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靠水靠自己】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有一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说,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生活。
1634年,冯梦龙任福建寿宁知县时,曾微服去民间采风。一次,他来到一处大山,因走得累了,想停脚歇息一下,突见一茅屋,便过去跟人家讨口水喝。在喝过水、歇息一阵之后,冯梦龙便与茅屋的主人交谈起来。冯梦龙问:“你身处大山,怎么生活呢?”那人说:“我还能干什么,靠山吃山呗。”原来,那人是一个樵夫,每天靠从山上打柴挑去集市上卖了,换来一些微薄的收入生活。
随后,冯梦龙遇到了一富户。冯梦龙觉得奇怪,这么偏远的山区,居然还有这么富有的人,于是便问那人:“你身处大山,怎么生活呢?”那人说:“靠山吃山呗。”原来那人在山区开了家旅馆,专门接待那些来此采风的文人墨客,结果赚了大钱。
还有一次,冯梦龙来到海边采风。在观光了大海的风景之后,便随意上了一条小木船,冯梦龙问木船的主人:“你住在水边,怎么生活呢?”那个说:“靠水吃水啊。”原来,那人是个打渔的,每天划着一条小木船,沿着风小的海边也能打捞一些小鱼小虾,拿去集卖了,勉强度日。
随后,冯梦龙遇到了一条大船,又问大船的主人,是怎么生活的。大船的主人也说是靠水吃水。原来,那人是专门做货运生意的,靠着这里丰富的水运资源发了大财。
回到县衙,冯梦龙写了一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刚刚写完,又觉得不妥。为什么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人生活得好,有的人却生活得不好呢?随后,他又写了一句:“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因为他觉得,虽然表面上看,大家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其实都是依靠着自己的本事在吃饭。那些有本事的人,便生活富足,而那些没本事的人,总是生活艰难。
【怎样的水晶石最有价值】
你知道什么样的水晶石,最有价值吗?一般人肯定会说,当然是那些晶莹剔透、没有杂质的水晶石,最有价值了。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听了专家的一次讲座后,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真正有价值的水晶石,是那些既晶莹透亮,同时又有一些杂质的水晶石。那些杂质,便是藏在水晶石里的一些红色、黄色、灰色或者白色的斑点,只是那些斑点越小,越模糊,水晶石的质地也就越高。
但是,如果你遇上了一块既晶莹透亮、又无杂质的水晶石,那么它一定是假货。因为,只有人工制造的水晶石,才会那么“完美”得透亮而无杂质。
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些看上去很“完美”的人和事物,不一定真有价值。
比如,一个口若悬河,看上去很有本事的人,却是一个骗子。一桩看上去很有诱惑力,包赚不赔的生意,却是一个陷阱。
看上去光滑闪亮的大米,其实是被上过蜡,抛过光的“毒大米”。看上去洗得干干净净、金黄发亮的生姜,却是被硫磺熏过的“毒姜”。
所以,凡事我们不能因为看上去完美,便相信它的“完美”,因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只有深入其“内心”,才能判断出它是否真的“完美”。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那些与你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的人,才是真心愿意与你合作做生意的人。那些愿意在你面前暴露缺点的人,才是真心与你交往的人。
【圆满之美】
中国人讲究“团圆”、“完满”。一部电视剧,哪怕情节再曲折,故事再凄惨,结局一定要美好,要团圆。在外务工的人,到了年关,就算路途再远,哪怕一票难求,也要回家过年,一家团聚,这才叫完满。
有人却偏要说,满招损,还是留点缺陷吧,因为有缺陷那才叫美呢。殊不知,就是白玉也有瑕疵,伟人也有缺陷么?爱迪生耳聋,不是成了发明家?失去视力的海伦,不是成了作家么?可是,这个世界上,耳聋者无数,但爱迪生却只有一个。失去视力者也无数,海伦也只有一个。
如果爱迪生没有耳聋,不但同样能成为发明家,而且会成为更大的发明家。海伦如果没有失去视力,也同样能成为大作家。因为爱迪生成为发明家的条件不是耳聋,而是他具备过人的天资和勤奋,海伦也一样。一个没有天资而又不肯努力的人,就是自毁了视力和听力,也不可能成才。
那些整天叫喊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人,是在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找借口,放任自己的缺陷,不肯花费力气去改正,去弥补,去将工作干好、将事业发展壮大。那些人,注定没有心怀更上层楼的美好梦想,只有随波逐流的堕落思想。
为人做事都一样,只有力求完美,那才叫美,只有努力了,人生才没有遗憾。一个女人生得标志,就是眼睛小了点,可以用眉笔画一画,描一描,使眼睛显大,这样就完美了。去年工作业绩下滑了,找找原因,今年再努一把力,赶上去,就完美了。
眼睛盯着第一名的人,就算最终没有得第一名,得个第二也好。眼里只看到第二名的人,永远不可能得第一名。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小富即安者,哪能成就大事业?圆满不是自满,而是精益求精,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凡事力求完美,才能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进无止境,是一种追求,更是时代进步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必须。
【赌局人生】
俗话说,十赌九输。可一位“资深”赌鬼却说,赌场里不但能赢钱,只要你胆子够大,甚至还能发财。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资深”赌鬼拍着胸脯,说:“我说的都是真的,我就曾经赢了不少钱,甚至可以说发了财。”“资深”赌鬼强调说,如果赌场里只会输不会赢,那谁还愿进赌场呢?众人觉得有理,又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一时陷入沉思。
可一看“资深”赌鬼的样子,又不像个发达之人,反倒是一副落魄的样子。于是反问,你不是号称“资深”赌鬼么?那你为何没有在赌场里发财呢?
“资深”赌鬼这才低下了头,叹息道,唉,只怪我不懂得收手。如果我早早地收手,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其实,“资深”赌鬼说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几乎人人都懂,但却没几人能做到。赌场的规则制定者,都了解人的心理,甚至可以说深谙人性。虽然赌场最终的目的是让人输,但在未激发别人的贪欲之前,他们会让别人赢,一旦激发了人的贪欲,就再也赢不了了,只会输,一直输到人倾家荡产。
人生就是这么一场赌局。从不缺乏胆子大、敢闯敢干的人,缺乏的是懂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的人。在我们的身边,因为过度追求物质而毁掉健康的例子数不胜数,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本无可厚非,但不可过于贪婪。要知道,人的生命有限,但欲望无限,不要因无限的欲望而毁了有限的生命。
【探宝大师的成功秘诀】
德国探宝人安德里,一生探宝无数,其足迹不但遍布全球,且常常深入地下30米深处的矿洞。因其探宝成功率极高,而享誉世界,因此被人称为探宝大师。
探宝大师安德里最喜欢的是祖母绿玉石和钻石,这也是最值钱的宝贝了。由安德里亲手挖出的宝石,总是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特别是皇室和政要的青睐,其中不少都卖出了天价。
随着安德里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人们也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希望安德里向他们传授探宝的秘诀。安德里却总是笑而不答。人们疑惑不解。随着安德里的年岁渐长,他如果再不说出自己探宝的秘诀,那么这个秘诀很可能就会失传。一想到如果安德里去世,这么个天价难得的秘诀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人们便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面对人们的焦急和疑惑,安德里反问:“如果我说出真相,会有人相信么?”
人们一下子全来了精神,都无比迫切而虔诚地说:“相信、相信,只要大师肯说,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大师的话,我们必当奉为真理,哪有不信之理?”
安德里这才缓缓道:“那好,我就将秘诀告诉大家吧。其实,稍懂地质学的人,都知道矿藏的大概位置,但要找到具体的矿石,特别是有价值的矿石,还得不断地探索、寻找和采掘才行。”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这是什么秘诀呀,不等于没说吗?
安德里从人们的眼睛里看到了失望,但他没有停下来,而是接着说:“是的,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探宝的秘诀!”
人生中,谁都知道成功的方向,但要真正取得成功,只有依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才会出现奇迹!
【麻雀不能跟雁飞】
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像一片云,高贵、优雅,像一阵风,迅疾、大气。
一只麻雀躲在低矮的茅屋下,望着大雁飞过的美丽身影,感叹:“瞧这阵式,瞧这身形,漂亮!如果我也有这种飞翔的本领,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那该多好啊!”
一只贪玩的大雁,悄悄地离开雁群,准备找个地方歇歇脚,刚好听到麻雀的感叹声,于是停在了麻雀栖居的茅屋对面的一棵大树上,说:“想学习飞翔?那还不容易,我可以教你呀!”
麻雀见自己的面前突然站着一只大雁,又惊又喜,急切地问:“真的?你真的肯教我学习飞翔的本领?那真是太好了!”
大雁轻启双翅,说:“跟我来吧!”麻雀急忙纵身一跃,离开茅屋向大雁飞去。
大雁不慌不忙,双翅轻轻一斜,便冲上了半空。麻雀忽左忽右,拼命挣扎,却依然在屋顶转圈。
大雁见状,一收双翅,停在了屋顶上。望着直喘粗气的麻雀,训斥道:“你真笨!都教你这么久了,你还是学不会!现在,我最后教你一次,喏,就像我这样……”话未说完,大雁张开翅膀,冲天而去。
望着大雁远去的背影,麻雀突然不羡慕了,它折转身便钻进了茅屋。虽然明知道大雁听不见自己的话,但麻雀还是说了句:“你的翅膀那么大,我的翅膀这么小,哪能跟你比呀!”
从此,麻雀不再向往大雁,觉得还是自己平凡安稳的日子过得舒心。
俗话说,麻雀不能跟雁飞。人的能力有大小,能力大的干大事,能力小的,也要生活。如果一味地去跟能力强的人攀比,只能是自讨苦吃。能正视自己的能力,懂得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的道理,与其学大雁拼命付出,不如缩小欲望,做回自己。大雁阅尽湖光山色固然美好,但平凡安稳的茅屋下其实也很幸福。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最美的花】
耶鲁大学始创于1701年,原名“大学学院”,因一位传播耶鲁学派的教授而更名耶鲁大学。教授名叫卡尔·霍夫兰,他的目标是将所有学生培养成政治精英,如美国总统,各州州长。比如:该校毕业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就在1909年至1913年任美国总统。
霍夫兰除了会教书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种花,而且还只喜欢种植玫瑰,也就是美国的国花。他家的花园里,办公室的窗台上,都种满了玫瑰。他不但自己种花,还鼓励学生们种花。
一次,霍夫兰在学校里开辟出了一小块地,准备与学生们一起种花。他想以种花的方式,培养与学生的感情,并让学生明白,成为政治精英的重要性。
霍夫兰让学生们每人带一些花籽来,并亲手撒在他们整理好的地里,每个人都要种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花儿。一有闲暇,他就会带上学生们去给花儿浇水、施肥。不久,花籽发芽了,从温润的泥土里冒出了尖尖的小“脑袋”。慢慢地,地里的芽儿们长大了,开花了。望着那些开得欢实的花儿,学生们一个个喜笑颜开。
但霍夫兰却不高兴了。因为,那块地里不止长出了玫瑰,还有鸡冠花、金盏菊、山茶花……霍夫兰怒不可遏,就在他正准备将一株鸡冠花连根拔起时,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老师,您为什么要拔掉我的花儿?”
霍夫兰回头一看,是汤姆,那个最爱学习的学生。霍夫兰放开那株鸡冠花,质问汤姆:“这就是你种的花儿?”汤姆认真地回答:“是的,老师。”霍夫兰又问:“你为什么要种一株鸡冠花?”汤姆说:“您不是让我们种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花儿吗?这株鸡冠花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花儿!”
霍夫兰又指着一株金盏菊问:“那么,这株花呢,又是谁种的?”
“是我种的,老师。”霍夫兰的身后响起了那个最调皮的学生史密夫的声音,“老师,那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花儿。”
霍夫兰又指着一株山茶花问:“那么,这株花呢,又是谁种的?”
“是我种的,老师。”那个最听话的学生杰克说,“老师,那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花儿。”
霍夫兰面着对大家,半晌后才说:“这些真的是你们心中最美的花儿吗?”大家齐声道:“是的,老师。”
霍夫兰长叹一口气,说:“对不起,孩子们,我错了。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花儿,我不应该也不能够左右你们的爱好,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多姿多彩的。”
从此,耶鲁大学不止是注重培养政治精英,还着重培养出了律师、作家、银行家、演员、企业家等不同行业的无数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