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5400000007

第7章 人间地狱南兵营——石家庄集中营(6)

王铭三在地牢里生活条件改善了,斗争的劲头也更足了,但是敌人仍然不同意放他。又经过战俘干部多次交涉,关押半个多月后,敌人才答应把他放出来,送井陉煤矿当劳工。王铭三同李文田等人被押送井陉煤矿后,又多次组织战俘劳工同敌人斗争,不久便逃离矿山,回到冀中军区。

9“六月特支”的建立

啊!抗三,抗三,

你是革命的熔炉,

你是革命的摇篮。

你在冀中区成长,

你战斗在冀中平原。

你为培养党的铁军,

活动在滹沱河两岸。

高举抗大的旗帜,

为三纵队培养骨干,

你鼓舞着

三纵队优秀儿女,

奋勇向前。

哪怕敌人疯狂“扫荡”,

哪怕任何困难艰险!

啊!抗三,抗三!……

一阵歌声低低地轻轻地从集中营的牢房里传出,开始一个人唱,后来是几个人唱,声音由小渐渐变大。

晚饭后,睡觉前,日本巡逻兵很少到牢房来。难友们有的躺在光板木床上想心事,有的用树枝当笔在土地上练字。墙角里几个被捕的抗三团学员,靠在一起坐着聊天,不知谁想起了学校的野营生活,首先唱起《抗三团之歌》。于是几个学员便同声唱起来,后来声音传到整个房间。

这时,一个年长的难友走过来,也许是战俘班长什么的,和气地对几个唱歌的学员说:“不要唱了,让日本鬼子听见又要吃苦头。”

“怕什么,大不了是个死。”一个学员大声地说。

“对!日本鬼子来了,咱们就和他拼!”另一个学员说。

“拼?怎么拼?人家手里握着枪,你们赤手空拳,在集中营里拼,岂不等于白白送死?”同屋的一个难友插话。

“拼死,也比在这白白等死强!”

年长者又接着说道,“当然不能等死,我们要想办法出去,出去拿着枪和他们接着干。”

“那怎么能出去?”一个学员着急地问。

“这个,别着急,集中营经常往华北、东北煤矿送劳工,听说到那里很容易逃出去,难友中就有从煤矿逃回根据地,在同日军的战斗中再次被捕,第二次被送进集中营的。”

“那我们也要求到煤矿去。”一个学员坚定地说。

那个长者又接着说:“可眼下,千万不能盲目行动,不要闹病,不能被敌人杀害,你们没看见每天都有一批被折磨致死的难友被拉出去吗?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斗争,但也一定要讲策略,要组织起来,大伙一起行动……”

闻声走过来的谷自珍,听到难友们的对话,想起了长征,想起了延安,想起了抗三团的组建,想起了进驻冀中的野营教学,想起了冀中的反“扫荡”……

抗三团是抗大的一个分支,前身是长征路上建立的红军大学。长征到陕北后,1936年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更多地培养人才,1938年下半年党中央决定抗大挺进敌后办学。于是,一批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肩负着革命的使命从陕北来到华北,抗大二分校首先在太行山下冀西的灵寿县安营扎寨。为了给冀中根据地培养干部,1940年抗大二分校奉命组建第三团(简称抗三团)。抗三团组建之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军对华北平原开始了频繁的“扫荡”,抗三团五个大队分布在冀中五个分区,在“扫荡”、反“扫荡”中流动办学。一边办学,一边抗日,为冀中军区培养了一批批军政人才,为冀中“三纵队”的正规化奠定了基础。

正当第三期学员紧张学习之际,华北日军发动了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抗三团根据上级的指示,进行了紧急动员,分散坚壁,各大队随冀中各分区地方部队反“扫荡”。抗三团虽然具有军事性质,但毕竟是一个培养干部的学校,武器很少,装备很差,自卫能力受到限制。在敌人的几次重兵合围中,学员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有的左冲右突,几经周折突出重围;有的负伤后,为了不使党的文件落入敌手,用血将文件染湿搓碎,最后停止了呼吸;有的拉响最后一个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没有武器,就用老乡的铁锹劈死包围的日军,自己也倒在血泊中;有些换上便衣隐蔽在群众中坚持斗争的干部学员,也同群众一块被日军包围裹胁,抓捕到集中营,谷自珍等人就是这样被押进来的。

凭着受党教育多年的政工干部的觉悟,一进入集中营,谷自珍就琢磨,在集中营如何开展斗争。通过几天的观察,他看到被俘被捕的广大党员和群众绝大多数并没有屈服,就连大多数战俘管理干部也是虚以应付;只不过刚刚被带进这个戒备森严、控制严密的牢笼,还不了解情况,还不适应环境,还不知道该怎么行动。他想自己在部队是抓组织工作的,是抓党的建设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把党的组织建立起来,自觉开展斗争。

刚才听到抗三团几个学员的对话,又一次提醒他,当务之急,应先成立党组织。可自己没有同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狱内有无党的组织也不知道。不过他有个有利条件,被俘前他是抗三团的组织股长,对抗三团的党员队伍比较熟悉,他知道谁是党员,并在党内担任什么职务,于是他决定先从抗三团的被捕人员入手,逐个考察,待时机成熟建立支部。

每天晚饭后睡觉前,集中营有一段自由活动时间,战俘劳工们最常见最简便的游戏,是中国农民多年流传下来的用石子走方城、走茅坑。两个人就地一蹲,在土地上画几个格子,捡几粒石子或几截柴棍,就玩起来,谁先走不动,被人憋死,谁就算输。

这天晚上,在操场中央,行人不多的地方,也有几个人用石子走方城,两个人玩,两个人看,一边走石子,一边说话。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上看,他们的心思并不在石子上,只是等有人从他们身旁走过时,他们才拿起石子走几下,大量的时间是在商量问题。而为首的就是抗三团的组织股长谷自珍(化名刘旺),还有政治教员刘亚龙(化名张顺)、副指导员王忱(化名杜王子)、宣传干事庄子凯(化名王士林),他们都是抗三团的干部,过去就比较了解,被捕后又经过谷自珍的考察谈话,自愿组织起来,在集中营开展斗争。因此经过充分酝酿,谷自珍召集大伙,利用走石子游戏作掩护,召开集中营秘密党支部成立大会。

在集中营成立党支部,让日本人知道了是要杀头的,所以他们的会很秘密很严肃。每个人简单汇报了自己反“扫荡”被捕的经历后,谷自珍首先讲话:“我们都是经党培养的干部,反‘扫荡’被捕被敌人抓到这里,但共产党员不论走到哪,都不能忘记自己是党员,而且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发动和组织群众同敌人斗争。集中营有不少被俘的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战士,我们应该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同敌人斗争。根据大家的愿望,我们今天成立一个支部。因为我们这个支部是在敌人的集中营,而且是在没有经过部队党组织批准的情况下成立的,所以是个特别支部,今天是6月1日,我们就叫‘六一支部’吧,我们几个人在一块过党的生活,也算是一个小组,也可叫‘六一小组’。现在我们先选一下支部领导和党小组长。”

谷自珍讲完,大伙就开始选举,最后表决分工:谷自珍为支部书记,王忱为组织委员,刘亚龙为宣传委员,庄子凯为党小组长。组织建立了,就要明确当前的工作任务和秘密工作的方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由谷自珍归纳了五项任务,主要是教育团结党员、发展壮大组织、防止叛徒出卖、开展狱中斗争、寻找机会归队等等。任务确立后,他们又研究了支部工作的原则和方法,除了支部的几个成员,其他党员一律单线联络,不准发生横的关系,尽量个别谈心,少开会议。

在谷自珍“六一支部”成立的同时,集中营还有一个党支部也秘密成立了,就是冀南地委书记王泊生组织的党支部。

王泊生原名鸣铎,河北景县人。1930年考入省立泊镇师范,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泊师校刊《泊声》。1934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先同王任重组建了津南党组织,又以左翼作家联盟盟员的身份到上海、南京、济南、北平及华北各地活动,在北平主编过救亡刊物《大众文化》,在太原参加牺盟会工作,又到延安抗大学习并担任教员。1939年从延安回到敌后冀南根据地开展工作,先后担任县委书记和地委书记。因劳累过度,身患肺病,1942年在衡水治疗养病时,被“扫荡”的敌人抓捕。灌凉水,用火烧,严刑拷打,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他立场坚定、宁死不屈,被送进石家庄集中营后,他想以死抗争。后被集中营俘虏管理干部、原冀南区的党员傅充闾、参谋邱伟等人发现。他们利用处理科工作之便,把王泊生登记表上地委书记的身份改成文书,把王泊生作为普通战俘掩护起来,尽量使其少与外人接触,以免敌人发现。

王泊生通过傅、邱两人了解了集中营的内部情况,认识了当时在集中营干部班担任正副总班长的王一夫(化名徐学俊)、史寒光(化名史子荣),又通过王、史二人串联了几个被俘的管理干部刘文秀、宁心立、李西亭、徐梦纯、黎亚(化名王春岭)、邱伟等人,成立了“党的同情小组”,规定了小组的任务:已暴露身份的,要伪装积极争取敌人的信任,以掩护未暴露的同志;组织力量打击坏分子的破坏活动;设法改善被俘人员的生活;在普通班未暴露身份的,争取早回部队;到煤矿去的人,待机组织逃跑,等等。

同情小组成立后,集中营战俘管理干部都能按小组的指示进行工作,对集中营党组织的活动非常有利。这时王泊生又在同情小组的基础上,同宁心立、史寒光等人成立了一个秘密支部。对于这个支部当时叫什么名字,有人回忆说是叫“五月支部”,有人说叫“六一八支部”。因支部的发起人王泊生1942年从集中营被送到本溪煤矿后又逃回根据地,在敌人八路合击枣南根据地时不幸牺牲,所以至今难以查清。但王泊生成立的特别支部却是当事人公认的。

在开展工作中,王泊生和谷自珍取得了联系,几经商量,决定两个支部合为一个支部,统称“六月特支”。合并后的第一届支部领导,由王泊生任书记,谷自珍任副书记兼组织委员,刘亚龙任宣传委员,党员开始约二十多人,最多时发展到一百多人。支部领导因外送劳工,及时进行调整和增补,先后担任支部领导的有赵秉均(化名王风)、李振军(化名马良)、朱韬(化名李满贵)、石岩等。这个支部是在没有经过狱外党组织批准下成立的支部,不是正规支部,但却是一群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共产党员靠党性自觉成立组织的支部,是特殊支部、秘密支部、应该被历史承认的支部。

10 魔窟之中,谁家天下?

日本***在集中营犯下的罪行是擢发难数的,成百成千不愿做亡国奴的人,都死在这里。但反抗,总是和镇压迫害成正比的。集中营的土地上浸透着中国战俘劳工的鲜血,也记录着他们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

每个新来的难友,只要多少留心一下周围的事物,很快就会感受到真正控制着南兵营的,并不是敌人的凶焰,而是另一种更强烈的气息,这就是对敌人不共戴天的仇恨和旺盛的斗争意志。墙头上、厕所里,以至于操场的旗杆上,经常出现各种字体写下的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到底!”“最后胜利是我们的!”……也经常有人利用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讲些诸如:“苏武牧羊”“岳飞抗金”“戚继光驱逐倭寇”等坚持民族气节、反抗异族侵略的故事。特别是晚上,大家做工回来总要讲讲一天的见闻,每谈到如何把鬼子整了一顿,鬼子又如何狼狈这类“胜利消息”,大家则眉飞色舞、连声叫好,谈到鬼子的罪行则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战俘劳工经常被押到西兵营等地做苦工,多半干些杂活,但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敷衍鬼子,进行破坏。地基挖了又填,填了再挖;成堆的新砖瓦,转眼间碎了一地;干活时不是锹把折了,便是镐头掉了;拉着车正走到半道,轱辘又无缘无故地跑了气,停下来一修就是个把钟头。

战俘劳工们比较愿意到外面做工,放放风,出出气,还可弄点水喝。对他们来说,出外做工要比待在里边“活便”一些,可以四下看看,找人个别谈谈,反正日本兵一般都不大懂中国话。有时他们就利用这一点,进行一些半公开的宣传活动。一天中午,战俘劳工们正聚到一起休息,看守的鬼子一时高兴,一定要战俘劳工们给他唱歌。起初战俘劳工们故意不唱,这个日本兵指指自己的鼻子,又拍拍自己的胸脯,意思是不要紧,有他担保。于是战俘劳工们就把《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等抗日歌曲都唱了起来。当时这些歌曲几乎老少都会,只要一个人起头,大家都能跟着唱。

“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屠杀,土地被强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

鬼子听不大懂,每唱完一段他还要得意地晃晃脑袋。

一唱起这些歌,战俘们好像是又回到那燃烧着抗日烽火的前线,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自心头升起,鼓舞着人们勇敢地投入斗争。大伙越唱越激动,越高亢,“……看准了敌人,把他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这一“冲”,一“杀”,鬼子听出来了。

“八格!什么的鬼子?”

他们则说:“杀人放火的就是鬼子,不杀人不放火的就不是鬼子。”日本兵似懂非懂,只好叫劳工们别唱了。

同类推荐
  • 初唐红楼

    初唐红楼

    身在大唐恋红楼,庄生梦蝶,或是南柯一梦,爱过就好,是真是假,重要?
  • 大唐好相公

    大唐好相公

    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百废待兴。太子稳坐东宫,李世民野心勃勃。武将定江山,文臣思治国。穿越来的秦天只想当一个好相公,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 红楼之贾琏攻略

    红楼之贾琏攻略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铁血三国,战骑无双,颖川陈玉,生于世家,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收猛将,得谋士,娶美人,一揽众美在三国,建至强骑兵,铁骑所向,扬威无敌!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品味朱氏家族近三百年统治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盛与凋敝。纵观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威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目4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者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琢磨不透的明朝。《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
热门推荐
  • 阴阳入殓师

    阴阳入殓师

    入殓师一职始于夏商时期,其工作是帮离逝的人梳洗装扮,让其体面的离开人世,传到近代,竟有人误以为东赢是其发源地,这是表面的记载,很少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存在,那就是灵魂入殓者,又称阴阳入殓师。
  • 异界之超级城市

    异界之超级城市

    带着一座拥有超级科技的城市来到了一个魔法的世界,在异界中的科技会与魔法发生怎样的碰撞?
  • 铁甲威虫之风起云涌

    铁甲威虫之风起云涌

    “原来故事才刚刚开始。”“生活不是一种宿命,而是一种选择。”水滴石穿,涅槃重生,羽化成蝶,百炼成钢。前进吧,勇敢的少年,阴霾终究会散去。就算头破血流,也要勇往直前!
  • 娇蛮甜妻:我的夫君不是人

    娇蛮甜妻:我的夫君不是人

    贝小小无缘无故被雷劈进了森林里,遇见俊美绝伦的男子一枚,此男子说:“我是仙人,来拯救你的。”贝小小嘴角抽抽,心里不相信。仙人很无赖,很难缠,说要做她的夫君。贝小小不愿意,打心眼儿里不相信他是仙人,这样做夫君那多危险。仙人打怪很厉害,处处保护她。贝小小问他的真实身份,仙人闭口不说。某一日,仙人夫君告诉她:“夫人,我不是人。”“哦,我知道。”你的品行和不要脸的劲儿,确实很难像个人!仙人夫君玻璃心破碎,说道:“是否嫌弃我了?”“一点点。”“你不要我了,孩子就没爹了。”仙人夫君俊脸上满是伤心。贝小小无话可说,为了挽救仙人夫君的玻璃心,看来只能用一生来安慰了。
  •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7卷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7卷

    由杨志学和唐诗两位博士诗人主编的〈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已经由我社连续出版了6年,取得了较大影响,已渐成品牌.本书遴选本年度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的优秀诗歌300余篇,收入约200位新老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在表达手法上也力求创新.所表达的情感都符合正能量的原则,有益于读者陶冶身心.从中可看到本年度诗歌发展风貌,也为相关专家研究中国新诗提供样本.
  •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沟通的分寸:不同情境下说出特别奏效的一句话

    沟通的分寸:不同情境下说出特别奏效的一句话

    本书从多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人们在沟通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对一些生活中的沟通进行了场景再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阅读本书,能够帮助你有效增强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拿捏好说话与做事的尺度,在面对任何人、身处任何场合时都能左右逢源,应对自如。
  • 用人智慧点子库

    用人智慧点子库

    《用人智慧点子库》行文中尽量摈弃了空洞的理论与说教,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智慧用人的各种点子,是企业老板成功经营的案头必备,也是有志与管理的人士成就梦想的智慧宝典。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用人,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第一个必修学分是苦练内功。科学、合理、有效地用人,需要用慧眼甄选人,用利益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培训提升人,用发展鼓舞人,用制度规范人。只有栽了梧桐树,才能够引来金凤凰。企业引来“金凤凰”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下蛋”。因此,除了苦练内功之外,企业管理者还需要苦练外功。
  • 我当车商那些年

    我当车商那些年

    客户:“我心中的那辆dreamcar,必须内饰豪华,外形好看,乘坐舒服,省油实用,能弹射起步,适合商务和飙车自驾”张晨:“买这辆12款保时捷帕拉梅拉GTS吧,V8大自吸,430匹,弹射模式下零百4.5秒,市区正常开15个油。比它舒服的没它快,比它快的没它省油,比它省油的没它内饰豪华,比它内饰豪华的没它便宜,动力、商务兼顾。个人一手车,实表五万公里,售价七十八万。”客户:“有什么通病和缺点吗?”张晨:“首先,年限长了起步顿挫明显。其次,12款的空气悬架容易坏。最后,这车空调不行,妹子一上车就喊热,要脱衣服。”客户:“咱不差钱,给我来辆新车。”张晨:“我们旗下的保时捷4S店马上会送辆新车过来。”
  • 行将木就

    行将木就

    万年前,一场惊动天地的屠戮之战爆发,生灵烬灭,陆地、海洋……无一不漏,而这场战争的主战场——黎明之海更是生灵涂炭,据《时灵幻书》记载,整片海洋被鲜血染红,万物在悲泣,鲜血的色彩,历经百年才逐渐退去,从此以后,黎明之海便被称为“悲鸣之水”……从那之后不论光明、不论黑暗,都成为行将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