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早更”这个词是通过曹金玲作家。那时,我和我妻子正接近更年期,开始慢慢了解更年期时出现的症状。正当我们被那些症状一点点侵犯身心的时候,我拿到金玲作家所写的剧本《我的早更女友》,可想而知,我对于更年问题心生共鸣,对“早更”这个词及其意义,也印象颇深。
环境正在一点点被破坏,许多动植物也因人为的操纵基因而失去固有的特性变成未知品种,这正是当今的现实。去市场上会看到以前没见过的水果换着样展示,去花店也会看到过去看不到的色彩炫目的花。我们通过控制基因来造出美丽的花供人观赏,但另一面,环境被破坏、人类遭遇新的疾病并产生抗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曹金玲所描写“早更女友”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种环境下。因此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发展、情感体验,既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的普世性。
我无法想象,假如我的女朋友患上更年期,而且还是一个年龄才26岁的年轻女孩,会是什么样子。然而曹金玲却给了我们新颖的视角,温暖的关怀。
从文本上讲,金玲作家的点子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题材,更是能给我们很多教育和启发意义的素材。我一直在寻找与广受人们喜爱的《我的野蛮女友》有点不同、但又在同一线上的作品。而《我的早更女友》的出现对我来说如遇甘霖。
美丽的女孩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善良的男朋友,愿意为她奉献一切;前任的分手与相遇,夹杂着青春的回忆;闺密的一路陪伴以及共同成长……现代元素和情感触点,延续着《我的野蛮女友》的风格,但《我的早更女友》在融合着这些故事之外,带给我新的感悟和感动。
2013年1月,我与金玲作家就初稿为电影脚本改编开始了正式的作品修改。那时北京正是天寒地冻,但因为与作家分享《早更女友》中戚嘉与袁晓鸥的故事时,我一点儿都没感觉到寒冷。
金玲作家创作剧本时没有故意去搞笑,也没有故意去煽情,而是很自然地带着温暖的感性、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朴实地写出来的。金玲作家在有着温暖的感性这一点上虽与我相通,但她也充溢幽默、搞笑的个性化表达,这跟作家本身的乐观是分不开的,所以也特别能给人带来轻松和愉悦。我确信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之后,一定能让人在流下温情的眼泪时,记住那些令人捧腹的桥段。
我通过她的剧本跟中国最美丽的城市——厦门结缘,并且通过电影,在这个城市与中国出色的演员——周迅和佟大为结缘。这个电影由周迅和佟大为分别来演男女主人公戚嘉和袁晓鸥,我想他们能够如此选择,最关键在于金玲作家所创作的故事本身,结构扎实、内容丰富有趣。在电影中,周迅体验了更年期即“早更”,而佟大为将周迅从更年期中解救出来:演员的天分和剧本的巧妙相得益彰,一定会打动观众。
拍摄结束之后,我把影片的一部分给金玲作家看,她突然哭了。对金玲作家来说,面对作品首次搬上银幕,就像面对自己的新生子女的诞生,可以理解,她的心情该有多么地激动!那次合作之后到现在,我已经与她有过多次合作,即将进行到第三部作品了。希望这三部作品对她来说都如子女一般珍贵。
当时为了拍电影而写的剧本,现在也要出小说了。电影的拍摄更重要考虑的是商业性的东西,这就导致作家有些创作初衷、更深层次的想法,也许没办法在电影里完全展现或者展现得更商业化;但是小说不会。所以比起电影商业性的考虑来说,金玲作家的小说更能接近主人公戚嘉和袁晓鸥真实的生活和感情状态。我希望读者在读到这本小说时,能感受到与电影不一样的味道,也希望大家能见到我与金玲作家初期设计并想象过的《我的早更女友》。
另外,我特别想对读者朋友们提到一点,这部电影中一定存在金玲作家的影子。我们在看电影或是小说时,会见识一个叫林舒儿的人物:她漂亮、乐观、性格有点强悍但又充满了暖意——林舒儿在一旁守护支持着两个主人公,并帮他们实现爱情。我从那样的林舒儿形象中看到了金玲作家的样子。我希望读者们也能通过小说遇见戚嘉、袁晓鸥,还有曹金玲作家。
郭在容
201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