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6300000014

第14章 接连救了两个赛点

随着曹操对曹植的偏爱展露无遗,群臣渐渐分成了两派。

尽管曹植优势明显,但支持曹丕的还是大有人在。诸如贾诩、崔琰、毛玠、恒阶、辛毗等元老重臣属于曹丕阵营。这些人力挺曹丕,主要是出于“立嫡以长”的传统价值观念。而支持曹植的主要以政坛新人为主,为首的是杨修以及丁仪、丁廙兄弟。

在曹丕的支持者中,崔琰的示范作用最强。崔琰的侄女是曹植的正妻,从亲疏关系来论,崔琰更应该站在曹植这一边。但崔琰却站在了自己的相反立场,撇清了利益纠葛而更显公允。从而,崔琰的意见对曹操的影响颇深,有效延缓了曹操的最终决定,为曹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崔琰支持曹丕是出于对正统道义的维护,在同一价值观念的作用下,崔琰强烈反对曹操僭越称王。这就给他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也让曹丕痛失强援。

反观曹植,在父亲或明或暗的纵容下,拉开架势,处心积虑,要将太子之位抢到手中。在这个过程中,聪敏过人、才华卓越的杨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曹操的阵营中,杨修是最能摸透曹操心思的人。这一点是包括司马懿在内诸多谋臣大将们均自愧不如的。

比如,有一次,曹操派人修建丞相府的一座门。建好后,曹操来看了一眼,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后,一言不发就走了。众人均不解其意。杨修得知后,立即说:“门里加个‘活’字,就是‘阔’字。丞相正是嫌门太大了。”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于是按照杨修的指点,将门拆了,重新修建。曹操这才满意了。

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久而久之,大家都纷纷巴结杨修,将他奉为活神仙,凡是想要揣测曹操心意的,都要先去请教一番。

这样的一个强援加入了支持曹植的阵营,对于曹植争取曹操的欢心大有裨益。杨修事先揣测曹操的心事,针对曹操可能提出的关于治国安民等方面的问题,为曹植准备好了一篇对答录。曹植熟读牢记后,对曹操的发问无须考虑就对答如流。不明真相的曹操以为曹植除了文采出众外,治国理政的能力也很突出,这进一步增加了曹植的份量。

除此之外,杨修还随时指点曹植应对曹操的临时考验。有一次,曹操故意下令让曹丕、曹植两兄弟外出,事先却密令城门守吏不得放行。

曹丕不知就里,果然被拦了下来。曹丕只能灰溜溜地回去复命。而多次享用过杨修的“智慧红利”的曹植在出发之前,却先咨询了杨修一下。杨修心如电转,立即明白这是曹操的试探之计,马上告诉曹植说:“如果守吏阻拦你出城,你可以王命在身为由,就地斩吏出城。”

胸有成竹的曹植心领神会,当守吏阻拦他时,喝道:“我奉王命出城,事情紧急,如箭离弦,谁人敢拦?难道是想背反吗?”,当即拔剑将守吏斩首,纵马出城。

这一场比试,显然又是曹植占了上风。曹操从中看到了曹植极强的应变能力,却不知道这是出于杨修的指点。

总之,在“活神仙”杨修的鼎力相助之下,曹丕节节败退。司马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和曹丕其实是同病相怜,都不受曹操待见。

根据相似性法则,司马懿对曹丕在情感上又亲近了几分,对曹丕的看法也大有改观。

曹丕性情浪漫,喜好舞文弄墨,平时与陈琳、应玚等建安七子交往甚欢,与深沉寡言的司马懿并不合拍。而司马懿虽竭诚辅佐曹丕,但对曹丕的公子哥作派却也不甚欣赏。

但是,曹丕面对失宠逆境,没有失意忘形,也没有怨气冲天,而是忍住委屈,苦苦坚持的做法却逐渐赢得了司马懿的好感。这事实上也是司马懿本人正在践行的自保之道。而曹丕所承受的心理煎熬甚至要超过司马懿。司马懿从未得到重用,而曹丕一度距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面对巨大的利益得失,很少有人能够避免患得患失。但是,曹丕却能做到虽受挫而不丧气,虽懊恼而不失形。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司马懿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处在曹丕的位置上,未必能做到曹丕那样好。

此前,曹丕的两位亲信刘楨、吴质因为在酒宴上失礼,被曹操施以严惩。刘楨被罚到官府的手工作坊做苦工,吴质也从五官中郎将府上的掾属位置上被发配到距离邺城八百里之远的朝歌县当县长。

眼看曹丕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吴质为了帮助曹丕,找个了借口悄悄从朝歌县潜回邺城。

曹丕请吴质商议对策,又担心被人发觉举报。吴质于是想出了一个妙策,将自己藏在装盛丝绢的大竹筐中,用马车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入曹丕府中。两人以为这瞒天过海之计无人可以察觉。殊不知,曹植早就派出了耳目在曹丕府前盯梢。

大竹筐出入往来的次数一多,就引发了耳目的怀疑。杨修得知后,立即判定这是吴质的暗渡陈仓之计。

杨修一阵激动,知道曹植最好的机会已经不请自来!只要向曹操告发此事,将吴质人赃俱获,不但吴质的脑袋立即搬家,曹丕也会彻底失去当太子的机会。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杨修毫不掩饰,亲自上阵,直接向曹操告发。曹操听了,果然怒气勃发。他最忌讳的就是手下的大臣与自己的儿子结党营私,参与立嫡之争。曹操立即安排人手,去曹丕府前埋伏搜查。

曹丕安排在曹操的身边的眼线获悉这一讯息后,立即飞报曹丕。曹丕一见大祸临头,顿时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去向吴质求救。

吴质的谋略在三国谋士中最多是第二流,和杨修相差甚远。但在这一危机事件的处理上,吴质却表现出了处乱不惊的风范,并给出了最为有效的应对之策。

吴质告诉曹丕无须慌乱,第二天照常用大竹筐运送丝绢。

次日,曹操派出的人手在曹丕府前拦住了装着大竹筐的马车搜查,结果并未发现吴质藏身其中。

曹操得知情况后,对一向深为信任的杨修开始产生了怀疑,以为杨修介入了嗣子之争,并且故意抹黑曹丕。杨修日后的杀身之祸,就在这一刻埋下了伏笔。

其实,以杨修的智谋以及对曹操思维模式的熟谙,如果不是得意忘形导致智慧短路,完全可以置曹丕和吴质于万劫不复的死地。他根本用不着向曹操告发曹丕用竹筐偷运吴质入府一事。他只要有意无意地在曹操面前提及吴质无故从朝歌县任上潜回邺城就可以了。

曹操治下极为严苛,吴质擅自离职必会引发他的高度怀疑。曹操一定会立即派出耳目去监视吴质家宅。而只要一监视,自然就会发现曹丕吴质暗中密谋的事情。这样,太子之争的发展就会完全如杨修所愿,水落石出,毫无悬念。

得益于杨修的失策,曹丕吴质险胜一局,挽救回了一个赛点,让夺嫡之争得以继续上演。

曹丕曹植之争渐渐浮上水面,曹操知道自己必须下决心了。他内心还是倾向于选择曹植,不过,在做最终决定之前,他还是想听一听足智多谋的老臣贾诩的意见。

贾诩一直是支撑曹丕的,但是崔琰的前车之鉴,让他不敢率性而言。可是,曹操的问题却也不能不回答。

这是两难的选择。贾诩是如何应对的呢?

贾诩听了曹操的问话,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良久没有说话。这是很无礼的举动,绝不是贾诩惯常的风格。曹操等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略带怒气地问道:“文和,我刚才和你说话,你一直不做声,这是怎么回事?”

贾诩仿佛突然惊醒过来一样,说:“刚才我心中若有所思,所以没能立即回答主公的问题。”

曹操紧接着追问:“你想到了什么事情?”

贾诩淡淡地说道:“我刚才想到了袁绍和刘表父子。”(原文为:吾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矣。)

曹操听了,顿时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久久的沉思之中。

就是用这么一句话,短短的十一个字,不但轻松地破解了难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也深深地触动了曹操!

袁绍和刘表都是曹操的手下败将,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立嗣问题上出现了动摇所致。袁绍和刘表都选择了废长立幼,造成了内部的分裂。曹操深知这一点,而且有效利用了这一点。只是,当曹操身处局中时,当局者迷,差一点也重蹈袁绍刘表的覆辙。

贾诩只用一句话,就点醒了曹操。这是对“启动效应”的深刻领悟与精准运用,堪称典范!

贾诩凭借自己的智慧,又帮曹丕挽救了一个赛点。原本要下定决心的曹操,再一次陷入了犹豫之中。

司马懿得知此事后,这才知道自己差一点错过了一个大宗师级别的高人。他对贾诩佩服得五体投地,决意要好好体悟学习贾诩那非同一般的智慧。

……

心理感悟:所谓难题,无非是缺乏足够的智慧罢了。

同类推荐
  •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将成长赋予深刻的社会性具有很强的意义,使人明白成长的存在就必须进行自我实现,就必须去创造成功,实现成长的价值,向着完美人性和健康成长的倾向发展。因此,为了完善我们的成长,谁不努力去自我实现呢?今天,我们的个人成长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发展,那么,我们个人的成长就必须更加具有社会性,使成长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为我们创造成功,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我们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成长理论中可以获得人生成长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专门解读生活中怪异现象的魔法心理书,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有鲜活丰富的生活案例,用简洁浅显的语言阐述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测复杂的人心,用心理学工具探索意识的秘密,打开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准确、恰当的解释。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到心理学密码,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 FBI气场修习术

    FBI气场修习术

    《FBI气场修习术》向人们概述了FBI与气场的关系,以及FBI自身所具备的气场分子。并从FBI的身体气场、心灵气场、制胜气场、人脉气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相信读者一定能从本书中感受到FBI身上所具有的气场,并从中学习掌握到一些气场方面的修习术。
  • 我们都有拖延症

    我们都有拖延症

    本书详细讲解拖延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文中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使读者易理解并能够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热门推荐
  • 无限剑神系统

    无限剑神系统

    书名:无限剑神系统(又名:微信教我当剑神)简介网购了一部小米note3,却附带能穿梭万界的剑神系统。……荆轲刺秦、倩女幽魂、楼兰黄沙、赤壁三分天下、大唐千尺风流。西湖美景中,白蛇与他泛舟湖面;西游仙庭里,他抬脚踏上了凌霄!三千婆娑佛国,他问禅世尊如来;无边洪荒大界,他论道圣人太上……------苏墨穿行无尽时空,由秘史到神话,把原本朝九晚五的日子,活成了传说…******书友群:697480026
  • 钓金枝

    钓金枝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直析都市女性的生存抉择,折射出现代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本书用投影的笔法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贪婪、腐败、堕落等阴暗面,在冷峻的言语和深切的反思背后,作者以一颗善良豁达的爱心,带给读者以温暖和希望。本书语言利落,情节紧凑,生活在都市人海中的读者都能于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凌宝漪的现状来源于母亲凌准精心周密的部署,灰姑娘几经踌躇,转身飞上华美的枝头。原本的任性上升为骄纵和嚣张,她成了母亲的机器娃娃,她在台前表演,母亲在幕后操控。母亲成功离间了她和初恋情人赵饮的爱情,把她推给某机构书记田有利。在金钱的诱惑趋势下,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满足。
  • 当年下海那些人

    当年下海那些人

    本书以编年体的体例,结合近30年来的商业事件、政策更迭,展示了一群商业人物的发展历程,记述了1978年来的风云变幻、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却素昧平生的响亮名字、那些曾经轰动全国席卷神州的沧桑旧事、那些纠葛难分的利益博弈与妥协、那些伴随一代中国人成长的流行词汇,以及那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及至和谐社会进程中,中国商业界所经历的阵痛、挫折、所做出的牺牲、所遭遇的丑恶、所表现出来的无奈、欢笑和泪水。
  • 情思入骨君可知

    情思入骨君可知

    他说她是毒妇,将她送往敌国受尽凌辱,再度相见之时,她果真不再痴缠他。十年黄粱终梦醒,世间最苦的,便是我爱你,你却要杀我。
  • 旧忆碎片

    旧忆碎片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胡思乱想,意淫妄念……(周更)
  • 口才圣经

    口才圣经

    “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盛安之编著的《口才圣经》广征博引,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你将在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素的社会,孩子不仅需要机智、灵敏的头脑,更需要有发散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脑筋急转弯恰好符合了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需求。《答案总在意料之外》汇集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科学合理、语言轻松幽默,再配以独一无二的原创精美插图,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 神厨萌嫁

    神厨萌嫁

    小姐,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某丫鬟一脸坏笑。“靠这身厨艺赢遍天下!”某神厨倒一脸正经。“不对不对!”丫鬟笑得诡异。“那你说是什么?”小姐问得心虚。“当然是找个如意郎君!”“……”她哪儿来的理直气壮?“像逍遥王那样的如意郎君!”“……”某神厨只觉脸上好热好热。“难道不好吗?”“他过于英俊位高权重受人追捧又喜怒多变,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比较靠得住!”“靠不住?那我今天不该来咯?”身后忽然传来男声。她吃惊地回头,却见他笑意暖暖,已手捧大红吉服向自己走来……
  • 死心吧,我不会再爱你

    死心吧,我不会再爱你

    “你就这么喜欢施南苼吗?非要跟他结婚。我给你身份,做陆太太,如何?”“陆总,请你出去。想要我在你身边,除非我死。”父亲惨死,废了我哥哥的手,孩子流产,这些的一切都你带给我的伤害,要我怎么忘记?我们的爱做不到好聚好散,唯有以恨之名来爱你。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