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4600000002

第2章 享福(1)

——《小巷人物志》之二十二

陆文夫

【一】

一群西方的旅游者同时举起照相机,对着东林寺巷咔咔地揿个不歇。

这东林寺巷也没有什么特别,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狭长深邃,弹石路面,两边都是低矮的平房,晾衣裳的竹竿横担在两边的屋檐上面,红、绿、黄、白的衣衫像欢迎外宾的彩旗。

可以肯定,外宾对这种彩旗不会有太多的兴趣,因为所晾的衣服既无长袍马褂,更无凤冠霞帔,都是些牛仔裤、花衬衣、茄克衫之类,谈不上什么新潮服装,又缺少东方古老的情趣,没有什么风光可以摄取,也没什么新鲜可以猎奇。

有的!

就在那些不三不四的彩旗下面,慢慢地移过来了一堆黑呼呼的东西,这堆东西引起了旅游者的注意,自动相机的闪光灯忽闪忽闪,总加起来大概拍掉了一卷胶片。

在那不大平整的弹石路面上,有一辆小板车慢慢地移过来了,车上装着黑呼呼的蜂窝煤球,这玩意儿北方人叫煤饼,苏州人比较恋旧,小煤球已经变成大煤饼了,还得叫煤球。宁愿加上蜂窝二字,叫蜂窝煤球,简称蜂窝球。

板车、煤球,这两样东西在西方人看起来已经有点怪异,更何况那拉板车的是一位瘦骨伶仃的老妪。这位老妇人满头白发,满脸皱纹,那皱纹之深使得她的面部像一块干涸龟裂的沼泽地,眼睛是两个干枯的池塘,紧闭的嘴巴是无水的河流。她浑身上下除掉头发是白的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是黑的,沾满了煤屑。她两手扶着车把,车缏斜勒在胸前,弯腰,昂首,咬牙,用力拉,车后还有个小男孩,小手搭着车帮,踮脚蹬地,扑身前推。这一老一小,一个像弓,一个像箭,牵引着这一车生活的重负慢慢地向前。

冬日的残阳从东林寺巷的西头射过来,那时光之手可以把板车、煤球、老妪推回五六十年,推进三十年代的木刻,二十年代的油画,甚至十八世纪的雕塑。此种人生的画图可以加上诸如《挣扎》,《苦力》,《黄昏》,《路漫漫》等等的标题。半个世纪之前,许多画家、摄影家、雕塑家们,常常欢喜表现凄惨的苦力,留下的不朽的名作,都高悬在艺术的殿堂里。如今,这样的图景在西方已经消失,在中国也不多见。瘦骨伶仃的老妪拉着一车煤球,看起来很不人道,也不美,可却是一种活着的资料,十分珍贵。

这位被当作资料的老妇人,对外宾的照相毫不介意,似乎已经习惯了此种场面。她是替人家送煤球的,每百斤的送力是八角,爬一层楼梯加一毛钱,这两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就是她的一切。外国人拍照没有动她的一根毫毛,无所谓,不收费。车后的那个小男孩却故意避开镜头,当外国人举起相机的时候,他便把头埋到车帮的下面,等到外宾离去,板车拉出了巷口之后,那小男孩才从车后走到车前,帮着他的奶奶稳住车把,抬高,使得重心移到车轴的后面,用不着使劲拉,板车便能轻快地向前。

老妇人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摩挲小孙子的头,脸上的粗线条变细了,皱纹也重新排列,一脸的喜悦、心疼、爱怜:

“小丹丹,今天有没有同学欺负你?”

“奶奶,依为啥老是要问呀,我也不是好欺的!”小丹丹昂首凸肚,握紧拳头,在奶奶的面前显示威力。

“是呀是呀,奶奶总是记得,你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天放学回来总是哭哭啼啼。”

“我爸没用,这是我妈说的。”

“哼,你妈也太有用了,其实也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你奶奶赚得多呐。对了,小丹丹,你不是想要那小轮盘的自行车吗,等你再长大一点,后年……不,明年。明年你过十岁的时候,奶奶买一辆送给你。”

“谢谢奶奶,我骑自行车带奶奶到虎丘山去。”

老奶奶不由地亲了一下孙子的脸:“好乖乖,奶奶用不着你带,奶奶能用小板车拉你到虎丘山去。”老妇人说着,便把板车停在路边:“丹丹,你坐在车杠上别动,奶奶会给你买点吃的。”

“奶奶,你别买,妈妈关照过,不能吃你的东西。”

“听她的!不吃奶奶的东西哪里会有你爸,会有你!”

老妇人走上人行道,走到一家个体户开的小店门前:“买两包云烟,两包巧克力。”

“喔唷,马老太,你今天是发了洋财还是怎么的?”开小店的是一位退休的纺织女工,也只有她们这一辈的人才知道这位老妇人是姓马,其余的人只知道她是送煤球的。再长一辈的人才知道她叫马玉英,当年是从苏北逃荒到苏州,夫妻两人都是拉板车的。

马老太笑笑:“怎么啦,只有你们开店的人才有钱,送煤球的人就花不起?”

“别说大话了,你自己哪一天买过我的东西,还不是为儿孙做马牛。”

“你呢,你自己有退休工资,为啥还要站在柜台上吃西北风呢,你为啥人做马牛?”

两个为儿孙作马牛的老妇人都咯咯地笑起来了,她们感觉不到做马牛的痛苦,反而有几分满足,几分得意,似乎是做了一辈子的马牛还没有做够。

马老太拿着香烟和巧克力,走到板车的后面,从一个布袋里拖出孙子的书包,把两包云烟和一包巧克力塞进书包,拆开另一包巧克力送到孙子的手里:“这一包你在路上吃,吃到家也就差不多了;那一包是明天到学校里吃的。都不要给你妈看见,两包好烟是给你爸的,关照他少抽点,抽好的,抽蹩脚的香烟伤身体。”

马老太吩咐过之后便替孙子背上书包:“回去复习功课吧,路上当心汽车。”

“不,奶奶,我要帮你推车,送完了煤球再回家。”

“好乖乖,奶奶不要你推车,你看,这一路过去都是柏油马路,煤球又是送到平房里,用不着爬楼梯。放心吧,啊……早点儿回家。”

“奶奶再见。”小丹丹依依不舍地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挥挥手。

马老太脸上那两个干涸的池塘湿润了,只有孙子的小手才能挖掘出深藏在心底的泉流。她套上车缏,拎起车把,弯腰昂首,用力迈出起动的几步,很吃力,但是有奔头。看,看那挥动的小手,书包,巧克力……这是她生命的源泉,活着的动力。

【二】

斜阳也照着东林寺巷的一座小楼,这小楼像大轮船上的驾驶舱,高高地矗立在巷头上。

楼上住着的也是一位老人,那一年七十三岁,和拉板车的马老太是同庚,看上去可比马老太年轻十岁。白发不多,红光满面,胖胖地凸出个肚皮。衣着也比较入时,穿白衬衫,打红领带,外罩一件深咖啡色的羊毛套衫,套衫的产地是意大利。头上歪戴一顶小帽,小帽的名称叫法兰西。这法兰西小帽的通俗名称叫洋瓜皮,又称一磕头,据说女孩子戴它是模仿电影明星刘晓庆,老头子戴它是参照大画家刘海粟的。

住在楼上的这位老人也姓刘,叫刘一川,也能写几笔、画几笔,虽然不能和刘海粟相比,在东林寺巷这一带也小有点名气。刘一川之所以有点小名气,其实和他的字画也没有太多的关系,而是他在东林寺巷这一带好像是一艘船,虽然不是一艘大船,但却是一艘不沉的船,四十年来一直在颠簸的人海中安全游弋。他在“反右派”和“大跃进”中都曾出过风头,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结合进革委会。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他退休纳福后却又紧紧地追上了潮流,当上了各色各样的顾问和理事,还独自创办了老年人保障协会,协会下属一个皮包性质的南山公司,他自任保障协会的会长和南山公司的董事长,也曾热闹过一阵子,也曾经赚过几十万块钱。不过,这钱都赚到别人的口袋里去了,他只是用公费装了一部电话机。

南山公司没有等到治理整顿便自行倒闭了,老年人保障协会也没有能通过社团登记。刘一川有点儿寂寞了,只能在楼上的书房里练练毛笔。

这一天,刘一川正好也站在小楼上,依窗望斜阳,心里有点儿悲怆。太阳忙碌着从东到西,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他刘一川也忙碌着将近一生,到底干了些什么呢?反右派,炼钢铁,乌烟瘴气的革委会……

唔!楼下出了什么事情?一群外国人围着拉煤球的老太拍照片。这情景刘一川以前见过多次,从不介意,今天却突然感到心酸,此种不人道的现象竟然至今尚未消灭,工作过多年的人应该问心有愧。孟老夫子早就提倡过七十者不负于道路,哪能让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去送煤球呢。她如果是孤寡老人,民政部门为什么不管?如果有儿有女的话,怎么会没人负担她的生活费?刘一川顿时感到自己的责任了,觉得为人一世也应当做一些好事情,他先前创办老年人保障协会还是对的,错是错在用人不当,吃了大亏。

刘一川不能沉默了,拿着他的名片去找有关单位。那名片还是老的,印着老年人保障协会会长和南山公司董事长的衔头。他倒也不想蒙混,递出名片时总要声明:“这是张老名片,不过,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都没有变,请多多指教。”

刘一川到过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对马老太还在拉煤球的事情提出意见。各部门的负责人对他都很客气,没有一个人认为他是多管闲事,也没有一个人追问他那个老年人保障协会有没有登过记,都认为他是在保障老年人的利益,各级组织都有责任尽快地为马老太解决问题。照理说,刘一川应该依靠组织,把这件事交给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去处理,如果对他们的工作不放心的话,过些时可以再去问问,催催。不,刘一川觉得这件事再也不能交给别人了,以前把实事都交给别人,自己担个名义,结果是只留下了一部电话机。这一次要亲自调查,亲自处理,一抓到底。

刘一川开始调查了。其实,要了解马老太的身世也十分容易,她在东林寺一带拉板车,送煤球已经半个世纪,街头巷尾的老头老太都知道她的底细,她在苏州有一个儿子叫马太伯,书读得很多,钱拿得很少,每天还要喝两杯茶,抽一包烟,但你也不能说他穷,他的妻子褚桂芳,号称女强人,在一家合资饭店里当副经理,不仅是工资高,那穿着打扮,待人接物都颇有点现代气息。马太伯有点冬烘,褚桂芳有点洋味,家庭的态势是阴盛阳衰,女外男内。马太伯包揽了那些在传统习惯上来说是女人做的事体。他家里有一台褚桂芳买的进口的松下爱妻号洗衣机,被他的一位同事贴上了一方纸头,把爱妻号改成了爱夫号。马太伯见了一笑了之,不以为然。这倒不是甘心屈居于老婆之下,而是有极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学的原理。马太伯的工资不高,可是事情也不多,或者说是可多可少。他的老婆工资加奖金颇为可观,可是工作起来却是日日夜夜,马不停蹄。工资的内涵是广义的,分配不公可以通过家庭的内部来加以调节,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是随着工资的多寡而转移。他近十年来很想写一部大部头的经济学著作,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名誉地位、权力结构等等的方面来阐述社会分配的广义性,和有形工资与无形工资的相互转移。此种经济学从来不曾有人写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他已经为这本学术著作题了一个很好的书名,叫《社会分配的大串连》,有了这样一个通俗易懂而又吸引人的名字,书可以多销几本,也许可以用不着自己去包销或贴钱。马太伯想得十分美妙,却也不急于去动手,他觉得写这样的书工作量太大,太累,而且要彻底破坏他那遵循多年的“三一律”,即得闲之后便是一本书,一杯茶,一支烟。孔老夫子是述而不作,他比孔老夫子还多一点,连述也不大愿意,天下的文章看看而已。

刘一川弄清楚马太伯的情况之后,颇为得意,觉得这马太伯是很容易对付的,书生百无一用,因而也不会胡搅蛮缠,何况他知书达理,应该知道七十者不负于道路,哪能让一个七十三岁的老母去拉煤球呢!

那个媳妇倒可能有点儿不好对付,儿子不肯赡养老母,多半的原因是在于媳妇,媳妇掌握了经济大权,婆媳之间又有不和,这就是事情的根由。那个褚桂芳号称女强人……没有关系,女强人必有大弱点,她们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要靠一种社会的声誉来维持她那很不牢固的社会地位。如果把她虐待婆婆的劣迹张扬出去,她的外国老板首先要大大地摇头,你没有看过那美国电视剧《大饭店》吗,高级的饭店简直就是个慈善机构,怎么容得了一个副经理是虐待老人的?女强人的饭碗砸了也就完了,赚不到钱的女人是弱者,强不起来。

刘一川还调查了马太伯夫妇的经济状况,没有问题,负担一个老人的生活费是足足有余的。这一点也很重要,如今是要理可以找来两箩筐,要钱和要命是一样的,如果马太伯夫妻两个都穷得叮当响,那马老太也就只能把那煤球拉到底。

既然一切都很有利,刘一川觉得应该做进一步的考虑,要以此作为警钟,让那些不肖子孙以马太伯为戒,回到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基础上来。他要到法院去控告马太伯夫妇虐待老人,公开审判,组织旁听,请新闻记者到场,请电视台摄像,晚间新闻一播,消息传遍全城……

同类推荐
  • 童年诡事

    童年诡事

    本书是“我”身患绝症的爷爷,即主人公李书甲所讲述的故事。十岁那年,主人公偶遇了传说中的鬼尸婆婆,她行踪诡秘、法力高深,独自住在荒野坟地之间。从认识鬼尸婆婆那天开始,主人公便遇到了以前从未想象过的诡异事件,后来,他们一同经历了一场场荒诞离奇的鬼怪之旅。在这段艰险的历程中,有一条勇猛忠诚的黑狗和一只神秘莫测的黄鼠狼时常陪伴在他们左右,以无畏的勇气和神奇的法术帮助他们度过种种难关。
  • 时间陷阱

    时间陷阱

    这是一本邪典悬疑故事集,分为“怪人”“怪物”“怪事”三部分,现实主义的叙述,搭配最邪典悬疑的情节,让平凡的生活萌生出一丝不寒而栗的恐怖。书摊上的旧闹钟、床上的枕头、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普普通通的一列火车、现实中忽然觉得似成相识的某个场景或梦的片段……这些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却隐藏着最可怕的秘密——闹钟可以致人衰老,枕头可以吸食精髓,蜡烛熄灭足以致人死命,火车陷入无限的时间循环,梦的片段如操纵傀儡般操纵一个人自动走进死地……平淡的生活就这样忽然进入恐怖之地。
  • 最慢的是活着

    最慢的是活着

    小说用第一人称,回忆自己与奶奶的点点滴滴。奶奶重男轻女思想的桎梏,导致主人公从小就对奶奶充满抵触与偏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似乎在重走奶奶的路,也渐渐理解了奶奶对生活的执着,两人相互不喜欢却又相依为命。最终在奶奶去世时候,她彻底原谅奶奶,面对周而复始的生活。
  • 如果没有爱上你

    如果没有爱上你

    《如果没有爱上你》讲述了一场婚姻保卫战中的自我救赎。三段沉沦挣扎的情感往事,展现成人的世界里,最真实的爱与最真实的痛。他们为纠缠而生,挣扎绞杀;她们为救赎而眠,吞噬沉沦。如果没有最初的爱,如果没有爱上对的人,在名利欲望边缘徘徊的人们,如何坚守婚姻的承诺?
  • 痛苦收集者

    痛苦收集者

    初三女生田田的课桌里,出现了一枚断掉的手掌,原本宁静的早读课乱成一团。可惊悚还在继续,和田田同在校田径队的队友,相继被绑架去参加一个关于“选择”的恐怖游戏。失忆少年月川一直在寻找13岁前失落的童年,同是田径队的他,发现每个受害者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且每一次有人失踪,自己的记忆就会隐隐浮现。
热门推荐
  •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师父慈悲为怀,一路解救众生,无论是弟子们,还是路人,都认为他是当然的救星,加入他的事业。众人皆知唐僧心软,但不知唐僧的心也很硬。唐僧一定要去西天取经,这不是心硬又是什么?唐僧是佛家,孔子是儒家,二人境界相通,都能“循循然善诱人”,使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极高的管理境界。孙悟空等人也一直不得不追随唐僧,陪他西游,一直到取回真经。
  • 原始大厨王

    原始大厨王

    一代厨王李奇,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原始社会,原本以为彻底悲剧了,却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厨师竟然是一份伟大、光荣、正经的职业。为了生存,为了吃。李奇带着一帮疯狂的原始人,移山倒海,降妖伏魔,屠尽苍生,千秋万载,一统……“喂,大可,醒醒,咱们中午吃什么?”“黄焖鸡米饭!”
  • 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

    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

    Here's a lively, hilarious, not-so-reverent crash course through the great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schools, concepts, and thinkers. It's Philosophy 101 for everyone who knows not to take all this heavy stuff too seriously. Some of the Big Ideas are Existentialism (what do Hegel and Bette Midler have in comm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how to express what it's like being stranded on a desert island with Halle Berry), Feminist Philosophy (why, in the end, a man is always a man), and much more. Finally—it all makes sense!
  • 玛丽·安妮

    玛丽·安妮

    20世纪殿堂级文学大师的传世经典!经典名著《蝴蝶梦》作者。《玛丽·安妮》是以杜穆里埃的曾外祖母玛丽·安妮·克拉克为蓝本所写,后者在历史上的确是一名公爵的情妇。在无法选择命运的年代,她以魅力和野心撼动了整个英国。19世纪的伦敦,一个险恶的名利场。天真的年轻人们都盼望能在这里生根,摆脱自己原本贫瘠的生活。年轻的玛丽·安妮登场了。她用自己绝伦的魅力、果敢的性格和机敏的头脑俘获了无数男人。在无法选择命运的年代,玛丽·安妮以男人为阶梯,登上了权力的高峰,凭借一己之力撼动了整个英国。
  •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学会轻松做人,懂得快乐生活。做人是一门学问,轻松做人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生活是一大难题,快乐生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追求。做人难,做人累,学会轻松做人,做最好的自己;生活烦,生活苦,再苦也要笑一笑,快乐每一天。
  • 娱乐圈老板

    娱乐圈老板

    这是一个主角成为全球娱乐圈大老板的故事。全球票房top一百里必须写满华夏电影的名字!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不娇不惯富养女孩

    不娇不惯富养女孩

    本书语重心长地指出,对于女孩,父母可以给她爱,但是一定要有原则、理智地去爱。父母要充分认识女孩的性格特征、天赋和优势、缺陷与不足,并采取不同于男孩的培养方法,运用最契合女孩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女孩。富养不是娇生惯养,不是任意妄为,而是给孩子安静、平和、精致的生活,在这种健康的成长环境培养女孩的自信,让她从小懂得尊重他人,做一个有品位、有气质的独立女孩。
  • 孝经纪事

    孝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周德东首次创作超长篇小说,最新悬疑巨著《罗布泊之咒》,本书集青春、爱情、悬疑、探险、魔幻于一体,类型前所未有,共1001次高潮。邀读者一起开启惊心动魄的“罗布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