“请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他喊道,“我们应该抵抗,还是应该让纳粹为所欲为?看在上帝的分上,还有什么课比这个更重要吗?”

全场鸦雀无声。只要有理有据,学生是可以和教职人员争论的。但哈罗德的态度已经充满了挑衅。

“我觉得你最好离开这儿,”艾斯说,“快出去,我们一会儿再谈。”

同类推荐
  • 歌尽桃花

    歌尽桃花

    田如歌是这个城市的美女。她还有一个日本名字:人面桃花。上学时,一些男生背地里给她起了这个绰号。不是讥笑,而是出于爱。或者欲爱不能。这一年,如歌18岁。人面桃花的年龄。人面桃花的笑靥。人面桃花的爱情。不断有男生给她写纸条,吹口哨,唱谭永麟的《披着羊皮的狼》。如歌喜滋滋地乐。但也不给他们一个十分明确的态度。和他们在一起,她觉得刺激,好玩。而实际上,她不喜欢这些男生。
  • 奔月舞

    奔月舞

    八月中旬傍晚最后一缕金色的阳光从屋檐落下,喧嚣了整日的集市渐渐安静下来,然而清水河畔的画舫上却开始张灯结彩,迎接一年一度的中秋盛宴。微波粼粼的水面倒映着舫上繁华的彩灯,从河面拂过的清风中带着奢靡的香粉味和女子们娇柔的笑声。清水河畔有一处歌楼,名为“一等堂”。这里不仅是清歌雅乐之处,而且还是一个有名的美女窝。早有“天下美女尽出一等堂”的赞誉将其推上遥不可及的尊崇地位。为了帮舞姬们抬身价,一等堂的惯用办法就是故弄玄虚,所以就连许多常年流连于此的人都不曾亲眼见过一等堂中红牌的真容。
  • 红大衣

    红大衣

    创作,是以真挚清澈之心与外界交融的过程。感谢《北京文学》能够让我的中篇处女作《红大衣》问世。 《红大衣》三次易主,它的款式和颜色几经改头换面,折射着大衣主人们命运的跌宕和时代的变迁。 我以红大衣为线索,以时代变迁为背景,作人性白描,尤其是“外公”和“母亲”两代人的勇气和对理想的永不放弃。 80年前,“外公”,一个东北的土财主,有一个不能被家族接受的理想:他的女儿们长大了个个都要做医生,不靠男人吃饭。他放弃了土地进城打工,将女儿们送进学校。日本鬼子的奴役,长春被围时的饥饿,都不能让他放弃理想。
  • 爱到极处成陌生(微阅读1+1工程·第五辑)

    爱到极处成陌生(微阅读1+1工程·第五辑)

    陈志宏创作的《爱到极处成陌生》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烟酒癖》、《八面旗帜》、《离开,不是不爱》、《嫁鸡随狗》、《幸福的麻辣汤》、《裸奔》、《别以为我不会私奔》、《第三副碗筷》、《有事,回来》、《葡萄架下》、《爱是一生的学习》等故事。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热门推荐
  • 空速星痕

    空速星痕

    【小三新书《阴阳冕》已经注册】将会在本周日,斗罗大陆结束的同时开始上传更新,麻烦大家先收藏、推荐一下,谢谢。阴阳冕书号:1436015下面的直通车也可以直接点过去。【小三出品,必属精品,全新设定,酬谢书友】
  • 重生未来之濒危种族

    重生未来之濒危种族

    在未来,有这样的濒危种族,二十岁之前要和其他种族的人喜结连理,并孕育生子,否则二十岁那年就会gameover。胡欢欢就是这样的濒危物种,然后她遇到了个作天作地的中二青年。
  • 校园三剑客·变身少年(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变身少年(经典版)

    张小开是个电脑天才,但在体育方面却很很低能,成为体育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喝下了生物老师邱高峰在实验室里调配的一种“变身饮料”,结果,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了——张小开变成了一只猎豹,被猎人们追杀。他能否安全脱险?变成猎豹的张小开又将如何恢复人形?一个月圆之夜,另一只猎豹出现了……
  • 萌夫惹不起

    萌夫惹不起

    她费尽心思,只想摆脱他,却被这个扮猪吃老虎的家伙给收了。
  • 挽臂同看蔷薇星云

    挽臂同看蔷薇星云

    人类是寂寞顽固的森林。光阴那么漫长,以至生命有童年、少年和成年……以至遇见过喜欢过,后来却遗失。只有一个世界的你,必定缺憾。但沈嘉柯有两个小世界。一个世界里他遵守交通规则,听命时光顺序,服从爱神意志,把文字写成纪念品。另一个世界,他可以不遵守宇宙规律,做它的国王。把自己拆分为两个,一个放在过去喜欢你,一个放在以后守候你。即使寂寞,也要一起寂寞,挽你的臂膀,一同去看遥远光年外的蔷薇星云。
  •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遭遇不幸,我们仍然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要能活着,一切还都可以重新再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问:是以单纯应对社会的复杂,还是将自己也变得复杂起来?是守住一颗平常心,还是野心勃勃、面目全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证明,智慧与快乐并无联系,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有傻福”的例子俯拾皆是。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不懂得带上智慧行走的人,就是愚蠢的可悲的人。
  • 不周千风

    不周千风

    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不合,名曰不周;不周风起,万物凋敝,盛世华年,转眼已是枯骨围城。
  • 后备之爱

    后备之爱

    “在你身后傻傻等待的备爱……朋友只是找个借口留下不离开……你永远不明白,做备爱的悲哀……”女孩拿起手机,以为会看到她最想看到的那个名字,可是女孩知道那个人永远不会再出现了,那个她最爱却永远得不到的人……一段被遗弃的感情,再次相遇再次相见,是否还会心痛,还是已经彻底遗忘,等待一个人不难,但等待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否值得
  •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域称霸系统

    星域称霸系统

    “犯我文明者,虽远必诛!” ……… 宇宙进入星际联盟时代后,地球文明逐渐发展起来,接触到了更加先进的科技,得知星际联盟的地球文明并不信任联盟,虽然获得了部分联盟的共享科技但是一直没有主动向星际联盟接触。 直到与另一个文明相遇,星际战争爆发,地球的一次失利致使节节败退,战火蔓延到了太阳系,在战火中地球遭到不可挽回重创,地球文明不得不向星际联盟寻求帮助,在联盟的干预下,战争结束了。 但是地球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生机,继续留在太阳系已经不安全了,文明高层决定放弃地球,去冰冷的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只有一小部分人不愿离开,选择了留下。周骁无意间穿越到这个世界,获得了系统,借助于系统的存在,建立舰队为地球人创造了生存的空间,以实力争得地球军方的认可,不断的征战,称霸整个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