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5900000013

第13章 深度调查的初期(6)

我终于领会了县一级领导(尤其是陈白尘)为什么要采取高姿态的封锁政策来对待这个实在是很普通的问题,基层官员们的远见和对老百姓心理承受力的了解,确实很深啊。于是暗自告诫:一定要小心,莫把这个家给踹烂了。

等砣三娘三番感叹之后,满爹转移话题到谷子的产量和明年村里养殖规模上去。章强照看了几回梅芳的病势。盛兴而来的砣三娘见恩人家里实在帮不上什么,才怏怏告辞。

时间已过下午四点,我举碗跟满爹父子碰过,准备回城。

不料满爹未肯,硬要再喝一碗,并说下午的班车已经进城,必等明晨方能返回。我傻傻地问章强:“果然没车了么?”章强咧开嘴笑,摇摇头:“真没车了。”

“是么?还不信我。”满爹的天真表演很差劲。我知道,这对父子要留我一宿了。

9.章问樵的成长史

坐在晚上九点多钟的山间盆地里,仰望长空,一线儿银钩的月,如隐约于旷野中的一丝虫鸣,微弱而单瘦。

三十七年前的七月某日,章问樵就出生在一线儿金的月光里。刚刚改造了新居的大队书记章玉昆迎来他家里第一个男婴。

六亲乡邻齐聚,公社领导和村中德劭捧场,让刚降世三天的章问樵有了乡里同龄人所没有的隐形身份。板桥铺人都揣测:这一片天下将来可能还是章氏家族的。

然而,猜测很快变成噩梦:章问樵出生三周岁后方会说话,四周岁后才敢迈步前行;大半时间病病怏怏,到五岁上干脆一病近死!

那是阴历三月二十一。父母早晨下田移秧,大姐去打猪草,七岁的二姐在灶堂里煮饭,已经感冒发烧了三四天的章问樵独自仰躺在火柜里。他忽然感到体内炽热难当,昏昏糊糊中支身竖项,把八仙桌上的一碗清亮的冷酒喝干。

接着一觉睡去。直到一周后在十几公里外的地方才醒过来。

上午九点多,温暖的太阳照进房内,移秧归来的父母和助工的乡亲们兴致饱满地洗漱吃饭。一阵亲昵的呼唤没喊醒他。人们惊恐万状,紧张的呼叫将整个板桥铺掀了起来。一小时候后,公社医院的卫生员和大队赤脚医生先后赶来,把脉听诊之后,医生面色惨白:“赶快!赶快送区医院去!否则来不及了——”

五岁的章问樵身躯瘦长,僵硬病体笨重得像一段石板。村里最有力气的男人争着来了五六个。民兵营长点将,轮流抱持,步行上路,一定要在上午十一点前赶到河湾区医院!

河湾镇距板桥铺有十七八里山路,高低起伏,最陡处坡度不小于四十度,一里路的陡坡,需得爬上半小时。在不到两小时内抱着沉重的病孩上岭爬坡,人们不禁悬心吊胆。

章玉昆临危镇定,反复叮嘱亲邻们不急,自己则搀扶着怆然欲绝的妻子,踉跄而行。

上午十点二十分,河湾医院大门口早等满了医生护士,他们已接到公社电话,做好了急救准备。当医生护士接住章问樵时,章母双腿萎顿,蔫然倒地……

公社出面,院长出马,紧张有序。问题来了:要紧急输血!

医院没有血库,县医院太远来不及,只能亲人献血。父亲的血型不对,族亲的血型不对,公社干部的不对,小学老师的也不对,章氏外戚的血型仍是不对!

医生想到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的章母。

章玉昆一脸怜惜与无奈。妻子听说要献血,像意外得了巨能似的,下床飞奔而去。

只有母亲的血液与章问樵合型。前后两天,母亲输送给章问樵四百毫升血液。接下来便是难熬的等待……

一天,两天,三天。医生说,……只怕没救了。第四天,院长找到章书记,要他准备后事。

年近古稀的章家岳母闻讯赶来,指着院长道:“要不尽力抢救,我就去县委告你!”

院长知道章书记的岳母是个抗日女英雄,连地区行署专员都要去拜访的人,他哪敢得罪?最先进的药物下去,又一个漫长的一天过去了。

第六天凌晨,守护一旁的母亲终于看到章问樵苍白的指头有微微一丝颤动!她飞身跑到值班室告诉医生:崽醒来了!崽醒来了!……医生们跑来一看,不禁愁容大展。院长立即派锅炉工到五公里外的抗日英雄家去报喜。

看着脸色逐渐泛红的吃喝说话很为迟钝的儿子,章玉昆有了新疑虑。于是问医生:“这孩子日后会不会变白痴?”

主任医生说:“他读书了么?”“还没有,只在家里教过几个数字,教写自己名字,当时就没学会。”“那只有今后再检测了。”

章玉昆缺少“等到今后”的漫长耐心,第七天晚上就拿来钢笔纸张,写下九个阿拉伯数字要他认。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大病之后的章问樵居然逐一念了出来。不仅如此,他还将原来教而不会的“共产党”“毛主席”都准确认读出来!

围观的医生、亲友,无不愕然。

自此,章问樵发病前后的迥然异变,成了河湾镇周边各乡村的饭后谈资,直到有一年的全区群众代表大会上章玉昆借机将这传说视为“封建迷信”,才没再流传。然而,章问樵是公认的“聪明人”,已成不争的事实。

接着,又有传说从小学教师那里出来:

章问樵在第一次用毛笔写小字练习时,将本子弄得墨汁斑斑,被语文老师臭骂一顿,责令他翌日早晨一定要交一版工整、规范的作业来。章问樵一晚未睡,梦中练习,懵懵懂懂半夜爬起将作业写就。翌晨交卷,老师不敢言语。老师想:章书记为何要替小孩写作业呢?

老师对校长说:这分明是书记写的!校长看了作业,也闷在心里好几天不快活。有天终于憋不住,对来校检查工作的章书记含蓄提起,章书记不以为然。章问樵的作业每天一样,且有愈来愈好的倾向。校长不得已只好直说。章书记把儿子喊到跟前,当着面,在白纸上书写一份作业。

看着小小的章问樵运腕坠肘、凝神静气的模样,大人彻底信服:这孩子,聪明!

一眨眼,章问樵读初中了。

当时每个公社有高中、初中;每个村庄有小学,老师们乐观而负责,淡泊而高尚。

小小章问樵在语文、数学和文艺表演方面均表现出极好天分。他的作业质量与卷面,总是全校初高中学生的模范。

在一次全区中学生词语默写比赛中,他以一小时默写四百多个词语合计八百九十余字的速度和仅有一字写错的高准确率,获得全区词语比赛第一名。自此,他作为考重点中专的对象来培养。

然而,升学考试失误,结果被一中实验班录取。这已是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

正在家人、族亲和朋友们高度期望之时,眼界大开的章问樵的学习成绩开始直线下降。

听不懂课程,完不成作业,经常挨班主任训斥,他甚至暗暗打算逃学。

两年后的全县预考,他以一分之幸没被刷下;高考结果,是距中专最低线还差四十余分。

十五岁的章问樵回家砍柴、割草、喂牛,带着一批差不多年龄的同村孩子,将一座座青山砍成“癞痢头”,把一条条田堘割得寸草不存,而村里的牛们却日见膘肥体壮。

大人们开始叫他“小章书记”。

章玉昆看着孩子不懂事,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化变他的愚蒙。于是,提着烟熏火烤的“束脩”找到初中时期对他异常严厉的“阎王爷老师”许建中,请他带着复读。这位许建中老师,此时已经调进了县一中任教。

然而,当许老师将分数报给校长时,校方却说:这种成绩还有什么希望考大学呢?

这话,让站立一旁的章问樵全身一震!

“这种成绩?”少不更事的章问樵的人生就在这句话里悄然发生革命性变化。

章玉昆老人在与我谈及儿子这段经历时,反复强调:“问樵一生,如果没有许老师这位恩师,如果没有一中校长那句刻骨铭心的讽刺,或许就不会这么好强,这么决断……”

说到许老师,我是知道的,因为他也是我的高中地理老师,后来一路做了校长,局长和政府教育督学。

无奈,许老师只好带他到另一所中学复读。

章问樵一直被亢奋的情绪支配着。他后来跟父母亲说:“我要是不把书读好,不考上大学,就不回到这片土地来……”

当时,那所学校聚集了全县最高明的文科教师,章问樵开始认真听课、作业和自学。然而,他很快发现,课堂学习效率十分低下,进度特别缓慢,尤其是当他如饥似渴求补新知的时候,大量时间被教师浪费在慢条斯理的课堂里。

他开始寻求艰难的自学。

就是这一年的自学,让章问樵惊讶发现一个道理:自己所遇都不是什么高明者,而是“最不高明”的老师。每次小考,同学们挣分苦极,而他得失无意;成绩一出来,往往又让老师、同学大跌眼镜——章问樵所有学科都在大幅攀升,尤其文科科目,更走在全校学生前列!

到第二年预考前的全县统考时,他的总分已位居全县前三!

那所学校的校长对许建中说:“章问樵今年考不起重点大学,我们全校就要黑乎乎一片!”许建中待听了几个老师说到章问樵学习方式和态度后,惊喜变为忧虑。他问章问樵:“上课不听课,你怎么提升成绩?你要知道,这只是摸底考,而不是高考呵!”

不知天高地厚的章问樵傲然一答:“他们不会教书,没一个人当得你!”

教书几十年的许建中,被这句话震撼得半天没做声。一生中还从没学生直截了当说老师“会不会教书”,大人们谈得最多的也只是“愿不愿”或“能不能”教书,还从未有人想到“会不会”,更别说一个中学生了!在谁都可以说“你要是到了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就去教书吧”的时代里,除了职业教师,有几人琢磨过书应该怎么教呢?

那年高考,章问樵达到中师录取线。

他不去填志愿。

章满爹问他:“还是去吧,做个老师总比做个农民强。”章问樵沉默不语,没有理会。

满爹进城找许建中。许老师说:“他是不愿做老师的,所以不填志愿。”那年,全县惟有两人未填志愿,那就是同处一乡的陈白尘和章问樵。

后来,许建中理解了问樵——如果填报了志愿,班主任一定会为了升学率和高考奖金背着自己填上某某师范并且专业服从;而录取了不去就意味着下年不能参加高考。

章满爹和许建中一致决定:干脆,由他再复读一年。

这一年光景远不如上年的好。班主任是个好好先生,什么事都无可无不可,班级恋爱成风,搂抱也不制止。科任教师自大高傲,望天授课;个别老师整天东拉西扯,张扬自负。最让他气愤的,是数学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和提问探究习惯大为光火,经常冷嘲热讽,甚至打击报复。

他想:干脆,从此以后的历次小考只做难题和有疑问题,那些做得对的答案全写草稿纸上。

从此,章问樵学科成绩成为全班一道最为残破的风景:语文四五十分,数学七八分,英语两三分,政史地学科一律的一二十分;总分一般百多分而已。

议论出来了:高考成绩是假的啊,“绣花枕头”啊,好高骛远不自量啊等等。

章问樵继续自学,将一本本教科书串起来读,将一个个章节变成专题,专门找专题性强的竞赛题目做。而作文呢,基本是写小说、写话剧、编相声了,课堂作文再也不交。

一年一度的预考如期来临。满爹亲自进城督战,许建中却不看章问樵一眼。班主任整天朝他哼哼唧唧,数学老师每节课会骂几分钟人,谁都听得出指向是章问樵。——对于这一切,章问樵选择了一个字:“忍”。

他在等待预考的到来,不,是高考,也只有高考。一个声音在胸腔里呐喊一年了:“我要复仇!要你们看看——就算没你们教,依旧可以学好!”

全县摸底考试,章问樵的看家功夫再次震撼全校师生:总成绩全县第一。

备受打击的数学老师在考后分析课上红了脸说:“章问樵的成绩,我……无法理解。从没看到这种现象!”

与章问樵坐同排的陈白尘,得意地发出“咯咯咯咯”的笑声。只有陈白尘知道章问樵在使小聪明,不断折磨着这些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教师爷们。

那年高考,再次证明章问樵不是补天石。

语文考试突然腹泻,做卷不到一小时,上厕所三次,只得提前出考场。班主任追拽他回去,章问樵哭着喊:“老师,我短裤里拉了屎……”

结果,超中师线五分,距部属中专线一分。

“老天似乎专门跟我们问樵开玩笑。”满爹一脸凄然地回想,“许老师发来最后通牒,说如果不去填志愿,今后再不要找我复读啊……”

问樵问满爹:“我是不是可分你部分家产?”

满爹懂他意思,孩子是想卖了部分房产去复读。他低着头没说话。母亲一旁瞪满爹,要他表态,满爹假装没看见。

他心里在矛盾:一次不填志愿可以,二次还不填,难道还有三次吗?师范怎么了?做教师不是很好吗?自古以来就只有两个饭碗是金的,一做医生一做教师。农家子要大野心做什么!但又想回来,假如孩子想再斗一次你不支持,今后社会变了,岂不要怪老子一辈子?

两害相权,满爹选择了屈从。

章问樵对许建中说:“许老师,我必须再复读一年,我不想自己只有个中专文凭,尤其不能做一个小学教师。要做,得做您这样的教师。我不教人启蒙,要教人成才……”

许建中从那一刻起,对章问樵的期望陡涨。

然而,第三次复读太不平凡。

大姐出嫁不到半年就得病夭亡,时年二十四岁。二姐尚未出嫁,坐拖拉机过筲箕冲大弯时发生车祸,一车九条生命被高达二十丈的悬崖全部葬送,章家剩他一根独苗。那年冬天,母亲病卧床头,从此再没下地劳作……

章满爹平静述完,天穹星宿们也疲顿欲睡了。

然而,我的思维活力正盛。心里鼓捣着一个念头:若有可能,我愿找到章问樵,劝他速转心意,让这位中年丧女再丧妻的男人,平静度过他人生的最后光阴。只有这样,章问樵,你也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儿子!

同类推荐
  •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记录的却是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变幻风云。貌似平静的叙述背后,娓娓道来的是一个普通女人在中国新旧交替的历史大潮中,被托起,被摔下;被折磨,被消耗……她个人的悲喜剧中,隐藏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动荡。本书的文字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命运和整个国家的命运是那样的息息相关。与当下红男绿女们的喜好相比较,作家似乎更愿意去回眸历史的浮云,关注我们当代人内心的浮躁不安与惶恐。阅读过去,正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未来。
  • 都市情孽

    都市情孽

    我是一个半绅士半流氓的混蛋,在我身边的男男女女也都是半野兽半天使的动物。我们彼此间有许多共同的缺陷和不幸,看别人就犹如在一面裂了缝的镜子里看自己。——题记。嫉妒和暗慕海口。这是一座独领风骚、空前风险的现代都市。我于一九九一年来到这个地方,使尽浑身解数跳了两次槽,慢慢由公司打工仔、业务员、跻身于白领阶层。我活得辛苦而潇洒,但也算是活得有滋有味。我已是南洋实业公司的总经理助理。
  • 罗家将(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罗家将(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中,以著名军事将领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家将”系列小说,一直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出现于清乾隆年间的《罗家将》就是完整、系统地演述罗家将故事的唯一一部通俗小说。
  • 错嫁

    错嫁

    陆青山看望母亲那天正赶上古天一裁缝店十周年店庆。店庆在户外举行。那是一座千余米的俄式庭院,幽静,夏秋两季绿树掩映。参加庆典的大多是古天一的新老主顾,把他们请来,就是借这个机会答谢他们这些年对裁缝店的惠顾。店庆以自助餐形式举行。备有熟食、酒水、果品。气氛祥和。这期间,古天一接了一个电话,放下电话后他的表情变得肃然。妻子淑婉问,出啥事了吗?淑婉坐在轮椅上,是医疗事故使她的下肢瘫痪。古天一说,没出事。淑婉不相信,但在这样喜兴的时刻她又不能追问,就平静地看着丈夫出了客厅。陆青山一直在院子外面站着,由篱笆墙隔着。喜洋洋的众人中,他一眼看见了母亲。
  • 花斑

    花斑

    这人一上了岁数,更年期一到,光景就是不一样。何美兰在镜子前匆匆抹完脸,往手里沾点嫩肤霜,准备搽上额头的时候,眼睛一扫,看到自己左脸颊上有那么深深的一块斑渍。她拿了毛巾擦,擦来擦去都擦不掉,这才确信自己的眼睛都花了,看不见脸上长花斑了。话说人到中年,可总有操不完的心。眼看着总算将儿子毛毛送进了大学,老公却不能省事。何美兰想着就叹出一声气,收拾好盘盏,拎了皮包,就出了门。老公徐怀义住院了。五十出头的年纪,却得了心脏病。这也难怪老徐,厂里一沓子的事情要处理,长年身心疲劳,这病上身也不意外。
热门推荐
  • 令也小词

    令也小词

    情溶词墨,续写真心,惊破梦零丁;悲欢蹉跎,岁月悠悠,泪水在颠簸。
  • 恃宠而骄:腹黑苏少惹不起

    恃宠而骄:腹黑苏少惹不起

    顾默没有想到,她来这世间二十一年,会有一天为了钱,把自己送上一个陌生男人的床。“做我的女人,给你想要的一切!”男人醉醺醺的,将她抵在医院漆黑的楼道内。“苏少,我们银货两讫,希望以后不要再有瓜葛。”“银货两讫?”男人邪魅的挑挑眉,“你真以为你值一百万?”
  • 快穿,斯文败类是女生

    快穿,斯文败类是女生

    某天,她不过是撩了一个有男朋友的小姐姐,竟被系统绑定!自称“斯文败类改造系统”的这货竟然说绑错人了?!还没法改?婠蓦表示这个担子太重。斯文败类:别呀,宿主,做任务有积分哦~婠蓦:哦……不要。斯文败类:有小哥哥哦~婠蓦:不稀罕。斯文败类(哭卿卿):宿主……我会死的……婠蓦无动于衷:关我屁事。斯文败类咬咬牙:有小姐姐!婠蓦星星眼:成交!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北京寂寞部屋

    北京寂寞部屋

    她是那样美好的女子。她连笑起来都不快乐。 沉静,淡定,优雅,遇到熟人与狂欢,也许会发疯。 可是她在最年轻的时刻,遇到了终北北。 她就像舒淇演的笑笑,而他却不是完全的方中信。 她等了他三年零三天,他的手臂却永远弯不成她的终点。
  •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内容:父母对于孩子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都于儿童有害。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 神秘王爷病王妃

    神秘王爷病王妃

    墨晓诗,一位21世纪的大学在校生,却一朝离奇穿越来到了一个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的朝代。在慈陌,她是墨家的大小姐墨晓诗,却也是个家喻户晓的病秧子。因为很小就没了娘,爹又事业繁忙,就将她托付二叔照顾。谁料二叔一家根本就有着狼子野心,表面善意,内心恶毒。没关系!既然命运让她来到这里代替墨晓诗活下去,那她就会代替墨晓诗活出不一样的风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无需十年,三年即可。病秧子?长的丑?那些都是浮云。等终有一日她展颜在世人的面前,不知会怎样震撼众人的眼睛。下毒吗?她也会,就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比才艺?没问题,随便弹奏一曲就能够红遍全城。想跟她斗?好啊,她绝对奉陪到底。欠了她的,她都会一一地讨回。她所求不多,只是希望她在乎的人能够平安幸福!本文绝对的一对一哈。因为晓璃推崇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 末世从红警开始

    末世从红警开始

    末世重生归来,一切回到原点,手握红警系统动员兵、谭雅、辐射工兵、超时空兵.......光棱坦克、黑鹰战机、恐怖机器人、自爆卡车......核弹发射井、铁幕、心灵控制器、间谍卫星......无尽的红警士兵在手,横扫末世强势崛起
  • 苍曦之歌——晨曦初始

    苍曦之歌——晨曦初始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如雏鸟般的少年在和平末年的世界中经历冰与火的冒险,最终成长的故事.只是茫茫人海中拾起了初心而成长的人类少年,最初的梦想只是去看看这个广阔的世界,没有任何杂质的初心,但从此连接起千丝万缕的命运,将世界的齿轮推向未知的未来。
  • 快穿之女配的悠闲生活

    快穿之女配的悠闲生活

    凌霜意外重生,得到女配系统,本想悠闲生活,不想管什么打脸还是逆袭。结果不一小心,活成了女主最想要的却得不到的人生。人间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只看你愿不愿意去寻找你的值得。【美食,种田,悠闲,帝王将相】第一个世界CP:狼孩帝王x侯府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