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3400000005

第5章 地球之眼(5)

【3】

直到这个阶段,安小男和李牧光之间还没有发生直接的交集。我想介绍的发生在他们之间的雇佣关系,指的也绝非安小男那篇被我克扣了大半稿费的文章。一个“枪手”有什么稀奇的呢?在我毕业之后,找到的头一份差事,是在一个市属机关当秘书,工作内容就是给副局长写发言稿。而像我这样的编制内“枪手”,在各级单位里面数不胜数。

再说一个笑话,我所“跟”的那位副局长本来是一平谷桃农,普通话不太标准,总是把“我们”说成“碗们”,而恰好我们的局长又姓郭,于是他朗读稿件的时候就变成了:

“碗们要团结在锅的周围,坚决解决好老百姓的副食供应问题。”

这份工作我干到第二年,就死活坚持不下去了。坐在单位的会议室里,我感到自己真的是一只碗,叮当乱响地空空如也,只等着从锅里分出一点肉汤来。然而锅身边积极踊跃的碗又太多了,他们有的会往锅里倒米,有的是从更大的锅里空降下来的,还有的镶着金边妩媚多姿,并且不惮于随时和锅跳到同一个水槽里去洗澡。看起来,我这只缺了口的破瓷碗是很难熬到出头之日了,于是我咬了咬牙,放弃了这条许多人眼里的“人间正道”,跳槽去了一个地方电视台下属的节目制作公司。

随着广电系统的市场化改革,如今的制作公司完全采用项目制,拍一个片子拿一份钱,不想干活的时候,在家躺半个月也没人管你。虽说碗们和锅的关系仍然颠扑不破地存在着,但在这个管理相对松散的单位,我的生活状态总算轻快了一些。我先是当记者,跑了一段时间的社会新闻,然后又转入了编导岗位,很快混上了一个导演的头衔。只可惜我这个导演和动画片导演、动物世界导演一样,都是没机会和女演员们“深入说戏”的。我干的是纪录片,所表现的内容不是边远山区的孩子走几十里路去上学,就是挺着大肚子的女支书都“破水”了还坚持带领乡亲们抢修养猪场。

斗转星移地又过了几年,我的某部主旋律片子蒙上了一个政府奖,进而和公司签订合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随着财务上的宽裕,我在通州买了房子,接手了一个朋友的二手“大切诺基”,染上了把玩檀木佛珠和沏工夫茶的爱好;为了让自己时时刻刻“更像个导演”,我还留起了络腮胡子,每天出门之前都给自己扣上一顶镶有红五星的绿帽子。总而言之,我终于变成了自己既向往又厌恶的那般模样——一个满嘴跑火车的文化混混儿。

大概是北京刚开完奥运会的时候,我的不知第几任女朋友,一位社会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向我建议了一个新选题:中关村和学院路一带的“校漂”人群。这个群体和那两年受到大量关注的“蚁族”又有不同,他们之所以不是学生还赖在大学周边,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人纯粹是毕业之后收入低,贪图食堂的价格便宜;有人是因为还保持着华而不实的精神追求,喜欢隔三岔五去听听讲座什么的;还有人是因为怎么也跨越不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心理转变,索性就拒绝长大了。凭着直觉,我感到这些人里也许能挖出点儿什么东西,弄不好还能再骗个国际上的二流奖呢。况且,我也迫切需要拓宽题材。

说做就做,我“撒”出去几个聘来的实习生,让他们为我搜集汇总了一批“校漂”的典型人物,然后带着摄像扛着长枪短炮,逐一进行采访。工作进行得出奇的顺利,那些“素材”形形色色,但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都不把自个儿当凡人,表现欲也特别强。他们对着镜头手舞足蹈,或抒情或明志,令我不得不临时调整思路,将一部绷着块儿装深刻的纪录片改换成了喜剧风格。我还特地留心寻找了一下当年见过的那个“民间哲学家”,很可惜,留校任教的同学告诉我,那人因为偷窃了几十件女生内衣,已经被移交公安机关了。

几天以后,前期采访工作大致告一段落,我在母校的留学生餐厅请全组人员吃了顿饭,准备回去整理录音。但在席间,一个比较负责任的实习生小张告诉我,在她搜集到的采访对象中,还有一个没有“采”到。

“不是都没落下吗?”我翻了翻名单说。

“那个人比较孤僻,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名字,也死活不愿意上镜。”小张说,“不过我总觉得这人身上有故事。他没工作,也从来不到学校的课堂去听课,每天就是在学生宿舍里窜来窜去,保安把他当成捡破烂的,往外撵了好几回,但每次撵出去,没两天他又回来了……”

“没准真是个捡破烂的呢?或者在倒卖偷来的自行车?”

“我见过他一次,绝对不像。”小张笃定地说。

我时常觍着脸教育手下的孩子们,干活儿一定要有始有终,哪怕一个镜头没拍到也不能收工。我也对他们说过,真正有意思的素材往往是锲而不舍地“抠”出来的,而非随便拍一拍就能捕捉到的。小张的态度倒好像将了我一军,于是我让其他人先吃,自己跟着她走出了餐厅。

小张所说的那人的住处,就在我们学校西门外的挂甲屯一带。那儿的居民把平房加盖成摇摇欲坠的简易小楼,再按间甚至按床位租给住户。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城中村仍然又脏又破,熙熙攘攘,土路的两侧摆满了卖鸡蛋灌饼、麻辣烫和羊肉串的摊子,不时有戴着厚厚的眼镜、满脸木然的年轻人夹着书本匆匆而过。小张带我穿街过巷,拐进了靠近圆明园西路的一个小院儿。她在一扇紧闭的门上敲了敲,半天无人应声,又不甘心地透过窗帘缝往屋里打量。

“干吗的?”一个穿花睡裤的矮胖女人拎着一网兜蔬菜进来,警觉地看着我们。她大概是小院儿的房主。

“这儿的住户不在家吗?”我指指那扇门说。

“我出门的时候还在呀。”房主说,“难道又被抓走了吗?”

“什么人抓他?警察?”

“不是警察,是学校里的人。”房主撇撇嘴,“给我惹了不少麻烦呢,要不是看他孤苦伶仃的挺可怜,早把他撵出去了。”

我对小张努了努嘴,和她走出了小院儿。院儿门对面,是一间污水横流的公共厕所,从刚才起,那股恶臭已经把我熏得很烦躁了。我没好气地对她说:“八成就是个小偷什么的。我上学的时候,就在宿舍里撞上过一个,哥儿几个撵着他满学校乱跑,最后差点儿没跳湖了。”

小张却瞪大了眼睛,朝我身后望去,同时抬起了随身携带的微型摄像机:“就是他就是他。”

我不由得回过头,看见一个又黄又瘦的人。他的头发长可及肩,脏得都打绺了,身上穿了件分不出颜色的双排扣西服,脚踩一双塑料拖鞋。他的手里攥着一卷卫生纸,卫生纸耷拉下来一截,随风摆动着,倒是这人周身上下唯一鲜亮的颜色了。

我像被什么奇异的情绪击中了,半晌没说出话来。他却在红五星绿帽子和络腮胡子之中努力地辨认着我的脸,片刻之后,眼睛里流露出了单纯的、近乎天真的惊喜:

“你是庄博益?”

“安小男?”

他扭头看了看小张,伸出一只因干枯蜕皮而处处斑驳的手,急促地摆动着:“念及同学的情分,你就别拍我了行吗?”

真没想到,我和安小男久别重逢,居然又在厕所门口。我让小张关了摄像机先回去,自己跟着他走进了那间小平房。房屋低矮,进门时必须得低头,否则会蹭一脑门子灰;屋里有一床一桌一椅,看起来都是二手市场淘来的旧货,此外再无他物。坐在二十五瓦灯泡的下方,安小男便显得更加肮脏,也更加瘦弱了,但如小张所言,他绝不像个捡破烂的和小偷。如果让我说,他倒像个八十年代的流浪诗人兼过度手淫犯。

他那手足无措、局促不安的模样也让我心酸。要知道,我们可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作为改革的同龄人,我们虽然没占到什么改革的便宜,但是比起那些更年轻的后辈,吃改革的亏也还算吃得比较少的——起码找个相对体面的工作不难做到。那些和我一样不学无术的家伙都已经有资格在办公室里大搞性骚扰了,而安小男可是理科生里公认的天才,脑袋里据称“装着半个硅谷”,他怎么会混到这般田地?

因为害怕刺激到他,我没有直接发问,而是延续拍纪录片的思路,迂回着和他谈起了眼下的学校生活——都是些琐碎细节。安小男告诉我,学生第一食堂那著名的冬菜包子已成绝唱,图书馆地下室的录像厅也停业了;原来被我称为“肉香阁”的澡堂子却还开着,尤其是女部,飘出来的香味儿越来越浓了,“但洗澡的早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吧”,他咂吧了一下嘴说,那一瞬间居然显得有些风趣了。

总之,学校是雕栏玉砌应犹在,我是前度刘郎今又来,安小男则已经乡音不改鬓毛衰。看到他的状态倒还平和,我终于开口:“毕业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我还以为你留在电子系读研究生了呢。”

“也是命,也是活该。”安小男垂下头去苦笑了一声,“我还得感谢你呢,当初刚毕业的时候,是你那五千块钱帮我在北京安了家。”

我扫了一眼他的“家”,脸上发起了烧。幸好安小男没有察觉,他自顾自地讲了下去。当初本科毕业以后,他固然没有进入历史系,而电子系力邀他继续读研究生,还开出了免试英语、政治的条件,却也被他拒绝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和兴趣、追求之类的东西无关,起作用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因素:生计。在安小男十岁出头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是靠母亲在肉联厂洗猪肠子拉扯大的。天长日久,母亲的手已经被碱水烧坏了,眼睛也被熏得迎风流泪,视力大大下降,眼瞅着这份活计都做不下去了;幸亏熬到了儿子大学毕业,手里攥着的又是一份热门专业的文凭。供养安小男上学读书,在他母亲看来就是为了改变家里的生活状况,只要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就算回了本儿,含辛茹苦没有白费;相反,如果不能立竿见影地赚出真金白银,那么再多的头衔也是扯淡。

“我真是干不动活儿了。”他母亲对他说,“手像咬了几千只蚂蚁,这我能忍,但眼睛要是瞎了,拖累的反而是你。”

在此后的择业过程中,也是母亲的意见起了主导作用。安小男没有进入对口的通信公司或者大型国有电子管厂,他母亲的理由是,前者不是有保障的铁饭碗,而后者的效益不好,工资太低。选来选去,她主张让安小男去银行上班。一个纯粹的理工科,到银行又能做什么呢?这是因为刚好在这期间,金融机构开始大力推进数字化办公,他们需要安小男这样的人才提供“技术支持”,说白了也就是当局域网的设备管理员。

于是安小男穿上了黑西服,胸口别了一只镀金领带夹。本来这份工作还是很实惠的。首先工资可观,旱涝保收;其次活儿也不多,办公室里遇到的技术问题在他看来都是小儿科,最麻烦的不过是重装系统和恢复硬盘,实在不行还可以开单子重买一台电脑,反正单位有的是钱。那段时间,安小男的生活过得相当滋润,他在西单附近分到了一间精装修的宿舍,宿舍里堆着工会发的鱼、肉、水果、成袋的大米,他还能每月定期往家里寄一笔钱,不仅足够母亲在H市衣食无忧,而且还能攒下来“将来结婚用”。

但是变化发生在三年以前。某一天的午休时间,安小男所在的那个支行行长突然打来了电话,想约他谈谈。这还是他头一次受到顶头上司的单独召见呢,安小男有点懵懂,但还是准时推开了行长办公室的大门。

支行行长正在屋里看文件,他抬起手来向里摆了摆,示意安小男进屋,又向外摆了摆,示意安小男把门关上。安小男把半个瘦屁股坐在写字台对面的沙发上,眼巴巴地看着领导给他倒了杯茶,给他拿出了一包中华烟,又将写字台上那只沉重的水晶烟灰缸放在了他身旁的沙发扶手上,这才意识到了什么。他立刻跳起来,慌乱地躬着腰说:

“我不渴,我也不会抽烟……要不您喝吧,您抽吧。”

行长被他那拘谨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我就喜欢你们这些搞技术的人——实诚,心里没那么多道道儿。”

然后又草草问了安小男的工作以及生活情况。安小男一一答了:“谢谢您的关心。”

支行行长话锋一转:“向你咨询一个技术问题。”

安小男说:“您说。”

支行行长说:“通过你那台主机,能否掌握行里每个人的电脑数据,以及他们都用电脑干了些什么——比如聊天、转账、炒股……”

安小男说:“从理论上来说,只要使用特定的软件,那么就是可以做到的。因为行里的网络是通过我这台服务器对外连接的,这就相当于我这里是公共汽车的调度站,每一辆车的行驶速度快慢虽然有差别,但是路线和停靠站点全都被我记录着。”

支行行长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么交给你一个任务吧。”

安小男说:“什么任务?”

“去搞一个你说的那种软件,花多少钱我给你报。”支行行长说着,又把一张打印纸递到他面前:“这个名单上的人,你从今以后把他们上班期间收发的所有邮件、用通信软件和别人说的话都保存下来,每周拷贝给我过目。”

安小男就傻了。他不知道行长让他做这个是为了什么。这是在严肃工作纪律,落实考勤制度吗?可门口分明已经安装了指纹打卡机,办公室里也设有不留死角的摄像头,总行还会定期派出检查人员,一旦发现谁用单位的电脑玩儿游戏或者炒股票,立刻通报批评。再说所谓的纪律和制度,说到底都是执行给上面的人看的,又何必那么较真儿,非得将监控细致到每一封邮件和每一段聊天记录呢?

“我当时首先的反应,是这个领导吃饱了撑的,多此一举。”安小男对我说。

“你太稚嫩了。”我笑着回答他,“他给你的那个监控名单上都是什么人?肯定有一个是单位的其他领导,比如副行长什么的吧?剩下的都是这个领导的直接下属或者有裙带关系的员工吧?这哪儿是执行纪律,明明就是在搞人嘛。你们行长想要通过你的技术优势,把他的对头们搞串联的动向掌握在手里,如果还能抓到什么黑材料,那就更好了……”

“还是你聪明。”安小男由衷地说,“我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后来想明白了吗?”

“想明白也晚了。”

“你是怎么答复你们那位行长的呢?”

安小男当时的举动是——凝视了行长片刻,像垂死的鱼一样“波”地吐了个泡儿,然后说:“您这么干很不道德。”

行长同样凝视了安小男片刻,然后抬起手来,往外挥了挥,示意他出去,又向里挥了挥,示意他把门关上。但是我也猜到,事情当然不可能这样过去。在行长眼里,安小男就算没被对立面提前收买,也已经属于那种“知道得太多的人”,如果不能加入自己的阵营,那么就万万留不得了。没过多久,上面来了一纸调令,将安小男调离了技术部门,发配去总行直属的信用卡中心做推销员了。

而我突然问道:“对了……那个时候,你是不是还在看书呢?”

“什么书?”

“历史书。还有那些思想神棍写的骗人玩意儿。”

同类推荐
  • 鱼叔讲故事:天生仙胎

    鱼叔讲故事:天生仙胎

    老鱼是一个喜欢写作悬疑冒险作品的作家,为了搜集写作灵感,他喜欢四处旅行,并在各地搜集各种悬疑奇特故事,在天南海北的游逛中,结交了一些有趣的朋友,像潘家园古董贩子小胖,黄委会老河工,新藏线老司机秃子,雅安苗女、江南世家传人白公子等,这本书就是讲述的他们的故事。
  • 世事如刀,我来领教

    世事如刀,我来领教

    少年热血,爱情回圜,阴翳道行,江湖再起波澜!银教授、温酒等倾情推荐,用文字构筑属于你的江湖童话,每一秒都波翻浪滚,让你一发入魂!《世事如刀,我来领教》由知乎达人房昊所著,本书包含5个波谲云诡的江湖故事,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江湖,有回圜曲折的爱恨,有阴翳莫测的道行手段,有无奈的妥协,更有死亦不改的坚持与热血。这是给每个人的江湖童话,让你能在故事里发现自己,让你自省,在现实中是选择了不忘初心、执着坚持,还是选择了妥协与世俗……
  • 高小九题

    高小九题

    我父亲1944年从应县老家下马峪村出来,参加了革命工作,在大同的北三区跟小日本打游击。当时的北三区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市新荣区。解放后的肃反运动一结束,我父亲就被选送到太原的省委党校去住校学习。学了三年毕业后,领导没有让我父亲回新荣区,而是安排在了大同县民政局工作。后来大同县和怀仁县合并在了一起,叫大仁县。可合并了不久又分开了,又分成了大同县和怀仁县。按说我父亲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还回到大同县工作,但情况并不是这样。原来是怀仁小县城的那些人,只要是会活动会钻营,就乘机到了大同工作。我父亲没有活动,一个心眼儿等待着听从组织的安排。
  • 拉太阳

    拉太阳

    南瓜秧在用完最后的精力后,哀怨地盯了一眼南瓜,缩成了绳。王老贵挪挪南瓜,掐脐带般掐断南瓜秧,田埂上的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南瓜集合在一起,围罩着大磨盘南瓜,享受着王老贵搓抚的待遇。刚脱了秧的南瓜不能直接存贮,需要经受太阳和夜露的几天垂青。太阳细细地滤过,夜风悠悠地吹过,蹲在田埂上的南瓜群依偎着,重温出土扯秧的日子。三天后,南瓜们的皮上有了岁月的味道。它们吸收在身上的阳光让肤色宁静成一张油画,有了一点粗糙。挪开其他南瓜,王老贵抱着大磨盘南瓜来到正房。正房不大,一般作为供奉祖先之地。家里的老人死了,停灵必须在正房。正房门对着院门,不住人,免得打扰先人们的进进出出。修粮仓时,儿子曾阻挡过王老贵。
  • 粉川

    粉川

    小说以扎实的文字功力,独特的叙事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讲述了一个乡村戏班小戏子与四个迥然不同的男人之间,爱恨情仇生生死死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封天战印

    封天战印

    这是一片以武为尊的大陆,一场神魔之战,天地禁封,万载之后,一个死气笼身的少年,偶然得到武帝传承,他身怀妖兽王族之血,兼修剑道与妖兽秘法,从此天才崛起,剑啸风云……第二次神魔并世的战曲,渐渐拉开序幕……
  • 邪王独宠,王妃太难追

    邪王独宠,王妃太难追

    前世,一场阴谋,疼爱她的人全部丧命,而她用生命去保护的男人,却是罪魁祸首。她含恨而终,带着仇恨涅槃重生。错付的真心被践踏,以至于关上心门。今生,她不再软弱,步步为营,欺她辱她,她必千倍百倍奉还。然而,当绝情冷心的她,对上腹黑,又难缠的他,两人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三界图

    三界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夏璇就是别人口中那种典型的“坏女人”,个高腰细、长得妖艳漂亮,整天变着法琢磨着怎么抢了老板女儿的男朋友。虽然那位先生英俊潇洒腰缠万贯,但挖老板女儿的墙脚是不是胆子太大了点?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她和那位先生,到底是谁给谁挖了个坑?飞机上,她美目盼兮,浅笑盈盈,看着那位先生的钢笔滚落到她的高跟鞋边……看,阴谋开始了!可她本是气势汹汹、复仇而来,为什么最后却被他吃干抹净?厉净凉,我要是真的爱上你怎么办?
  • 腹黑少爷霸上呆萌小女生

    腹黑少爷霸上呆萌小女生

    方寒轩少爷的惊天一吻,让樱花家族的大小姐成了花灵高中女生的嫉妒对象,幻凯集团的总裁方寒轩少爷就此爱上了樱花沫儿
  • Kraken
  • 春在云坊

    春在云坊

    李永清的散文,显然跟他专修的哲学专业有关,在他的散文中充满了思辨的哲学意味。他在后记写道:“当生活的扇面和着季节的表情,推来一阵又一阵沁人心脾的空气或障目的云翳时,心底的浪花依然会随着或高或低的起伏,让思想的耕耘在喜怒哀乐中翻山越岭。”他在那些俗常的“喜怒哀乐”中寻找着生命的哲学意义。
  • 墨白风月

    墨白风月

    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人,一个成就青史传奇,一个坠为野史尘埃。墨与白,既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又互相牵扯不断。再有百年,墨白均归尘土,唯史官笔上之墨,宣纸之白,可传后世。墨白为名,落笔成书。
  • 满级龙神万界游

    满级龙神万界游

    萧娜:爸爸!那只巨龙好威武!我要它当坐骑!萧辰:是你自己过来!还是我打到你过来?巨龙:TAT萧娜:爸爸,那个怪兽好可怕……萧辰,掏出四千米长刀……萧娜:爸爸,那套机甲好酷!我也想要一套。萧辰,直接从虚空中拿出一套机甲……萧娜:哇,那个小哥哥好帅啊!?(??3`?)?萧辰:……萧娜:他说要我和他结婚……萧辰带上无限手套:少年,我打个响指,你可能会死。一个无敌奶爸带着系统,老婆和女儿闯万界的故事!无后宫,不装逼打脸!
  • 荣枯鉴

    荣枯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