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8900000006

第6章 叫我桂哥吧

夏丹静静地躺在桂欣的臂弯里,桂欣将沾在她头上的杂草、枯叶,一点点拣掉,温存地说:“丹丹,你冷吗?”

“不冷。”

“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你为什么要我叫你‘桂哥’呢?”

“嗯?你怎么不说话?”夏丹发现周桂欣没吭声,坐起来,不解地望着他。

“‘桂哥’是我的乳名,只有我娘叫过,我爹叫我‘欣儿’

”。周桂欣说着,眼里闪着泪花,又说:“已经好多年没有听人叫我‘桂哥’啦。”这个回答,让夏丹感到意外,难怪她叫“桂哥”的时候,明显感到他的身子激烈抖动,情绪变化很大。

“现在你娘不叫你‘桂哥’,叫什么呢?”

“她不在了。在我三岁的时候,意外身亡……”

夏丹不敢问了,再问下去,一定会触到周桂欣心底最痛苦的那块伤疤。周桂欣坐起身,拍了拍肩上的灰土和杂物,很认真地说:“如果我出身不好,你会介意吗?”

夏丹愣了一下,没想到周桂欣会问这个问题,她毫无思想准备,摇摇头说:“你说什么?”

“我是说,我跟你不一样,我家是地主,是斗争对象。”

明白了,原来周桂欣沉默的性格是跟他的家境和成长环境有关,跟他相处了这么久,夏丹还从未问过他的家庭情况,因为她天真地想跟心上人在一起,只要觉得幸福快乐,其他都无关紧要。

“那有什么关系?***说过:应该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只要接受改造,成为劳动人民的一分子,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

听夏丹这么一说,周桂欣感动不已,紧紧拉着夏丹的手,说:“丹丹,你放心,只要你不嫌弃我的出身,一生一世我都会对你好的。来,我把家里的情况全部告诉你。”

白杨树下,夏丹依偎着周桂欣,听他讲起了自己的往事:

周家在离化州城一百多公里的乡下沙塘镇沙塘村,站在村口,抬起头,一眼就能看到山下有一栋灰瓦粉墙的大宅院,宅院的屋檐角挂着铜铃,“叮叮当当”在风中摇响,很远都听得见。周家的茶山、耕地、房屋、池塘和牲口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家里人丁兴旺,衣食无忧。

八月桂花遍地开。我出生的时候,娘在月子里闻到从后山飘来的桂花香,对我爹说:“桂花开,幸福来。他爹,咱娃儿将来长大了,一定会大福大贵,就叫他‘桂哥’吧?”

爹说:“好啊,那就叫‘周桂欣’,以后让咱儿子持家,周家一天比-天欣荣,从那以后,我娘就亲昵地叫我“桂哥”,爹和爷爷奶奶觉得叫“哥”有失辈分,就唤我“欣儿”。

娘没有正儿八经地读过书,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卧房里供着观音像,经常烧香跪拜,吃斋念佛。她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点燃三支清香,跪在观音面前,双手合一,念念有词,求观音菩萨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拜完后,手里拨着念珠,走到床前,揭开幔帐,看我醒来没有。

木床很考究,沿边和顶檐都比较宽,雕着牡丹、荷花、鸳鸯、水流和童子绣像。幔帐是棉麻纺织漂白而成的,上面吊着彩色的缨穗,风吹幔帐,彩穗影晃,妙趣横生。娘经常坐在床边,哼摇篮曲,跟我嬉乐,给我讲趣事。娘精心呵护我,娇纵我。我三岁多了,蹲马桶的时候,还要她在身边陪着。

那个盛夏的午后,我正在睡觉,朦胧中,听见娘跟爹在说话。

“今年收成不错,谷子都收回来了,得赶在雨季前晒干、脱粒。我到晒谷坪里看看去,一会再吃早饭。”

“他爹,你小点声,别把桂哥吵醒了。”

“哎。我走了……”房门“吱咀”一声开了,爹出去了。

娘窸窸窣窣,没有了动静。

过了一会儿,我躺在床上叫唤:“娘,我想尿尿!”

“哎,娘就来,就来”?…”

可是,等了一会儿,娘没到我跟前来,只听“嘭”地一声重响。随即,就听见娘“啊啊”地惨叫,门口传来急促的跑动声。

我撩开幔帐,好奇地伸出头张望,看见娘倒在血泊中抽搐,肠子流在蒲垫上,手里还拽着一串佛珠!我吓得目瞪口呆,哗啦啦,憋了半天的一泡尿如决堤的洪水,倾泻直下,然后,号啕大哭!从那以后,我一遇到惊吓就有小便失禁的毛病。

奶奶听到我的哭喊声,蹑着小脚,扶着房门进来,看见眼前的情景,魂飞魄散,当场晕过去。

紧接着,家里的管家、佣人都来了,一个个失声惊叫,乱作一团,有人赶紧跑出去给爹报信。

爹冲进卧房,推开众人,抱着娘的头,拼命摇晃,大喊:“他娘,他娘,你怎么啦?你醒醒,醒醒啊!”

娘面色苍白,已经没有任何反应。

爹抬起头,满脸是泪,眼露凶光,狠狠地盯着管家,吼道:“谁?谁干的?快说!”

“这,这……”管家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回答不上。

一佣人从地上捡起一把火统猎枪,管家看了看,眼珠子睁得像牛眼,几乎快跳出来了,惊恐地说:“大少爷,这枪是您的呀。”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事后,真相查清了,爹知道后更加痛苦不堪。原来,那天中午,爹离开我和娘时没有关紧房门,年仅十一岁的五叔溜进来,想找我玩耍。他看见我娘盘腿在蒲垫上打坐,门后有一支火统猎枪。那把猎枪,他平时就想玩,爹不给,还喝斥他“不许乱动”。趁现在没人看见,他蹑手蹑脚拿起枪,摸了摸,胡乱拨弄一通,没想到枪已经上了膛,枪口正对着我娘!在我叫“娘”时候,娘转过身子,看见了黑洞洞的枪口,刚想制止五叔,枪响了,几十颗铁沙弹同时射进娘的肚子,打成了蜂窝。娘……

讲到这,周桂欣讲不下去了,两个肩头不停地耸动,抽泣起来。

夏丹眼里嗆着泪花,将桂欣的头揽在自己胸前,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肩,-言不发。

周桂欣调整了心情,抬起头,继续往下讲。

这事发生后,外婆家里的人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纠集了本姓家族男男女女二十多号人,准备上门找周家算账,要周家找出凶手,“以命抵命”!

爷爷知道后,急得跺脚,事情已经发生了,人死不能复活,周家可不能再赔上一条性命啊!他派人偷偷跑到山上搬救兵,找土匪头目“青头佬”出山。

闹事那天,“青头佬”的人马荷枪实弹提前守在周家大院,两挺机关枪,一左一右,架在院门口。“青头佬”挎着短枪,腆着大肚子,两手叉腰,站在中间。

外婆家的一帮人抡着撅头、洋镐和木棍,气势汹汹从二十多里的地方赶来了,看见有土匪帮周家把着门,不敢贸然闯进去,就在门外大喊大叫。

“青头佬”冲着大伙吆喝:“大伙都给我听着,周家大少奶奶的死,是她自己不小心触碰了猎枪,走火了,与其他人无关。谁要是借故闹事,与周家过不去,就别怪老子腰里的家伙什不长眼睛!”

话音落地,爷爷拖着长辫子走出来,老泪纵横,跟亲家打躬作揖,赔礼道歉。

外婆家的人见周家先硬后软,知道硬碰硬没好处,只好顺着台阶下坡,答应坐下来谈判,处理丧后事宜。

最后,由“青头佬”担保作证,双方签下协议:周家赔给外婆家一百两银子,两亩耕地,二十石稻谷和一头大水牛,一次了结,外婆家保证今后不再追究此事。

外婆家得了钱财后,一群人哭哭啼啼撤回去了,事情就这样平息下来,五叔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娘在世的时候,我从没听人叫过她的名字,我爹也只称呼“他娘”。周家在她挽联上写的是“周氏”。娘意外身亡后,外婆家跟周家老死不相往来,周家的人也对娘的事情也很忌讳,缄口不提。所以,我娘的情况我知道得不多。

有一年,乡里来了花鼓戏团,在晒谷场上搭建了戏台,“咿咿呀呀”

唱了三天三夜。

爹摆酒设宴,迎来送往,跑上跑下。自娘死后,家里还是第一次这样热闹,爹也是第一次这样开心。

戏团子走了,爹把唱戏的当家花旦云娘赎下来,拜过洞房,娶为正房,云娘就成了我的继母。

云娘长得很漂亮,眉目传情,妖艳妩媚,人很精明,就像后脑勺长着眼睛一样,很会讨我爹的欢心。

但我对她没有好感,背地里还骂过她是“狐狸精”。

爹和云娘不久生下聋哑弟弟小栓,这个弟弟从小体弱多病,长得瘦小,但很乖巧。我跟弟弟很亲,这兴许是血浓于水的缘故吧。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 难以忘却的歌声

    难以忘却的歌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是中国最早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的论述。它成书于西汉,总结的是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华先知们就已对“凡音之起”的生成原由讲得深刻入理、明明白白,不愧为人类世界音乐思想史上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典籍。河曲民歌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以鲜活的姿态诠释了先人古训的深邃智慧和穿越时空的恒定真谛。可以说,它是体现中华民族音乐美学思想的“活样板”!
  • 生命的“护花使者”

    生命的“护花使者”

    郭传火彭飞八年做一件事,你能坚持多久?没有什么报酬,你愿意做吗?——题记。倪龙事迹简介倪龙,今年40岁,在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从事掘进工作,从未出过工伤,甚至连手脚擦破皮的小伤都未曾发生过。从1998年开始,倪龙不计报酬,坚持在工作之余检查安全隐患,并在检查隐患的同时动手消除隐患。倪龙下井时还担当着义务安全检查员的职责,为工友们开辟出安全的“绿色工作环境”。并且,倪龙还给自己订下了规定:只要下井,就要检查安全隐患。自1998年以来,经倪龙排查并得到整改的安全隐患达到500余条。
  • 趣谈修辞

    趣谈修辞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人,很容易老去。我很想知道,有生之年,我爱的你,会过得好吗?我们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再简单不过,不论生活给予什么,遇见了谁,坦然地接受便是,这是内心最美的姿态。
热门推荐
  •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当下数字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日趋严重的致瘾化、泛低俗化、高碳化、自由化和虚假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艺术德性失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相比发生了重大嬗变。因此,阐明数字艺术德性本质,进而研发有利于数字艺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路径就是本课题的基本研究目标。本课题有四个创新点:一是首创了“利他行动”德性本质观;二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的异同;三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生产德性、传播德性、消费德性、文本德性的不同本质及其互作关系;四是首创了低碳艺术理念,并阐明了其德性价值。本成果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的基本规律,开创性地建构了一整套关于数字艺术德性和低碳数字艺术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开辟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数字艺术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空白,增加了该学科的知识储备,初步形成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数字艺术中国学派。
  • 鸳湖用禅师语录

    鸳湖用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无颜谋妃

    无颜谋妃

    一朝梦碎,她附体重生。说她是无颜妖物?素手轻点,嫡母恶父双双归天。说她是红颜祸水?勾唇一笑,天凤南暨战火不休。断情绝爱,偏偏百变王爷死皮赖脸,冰山皇子霸情夺爱,前世冤孽追悔不休!远离朝堂,可恨家事国事步步相逼,神秘身份不得安宁,苍生愚昧敬她如天!无颜谋妃,倾城祸水,无奈叹一声,无情总被多情扰,逆天改命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愿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清泉般自然地流淌,直过你我的心灵。让我们一同感动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力量,分享那些永远美丽的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展示那些虽然普通、平凡却蕴涵意义的人生。60位人物来自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整个中国。
  • 淡定王后不争宠

    淡定王后不争宠

    美丽的公主身骑白马,嫁的却是自己喜欢的男人的哥哥,当鲜血染红了嫁衣,当爱人成为陌路,唯有让烈火燃烧真爱。
  • 湘学略

    湘学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还是延续了马教授趣话经典的写作路子,这是她的“趣话经典”系列第3本,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继续品赏聊斋众女鬼的爱情。绿裙飘飘的连琐,顽皮笑闹的小谢,追求精神爱的宦娘,巧妙复仇的窦氏,改恶向善的聂小倩,风雅多才的林四娘,沉缅的公孙九娘……聊斋女鬼之美有不同风采,聊斋女鬼凄美纤巧,有深刻内涵和哲理韵味,人鬼之恋的缠绵悱恻……马瑞芳教授为你一一细细道来。
  • 天庭快递

    天庭快递

    凡人收到天庭快递,走上人生巅峰……(每天保底3更,随时爆发!)
  • 我老婆是女王

    我老婆是女王

    傅洋很无奈,实力强无敌!且看他一路精彩纷呈、欢乐爆笑。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