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4000000004

第4章 全纳教育:基本理念(1)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全纳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哪些挑战,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它的可行性条件又有哪些?本章内容将为您打开全纳教育之门,让您对全纳教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一、全纳教育的提出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全纳教育是在国际教育民主化浪潮中,尤其是在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兴起和发展的,其中有三次国际性教育大会发挥了直接作用。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All),大会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这次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强调: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极为重要;必须普及基础教育和促进教育平等。全民教育的目标是满足所有人基本的学习需要。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入学和质量"(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Acecess and Quality),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这次大会再次强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提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校要接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正式提出“全纳教育”,并号召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全纳教育,这在国际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说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为全纳教育搭好了舞台,那么1994年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则拉开了全纳教育的序幕。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Inclusive Education:the Way of the Future)。此次会议就是希望国际教育系统能够认识到现存社会和教育体制仍存在多种形式的排斥现象,最为重要的是应从长远角度观察与反思,进行切实变革,制定与实施新政策,从而建立全纳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及终身教育。本届大会上各国达成共识、做出承诺,掀起一股“全纳”热潮。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纳教育定义为: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与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关注并满足所有学习者多样化需求的教育。全纳教育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正规系统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它涉及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与教育战略的变革与调整。全纳涉及在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中为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作出适当的回应。全纳教育不是一个如何让部分学生融入主流的小问题,它是考察如何改革教育系统和其他学习环境以适应学习者多样性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接纳多样性,并视之为机会,视之为学习环境的丰富,而不是问题。

人权观

在《萨拉曼卡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纳教育思想重申了人所具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全纳教育思想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容纳所有的学生。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历来就是将残疾学生与正常学生分开来进行教育的。这种教育状况,已成为一种惯例常态,人们亦已习以为常。而全纳教育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教育的这种状况,以人权观来批判现行的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相隔离的状况,提出了人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问题,主张所有学生都应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的学生,而不管学生所具有的各种特殊性。

面对这样的一种挑战,特殊学校已实施了根本性的变革,尽可能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转向普通学校。而问题主要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普通学校并没有为之作好准备。虽然普通学校也在逐渐开展一体化的教育,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一种全纳的氛围。典型的例子即为盲人上大学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新闻。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应该创造出一种全纳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都有充分的保障,学校和社会欢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属于集体的一员。尤其是在普通学校中,要牢固树立接纳所有学生的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平等观

全纳教育所强调的容纳主要是针对排斥的。从英语中的“容纳”和“排斥”两个词来看,很明显就可以看到这两个词的对应性:容纳为“inclusion”,其反义词排斥为“exclusion ”。

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普通学校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全纳教育强调的平等观,并不是追求一种绝对的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

全纳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歧视和排斥,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确实还存在着歧视和排斥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在我们的教育基本上仍然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前提下,学校中出现歧视和排斥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全纳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涉及到我们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萨拉曼卡宣言》申明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这些不同性,不应该成为歧视和排斥学习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的理由。相反,我们更应该关注学习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条件。

在我们提倡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过程中,也有人指出,如果过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那么对学习好的人也是一种不平等。实际上,全纳教育主张的是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仅仅某部分人。在现实状况中,确实是有一部分人被排斥(包括显性和隐性的),而我们的教育目的并非如此。因此,全纳教育提倡更多地关注被排斥的人(including the excluded)是完全有道理的,这和全纳教育提倡的关注每一个人是不矛盾的。

民主观

国际社会曾提出过“学会生存”的思想,我们的一些学校也将“学会生存”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来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虽然“学会生存”思想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全纳教育提倡的是“积极参与”。“学会生存”与“积极参与”这两种不同的提法,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哲学观。

“学会生存”的基点是个体怎样适应主流社会,立足点在适应,是个体被动地去融入这个社会,去适应这个社会。

全纳教育提出的“积极参与”,是个体作为社会一份子,以社会主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的事情,目的是要改造这个社会。

按照全纳教育的观点,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和投入到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中去。全纳教育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生活之外,主张学校要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反映了全纳教育的民主观。在学校教育中,全纳教育注重的是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在学校中经受的这种民主体验,对学生以后走上社会以及改造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他们不会再为了生存刻意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而是以社会中的一分子、大家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到社会的重建过程中去,是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和实践。未来的社会就是人人参与的民主社会。

价值观

全纳教育主导的价值观之一就是倡导集体合作观。全纳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们走向一种全纳的社会,在这种全纳的社会集体中,人人参与,大家合作。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everyone belongs,all welcome)。通常,在我们的学校班级中,如果有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困难,往往被认为是学生个体的事,是他与其他人不同,是他个人有问题。解决的办法也仅仅是关注他的个人问题。

而全纳教育认为,在学校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或活动有困难或有问题,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也是班级集体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学习的集体,而有问题的学生属于这个学习集体的一员,是这个学习集体中的合作者。例如,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在语言交流上有问题,如果大家认为他有语言交流困难,而不与他进行交流,那么不仅他会陷于更大的困境,大家也都会失去相互交流的益处。如果大家能合作起来,想方设法去寻求战胜交流和理解的因难,那么大家都会体验到一种有难度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经历。通过这种富有意义的亲身感受,同学们也学会了移情,学会了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个人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为全面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的阅读理解应用文书的能力、沟通讲话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建构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使财政干部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提升财政公务活动的执行力,以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财政部2010年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精神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财政干部的认知规律、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和基层财政工作实际编写本教材。
  •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与总结、商品说明书与投标书、广告企划方案、企业经营计划、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文书等。
  •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热门推荐
  • 潜书

    潜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之英

    云之英

    我想写一段仙气满满的故事。一个纯粹的仙侠故事。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云梦开始。。。。。。
  • 天尊往昔

    天尊往昔

    万古一念皆尘烟,琴动引人忆旧年。当过往万物皆离去,可有人记得昔日辉煌?
  • 小美后

    小美后

    (本文更新稳定,放心收藏。)一只神奇的小白狗,带来一次热爱宠物的小美女的神奇的穿越。有会说话的鸟儿,有日行千里的白龙驹,有爱宠之人,也有利用宠物之人。有儒雅的商界奇才,有身份显贵的太子,有嗜血的国王,都不肯轻易放手。是不是这颗心,终要交付?
  • 幼儿发育与健康0~3岁

    幼儿发育与健康0~3岁

    本书按照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保健接种和预防医疗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编写,主要包括了0至3岁幼儿的发育指标、保健接种、预防用药、疾病治疗等等内容。
  • 教授今年拿高薪

    教授今年拿高薪

    一大早牧工就跑来报告,说两只细绒羊死了。丁子高愣了一下,顾不得细问,骑了自行车就往实验场跑。杂交羊实验在学校的一个角落,一排实验室,两排羊圈舍;圈舍前面围出一片空地,供羊自由活动。两只死细绒羊静静地躺在门口。从死羊的耳牌看,两只羊同一天出生,从出生到现在,只有俩月零五天。细看死羊全身,没有一点异样,再看羊的表情,安详自然,没有一点痛苦,如同睡着了一般。这就更加可怕,丁子高的心一点点往下沉,一个念头止不住往上涌:不是一般的疾病,很可能是遗传基因有问题,耗资百万的实验可能又要失败。
  • 深海迷航

    深海迷航

    一张羊皮卷,开启了前往深海的航道。一颗红珍珠,揭开了尘封于黑暗之中的历史。当我们拿到宝藏,兴奋地欢呼之时,却不知自己早已迷失在无限的深海之中。
  • 惹上律政女王

    惹上律政女王

    江温暖是律政界无人能敌的律政女王,不料却被牛郎摆了一道,输掉官司沦为了业界的笑柄。当得知算计她的牛郎正被逼婚,她高兴的跑去谈判:“慕总裁,我正缺钱,不如和我契约结婚,两亿三千万,一年为期。”慕总裁桃花眼微眯,“结婚以后,我可不保证会发生什么变故。”她毫不示弱的答应,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当腹黑女嫁给奸诈男,也预示着一段盖世姻缘即将诞生……
  • 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

    川妮,本名刘春风,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时尚动物》,中篇小说《我与拉萨有个约会》《白领的午餐》等。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任战旗话剧团编剧。现居北京。我的丈夫对我说,你已经是个中年女人了。一段时间以来,这是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尽管有很多女人写文章赞美中年女人的魅力,事实上,人人都巴不得青春永在,我也是。尤其在深圳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媒体上曾经作过统计,深圳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三,而且,深圳的年轻女人都漂亮得让人目眩。
  • 兄弟

    兄弟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