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6200000010

第10章 赏花与聚饮

樱花又开了。

鲁迅是看过的,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似乎对樱花并不感兴趣,关注的是本国的国民,将他们的“标致”定格在这篇名文《藤野先生》中。八九十年过去,我大清的主子奴才都到电视上风光去了,但花下也缺不了清朝人的后裔,成群结队,还要将脖子扬几扬。他们更觉得有趣的是花下聚饮的日本人,或瞠目,或指点,也常有一脸的不屑,怕是这辈子也不会发“相逢一笑泯恩仇”之类的幽情的。

日本也有梅花,也有菊花,也为他们所喜爱。当年明治政府参加世博会,总是拿菊花参展。不过,要是说“花见”(赏花),通常指樱花。日本把中国的赏花文化拿了来,8世纪镰仓时代贵族们赏的是梅花。有《万叶集》为证,这部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汇集了7至8世纪之间的和歌,其中咏梅有118首之多,咏樱才42首(最多是咏萩,即胡枝子,141首)。10世纪初成书的《古今和歌集》里咏樱多起来,就从这平安时代(8世纪末至12世纪末)开始转而赏樱了。这么一置换,中国文化俨然变成了日本文化。

世界上无处不赏花,却唯有日本赏得匪夷所思,几乎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符号。日本国语辞书《广辞苑》的“花见”条附有一幅图片,可看出日本人赏花的特点:几伙人席地而坐,吃喝谈笑,那几株开成一片的樱花不过当背景,没有人赏玩。或者说,樱花的绽开提供了聚饮的时机。这情景有点像我们踏青。大概踏青起初是修禊事也,后来祓禊的意思没有了,蜕变为行乐的借口,春暖花开的时候去郊野游玩。近年来踏青在中国大有复兴之势,“倾城出动逐春光”,交通为之堵。把踏青或赏花从文化行为变成生活文化是好事,但我们中国人虽然是一盘散沙,也犹如洋大海,若群集于花下吃喝起来,不知是壮观景象还是灾难。

说来我们古人赏花很有点个人主义,“独探梅花瘦”,“竹外桃花三两枝”,日本却是一树树盛开,一群群聚饮,更像是村落共同体的狂欢。不破不立,跟中国文化唱反调是建立日本文化的基本手法。到了18世纪前半,上野、飞鸟山等地的樱树长大成林,盛开一片,赏樱也成为江户民众的一大游乐。樱花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最符合大众的脾气。似乎江户人在世界上也是最好起哄的民众,樱花的暴开暴落像打架、着火一样打破日常,特别让他们昂奋。赏花是由头,喝酒是主题。没有酒,樱花算个屁。有花无酒不精神,有酒无女俗了人。贵贱成群,花天酒地,背对樱花吃团子,这就把赏花改造成独自的日本文化。既是牧歌的,也是哀歌的,用李白的一句诗以蔽之,那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至于就事说到日本人审美,季节感啦纤细优雅啦,不免是生拉硬扯。充其量能扯到集团性,东一群西一伙的小团体汇集为大团体,举国若狂。用立体艺术绘制钞票以致被定罪的前卫美术家、作家赤濑川原平说赏花是一年一度的战争,曾这么描述:“日本是樱之国,一到春天樱花前线从南推进过来,于是整个日本都不得了了。啊,攻来了,大家赶紧做盒饭,准备席子,如今是塑料布,酒当然也大量购入,跟朋友互相联系,确定集结地点。也有公司或团体动起来,那就让年轻的斥候先秘密去侦察集结地点,早早铺上塑料布占地方,然后大部队向那里进发。”

赏花是行乐,樱花有寓意。梅花结梅子,桃花结桃子,皆弃而不顾,偏偏选中不结果的樱花,由国家打造樱文化。排斥儒佛归古道的国学家本居宣长为樱花写过不老少和歌,属于诗多好的少之类,如“忽闻樱花开,心已入深山”。这首最有名:“人问敷岛大和心,朝日飘香山樱花”(敷岛是日本的别称),在****猖獗的时代“大和心”被换成“大和魂”,1944年10月第一批跟美军玩命的“特攻队”(敢死队)被命名为“敷岛队”“大和队”“朝日队”“山樱队”。还有那句“人是武士花是樱”,本来是戏词,不值得当真。赤濑川原平说:“年轻时当不惯日本人,要当美国人,当法国人,当意大利人,当这当那,可上了岁数,非变成日本人不可,那不,在盛开的樱花下喝酒了。”2011年3月发生大地震,震得没商量,花开也没商量。东京的公园揭出告示:请自觉,这种时候不要在花下聚饮。但东京都副知事说:不妨赏花,不妨喝酒,禁忌过头会冷却了消费。

作家坂口安吾说:日本人聚集在樱花下表现春天来了的欢喜,喝酒,呕吐,吵架,是江户时代以来的事,古时候没人认为樱花美,遇到樱树林都躲着走。江户时代樱花的胜地大多在寺院,而寺院有墓地。在墓地里赏花,甚而坐下来吃喝,若想起梶井基次郎的短篇小说《樱树下》开头第一句“樱树下埋着尸体”,不免要毛骨悚然吧。

到头来最能理解日本的赏花文化的,还得是中国人。1877年末清朝派出了第一个驻日使团,转年春,参赞黄遵宪就写到赏花:长堤十里看樱桃,裙屐风流此一遭,莫说少年行乐事,登楼老子兴犹高。不是在一旁看热闹,而且投身其间,饮酒作乐,难怪他主张两国是“同种同文”。

樱花被当作国花,有很多品种,其一染井吉野樱是东京都的都花,到处可见。听说韩国人又研究出它起源于韩国了。这种樱的花蕾是粉红的,绽开便像是艺妓从和服里露出小脸和后项,一片白茫茫。飘零后留下花托,满树泛红,很快又掉落,天下便是绿叶的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也无非是这样。

同类推荐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 红色禁卫军(一)

    红色禁卫军(一)

    1945年初春,几度延宕的中共第七届代表大会,终于召开在即,中央保卫部门决定从各部队抽调一批军事技能过硬,政治可靠的人员,以补充和加强会议的警卫力量。当时我们晋绥六分区忻崞支队,刚刚打完宁武县东南日军的一个据点,正在做战斗后的调整,我突然接到去军分区学习的通知。支队里和一起被抽调的,还有于旭伟同志,他来部队还不到一年,但表现很好。大约是3月20日前后,我们到了驻在兴县蔡家崖的晋绥军区,住进了政治部招待所。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热门推荐
  • 战帝系列(一)

    战帝系列(一)

    屋内一青衣人正背向正门负手而立,他的目光停留在悬于壁上的一幅画上,画中一座青峰直耸云霄,气势凛然。听得此声,他方缓缓转身,道:“刑破,你回来了。”但见此人四旬有余,风姿慑人……
  • 誓要休夫

    誓要休夫

    【已完结】穿成傻子小姐,她被迫赐给丑陋又有隐疾的八王爷。说好的丑又有隐疾呢,那这个帅到人神共愤的男人是谁?
  • 混沌冥剑录

    混沌冥剑录

    一声威严而霸道的声音,突然从九天之上传越而出“哈哈!天皇的杂毛们,把老子封印了一千年。若不是恰逢亿年难得一遇的九天雷动,老子恐怕还在叠加界中,永世不得复出。”一个全身赤裸,满头白发,须眉皆白的邋遢老头从传说中的天上天飞驰落下。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

    这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杨秀芝怎么也没想到会在千里之外这个棋子大小的牛王镇碰上自己的妯娌万金花。两人相见,都感到有些意外。万金花开口说:“大嫂,一别三年,你怎么既不回家,也不给我们捎个信啊?”杨秀芝苦笑了一下说:“怎么给你说呢?这三年我四处漂泊,为的就是寻找失踪的儿子小宝,一天找不到孩子,我的心就一刻不得安宁,哪还有心思回家呀……”听她这么一说,万金花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把家里的情况大概给杨秀芝说了一下。而后两人到一个小吃摊去吃饭。吃饭时万金花说她来牛王镇是走亲戚的。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 你是我的一生挚爱

    你是我的一生挚爱

    “容靳北,世上男人那么多,我要去看看。”“秦苡瑟,别做梦了,就算死,你也只能吊死在我这个大树上!”“凭什么我要为了你,放弃整棵森林?”女人一气之下,把离婚协议书怒砸在了他脸上……男人寒着脸,欺身而下:“找死!秦苡瑟,今天我就让你长点记性,你的森林只有我能统治!”
  • 计算机英语

    计算机英语

    本书共九章,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及总体介绍,计算机硬件,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安全。每个章节都配有正文的参考译文,帮助读者更加方便地学习和理解。每章的后面配有练习题并附参考答案,以利于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巩固。课后的附录包含了单词表,词组表,计算机英语语法及科技英语写作要点,全方位地给读者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
  • 科技失控:用科技思维重新看懂未来

    科技失控:用科技思维重新看懂未来

    所谓科技思维不是能读懂多少新兴科技名词,而是能够对科技进行立体的思考与辨识。我们生活在技术潜力超乎寻常的年代。从纳米技术到合成有机物,新技术带给人类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潜力令人惊叹也令人畏惧。无人机和新的智能手机一样可能轻而易举引爆炸弹,3D打印既可以制作工具也可以制作枪支。超级计算机能轻松管理个人档案也能易如反掌导致华尔街崩溃。但是新技术无法回答如何解决这些技术所引发的道德问题和投资风险。作为未来科技领域权威的道德和伦理研究者,瓦拉赫在《科技失控》一书中,探讨了作为技术的发明生产者和消费者如何应对飞速的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道德模糊问题。
  • 首席婚宠:三少的逃跑新娘

    首席婚宠:三少的逃跑新娘

    片段一:席安看着卫修霁冰凉犀利的眸子,以及站在卫修霁身边的明艳女子,声音凄厉。“少奶奶精神病不轻,麻烦你们照顾好她。”卫修霁转身,吩咐身后的精神病医生,阴霾而又犀利。片段二:他眸子森寒:“席安,你的命是我的,你永远不会逃出我的手掌心。”“是吗,卫先生。”片段三:结婚五年,她强迫自己逃离他身边。“席安,如果你伤害了它,我要你死。”他用自己的狠戾,一次次将她推向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