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8100000005

第5章 晋厦将倾刘宋来(3)

“我舅所言是矣,如今我们转战南北,为他们晋廷立功创业。桓玄虽要扫平,但司马元显是什么东西?他臭名昭著,朝廷却要他来充任大都督,讨伐桓玄,我们是在为谁效力?”刘牢之向众人叫道,“司马元显的江东兵不堪一击,我们不如先杀了元显这个贼子,再战桓玄?”

“将军不可!”刘裕斩钉截铁地说,“虽然如今世事纷乱,英雄各自为战,然而,举兵伐贼都还需要一个令世人信服的名分!麾下冒死劝告大将军不可莽撞行事,此次一旦决策有误,即不能反顾,待来日酿成大败之后,悔之晚矣!”

“难道说,我刘牢之就只能言不由衷,为他司马家卖命?”牢之还在固执己见。

“凡成大事者,大丈夫必须从长计议,因为,一旦一步有失,即会全盘皆输!况且,现今剿灭桓玄易如反掌,大功即可告成,而一旦你胜了此战,就会军威高涨,令天下人折服。将军岂能中途变卦?”刘裕急切地劝道,接下来,他回顾刘牢之的儿子和外甥说,“作为后辈,何无忌将军和刘敬宣将军也应考虑,并能以诚奉劝刘牢之老将军啊!”

于是,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和儿子刘敬宣也纷纷上前向牢之苦苦劝告。

“参军刘寄奴,老朽素来敬重你的才智和勇气,不料,你今日竟是如此畏首畏尾,这怎能成就大事?”刘牢之见众人苦劝,更加恼怒地叫道。

“大将军不必焦躁,理应谨慎,成败乃在此一步之间啊!”刘裕又说。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在下也略通文武之道。我如何不知现今剿灭桓玄易如反掌?然而,朝廷和司马元显是会猜疑所有勋将的,并非只是疑忌桓玄。等到我们……荡平了桓玄之后,朝廷以及大都督司马元显之流又将对我们北府将士猜忌。到那时,只怕我们身家性命也不能保全,还谈何建功立业?皇帝软弱,已是朝令夕改,多少王公勋臣,无端死于非命!”

“诚然,朝中多有相疑之风,多少功勋英雄也曾蒙冤受屈、死于非命,然而,桓玄力量如何?如今朝廷虽已衰落,但外藩尚有数路勤王之兵,比起桓玄来或许还略胜一筹,倘若大人今日随了刺史桓玄,桓玄也许还能支持数日,但朝廷却会因大人您的反叛而立即诛杀您在京都的九族,国中将领恐怕也将离你而去,岂不可叹?”刘裕又苦苦劝阻道。

“莫非今日我只有为司马家鞠躬尽瘁?”刘牢之愤愤地问,“我将如何是好?”

“大人勿躁!您不如暂时不露声色,拥兵自保!据现今形势看来,无论司马朝廷还是反王桓玄,都不能奈何将军。坐山观虎斗,这或许才是大人目前的上策!”刘裕说。

“参军大人所言正是,望大人三思!后辈请求大人顾全大局,顾及后辈们的家室性命,慎重行事!”何无忌和刘敬宣听了刘裕之言后,更觉胆战心惊,便再次向刘牢之请求。

“你们后辈不通事理,不通大局!老夫宁可战死,也不愿屈死于司马氏的屠刀之下!况且,凭桓玄江南之兵,再加上我们合力,或可一举铲除司马元显,拿下建康。到那时,我们反而能够得以自救于水火之中。那时,我们也可反戈一击,消灭桓玄——”刘牢之说。

“唉,人心可畏!倘若大将军欲反复无常,只怕到那时,国人皆不愿跟随大人了!”刘裕叹息道。

刘牢之默然无语。

“……大人,我们就不去桓营了?”过了一会,刘裕、何无忌等人问刘牢之。

“好吧,狡兔三窟,人各有志,你们就候在此营中,观望胜负吧!万一不幸,我北府兵总算还留有有生之力呢!”刘牢之无可奈何地说。

说罢,刘牢之跨上一匹红马,率领着大队人马,飞奔而去,投向了桓玄大营。

刘裕、何无忌、刘敬宣等所有北府将士,见刘牢之终于去了,只好拥军站在对阵观望。

桓玄把大将刘牢之收入旗下之后,急令刘牢之为先锋,进逼晋军。于是,牢之拥军数十万,立即掉头挥师,直取建康。

而在此时,司马元显却只剩下了自己稀稀落落的江东兵,已是不堪一击了。所以,沿途晋兵竟立刻被桓玄杀得大败,其各处守军丢盔弃甲,毫无招架之力。接着,桓玄势如破竹,兵抵京城南郊新亭,最后,司马元显慌忙率众退往京城建康躲避。于是,桓玄、刘牢之也随之率军进人建康城,扫荡朝野,并对司马元显及其党羽,斩草除根,桓玄随即掌控了朝政。

接下来,桓玄势力威慑全朝,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朝中一手遮天。他自领大丞相之职,任命刘牢之为会稽内史。

“丞相大人,怎么您也让刘牢之进京了?刘牢之乃国中名将,其北府将士,如狼似虎,威势不可挡,京城一山难容二虎,长此下去,就怕他会危及丞相大人您……”得知刘牢之也随军人朝,徐、兖刺史桓修破门而入,急切地向桓玄说道,“听说丞相大人你还请求皇上委刘牢之以重任?”

“你的意下如何?”桓玄问,“我看刘牢之也曾为我出力,我何不因势利导?”桓玄说。

“况且,刘牢之也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莫非丞相大人你还想让他为你做什么大事?”徐、兖刺史桓修急切地说道,“想当初,刘牢之本是和王恭一起共同谋变朝廷的,但是后来他却因小恩怨,竟然出卖了他亲如手足的主将王恭,后来,他接受庐江太守高素的挑拨,为了得到王恭的职位,竟背叛了王恭,与其子刘敬宣密谋杀了王恭!”

“嗯……刘牢之的这种人品,的确令我所不齿!”桓玄说。

“唉,可怜的王恭,他死到临头还是对刘牢之深信不疑:当王恭的参军何澹之探知刘牢之的机密并向王恭告发时,王恭竟然毫不相信,并且特意置办盛宴,邀请刘牢之前来相聚,而且彼此称兄道弟,将全部精兵都交给了刘牢之统领,让他协同进攻建康,充当后应。谁知正当进军时,刘敬宣竟然反戈一击,让王恭彻底兵败身死,结果刘牢之得到了辅国将军的职位,代王恭镇守京口。今日他父子又故技重演,背叛朝廷,投我怀抱,丞相大人可不要再上他的当啊!”桓修接下来慢慢地说道,“如今形势险恶,我辈切不可像先父那样功败垂成!”

“兄长……你不用着慌,我已让刘牢之做会稽内史去了,实际上刘牢之现在已经难以挣扎了,我这是削去了他的兵权啊!”桓玄笑着向桓修说道,“一员大将,失去了兵权,正如折翅的大鹏,他还能为非作歹?当初入京,我当然已知刘牢之为人,他是想借我之力灭了司马家的力量,然后再反戈灭我。但是,在那时,我还是不得不借用刘牢之的力量呀!请你想一下,石头城一战,倘若没有刘牢之大军进击,那司马元显的部族能够那样俯首帖耳吗?你还是替我试探一下刘牢之目前的动静去吧,别的事就不必操心了!”

“在下遵命——”桓修恍然大悟,立刻起身向桓玄笑道,过了一会又说,“另外,刘牢之他帐下的那位刘寄奴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丞相也当慎重处之!”

“这个自然,刘裕是个有勇有谋之人,他甚至比刘牢之更为厉害,你也应当谨慎对他!”桓玄说着,二人点头相视而笑。

刘牢之接到桓玄对他的改任之后,心中十分不安,急忙星夜来到刘裕帐中,欲与刘裕商议。此时,刘裕和何无忌、刘敬宣等所有将士也正在帐中计议当前局势。

“贤侄,你看桓玄今后发展将如何?”一入大帐,刘牢之就神色慌忙地问刘裕。

“今日桓玄虽然大权在握,一时得逞,但他不得人心,所以前途难测!”刘裕无不忧郁地说,“大将军,你本来拥军数万,现在却成了个会稽内史,手无兵卒,这将何以作为?面对此情,大将军不可漠然置之,你应当设法改变这种处境!”

“桓玄一入建康,就釜底抽薪,命我为会稽内史,收了我的兵权。他这一着十分厉害,让我始料未及!我已不知将如何为之了!”刘牢之急切地向众人说道,“唉,我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寄奴的金玉良言,以致落到今日如此被动地步……”

“大将军乃国中名将,总不能就如此让人宰割吧!”刘裕说道,“老将军切不可就任会稽内史,军权决不能放弃!”

“倘若今日,我以讨伐叛贼、匡复社稷为由,反击桓玄,出兵攻打广陵,能有几分胜算?倘若如此,寄奴,你还能追随我而去吗?”刘牢之问。

“当初,将军率领数万禁兵,本来能够亲自挂帅,以讨伐叛贼、匡复社稷为由,号召天下,攻城夺地,削平叛乱,以攫取立足之基业。而如今,桓玄在您的配合下,已经得势,而且能进驻朝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震天下,四方藩王都对大将军您失望了,如今还有多少人能追随大将军您呢?将军此去广陵,也许会无功而返啊!”刘裕说道,“在下打算率军暂回京口,以便日后,在大将军出现危局时,也有个策应之人呀!”

“唉,人各有志,寄奴既然不愿随我前往,亦即请便。不过……你到京口,日后能与我相互支援,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不至于徒劳了!各位权且去我大营,再与我帐下众将商议,群策群力,以求万全之策!”刘牢之最后说道。

于是,刘裕等人都随之去了刘牢之大营。

在刘牢之本部大营中,刘牢之急切地向众将说道:“桓玄今日初占建康,欲对我北府将士卸磨杀驴,但是,如今我们的手中尚有十多万大军,驻守京城内外,足可与之抗衡。京城虽然不稳,但我们还可进攻江北,拿下广陵以为据点,再回军讨伐桓玄逆贼,加上各外藩的力量,我想总能驱逐桓玄在京城中的势力的!”

“……在昔时与前秦大战中,刘大将军您的英名曾震荡朝野,我大晋天下几次危机,都赖将军匡复。然而,如今众人皆知,此番桓玄入京毁灭司马朝廷,若没有您的力量,他决不能势如破竹……将军助威桓玄,本已是为虎作伥,今又反过来讨桓,这等反复无常,已令人心不稳,前景堪忧!”刘裕见此,立即又说道。

“时事瞬息万变,我……附桓反桓,本是因时而动,贤侄岂能如此说话!”刘牢之忧伤地说道,“或许……我当初决策有误,现在,贤侄也当为我指出出路呀!”

“……前次,桓玄已派人向我问及他即位之事,我含糊答应,蒙混过关,投其所好,只好让他去登皇位去了。然而,如此一来,朝廷就要大乱了!刘牢之大将军,您不如权且驻足京口,以观朝内外局势变化,再作定夺!”

刘裕沉思道。

“唉,老夫既因投桓而得罪了朝廷,今与逆贼反目又得罪了桓玄,我已是内外交困了,如仍犹豫不决,不及时更张自立,恐怕将来就只有坐以待毙了!”刘牢之向众将大叫,“你们追随我多年,出生入死,我希望今日也能同甘共苦、同心协力,我们占据江北,与桓玄的江南大营抗衡,以图来日发展——”

“唉,此一时,彼一时,也,大将军此去,凶多吉少……”众将纷纷嗟叹。

“竖子如此畏缩,岂能有所作为?”刘牢之忽然气急败坏地叫起来,“我们北府将士,数十年风雨同舟,你们莫非今天都要舍我而去?”

“既然……将军决意如此……我们听从大将军您的命令就是了……”听了刘牢之的再三催促之言,众幕僚渐渐有人发出了无奈的附和声。

当夜,大雨滂沱,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和牢之之子刘敬宣不愿追随牢之北去,遂偷偷地来到刘裕帐中,与刘裕密商。

“你们都是刘老将军的嫡亲,岂能也弃他而去?”刘裕见了他们,万分激动地问。

“昨晚,虽然部属们附和了家父的意见,但是,大多数人都因家父反复多变而萌生了去意,他们当心前途不妙,都欲自保。”刘敬宣垂头丧气地说,“唉,我北府十多万大军眼看就要分崩离析……”

“如今……大多数人都在阳奉阴违,欲离开刘牢之将军,我虽为其外甥,但因其决策不对,我家有父母妻子,所以也不想做他的陪葬啊!”何无忌也万奈地说。

“你们将何去何从?”刘裕问。

“刘参军,您乃文武全才,大将之才,今日所言在理,奈何舅舅未能听从!为了功名前程和我们的身家性命,我也不能随舅舅而去了,我将唯您马首是瞻,随您驱军进发,还望将军指示,纳我于麾下!”何无忌昂然说道。

“唉,诚感何将军知音!”刘裕叹道,接下来又回头看着刘敬宣说,“刘将军乃牢之老将军之子,不论老将军身处何境,也当护守在他的身边……”

“是啊,我已经是不忠之臣,决不能再做不孝之子。我当然要回到家父大营,与之北往!”刘敬宣痛心疾首地说,“然而,来日我父子或遭不测,还望刘裕将军及时相救……”

“此话不必说呀,我与老将军虽然相处时日不长,但也情同父子,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刘裕慷慨地说,“刘将军且先去吧,老将军如今已是一命孤悬了!”

于是,刘敬宣挥泪而去。刘裕目送走了刘敬宣,又接着走到何无忌跟前。

“唉……大将军刘牢之一生英明,可惜今日误人了歧途!他此去广陵要与桓玄及朝廷众将抗衡,必然凶多吉少。”刘裕叹息道,接着对何无忌说,“为今之计,何将军只有随我前往京口,进可攻打京城,退可出走淮上,保全身家性命,甚至还可谋图来日的发展。日后,桓玄倘若能驻守国中,顾全大局,保守人臣之本分,你我将来也可投奔于他,以作暂时栖身之处,否则,可立即设法取而代之,趁他不备而除之,并以讨逆为由,号召天下!”

“末将听命——”何无忌斩钉截铁地答道。

“不过……何将军是否还要到牢之将军营中去道别一声?”过了一会,刘裕问何无忌。

“在如今危难之际,刘将军的一席话,令麾下茅塞顿开。往后麾下悉听刘将军吩咐!愿充将军马前小卒——”何无忌欣然说道,“明日我将随刘将军去京口,也再不与舅舅相商了,以免他会节外生枝。”

同类推荐
  • 明朝探案小分队

    明朝探案小分队

    探案我们是认真的,剧情是扯淡的。我们就是探案小分队
  • 邻家有女名貂蝉

    邻家有女名貂蝉

    邻家有女初长成,回眸一笑百媚生。群雄割据风云变,气吞山河入我坑……
  • 才子佳人一杯酒

    才子佳人一杯酒

    以两个人对话、问答的方式来表达。以迷茫青年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另类而深刻的思考。风格独特,幽默智慧,中间有嬉笑怒骂,也有完全颠覆的理解。朋友们从梦蝶的文字里面,会看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内心、看到他们的不一样的喜怒哀愁。
  • 史鉴录(新—南北朝)

    史鉴录(新—南北朝)

    《史鉴录》丛书共五册,从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拣选了数百则经典历史故事和与之相应的上千位历史风云人物,尝试帮助读者丰富自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知层面。这套丛书严格尊重历史事实,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历史普及读物。
  •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读史使人明智。因为,知己者明,知人者智,知世者通。中国历史人物的是非和成败虽然都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依然在谈论着他们,是他们人生的方法和经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视野。
热门推荐
  • 黑客法则

    黑客法则

    黑客文,女主有钱有权有本事,高分高能高人气!在她横行的世界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犯错一定无伤大雅,出手必定片甲不留!她是正义的伙伴,百姓的福音,少年心中的暗夜英雄,少女眼中的白色莲花。
  • 天命神符师

    天命神符师

    【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她是天宫宫主,天之骄女,烈焰如歌,她是重活一世依旧逃不过算计而死的胆小怯懦之辈,相同的名字,当她成为她时,这一切都将不一样了!男朋友?那是什么鬼?吊打不解释!闺蜜?她有吗?撕破脸皮重伤校花不解释!她做就做到最好,低调发财,治病救人,大大一双慧眼可以勘破真实……却无意间撩到了一个醋坛子,一路走来,那个高不可攀的男人,始终伴随她左右,护她身心,小狼狗霸气的对她宣言:不离不弃,宁负天下不负卿!
  • 高效努力:找准奋斗的正确方式

    高效努力:找准奋斗的正确方式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却又倍感焦虑的时代。然而,有太多人每天都在重复着低品质的勤奋和无效的努力——虽然活得很累、很艰辛,却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有关奋斗方法论的知识。所谓奋斗方法论知识,其实就是走向成功的加速器,可以让我们在努力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在本书中,作者分六章全面讲解如何通过高效努力,来化解职场和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常见压力,进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愿这本书,能够让你的努力如虎添翼,让你的奋斗更有意义。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毒妇难为

    毒妇难为

    她是相府嫡女,本该众星拱月如霓虹初升,却因顾婉容的出现失去所有,直到临死她才明白,当年的接连失利不过是有心人的蓄意为之。重生一回,她必将前世之债一件件地全数讨回!害我母者,反噬其母;害我兄者,断其手足!害我声名狼藉者,你便好好活着,看我一次次将你踩入泥底!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造形本源

    造形本源

    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
  • 重生掌家小商女

    重生掌家小商女

    世家修真天才文桑榆因炼药失败,被丹炉炸死。再次睁眼,成了被亲奶逼迫给人冲喜不愿撞墙而亡的农家丫头。既来之则安之,顺应天道,手握灵泉空间,带领可怜父母,兄姐妹们一步步成为地主,富商,乃至天下第一皇商。虐渣奶,极品的同时,也同时迷住了某位爷的心。简介无能,且看正文。
  • 乱世情劫:夫君太给力

    乱世情劫:夫君太给力

    武林中一片波谲云诡。龙寻该如何保重自己?在这暗藏汹涌的武林中为师报仇,保卫武林?颜若夕、颜若舞姐妹二人联手相抗蛮邦,究竟谁胜谁负?生死边缘的考验,真实与谎言的交替,鬼一是否还会坚信诺言,对若夕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