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7400000009

第9章 妖魔化爱情下的人生困扰(8)

这时候,潘金莲的逆反心理起了变化。不再是你不喜欢我我偏要你喜欢了,而是你不要我去爱,我偏要去爱。你们不是都想要我守妇道,一心一意跟着这“三寸钉谷树皮”吗?我偏不!

潘金莲的心已经活了,她内心的爱被重新燃起。

但如果生活无事,一切平静,这活泛的求爱之心想必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变淡吧!

可偏偏就出了事了。

西门庆来了。

他身后还站着王婆。

那时候,潘金莲比西门庆小几岁,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可王婆已经年过半百了。

潘金莲从前做过丫鬟,应该会看些眼色的,但想必不够老到,否则也不会沦落到要嫁给武大郎。西门庆是破落户出身,近年暴发了一笔财富,整天跟他混在一起的是各路泼皮、商户与官衙老爷,干的就是狡猾无赖的勾当。王婆则是媒人、稳婆等最为市侩的身份集于一身。

不管是从年龄、阅历,还是从接触的社会层次上讲,潘金莲跟另外两个比都差得太多。何况,潘金莲在明,另两个在暗,他们又是处心积虑想要勾引潘金莲,恰巧这时潘金莲又活了心,哪有不得手的道理。

潘金莲上了钩了,与西门庆做了一路。

本就对自己的丈夫失望了,现今又有了如意郎君,潘金莲的心自然就不在武大郎这边了。不过,潘金莲毕竟不是阎婆惜。她虽然也爱得浓烈,爱得专注,但其实没那般邪恶。对待武大郎还是有些许愧疚之心的。不过也仅仅是些许愧疚而已,早已没了留恋和惦念了。

这时候,武大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郓哥的撺掇下,竟然想亲自去捉奸了。

其实,武大郎有更好的选择。等,等他的兄弟武二回来。他自己去,并不明智。

但武大郎好像被冲昏了头脑,竟然大踏步去了。

说他被冲昏了头脑,是因为他那天很不正常。

前一天武大郎跟郓哥约定好了,明日捉奸,一个引开王婆,一个去捉奸。第二天,武大与郓哥见面。

郓哥道:“早些个,你且去卖一遭了来。他七八分来了,你只在左近处伺候。”武大云飞也似去卖了一遭回来。[9]

“飞也去卖了一遭回来。”总给人一种兴奋的急迫感,而不是愤怒与伤心。

等到真正去捉奸的时候,武大的表现是这样的:

只见武大裸起衣裳,大踏步直抢入茶房里来。[10]

武大郎竟然卷起衣裳,不像常见的报仇做派,倒像是一个人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样子。他大踏步往前走,而不是跑着去踹门,也不像报仇的样子,倒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勇猛。总之,武大郎完全没有惩治人的架势,反倒像极了在炫耀。

或许,这武大郎终年被人欺负,不敢吭声。这一次总算自己有了道理了。内心想对方必然会因为做了坏事而心里发虚,任从自己耀武扬威吧!

完全一副得势了的怯懦者展示自己“勇猛”的架势。

武大郎的这种举动,给潘金莲出了一道公开的选择题。是选西门庆,还是选武大郎。

潘金莲自然是选西门庆的。她本就被武松伤害到了,也早已将那伤害转移到武大郎身上,她现在对武大郎是嫌弃的。而西门庆正是她热恋初期的情郎。

于是,潘金莲侧面提醒西门庆去打武大郎。

那妇人顶住着门,慌做一团,口里便说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跤!”那妇人这几句话,分明教西门庆来打武大,夺路了走。[11]

西门庆很快便反应了过来,重重踢了武大郎一脚,扬长而去了。

此时潘金莲的绝情已经暴露无遗了。她再不是那个肯跟武大郎安稳过日子的人了,她的心早已远离了武大,给了西门庆了。

如果潘金莲如此对待的是自己曾经的恋人,自然没有问题。但武大郎是她的丈夫,不管是从传统道德的约定,还是从一个妻子的义务上讲,此时的潘金莲,都是一个“坏女人”了。

但她似乎是不自知的,或者说她自身应该不是如此认为的。被爱蒙蔽了双眼的潘金莲,开始启用阎婆惜的思考模式了。

能给我幸福的,就是正义与善良的,阻挡我幸福的,就是邪恶与凶残的。前者她会发自内心去认同,后者她会由衷去憎恨。

但潘金莲毕竟不是阎婆惜,她没那般自我,也没那么凶狠。阎婆惜恨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只要她看对方不爽就足够了,哪怕对方曾帮助过她。但潘金莲不是,她是需要一个理由说服自己的。

潘金莲用来说服自己的理由,是武松之前对她的伤害。她怕是觉得委屈吧,我一个貌美如花的刚烈女人,嫁到你们武家,跟了这不成器的“三寸钉谷树皮”,结果你武松却那般羞辱我,你武大郎也全不站在我这边帮我说话,反而信你那兄弟。凭什么?

这理由未必要说服得了别人,只要说服自己就够了。

一个珍惜名节的刚烈女人,如今成了抛夫而去的淫荡女人了。

武大郎因为被西门庆重重踢了一脚,卧床不起,眼看就要不行了。这时候,他又犯了另一个致命的错误。武大郎一直看不清形势,本是一个懦弱的家伙,却总去硬装强横。

以他的处境,打感情牌,去央求潘金莲,潘金莲未必就会任他去死。但他偏偏一副厉害模样,用武松去威胁对方。于是,激起了对方的杀心。

结果,在王婆的指导下,潘金莲药死了武大郎。

这女人,彻底堕入了魔道。杀人之罪,是怎么也洗不脱的。

潘金莲的悲剧在于她没看出西门庆不是她渴求的理想,而是一个陷阱。她以为他们之间是爱情,但西门庆真正想要的其实只是欲望。她为了对方不惜抛夫、杀夫,但对方真正想的不过是新鲜感,过后就将她抛弃了。

情浓,是潘金莲的优点,却也葬送了她的生命。

武松回来了,他带走了潘金莲、西门庆和王婆,将他们送到了另一个世界。

希望在那个世界中,潘金莲不再为西门庆和王婆所骗!

没有自我的人,是空有躯壳的行尸走肉;太过自我的人,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家。迷失自己,就会有别人来帮我们掌控命运;只顾自己,那被我们掌控的就会奋起反抗,从而伤害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需求,更要看到别人的需求。重视自己的意愿,也重视别人的意愿。

这世界不是我们一个人的,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喜欢的样子出现。我们也不是这世界的奴隶,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在这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生活才会更加美丽。

注释:

[1]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01页。

[2]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01页。

[3]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01页。

[4]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12页。

[5]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22页。

[6]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22页。

[7]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02页。

[8]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07页。

[9]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32页。

[10]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33页。

[11]引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333页。

好男人像婚姻里黑色的网

生活的不如意不是我们背叛初衷的理由。

——美人联盟

常有人玩笑似的表示,施耐庵老先生似乎跟潘家有仇。因为《水浒传》中,两个“坏”女人,都姓潘。一个是潘金莲,另一个是潘巧云。

的确,《水浒传》中的反面女性角色不少,但细分下来,真正的“坏人”,却也不多。王婆算一个,但王婆的坏,有媒婆在人们眼中的固有认识在里面。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媒婆本就坏人居多。

那些年轻貌美的女性中,则以潘金莲和潘巧云最“坏”。阎婆惜也有毛病,但出于性格,她是“作”。阎婆惜的问题,跟潘金莲杀夫、潘巧云叛夫比起来,还是不一样的。

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下结论说施耐庵先生就跟潘家有仇。但《水浒传》中的两个潘姓女人,确实都值得研究一番。

说起来,潘巧云也算是个苦命的。她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成了寡居的女人。

不过命运并没有完全抛弃她,很快她就又组成了一个家庭,她嫁给了杨雄。

在大众眼中,杨雄是不错的。他有一个不坏的工作,也有一身尚可的本事,而且似乎是个懂得顾家的,也知道疼老婆。这杨雄还很讲义气,认了漂泊的石秀做兄弟,并让他住到自己家里。

但在潘巧云眼中,杨雄的表现似乎并不够好。

之所以如此,是在于二人的认知与需求差异。

杨雄要做的是一个世俗的好人,潘巧云要的,则是一个有情趣的丈夫。

这两者,差异很大。

世俗的好人,常常会按照社会的要求去照顾家庭,而不是按照家人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偏差。一个觉得自己给出了全部,一个觉得什么都没有得到。

潘巧云就是此类。

杨雄确实有个不错的工作,算得上体面,也有足够的收入。但潘巧云在意的其实并不是钱,当然,最准确的表达是,潘巧云的终极目的不是钱。

在杨雄眼中,自己能够拿钱回家就足够了,便完成了一个男人、一个丈夫的义务。于是,他的目标是拿更多的钱回家。

但潘巧云在意的是,我们有钱了之后,还要有点什么。在潘巧云眼里,钱财够用就可以了,接下来就该去享受生活了。她有着钱以外的追求,然而杨雄没有。

这时,矛盾就产生了。杨雄以为自己做到了最好,给了妻子最大的幸福,旁观者觉得这杨雄真是个好人,懂得为家庭付出。但在潘巧云眼里,丈夫是有些呆板与木讷的。他只知道去干事业,从来不管家庭。不是杨雄没有管过,而是方向不对。

在杨雄眼里,自己经常出差,是为了家在奋斗。在潘巧云眼里,杨雄一个月中有半个月不在家,就是冷落自己的表现。

因此,虽然杨雄一直在努力,虽然人人都觉得杨雄是个好人,但潘巧云并没有得到满足。因为杨雄走错了方向。

杨雄不仅在对家的态度上走错了方向,在对老婆的态度上,也是一样。

从《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出,杨雄其实是挺在意潘巧云的,也算得上是一个听话的丈夫。杨雄信任潘巧云,也会努力去满足潘巧云的愿望,会听从她的意见。但这些,其实并不是潘巧云要的。

杨雄依然在做一个世俗的好丈夫,他注定能得到周围众人的认可,却无法让潘巧云满意。

杨雄对老婆的爱,本质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听话的机器,是一个清扫障碍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趣的人。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善良、厚道、老实,你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会去满足,但他就是无趣,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很枯燥。他们是好人,但他们真的不吸引人。

杨雄就是这样一个家伙。

潘巧云要的是生活的品质,这品质不仅有足够的钱财,更有精神上的互动与交流。而杨雄偏偏不懂这些,杨雄更像是一个机器。让他做事可以,让他给人带来快乐,他是不行的。

于是,便出现了偏差。

在别人眼里,潘巧云有一个优秀的丈夫,但潘巧云并不这样认为,她会觉得,自己守着一个榆木疙瘩。

这种情况下的潘巧云,一定是苦闷的。人人都以为她幸福,但其实她并不满意。而这不满意又是无法言说的。

想想看,如果潘巧云跟别人抱怨,说对丈夫不如意,旁观者会怎么说?肯定说她不知足,这么好的丈夫都不懂珍惜,实在是太过矫情了。

其实,不是潘巧云本身矫情,而是认知偏差决定的。这杨雄,是个标准的世俗好人。

在这一点上,连一向以精细著称的石秀,也是一样的看法。他觉得这“浪荡”的嫂子配不上自己的哥哥。其实,根本的问题在于,杨雄与石秀不懂女人。

石秀和杨雄完全是以男性视角在看待问题。他们不管面对谁,奉行的都是对待好兄弟的那一套。他们不知道,人与人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他们尤其不知道,男人和女人的需求差异更大。

这种认知差异,是潘巧云不幸福的深层原因。

她要的是一个懂情趣的情郎,而杨雄只能做一个好哥们儿。杨雄这类人,是典型的男人中的好男人,于女人来说,喜欢他的怕不多,尤其是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

这也是很多人的通病。我们常见社会上很多被剩下的“好人”,于是,常为他们感叹,为什么这么一个好人总是单身。原因很简单,这种人只懂如何做朋友,不懂得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伴侣。当我们将之当成朋友的时候,发现他各方面都极为妥帖。可是如果跟他做情侣后,就会了解到,其实这个人有一个致命的毛病,那就是无趣。真的很无趣。

于是,这类人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身边人为他抱不平,但跟他有过亲密接触的人又都会远离他。如果以一种暧昧身份与其接触,然后发现他并不是自己寻找的那个,从而远离后,就会招致品评,人们会觉得这个人太过挑剔了,这么好的人都看不上。

其实,就是角度差异造成的认知差异。

所以,潘巧云必然是苦闷的。

但其实,这份苦闷,是人生的常态,即使如今的社会中,身处此类苦闷中的人,也比比皆是,这些苦闷者,有女人也有男人。归根结底在于传统文化笼罩下的人们,并不懂得去表达爱与经营爱。一句话,太多的人不懂爱情。

在古代社会,此类情况尤其严重。没有爆发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人们选择了隐忍。

但潘巧云不想忍。

这完全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潘巧云并没有相应的实力,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智力。

聪明的人,在面对这种苦闷的时候,会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另一半。他不懂情趣,就教他情趣。

潘巧云没有教,而是选择了背叛与逃离。

从她做出这一选择的那一刻起,她就注定要受到道德上的指责与批判。

潘巧云越轨的对象是裴如海,一个真正的“花和尚”。

同类推荐
  • 开卷书坊·一些书一些人

    开卷书坊·一些书一些人

    本书分甲乙丙丁四辑以及小引和附录,收录其散文、书评、随笔、书信、序跋等作品三十余篇。在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里,作者分别接触了施蛰存、冰心、牛汉、蔡其矫、吴伯箫、吕剑、钱谷融、魏荒弩等现当代文学名家学者,本书的许多篇什对这些经历都有所描述。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天已经逝去,因此作者的这些文字和图像实在是为后人保存了很多关于这些大师的遗爱绝响、流风遗韵,一些书信还是较为珍贵的史料。一些书评作品主要探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人物、著作,评骘臧否,多出新见,比如对吴祖光、巴金、老舍、李广田、孙犁等的作品和其复杂人生经历的讨论,同时也延伸到对现代文学史和社会生活层面的广阔思考上去了。
  • 孝顺·背着母亲上大学

    孝顺·背着母亲上大学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关爱中成长的,当关爱我们的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义不容辞。乌鸦尚且知道反哺,那么作为一个人更应该懂得孝顺的重要性。“百善孝为先”。顾名思义,孝顺是一个人善良的前提。很多时候,看一个人善不善良,要看他对待他亲人的态度。孝顺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首要品质。
  • 天使路过

    天使路过

    本书是备受国内读者喜爱、以散文随笔著称的新锐女作家乔叶的心灵励志书。乔叶为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刊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本书由70篇左右短小精悍的美文和随笔组成,文字犀利而凄美,直面所有女性读者敏感而纤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在书中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爱情的独到见解,让人们在感动之余生出无限的慨叹。
  • 鹤引诗情入碧霄

    鹤引诗情入碧霄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所著的最经典、最唯美的诗文,体裁包括散文、诗歌和小说。散文篇的内容带有“自叙传的色彩”,范围涉及人生、社会、政治、艺术等,语言秀丽而有力。诗歌篇的内容多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小说篇多采用浪漫主义笔法,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具有“独特的华丽”的格调。全书文采华丽,意境优美,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浓浓的诗情,全面展现了徐志摩的心曲恋歌、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热门推荐
  • 妃不爱你:爱妃哪里逃

    妃不爱你:爱妃哪里逃

    脱险后,他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聪明~谁有你这样的妻子都倒霉!”她毫不客气“那个人貌似是你!”她受伤,他衣不解带,“快醒醒吧,不要再睡了”“我要吃鱼!水煮鱼!”“好,你想吃什么都行。我去给你做?”他摸了摸她的头。一日“老公,你不稀罕我了”“对!”要哭“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就像香烟爱火柴!”.......
  • 禁祭

    禁祭

    生人勿近的三个禁区,葬下了未解的亘古;时间尽头的沧海桑田,是谁在耕耘;笔直的路,被曲折,百年寿命,被谁拿走,剩下不足十二个春夏;当真相一点一点铺陈开来,亘古的谜题,千古前的恩怨,缓缓浮出,方知,沧海化桑田,不过方寸间。
  • 漫威之我是毒液

    漫威之我是毒液

    我叫艾迪·布洛克,对,就是被彼得帕克弄失业的那个。“艾迪,他味道好像不错。”“不行,不能吃,会有穿铁壳子的,穿皮衣的,浑身冒绿光的,拿盾牌的…”“那我不吃他有没有巧克力豆…”坐在对面的尼克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扣扣群:877051870)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 “记忆的碎片”、“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 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人要比钱跑得快

    人要比钱跑得快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现在有钱并不能保证你将来就一定生存能力强、生活状况好。真正决定生存能力和财富数量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指标。一个好的理财习惯胜过成百上千次漫无目的的打拼。阅读本书,感情富人的理财习惯,洞察富人的理财思维,会让你像富人一样思考,像富人一样问鼎人生苍穹,成就财富梦想。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大众所熟知的富人的有关理财习惯展示给广大读者,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帮助他们对照自己,有意识地去培养这些成就富人的理财习惯。
  • 我的女神是戏精

    我的女神是戏精

    伊影有着自己小小的梦想——当影后,但她不想跪,不想躺,也不想被当成物品任人买卖……包珞第一次见到伊影,觉得这个女孩瘦瘦小小,眼神却异常坚定。是什么让她在这物质的娱乐圈独善其身?又是什么,让他日渐为她着迷?于茂修知道自己的身份会让人趋之若鹜,他对谁有了兴趣,只需要一个眼神,无论是谁,都没有拒绝的可能。唯独她,小小的身躯,面对强权,却是那样的不屈,那满脸的倔强,一身的骄傲,让他不解,让他想要去了解。
  • 一瞬间的心跳声

    一瞬间的心跳声

    小的时候,是唐楠楠追着叶洛轩,只是那个时候叶洛轩只当她是妹妹,长大后叶洛轩明白自己对她的感情后,俩人却又因种种原因分离了,两年过后,两人再次相交。命这种东西还真是说不好,分散了也意味着再次相交。同一个晚上,还是那片树林耳畔传来女孩还是的声音“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他含着笑意,搂着她的肩“天知道”我喜欢你,早在很久以前,回首才发现你已经是我的生命中无法或缺的一部分。感谢你没有离开我
  • 农女当家

    农女当家

    这是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现代娇女到古代,迫不得已凶残变身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纨绔女帝夺天下

    纨绔女帝夺天下

    “夫人。”某男强行抱住了某女。“什么事?妖孽。”“为夫这张俊颜生痘痘了……”某男一脸忧伤。“嗯,那不很好?省得你到处自恋犯贱耍流氓。”“冤枉啊,自恋是因为有你,犯贱是因为你那倾国倾城的容颜。”“……”某女一头黑线,“所以呢?”……异世大陆,以武为尊,为了自由,从废柴到绝世高手,人神魔,挡道者,格杀勿论!
  • 疑云

    疑云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