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郊外卷云霞,两扇关刀信义夸。
三国烟尘千载缈,至今犹说战长沙。
说来没人相信,在中国的土地上,长沙是唯一一座历3000年城址不变的城市。
所以,她的故事发生地,几千年以来都不曾变迁。其“窖龄”之长,因“故”而醇,历久弥新。
长沙故事无数,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战长沙。那么,历史上有多少次战长沙?
人们说,有十数次之多,其中著名的有太平天国萧朝贵战长沙、三国时期关公战长沙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会战。
太平天国战长沙发生在1852年9-11月,八千岁西王萧朝贵身先士卒,连破清军多座营盘。11月已全部扫清长沙周围防线,萧在城外妙高峰前线执旗督战时中弹身亡。迄今长沙市劳动西路有碑纪念。
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会战前的1938年11月12日深夜,长沙曾经历了所谓“焦土抗战”的全城大火,史称文夕大火,整整五天五夜,毁灭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使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随后的1939至1944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会战。这个战长沙堪称长沙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役,在二战史上也是举世闻名的。
由此可见,长沙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本书作者关注的却是另一次战长沙——关公战长沙。
关公战长沙只有一次,历史上却有多种写法,比如元杂剧《走凤雏庞掠四郡》、讲史话本《三国志评话》、人所共知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等等。元杂剧描写的那档子事至今知之者很少。《三国演义》中的战长沙在第五十三回,写关羽、黄忠厮杀的场面约700多字。《三国志评话》约写了600字,却是写黄忠独战关羽、张飞、魏延,且马失前蹄,“轮刀步战三将”,这个记载不甚流行,不过,长沙远郊的关山至今却有黄忠与关公步战的说法。
现在本书要记录的,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评话》稍有交叉之处,更多的情节和内容,却是出自战长沙的第二战场——关山,以及关公的第六十五代孙和黄忠女儿第六十二代孙之口。有诗证之:
先祖留言酹大江,神奇脑电显沙场。
亦真亦幻千秋梦,信义流芳关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