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9000000008

第8章 新传说——画痕

贺小波

王磊和顾兵两家是世交,到了他们这代,关系不但没淡化,反而更近了。

这天,顾兵去王磊家吃饭。媳妇们在厨房忙乎饭菜,两人搭不上手,就在客厅喝茶闲聊。这时,顾兵忽然指着客厅墙上挂的那幅牡丹富贵图说:“好好的画咋破了呢?多可惜呀!”

王磊笑了笑说:“噢,前些日子让儿子拿棍子敲的。结婚时,父亲也不知从哪买的,也没好好装裱就匆忙挂上去了。你看,颜色都变了。这不,我正好托人求了幅王大画家的画,刚准备换上,正愁着一个人不好摆弄。”说着他就招呼顾兵帮忙,两人费了半天事,才把旧画卸下来,把新画挂了上去。

“这旧画是要扔了吗?”顾兵指着躺在地上的那幅富贵图问。

王磊说:“留它干吗?也不是什么名人画的,不值钱。你想要?想要就拿去。”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顾兵说着就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画卷起来捆好,“我先放车里了,不然等会忘记。”说完,他拿着画下了楼。

这时,王磊的老婆胡倩送菜过来,不解地问:“顾兵干啥去呢?”

王磊笑道:“这不刚把墙上那幅画换了,我正想扔呢,顾兵却宝贝似的捡了个破烂。”

胡倩没吭声,送走顾兵一家后,朝王磊嘀咕道:“你确定那画不是名人画的?那可是你爷爷留给你的……”

“我爷爷就一普通工人,他的社交圈方圆不过五里,他能讨来名人的画?”

“那也不一定啊!”胡倩不服气地说,“你看过画的落款吗?”

王磊说:“那倒没仔细看过,再说那字是草书,印章也是篆体,我看了也不认识。”

胡倩还在唠叨,王磊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即使是名人的画,凭咱两家这交情,还抵不上它吗?”

不过,经胡倩这么一闹腾,王磊也多少有点后悔,就暗中观察了顾兵一段时间,未见他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便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这天,王磊被胡倩一个电话从单位催回了家,一进门,就听胡倩没好气地说:“都是你办的好事,那幅画挂得好好的,换什么换!”

王磊一愣:“还真是名画?”

胡倩气哼哼地说:“我今天碰见顾兵的老婆去装裱店拿画,如果不值钱,她会花这冤枉钱?”

王磊目瞪口呆,半天才说:“那怎么办?”

“怎么办?要回来呀!”胡倩大声说。

王磊犹豫道:“这嘴咋张得开?送出去的东西,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

胡倩眨巴着眼睛,忽然说道:“我明天再去他们家探探。”

第二天,胡倩直接去了顾兵家。顾兵被单位派去出差了,他老婆李娟在家。李娟看见胡倩来了,热情地招呼她坐下,端上水果让她吃。

胡倩耐着性子与李娟拉了半天家长里短,瞅了个时机,还是把话题引到了画上:“听说顾兵把从我家拿回的画又修复了,这不值钱的画还裱起来干吗?”

李娟警惕地说:“没,没啥,顾兵喜欢怀旧的东西呗。”

胡倩似笑非笑地说:“不会是这画很值钱吧?”

李娟装作没事似的说:“值啥钱呢,都挂你家墙上十几年了,这要是名画谁舍得就那样随便挂着?”

胡倩撇撇嘴说:“我们两口子没艺术细胞,哪懂得欣赏啊!”

李娟急忙辩白说:“我俩也不懂,谁知他犯了什么病非把这破画裱起来?还浪费个装裱钱呐。”

李娟回答得滴水不漏,让胡倩一时竟不知如何再问下去了。胡倩思忖片刻,仿佛下了很大决心,说:“咳,实话告诉你吧,我家王磊背着我在画的后面藏了五千块私房钱,怕让我知道了跟他吵,一直没敢吭声。昨天听说你们去裱画,担心也没发现画后的钱,这可别让装裱店的老板捡了大漏。”

“你不说我倒忘了,顾兵临走前还嘱咐我把钱还回去,我忙昏了头,把这事给忘了。”李娟说着便去卧室拿了五千块现金给了胡倩。

胡倩为了要回画就这么信口一说,没想到李娟还真给了五千块钱。拿着钱,她气冲冲地回家了,一进家门就冲王磊发起了火。王磊急忙制止说:“打住,打住,你是说李娟真给了你五千块钱?”

胡倩余怒未消地说:“那还有假?在我包里呢。”

王磊皱着眉头说:“我没在画后藏钱,为啥你一诈李娟,她就把钱给了……”

胡倩站在一旁也愣了:“你真没藏钱?”

王磊白了胡倩一眼,说:“我工资多少,你不清楚?”

“看来这画是真值钱。”胡倩痛心疾首地说,“不然她不会这么痛快地给钱,她是怕我们把画要回来呀。”

王磊沉默半晌,这事儿还真是不好办。两人一时都没了主意,这事也就搁了下来。

这天,两口子吃罢晚饭,看起了电视。这时,市电视台每周六晚上的固定节目《寻宝》开始了。节目开始没多久,便听胡倩“啊”了一声,王磊忙问怎么了。胡倩结结巴巴地说:“李、李娟,刚才我看见李娟了。”

王磊一惊:“你没看错?”

“千真万确,真是她!”胡倩定了定神,肯定地说,“她一定是去鉴画了。”

如此一来,两人更加确信那幅画值钱了,眼睛耳朵就一同聚焦在了电视机上。终于等到李娟上台了,就见她怀抱着那幅画,戴着一副墨镜,缩手缩脚地走上台。

“瞧,这做贼心虚的样子,连墨镜都戴上了。”胡倩讽刺道。

这时,就听主持人说道:“下面这位持宝人,所持的宝贝是祖传的墨宝,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胡倩忍不住又挖苦道:“还祖传的墨宝,呸!拿我家的东西,还好意思张嘴。”

电视机画面上,专家们开始鉴定那幅画了。在静默中等了片刻后,就听专家说:“这是一幅普通的牡丹富贵图,年代大概是民国后期的,市场价也不过几十块钱吧。”

专家的话,一下子把所有人震蒙了。这时,专家就从画的个人风格、印章、题跋、纸绢、装潢等专业知识进行解释,最后指着画上的印章说:“这个印章刻的名字叫顾润泽,在中国历代都没有一个大画家叫这个名字,也就说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画。”

王磊还没从惊愕中醒过来,顾兵却打来了电话。顾兵的声音很低沉,他说:“快看市电视台的《寻宝》节目……”

王磊皱着眉头看了胡倩一眼,然后轻轻说了句“正在看”。顾兵兀自叹了声:“没想到李娟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拿画去鉴定了,唉,也怨我当初跟她开了句玩笑。”

“玩笑?”王磊不解地问,“啥玩笑?”“其实这幅画是我爷爷画的,我爷爷年轻时是个文艺青年,只是我爸和我没有遗传到这个基因。那天,我看到你要扔那幅画,本来没在意,但看到画上的印章与我家里保留的爷爷遗物一样,就确定那是爷爷的画。你当时说画不值钱、不是名人的画啥的,我怕说出真相让你难堪,就没吭声……你是知道的,我从小是爷爷看大的,发现他的遗物能不高兴吗?所以在路上,老婆问我要这幅破画干什么,我顺嘴就吹了句‘这可是幅名画,王磊不识货,我可识货’,没想到她竟然信以为真了。要不是我刚出差回来,她质问我,我还不知道发生这一连串的事呢!”

王磊沉默了,心想:看来那五千块钱得还回去了,但曾经的友谊不知还能不能回得去……

(发稿编辑:刘雁君)

同类推荐
  •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故事会(2017年12月下)

    故事会(2017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百姓话题(2)

    百姓话题(2)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青年作家(2015年第7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7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2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热门推荐
  • 浑沌仙尊

    浑沌仙尊

    故事开始于三千年前,那时蓝星夜战出现引领超凡时代,任务中赵翼文(南宫昕雪)在太玄界建立了道宫,剑尊出世,独创魂剑道,于荒古界晋级之争中,道宫独领风骚……ps:这是一位大佬和的成长史。
  • 两个土豪

    两个土豪

    屁大的黑瞎子沟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孙子多,一个是菜包子。孙子多三辈单传,父母为了孙氏家族人丁兴旺,把希望就寄托在他的身上,给他起个名叫子多。父母也是糊涂,子多倒无可挑剔,关键是和孙氏联系在一块儿,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可孙子多不这么看,他觉得名字就是称呼,相当于商品上的标签,要想创出品牌,除自身的产品过硬,牌子必须标新立异。父母能给他起这个名,这里包含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孙子多当然不负父母的厚望,媳妇也争气,一下子给他生了个龙凤胎。菜包子当然不是餐桌上的主食,是一个人的外号。之所以叫他菜包子,是因他姓蔡。
  • 穿越火线之绝世战队

    穿越火线之绝世战队

    八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在游戏中相识、相知。当他们创下世界二连冠的辉煌时,一款新的,闻名于世界的游戏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他们,还依然能创下属于他们,属于国家的辉煌吗?
  • 幸运的三叶草(原创经典作品)

    幸运的三叶草(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谨以此作,怀念周星驰电影!力求星爷风格,机智、诙谐、调皮,带点无厘头。*小健哥出世啦,这个世界从此不再安宁。看我顽皮小少爷七十二变,极尽搞怪之能事。且看极品小少爷如何一步步成长,走向辉煌,创造历史,书写传奇~
  • 变融

    变融

    普通人徐图遇到极为不平凡的使命,在异星科技的加持下。拥有了超越凡人的智慧,同时也肩负了艰巨的使命——一千年内改变人类文明的走向,消灭纷争,消灭恶念,消灭侵略性。一千年内无法成功,徐图及地球文明便会被强大的宇宙联盟抹杀掉。宇宙联盟为了维持宇宙的和平,对所有新出生的文明加以监视,有侵略倾向的在没成长起来前随手灭之。有挽救余地的派遣特使引导,引导成功就接纳进宇宙联盟,补充新鲜血液。徐图的使命看起来简单,又有超越常人无数倍的智慧。但地球上国家繁多,宗教林立,文化差异,以至于很多民族水火不容、不死不休。想要和平引导谈何容易。一千年时间只短不长……
  • 系统之娱乐天后

    系统之娱乐天后

    【新书《快穿:每天都在和男主作对》: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快穿游戏,一个以游戏为借口去深爱的人。1v1,SC】18岁之前的秦暔,身形臃肿,胆小怕事;18岁后的秦暔,完美蜕变,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她是作为歌手永不能被超越巅峰,她是作为演员永不能被打败的奇迹!多钻石唱片、顶级广告代言、时尚宠儿、戛纳影后……背靠顶级造星系统,站上娱乐圈的顶端!她是秦暔,她是娱乐圈的女皇!
  • 地产圈之逆生

    地产圈之逆生

    地产圈深不见底,她数年如一日在浅表层耕耘,某日,蒙尘地块就在眼前,无钱,无势,怎么拿下?她辟了条蹊径……他天赋异禀,不喜权谋,却被卷入重重纷争。她和他一眼千年,又能否携手天涯……
  • 华裔身份的追索与建构:美国华裔文学流散叙事研究

    华裔身份的追索与建构:美国华裔文学流散叙事研究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成为一种显学,受到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内专家和学者持续关注和重视,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视角丰富多彩。但本书在批判性地汲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流散叙事视角出发,结合后殖民理论,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华裔作家和华裔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漂泊精神意向、心理状态、身份意识、身份归属、身份重构、不可避免的跨文化交流和多元特质新文化景观进行了深度的、系统的、别样的阐释和研究。本书共包括6个章节:导论、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之根的追寻、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建构、美国华裔作家的现代视域与融合态势、结论。
  • Before he Kil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1)

    Before he Kil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1)

    From #1 bestselling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heart-pounding new mystery series.In the cornfields of Nebraska a woman is found murdered, strung up on a pole, the victim of a deranged killer. It doesn't take long for the police to realize a serial killer is on the loose—and that his spree has just begun.Detective Mackenzie White, young, tough, smarter than the aging, chauvinistic men on her local force, finds herself called in grudgingly to help solve it. As much as the other officers hate to admit it, they need her young, brilliant mind, which has already helped crack cold cases that had left them stumped. Yet even for Mackenzie this new case proves an impossible riddle, something the likes of which she—and the local force—have ever s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