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2200000018

第18章 随笔(3)

脱胎于血与火的民族国家,大多情绪不稳,要过一段意气用事的日子。中国人对此深有体会,新上台的领导者着手解决人民饿肚子问题,便升居伟人。以色列则相反,它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务实的。苏联之于以色列有大恩,但斯大林露出控制的意图,又想迫害国内的犹太人,以色列立即转投美国阵营;到了1951年,本-古里安想要说服人们,我们主动向仇敌索要公道,这是一种坚决的态度,并不是妥协;此外,铭记德国人的罪恶和收他们的钱是两回事。

即使他们现在不信,时间也会让他们相信。

但是,有些人能够克服时间的冲击——也许是所有人。

“大屠杀”这个概念,并不是暴行发生时就有,事实上全欧洲的犹太人死了多少,这个数字是到二战结束,集中营内幕被揭,战犯受审,才慢慢估测出来。有了数字之后,世人备受震撼,排山倒海的同情倾注到受害民族身上,原先陷入僵局的建国大业,一下明朗起来。以德国为代表,他们认为整个排犹的欧洲都对不住犹太人,没有理由不让幸存者们在巴勒斯坦地区合法拥有一个国家。联合国在1947年11月底投票通过了一个一地两国的决议,六个月后,以色列在混乱和争议中问世。

有权威统计,“大屠杀”至今仍是互联网上聚讼最多、最敏感的讨论主题(另三个是“上帝”、“希特勒”和“巴以问题”),一个争讼点是死难者数字的出炉过程,及“大屠杀”概念是否有“制造”之嫌,意在助以色列建国。但不管怎样,集中营、焚尸炉、奥斯维辛都是真的,安妮·弗兰克、拉贝日记、辛德勒名单都是真的,母亲忍痛弃女保儿,老人被拔走金牙,全家登上死亡列车……这些,都是真的。

被屠戮过的人群,理应代代记仇屠戮者。就像被砍成两截的虫子,虎口余生的犹太人,前一段生命在地上痛苦地扭动,后一段则在时间的流逝中一阵阵地颤栗,他们总是敏感于迫害,惧怕奥斯维辛的命运重临,哪怕就因为这种惊怕,他们在感情上也永不宽宥德国人。

爱泼斯坦老太太,多年前从长居的美国来到以色列。她就是当年从集中营活过来的七千多名犹太人之一。她才两岁,父母把她托付给一个勇敢而谨慎的波兰天主教家庭,自己赴难去了。足有一百多万犹太儿童,没得到她的幸运。

我偶然见到了她,在一个德裔犹太人档案博物馆里。一位身材高大的浅发女孩陪同着她,我不知道那是她的孙女还是秘书,或者两者兼有。女孩的语速很快,我知道,老太太正在被一些历史收藏者和作者所追逐,这让她的感觉很不好。说穿了,谁愿意做这样的记忆供应商,以一个幸存者的身份?就像一名长期受到公开捐助的人,不得不感谢社会一样,幸存者似乎天生就负有义务,要满足那些希望他们述说的人的期待。

德裔犹太移民是以色列的精英分子,人数众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在一段录像前驻足良久,那里面循环播放着1920年代的移民踏上巴勒斯坦土地时欢呼雀跃的画面。老太太耳音不太好,但她指着屏幕说,她认识许多德国朋友。

“为什么要结交他们?为什么?”她是在笑,可那是一种重复,一个已重复了无数遍回答时才会露出的笑,得意之中带点自嘲。

“他们怕我,因为我总是冷不防问他们问题:在集中营,**曾经把孩子从阳台上往下扔,你会这么做吗?在隔离区,德国人当众枪杀有孕在身的犹太妇女,你会这么做吗?我身边有许多同胞,一辈子都在为当初救不了自己的孩子而悔恨,对他们来说,活着是种惩罚——你能领会吗?”

他们都怎么反应?

“他们哭了,跑了,呵啊哈哈。”她朝空中弹了一下手指,仿佛那上面有一撮烟灰。

然后她便不怎么说话了。她对我不感兴趣。也许从七十年前开始,她的生命就只剩下唯一一个支点。她用自己的方式惩罚德国人,与此同时又嘲笑自己无意义的顽固。很多犹太人都是如此,表露在外的都是叠加后的情绪。

那女孩给我留了名片,我们有了邮件来往,她邀请我参加下月去听在海法大学举行的一个为期三日的学术报告活动,学院派和民间的学者会来宣读他们的研究成果,主题从奥斯维辛到犹太食品,再到特拉维夫南部的治安,不一而足。有些情况是我事后才得知:她说,爱泼斯坦夫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还有犹太人愿意踏上德国那块肮脏的土地,她自己是绝不会去的,对她来说,寻求和解不是一桩一生的任务,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可是她会坐德国人设计的车吗?她会用德国人生产的相机拍照,吃德国品牌的冰激凌吗?别的不说,耶路撒冷2011年秋天开通运营的那列轻轨车,就是德国制造的。买票坐车的什么人都有,从超正统的犹太教徒到世俗犹太人,再到阿拉伯裔打工仔。

“哦,你啊,”她回信说,“你要原谅她。”

每年有一千名大屠杀幸存者去世——也许没那么多,但足以让人们从高强度的伦理戒律的控制下一点点摆脱出来。事实上,犹太人本来就是自我减压的能手:生活在沙俄时代的先祖们,拖家带口,疲于奔命,养成了一种独特的小人物(但不是“贱民”)心态,锻炼出分流情感与理性的能力,如果装殓孩子的棺木能用于投资,他们真会认真考虑一下。然而,在遭到大屠杀的拦腰一击之后,犹太人的神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仇恨是靠恐惧来巩固的,多少年来,只要一遇战变,或者有别的什么不利于自己的情势发生,以色列人就会想到奥斯维辛,想到世仇德国人。不过,最后一点一点占了上风的,还是犹太人的务实精神。一切取决于你如何认识——8.22亿美元,可以解释为父老兄妹生命的价格,也可以解释为他们留下的遗产。

做一个耿耿于怀的幸存者,实在是太落寞、太难熬了,人们或可理解他们将自己锁死在一个封闭的记忆罐子里,但无法响应他们。像爱泼斯坦夫人这样的幸存者,我只遇到过一位,更多的是像阿达那样的人,彻底享受当下;更多的人,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都已明白,无论多么惧怕奥斯维辛,我们事实上都不可能重新踩到之前自己留在沙滩上的脚印里。

这是一个哭泣的真理,而有时我们哭泣,是因为快乐。

2011年,一位92岁的大屠杀幸存者,德裔犹太人汉娜·什洛米在特拉维夫病逝。她在奥斯维辛关满了五年,胳膊上始终带着奥斯维辛的囚徒编号。我看到一篇报道,在她的90岁生日宴上,有人问:“您可以说说大屠杀吗?”

比起恭维,冒犯更能检验一个人的品格,或许提问者知道老太太正等着这一荣耀时刻。她回答:“我不会让五年毁了我的一辈子。”

德国人,现在已是以色列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司机爱理不理地说,“也许是因为犹太人到底发现,自己跟德国人很相似吧。”

但是,伊朗——以色列的大敌,也跟德国人要好着,德国人还卖武器给他们哩。

“我真的不知道,别问我。”

奔驰的奔驰车停在了距大屠杀纪念馆有两百米的地方,空气中好像有种忧伤的因子在缓缓降落。我给了出租车司机两张钞票,他打了个响指,随意地瞥了一眼从一溜校车上下来的、面色凝重的孩子们。以色列的年轻人,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太深,摇头晃脑,步伐松散,漫不经心地说话,当他们不得不敛容时,会显得不自然,如同一把撑开的雨伞突然收进套子里。我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是不是淡漠于这场例行的爱国教育。

但以色列人真能把事情做到极致。纪念馆的规模和气势,收罗历史遗存之齐备,建筑之用心,足以震慑住所有在场者,不管你来自哪一个国家,对以色列怀着怎样的态度。通常,树碑立传,建立纪念馆,是一个多少有点迷信的行为,好像在为一个事件加上镇符,让它变成化石,永不再苏醒。在这样的地方垂首而立,不只是为悲惨的过去默哀,也是在向一段不会再来的时光聊作告别。

这应该又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那司机,他现在应该又在拉下一个客人。世界如此广阔,我们不必再回到原来的地方——太好了。

同类推荐
  •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或是写亲友间的交往、家庭里的琐事,或是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虽然题材上较为狭窄,但是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时事的思索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半亩荷塘留清梦》中作品构思精巧,文笔秀丽,语言质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作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要什么完美

    要什么完美

    这是一本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的优雅书。追求完美是人之共性,但只有抛弃对完美的执念,才能在这残酷世界撒欢玩一场。人生有起有伏,走到何种境地都没关系,何种姿态才最要紧。与其妄想得到每个人的夸奖,不如挺起胸膛自己鼓掌。如此,人生便足够了!从此后,不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不企图寻找一个完美伴侣,更不假设一段完美人生。信任瑕疵与遗憾,它们是命运的真相,也是人生的必需。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独特的一生。愿我们都变成优雅而有态度的女人,大气又从容,成熟并天真,不偏执、不依赖,任谁都无法取代。
  • 故宫盗宝案

    故宫盗宝案

    故宫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历经五百八十多年的沧桑之后,依然以它无与伦比的高贵、富丽堂皇的风姿和绝无仅有的神秘精深端坐在北京城的中心。故宫又称紫禁城,这个名字是借喻紫微星垣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星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宫,人间的皇帝也是至尊的,因此皇帝住的地方就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的皇宫,人们习惯称故宫。故宫确实让人着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徐启宪说过:只要有条件,砸锅卖铁我也得买一张票进去看。
  • 沉住气,吃硬饭

    沉住气,吃硬饭

    前凤凰新闻客户端极受欢迎主笔、豆瓣、知乎、微信公众平台拥有者极多的拥趸者,同时拥有着极大地争议的作者!本书收录作者多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曾一度引发读者与市场的强烈反响。作者本身读书无数,文笔功底扎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引人深思,发人思考。所有文章,都只是谈如何认识自我,理解他人。作者观点独特,深扎人心,文笔功底扎实,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奸臣重生记

    奸臣重生记

    陆昭明是个奸臣,在他惨死之后重生了他发誓要做一个清明的好官,只不过他发现自己的死对头好像不太对劲,直到有一天他的夫人告诉他一个秘密,说她就是他的死对头……
  • 大宋江山(第八卷):襄阳风雨

    大宋江山(第八卷):襄阳风雨

    蒙哥汗在忽里台大会上被立为新汗,不久开始兵分多路进攻南宋。贾似道、吕文德、吕文焕等人,靠着余玠在台州建立起的防御体系,挫败蒙古人的锋锐,并将蒙哥击毙在台州城下。大宋江山迎来了难得的数年安宁。贾似道回朝后对权力渴望日增,与吕文德等人结党,宋廷几乎成了贾似道的掌中之物。小说以大开大合的故事、人物群像的方式揭示了大宋王朝衰败的根源。
  • 江湖探案传奇

    江湖探案传奇

    这是一个充满是非的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奇闻,有谜案的地方就有他。苏拙,一个初出江湖的青年,凭借自己的机智,破解一个又一个疑案谜局,却身不由己卷入神秘的岳阳王的阴谋中。他不惜牺牲自己,扳倒这个对手后,却忽然发现,岳阳王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阴谋远远没有浮出水面…不喜欢单调故事的朋友,来与苏拙一起寻找线索吧!(警告:每一卷一个推理故事,由于悬疑太多,受不了一章接一章的烧脑问题的朋友,那就收藏下来,等待每一卷完结时再看吧!)新建了企鹅群,对本书有兴趣的朋友进来聊聊吧。564435017
  • 重生九零乱晴秋

    重生九零乱晴秋

    重生在高三这年,一切都来得及,可以到帝都上大学,因为,那里有他,重生人士不能不发大财,也必须发大财,因为,那是他说的,如果早知道……有钱难买早知道,一切从头来,时间节点刚刚好,申秋感激不尽……前世的路,曲折拐弯一寸不少,一步步走下来后,两世人的感觉却不一样,知道了因果、重生后申秋只能仍旧受着,慢慢的改变着自己的处境……幸运的拥有一个空间,做起弊来省大劲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如意。但是,报告苍天,有个大BUG啊,这位大叔,咱们前世真没见过啊……求放过。还有,各位亲人,咱们真的不熟好吧,能不能当我不存在?就像前世那样渺如尘埃!
  •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暗影神座

    暗影神座

    这是一个坑神的故事。上一世游戏中雷文被谋杀之神希瑞克坑死了。这一次穿入奥创世界,坑了一个又一个神明,然后就点燃神火坐上神座了……本人超远古老作者,累计有《霸王之枪》《飞云星志》《破日之心》《深渊杀神》《狼主》等一大堆完本作品,从无太监,人品保证,请放心阅读。Q群云飞的天空:六六七三零一四(ps,这是伪DND,数据党勿扰,一切以本书为准)
  • 萌物王妃:王爷你好坏

    萌物王妃:王爷你好坏

    柳涵雅莫名穿越,遇上帅哥赵子谦,被迫拜其为师,为脱离痛苦的训练独自下山,遇上江湖各派人物,与之交好,但是不断地事端也被挑起,平静的江湖开始起波澜,越搅越大,看女主在江湖行走,看美男,惩恶人,救弱小,女侠风范尽然展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钻石小新娘:轻轻说爱你

    钻石小新娘:轻轻说爱你

    夜晚,神偷光临,偷来一个女婴遗弃在他家门口,这人的目的不明,女婴的身份更是一个谜。他,冷傲无良的美男少主,因为一时兴起,收留了她……
  • 三国之龙胆赵云

    三国之龙胆赵云

    推荐新书《快进三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现代学生穿越成三国赵云,却发现自己身无长物,本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敢妄动历史。可谁料,穿越的不知他一人,另一人早已悄悄改变了历史,且祸乱天下。赵云不忍苍生受苦,于是两个熟知三国历史的现代人,在三国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龙虎争斗。
  • 仇史

    仇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