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识词解字】
初:开始,基础。终:终结。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儒家经典。
【文话白说】
作为一个求学者,求学的初期要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去读“四书”这些经典。
【微言大义】
循序渐进、从简而繁,是学习的规律。像我们的小学阶段,就是学习的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懂得这个道理很重要。
【经典故事】
朱熹和山下
敖江北岸山下村,人烟稠密,阡陌纵横。早在宋代就以物阜田丰,交通便利,商旅辐辏而名闻四乡。北来南往的客人无不在山下村歇马停轿,休息打尖,天明又匆匆上路。
相传,理学宗师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路过山下村。那日骄阳当空,盛暑难耐,朱熹走得口干舌燥,双脚发软,瞥见路口开一间茶馆,忙走进茶馆坐在板凳上、呼哧呼哧直喘气。这茶馆旁边一棵大榕树,枝干苍虬,绿叶如盖,清风飒然,令人神清气爽,确是纳凉的好地方。朱熹口啜香茗,开襟纳凉,浑身舒坦,连日的困顿疲劳消除了大半。
茶馆主人是个年近半百的妇女,膝下仅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是她在下山路上生的,取名“下山”。这下山自幼好学。终日手不释卷,朱熹既是一代大儒,自然喜的是读书郎。爱的是栋粱材。他沉吟一会,从身上摸出一枚通宝,笑着吩咐道:“替我办九样下酒菜来。”女主人接铜钱在手,心里像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办嘛,得罪了客官;办吧,区区一枚铜钱如何端出九碗菜?怔怔地愣在那里,脚像生了根似的提不起,走不动。下山见母亲受窘,抓起铜钱说:“娘,我有办法!”
下山如飞窜出茶馆,不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把韭菜喜眉笑眼地站在朱熹面前。朱熹见状,忙把下山搂在怀里,抖动着花白胡须,高兴地流出泪水。原来,“韭”与“九”同音,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验证下山的才学。不料聪慧的下山即刻猜中了哑谜,怎不使朱熹兴奋激动呢?
朱熹在茶馆住了一夜,第二天带走了下山,悉心教授。那下山不负师教,高中进士,官拜两浙路提点刑狱。下山官高爵显,举家北迁都城临安。他为感激朱熹提携教诲之恩,在茶馆原地修起一座“朱子祠”,内供朱熹牌位。春秋两季,乡人顶礼膜拜,遗迹至今尚存。
评点:下山虽小,却聪慧无比,自幼好学。正因为他是一个“基础”较好的孩子,才赢得朱熹的青睐。实际上,任何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从小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
【知识链接】
“小学”的含义
“小学”,在古代就是古汉语文字学。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每个文字具有三个部分:1.字形;2.字义;3.字音。在汉代,分别不很显著。宋末王应麟《玉海》已分成三种:体制、训诂、音韵。清代的《四库全书》,把小学书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类。小学附庸于经学,以经学为大学,故称语言文字之学为小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识词解字】
《论语》:孔子的弟子编著的记录孩子言行的书。善:好。
【文话白说】
《论语》这本书,一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好书。
【微言大义】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自古以来,这部书就成为求学者的必修课。虽然时代发展了,但这部书所体现的思想价值依然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经典故事】
磨难见信义
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个个面黄肌瘦,有的弟子,心中因此而忧虑。但此时,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子贡见同学们如此饥饿困顿,便用自己身上的财物,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少许的米回来,希望给大家解解饥。人多米少,颜回与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为大家煮稀粥。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恰好此时,子贡从井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走到了夫子的房间。
子贡见了夫子,行礼后,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明确地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夫子。
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说道:“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
于是,夫子便召了颜回来,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
孔子问:“为什么呢?”
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听后说:“原来如此,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颜回退出了之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几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评点:这个论证里的故事,让我们有一点很受启发,就是我们即使亲眼见到的事实,有时候和我们想像的也不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动作背后的存心,就很可能会发生一些误会。
【知识链接】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识词解字】
孟子:即孟轲所写的书《孟子》。止:只。道德、仁义:指旧时的道德规范。
【文话白说】
《孟子》这本书是孟轲的作的,一共分为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方面的言论。
【微言大义】
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所以,后人把孔子和孟子合称为“孔孟”,他们的思想言论代表着几千年正统的道德标尺。到了现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仍然对对我们产生着深刻影响。
【经典故事】
孟子休妻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
孟子说:“她叉开腿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
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评点: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虽然孟子主张礼仪,但年轻时的孟子也难免发生看问题片面的情况。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就懂得了仁义礼仪应该是相互。
【知识链接】
《孟子》作者之谜
孟轲自著说:《孟子》的最早注释本,是汉代赵歧的《孟子章句》。赵氏在该书的《题辞》(即序)中说:“孟,姓也;子者,男子之通称也;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师生合著说:此说主张《孟子》由孟轲口授,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整理成书。宋朱熹、清魏源是主张孟轲自着的,但都认为有孟子和弟子参加。
弟子辑成说:唐韩愈首先提出弟子辑成说这一论点。他在《答张籍书》中说:“孟轲之书,非轲自着。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此后,宋晁公武、清崔述又为之补充了三条理由。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识词解字】
平:指平声。上:指上声。去:指去声。入:指入声。四声:指汉语拼音的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文话白说】
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微言大义】
古人能把说话的声音分为四声,并懂得声音的协调作用,说明古人很早就对乐理和声调等做过研究。我们经常为那些抑扬顿挫的演讲和诵读而深深吸引,不能不说是对方巧妙而恰当地运用声音学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应该懂得:要使自己的声音打动别人,也不学习对声调的掌握。
【经典故事】
焉知鱼不化为龙
明代学者邱浚,幼年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浚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老师看见了说:“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
接着念道:细雨肩头滴;
显贵的儿子一听,目瞪口呆,对不上来,邱浚却胸有成竹地,对道:
青云足下生。
老师听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让给邱浚。
显贵的儿子不服气,放学回家,将争座位的事,向父亲哭诉。显贵听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里来,一见面,就气急败坏地喝道:
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鄙视一笑,从容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显贵一听,吓了一跳,知小邱浚非等闲之辈,长大后定有出息,无话可说,只好放他回去。
评点:对联是中国国学中的精华,其中最早平仄对称,联对不仅要聪敏机智,更要讲究平仄相对,这样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如果做到“对答如流”,尤为不易。
【知识链接】
四声
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上声、去声又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舒声韵尾以元音或者鼻音结尾,促声韵尾以塞音结尾。入声除了是一个声调,还是一系列以塞音收尾的韵母的统称。现代普通话已经失去了入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区分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和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识词解字】
《中庸》:书名。子思:孩子的孙子。中:处事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永不变化的意思。
【文话白说】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作的,“中”是守于正道,没有过与不及;“庸”是依着正道做人做事。
【微言大义】
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要求人们做事不要走极端,而是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当我们成年之后,就会发现“中庸”的道理是很值得借鉴的。
【经典故事】
中庸之道的故事
孔子的学生曾点、曾参是父子。有一天曾参在田地里干活,笨手笨脚地把禾苗锄掉了,曾点勃然大怒,拿起棍子狠揍曾参,曾参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也不躲,结果被打晕过去了。一会曾参醒过来,还恭恭敬敬的对父亲说:“儿子不孝,惹你生气了”。旁人看到了都夸曾参“仁”——仁者孝为先,父亲把自己打成这个样子还不逃不反抗,多好的一个孩子。可这事传到老师孔子这里,孔子却生气了,不让曾参进门,不认他这个学生。孔子说了:你父亲下狠手打你,有可能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你父亲就会犯罪坐牢,即使不把你打死,打伤了他也会伤心,也是一个过错。他打你,你就应该躲避,这才是真正的孝。你以为不躲避就是孝,那反而是在怂恿你父亲犯错。就是最大的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