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个哲学家名叫康德,一辈子没有结婚。有无数后人探究他不结婚的心态,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的谜题。
其实,康德自己说得很明白:“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却无力供养她;当我有能力供养她的时候,她已经使我不能感受到对她的需要了。”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今年四月就要和男朋友一起庆祝她的三十岁生日。她说,她最希望得到的生日礼物就是男友的求婚。
在她恋爱五年漫漫的长路上,她期待结婚期待得脖子都长了。如果女人也可以手捧玫瑰下跪求婚的话,我相信她早就身体力行了。她最爱看杂志上的心理测试,诸如“你的男友是否真正爱你”,“你在他心里的位置”等等。
女人总是天真地认为,男人不提结婚,是因为感情还没有升华到这个程度。其实,男人很实际,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经济上的承担能力。
娶一个女人,这项经济行为不亚于买一栋按揭二十年的豪宅,除了结婚的礼服、酒席、婚房、家具,还有妻子和未来的孩子的一大部分日常花销。这不仅与一个男人现在的经济能力有关,更是一项长期负债。很多男人连付“首期”的能力还没有,又怎么敢轻易承诺呢?
但是,等到他们有了这样的实际能力,恐怕不仅他们对女人没了想法,等待他们的女人也已经老得没了想法。
也有急于结婚的男人,还没有结婚,就毛遂自荐地担当起未婚妻的职业生涯设计师,建议她去念工商管理,然后可以得到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月薪,就可以在几年后,为家庭每月增加多少现金收入。我不得不钦佩这种男人的经济头脑和长远眼光,女人满意地获得了婚姻,男人则增加了一个赚钱的雇员,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当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相恋,张爱玲的稿酬高,不靠胡兰成养活,但是她仍故意象征性地问胡兰成要了一些钱,做了一件皮袄,穿在身上,心里十分欢喜。“因为世人都是丈夫给妻子钱用,她也要。”
女人其实并不需要男人的供养,她们只是需要这种感受。然而,准备要供养心爱的女人,这是男人古老的骄傲。
因为心里坚定地认为,男人必须承担所有生活的责任,所以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前,迟迟不提结婚。康德的固执竟是这样可爱。
今天的男人,如果也怀着同样的固执,他的内心更是少有的洁净,对婚姻有着天真的尊重。
你的康德,他原来是爱你并珍惜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