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700000020

第20章 吗啡棒糖(1)

1

蒙尘的玻璃窗映出一片光灿灿的废墟:镀金的丘比特像、镀金的洗脸台、落地灯。在旧木头味的掩盖下,还能闻到松节油、油画颜料和清漆的刺鼻气味。我跟在他后面,沿着从锯木屑中打扫出来的一条走道穿过作坊,走过一块块木钉板和各种工具,散架的椅子和带爪形脚的桌子东倒西歪地散放在地上,桌椅的腿脚伸展在空中。这人身材高大,但仪态颇为优雅。母亲会说他“动作飘忽”,他走起路来毫不费力,有如行云流水。我望着他穿着拖鞋的双脚,跟着他登上一段狭窄的楼梯,来到一个光线昏暗、铺满地毯的房间,黑色的大瓮立在基座上,带流苏的窗帘拉上了,挡住了阳光。

在这片寂静中,我的心凉了下来。枯死的花朵在巨大的中国花瓶里腐烂,屋里弥漫着能让人缄默不语的凝重气氛:陈腐的空气令人难以呼吸,当初巴伯太太带我回萨顿街的家里,去拿我需要的东西时,我们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令人窒息。我很熟悉这种沉寂的滋味;要是谁家有人过世,他家就会变成这样。

突然之间,我真希望自己没有过来。不过那人——霍比——似乎察觉了我的疑虑,因为他突然转过身来。他已经不再年轻,但有着青年般的面容。他的眼睛是孩童般的蓝色,清清亮亮,透着惊讶。

“怎么了?”他说,“你没事吧?”

他的关心让我感到难为情。我不大自在地站在这片被古董包围、死气沉沉的黑影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好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欲言又止。然后他摇了摇头,像是要把头脑里的念头清理一空。他看上去有五六十岁,胡子拉碴,长着一张腼腆、讨人喜欢、五官分明的面孔,既不丑也不俊。他看上去比绝大部分人身材高大,不过显得有些病恹恹的,有种冷汗涔涔、难以言喻的病态。他的黑眼圈和苍白肤色,让我想起学校组织我们去蒙特利尔游学参观时,看到的教堂壁画上的殉教耶稣会士:他们都是些身材高大、本领高强、肤色惨白的欧洲人,被绑缚在休伦族[41]营地的木桩上。

“不好意思,我这里有点乱……”他环顾四周,神情中有些莫名的焦急,和我母亲找不到东西时一样。他的声音有些粗鲁,不过能听得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就像我的历史老师奥谢先生一样。奥谢先生在波士顿的一个无法无天的社区长大成人,后来去了哈佛读书。

“我可以改天再来,要是那样更合适的话。”

他听了这话,有些慌张地看了看我。“别,别。”他说。他的袖扣滑了出来,袖子松了,脏兮兮地裹在手腕上。“稍等片刻,让我想想,抱歉——这边,”他拨开挡在眼前的花白乱发,心不在焉地说,“过来吧。”

他领我走向一张难看的窄沙发,那张沙发配有涡卷形扶手和雕花沙发背。不过上面扔着枕头和毯子。我们似乎同时发现,沙发上有这些乱糟糟的寝具在,不太方便落座。

“啊,抱歉,”他喃喃地说着,往后退了一步,因为动作太快,我们差点撞到一起,“如你所见,我把铺盖放在了这里,算不上是最好的安排,不过我只能这样将就一下,因为我有些耳背……”

他转身走开(所以我没听清后面的话),绕过倒扣在地毯上的一本书,还有一个内壁有褐色污渍的茶杯,把我带到一把加装了椅垫的华丽座椅跟前,椅垫打着褶,配有流苏,座位上还配有繁复的装饰扣——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把土耳其座椅。他知道怎样给这样的椅子加装椅垫,纽约懂这个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带翼的青铜器,银质饰品。落满尘埃的灰色鸵鸟羽毛插在一只银质花瓶里。我有些迟疑地坐在椅子边上,打量着四周。我倒宁愿站着,那样我要是想离开,会更方便一些。

他把身子凑过来,把双手夹在膝间。不过他一言未发,只是望着我,等待着。

“我叫西奥。”一阵漫长的沉默之后,我赶忙说。我的脸热辣辣的,都快烧起来了。“西奥多·德克尔。大家都叫我西奥。我住在上城。”我有些拿不准地补充道。

“嗯,我是詹姆斯·霍巴特,不过大家都叫我霍比。”他双眼黯淡无神,颇能打消别人的戒备。“我住在市中心。”

我不知所措地移开目光,拿不准他是不是在打趣我。

“抱歉。”他把眼睛闭了一会儿,又睁开。“别在意我。韦尔蒂——”他朝手里的戒指瞥了一眼,“原先是我的生意伙伴。”

原先是?那只月相盘表面的钟表——它的齿轮和链条呼呼地运转起来,就像内莫船长[42]的古怪装置——在寂静中发出响亮的嗡鸣,然后敲响一刻钟的钟点。

“哦,”我说,“我刚知道。我还以为——”

“真是抱歉。你还不知道吗?”他仔细望着我说。

我别开目光。我原先并没发觉,自己满以为还能见到那位老人。尽管我目睹了当时的情景——尽管我那时就知道——但不知怎的,我还是成功孕育出一个幼稚的希望,我希望他奇迹般地撑了过去,就像电视里遭遇谋杀的受害者,在插播广告演完之后,观众才发现,原来他还活着,正在医院里悄悄休养。

“你怎么会拿到这个?”

“什么?”我惊讶地说。我注意到,那只钟表指示的时间根本不对:不管是上午十点,还是晚上十点,都跟准确的时间相去甚远。

“你是说他把它交给了你?”

我坐得不舒服,所以换了个姿势。“对,我——”他的死给我带来了全新的震撼,就好像他再一次在我眼前死去一般。只不过这次,我是从截然不同的角度见证了这一过程。

“他当时神志清醒吗?他跟你说过话?”

“嗯。”我刚要开口,又沉默下来。我感到十分痛苦。置身于那个老人的世界,置身于他的物品中间,我强烈地觉得他活着回来了:这个房间有种浸没在水下一般的梦幻情调,房间里装点着红褐色的天鹅绒,既华丽又宁静。

“我很高兴他当时能有人陪伴,”霍比说,“他不喜欢孤单。”他攥住那枚戒指,把拳头放在嘴边,望着我。

“天哪。你还只是个小年轻,不是吗?”他说。

我有些不自在地笑着,不知道应该作何反应。

“不好意思,”他用更正式的口吻说,我听得出来,他是想要安慰我,“不过——我知道当时的情况很糟。我看过。他的尸体——”他似乎在斟酌词句,“他们在让你过去之前,会尽可能把尸体清理干净,他们还会告诉你,看过之后,你会觉得不好受,这一点你当然明白,只不过——那样的事,你没法做好心理准备。几年前,我们店里进过一套摄影师马修·布雷迪拍摄的照片——都是内战时期拍的,怪瘆人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把照片卖掉。”

我什么也没说。大人说话,我不习惯搭腔,除非别人问我,我才说“是”或“不是”。不过我被他的话惊呆了。我母亲的朋友马克是医生,是他去确认了我母亲的尸体,谁也没跟我说过她的尸体如何。

“我记得以前读过一篇报道,有一名士兵,是在希洛?”他在跟我说话,只是有些心不在焉,“还是在葛底斯堡?有一名士兵因为受惊,发了疯,开始埋葬战场上的小鸟和松鼠。打仗时会有很多小动物丧命。他挖了好多小小的坟墓。”

“在希洛战役中,两天就死了两万四千人。”我脱口而出。

他的目光警觉地落回我的身上。

“在葛底斯堡死了五万人。是采用新式武器的缘故。米涅弹和连发步枪。所以死亡人数才那么高。美国早就有堑壕战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早得多。这一点大多数人并不知道。”

我看得出,他不知道该如何接腔。

“你对内战感兴趣?”他小心地沉默了片刻,然后问我。

“嗯——没错,”我直接承认道,“算是吧。”我对联邦军队的野战炮知之甚详,因为我写过这方面的论文,我当时用了太多的技术资料和史料,结果老师让我重写,我也知道布雷迪在安提塔姆拍摄的阵亡者照片。我在网上看过那些照片,那些青年目光凝滞,口鼻溢出乌黑的鲜血。“我们在学校里学过六个星期的林肯。”

“布雷迪有个摄影棚,就在附近。你看过没有?”

“没有。”我刚才想到那些面无表情的阵亡士兵时,有个十分重要却难以说清的念头正要破茧而出。此刻,我脑海中的那个念头已经消散一空,只留下这样的画面:那些死去的青年四肢蜷曲,仰望着天空。

随后是一段恼人的沉默。我们俩似乎都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最后,霍比重新叉起双腿。“我想说的是——很抱歉,我得问你一些事。”他支支吾吾地说。

我局促不安地扭动着身子。我到市中心来,原本充满好奇,根本没想到别人还指望着我能回答什么问题。

“我知道,要说起那件事,肯定很难。只不过,我从未想过——”

我的鞋。有趣的是,我竟然从未认真看过自己的鞋。鞋尖有点磨损。鞋带磨破了。咱们礼拜六去布鲁明代尔百货公司,给你买双新鞋。只是这个承诺永远无法兑现了。

“我不想让你为难。不过——他当时还有意识吗?”

“可以说有。我是说——”他那副警觉而忧虑的面容,让我心里的某个遥远的角落想把他不愿知道、我也不该告诉他的各种事情和盘托出。四溅的内脏、反复闪现的丑陋画面,即便在我清醒时,也会闯入我的脑海。

模糊不清的肖像画,壁炉台上的陶瓷长毛垂耳犬,金色的钟摆摆来摆去,咔哒,咔哒。

“当时,我听到他在呼唤,”我揉了揉眼睛,“在我醒来之后。”感觉就像在解释一场梦。太难了。“我来到他的身边,陪着他——其实没那么糟。或者说,情况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我又说,这话一听就不像是真的。

“他跟你说过话?”

我费力地咽了口唾沫,点了点头。深色的桃花心木,盆栽棕榈树。

“他当时神志清醒吗?”

我又点了点头,嘴里泛起苦涩的味道。那种事没法总结出来,没法合情合理地讲述出来。飞扬的尘土,阵阵响起的警报声,他握着我的手,我们俩似乎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一世。混乱不堪的话语,还有我从未听过的人名和地名。断裂的电线直冒火花。

他还在望着我。我感到喉咙发干,有点恶心。时间仿佛停了下来,我一直等着他提出更多的问题,什么问题都好,可他没有再问。

最后,他摇了摇头,似乎要清空自己的思绪。“这个——”他好像跟我一样困惑。那身晨袍,还有那头披散的花白头发,让他看上去就像儿童剧里的无冕之王。“抱歉,”他说着,又摇了摇头,“这完全是新消息。”

“你说什么?”

“嗯,你瞧,只是——”他把身子凑了过来,不安地快速眨巴着眼睛,“这跟我之前听说的情况大不一样,你明白吗?他们说他是当场死亡。说得非常肯定。”

“可是——”我惊讶地开了口。莫非他觉得,这是我编出来的?

“不,不,”他赶忙说,他抬起一只手,让我安心,“只是——我相信,他们跟所有人都是这么说的。‘当场死亡’?”他沮丧地说,而我还在盯着他看。“‘毫无痛苦’?‘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砸中了他’?”

忽然间,我恍然大悟,不由打了个激灵。母亲也是“当场死亡”。她走得也“毫无痛苦”。社工们一再这样说,我从未怀疑过他们怎么会那样肯定。

“不过我得说,很难想象他是那样走的,”霍比打破突如其来的沉默,这样说道,“转眼间,就毫无知觉地倒下了。有时候你会觉得,情况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你明白吗?”

“什么?”我抬起头来。我被自己贸然发现的崭新可能搞得晕头转向。

“能在门口道个别,”霍比说,他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他更愿意这样。临别时可以凝眸回望,就像那首描写死亡的俳句。他不喜欢不辞而别,更愿意停下来,跟路上的人说说话。‘樱花间的茶舍,开在黄泉路上。’”

他沉湎在自己的思绪里,忘记了我的存在。在这个幽暗的房间里,一抹阳光像刀锋似的,从窗帘中间穿过,落在房间另一头,把那边托盘里的雕花玻璃细颈水瓶照得晶莹透亮,折射出的闪光在墙壁的高处浮动着,就像显微镜下的草履虫。尽管屋里烧木头的烟味很浓,但黑乎乎的壁炉里没有火,炉栅堆满炉灰,看起来已经有一阵子没生火了。

“那个女孩。”我怯生生地说。

他的目光回到我的身上。

“当时还有一个女孩。”

有那么一瞬,他好像没有听懂我的话。然后他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快速眨巴着眼睛,就好像有人在往他的脸上弹水。

“怎么?”我惊讶地说,“她在哪儿?她还好吗?”

“不好,”他摩挲着鼻梁,“不好。”

“不过她还活着吗?”我简直不敢相信。

我读懂了他扬起眉毛的意思,她还活着。“她很幸运。”不过他的声音和神态表达出的,却是相反的意思。

“她在这儿吗?”

“呃——”

“她在哪儿?我可以见见她吗?”

他叹了口气,看上去有些懊恼。“她需要静养,不能见客,”他翻弄着衣兜说,“她不是原来的她了——很难说她会作何反应。”

“不过她会好起来,是吗?”

“嗯,但愿如此。不过她目前还‘没有好转’。这是医生们一直采用的含糊说法。”他从浴袍的衣兜里摸出香烟,用颤抖的手点上一支,然后一扬手,把那包烟扔在我们中间的日式漆案上。

“怎么?”他说。他挥手驱散眼前的烟雾,看到我直勾勾地盯着那个皱皱巴巴的烟盒,那是法国烟,像是老电影里的人抽的那种。“可别告诉我,你也想来一支。”

“不用,谢谢。”一阵不安的沉默之后,我说。我觉得他是在开玩笑,只是不能百分之百肯定。

他眯起眼睛,用锐利的眼神透过烟雾望着我,脸上是一副担忧的神情,就好像他刚想起来一桩跟我有关的要紧事。

“是你,对吗?”他出人意料地说。

“你说什么?”

“你就是那个孩子,是吗?你母亲也在那儿丧生了?”

一时间,我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同类推荐
  • 危险关系(昆汀电影《危险关系》原著)

    危险关系(昆汀电影《危险关系》原著)

    同名电影《危险关系》由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执导,是昆汀电影中风格最独特,最与众不同的一部。我飞过七百万英里,嫁过两个酒鬼和一个毒虫。我觉得我永远在一次次从头再来,不知不觉我就没得选了。但是,你知道我最厌倦的是什么吗?微笑。假装愉快。杰姬·布朗,空姐,飞行了十九年,今年四十四岁。某天下飞机后,她被捕了,她的行李箱里藏匿了大量现金和一包毒品,她过的从来不是四平八稳的人生。
  • 赌城恩仇录

    赌城恩仇录

    众所周知,赌城拉斯维加斯是一座罪恶之城,有人在此一夜暴富,也有人在此命丧黄泉。没有明显的迹象说明拉斯维加斯系黑帮犯罪分子建成,就是有,也不可能形成文字记载。1940年,犹太黑帮派本杰明·希杰尔到拉斯维加斯开拓市场,并建成火烈鸟大酒店及赌场。赌场取得成功后,其他黑社会组织也纷纷介入,又相继有了好世界、宇宙尘、金沙、里维埃拉、沙漠客栈、恺撒宫等赌场。
  • 幽灵油画:蛮村诡事,夜宿博物馆(新惊魂六计)

    幽灵油画:蛮村诡事,夜宿博物馆(新惊魂六计)

    迷雾森林的枯叶博物馆,潜藏着无数古老诡事。搭错车来到荒野村的年轻旅客们,意外闯进悬疑绝境。鬼形图书、尸召外卖、完美谋局、夜哭郎……每个夜晚都有离奇事件,每个夜晚都有天涯断魂人。
  • 废墟

    废墟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几部经典的短篇小说。作者善于叙事,对故事的把控力强,让读者能深入其中。作者为青年作家,文字清新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故事生动,广受青少年的喜爱。
  • 解密(入选企鹅经典)

    解密(入选企鹅经典)

    人世间大多的秘密都藏在梦里,就像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活着却如同没有名字的存在。《解密》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之间的博弈,是将心灵粉碎再重铸。一个身世多舛的数学天才容金珍,一个类似数学家约翰纳什般的天才人物,因为非凡的才华被招募至国家秘密单位701,破解一部极其困难的敌国密码“紫密”。在巨大的期待和精神危机之下,总是醉心于同疯子下棋、恍若身在梦境的容金珍,是否能够破解“紫密”,成为国家的英雄?在巨大的国家机器中,个人命运沉沉浮浮。若干年后,每个人都只剩下一个关于他们的传说,而谁也无法预测命运的轨迹……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之神明与世界

    我的世界之神明与世界

    是因为来到而来到,还是因为逃避而到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少年在异界成长的故事。(本书又名,在全部拟人化的mc世界与伙伴们冒险的故事。叶凡:伊子住手!那不能吃。)
  • 失忆

    失忆

    莫名在感到已经死去时才觉得自己正在活过来。梦魇中的自己是一条泥涂间的鱼,在垂死中竭尽全力地蠕动着,体内分泌浓腥如薄膜的黏液而使呼吸不至窒息。而当噏动的唇齿吞咽不下那不尽的黑色绝望时,潮湿的眼在幽邃的暗夜里如第一次也如最后一次睁开了,不知道此刻是再生之际还是弥留之时,正如不知此身是初萌婴儿还是垂亡老者。昨日是印象,明日是想象,今日只是绪乱的意象;昨天是回忆,今天是记忆,明天仍是空照的往忆。他只愿自己是一尾逆流溯源的鲤鱼,不去跳什么龙门,只是洄游向自己内心深处……,而此时,只有想到水,才觉得一阵清凉。
  • 痴情酷王爷:恋上替嫁小厨娘

    痴情酷王爷:恋上替嫁小厨娘

    “喝了它。”一碗堕胎药,葬送了她所有的温情与希望。“你还不配拥有本王的孩子。”冰冷的笑意迎向他绝情的双眸,毅然离开……再次出现,她已是为魔,为情而着魔,杀尽天下绝情男儿。可是,真正面对他时,她竟然下不了手……
  • 定制曝光

    定制曝光

    提及公关公司,总是让人感到无限暧昧,这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行业。酒店公关、挑战高薪、帅哥美女、危机专家、搞定客户、权力谋略、无限创意……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公关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但公关公司的影响遍及每个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会在潜移默化中颠覆你的认知。《定制曝光》一书的作者混迹公关圈十余载,在书中,他以当事人和旁观者的身份讲述了数个精彩至极的中国式公关故事,这里有中国公关行业最真实的权力斗争,有明星离婚事件背后双方所发起的庞大公关战争与媒体战场上的昼夜厮杀,有为了获取巨额客户预算背后公关公司之间的残酷竞争,以及空前公关危机背后所隐藏的光怪陆离的人性;当然,还有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的顶尖创意!
  • 唐小姐十万个为什么(网络结局)

    唐小姐十万个为什么(网络结局)

    说起唐家二小姐唐尔,虽然她身体不好,但还真是一个非常欢乐的姑娘。其实她从来不是一个很文艺的人。如果说她曾经是个小清新,那她是也小清新中最苦逼的那种。早在高中的时候就曾经以上二中二班二号排名年级第二而闻名。很牛掰吧!真是跟“2”很有缘分呐O(∩_∩)O但是“2”总会有遇到“1”的时候后来在她情窦晚开的年纪,她就遇到了一个一流的儒雅医生和一个一流的腹黑经理人于是就有了这个三角的故事。哦,不,可能还是四角。哦不不不,也可能还有看不见的第五角噢。总之就是非常的复杂啦,谁让二姑娘就正好在这个妖孽飘飘,浮云神马的年代呢。╮(╯▽╰)╭***************据说如果一个坑有个幽默的开头,那就意味着虐文的到来。这篇是不是呢?乃们跳跳看呗?人不入坑枉少年啊小姐们,留步啊,来搞个对象啊喂。*******************文艺一点的介绍?我也会啊……for-example12月的雪天,我曾经跟他并肩一起走,他还不知道我此生的愿望就是能够与他一路到白头。****************我的微博地址:http://m.wkkk.net/veras/profile
  • 挪坟

    挪坟

    一切顺利,郭家的坟挪完了,郭主任和可好先生的女人们请了善人一起到新坟来烧火烛摆香桌,供酒是两瓶青花瓷的景芝。善人是香香的娘,她用公鸡冠子上的血下了符咒,口中念念有词,念完后顺手把公鸡撒开了手,让它往田野跑去,这只鸡是要放生的。只是这只鸡却不肯离开,它围着新修建的坟咯咯地叫着转起了圈儿,郭主任隐约觉得有些不安,不是说修寿坟的时候要放生这只活公鸡的吗?说如果公鸡一放就跑走了,那新坟的主人寿命还长着呢,若公鸡不肯走,还围着寿坟转圈儿,那新坟的主人命不久矣。
  • 两点一线

    两点一线

    我看着林夏雨递过来的小熊发呆。难道——她都想起来了?但是,直到今天,这个问题我始终没有问。窗外的阳光,很灿烂,很好。《两点一线》是小橘灯纯美小说系列之一。它秉承冰心先生的名篇主题,展现了当代少年的别样风采。
  • 群穿三百渣

    群穿三百渣

    一群废宅,基佬,农民工,保安,老师,退役军人,骗子,暴发户,幼儿园特优生....来到了一艘穿越在历史长河里的威武战舰上!好吧,谁能告诉我,为毛这艘威武战舰是一只小竹筏??为毛我们要驾驶着小竹筏去攻击维京人的海盗舰队?“告诉你,老王,我们的使命就是生存!!”“NO,新人,使命就是去解放埃及艳后!”“他们都错了,来,到我舱室来,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人生理想。”老王捂腚而逃。在一个个战争片段里生存下去!“预备!射击!”“他们跳帮了!肉搏队上!”“法克!老王,你怎么开船的!触礁了!”“老李!你傻啊!快开炮!”“要沉了!”“咕咚咕咚!”
  • 原点(三)

    原点(三)

    凛曾做过电台英文节目主持人、教师、多个国际发展组织翻译,后因梦困扰,索性嚼梦吐字,尝试写作。试图在类型小说的地域里开拓一条新路,相信打开心灵后所获得的真理,被称作“反类型化作家”。已出版推理长篇《女法医之索魂》、《空壳》。代表作:独家刊于《最推理》的“高毅”系列、“未来探案”系列和“维利”系列等。本小说为虚构作品。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绝密档案编号等信息,如与事实相符,纯属巧合。
  • 爵爷独宠:娇妻太撩人

    爵爷独宠:娇妻太撩人

    震惊!重生杀手强势归来,后宫佳丽竟达三千!权势滔天的厉总也倾尽所有只为博她一笑!“BOSS,有编辑说夫人后宫佳丽三千。”某男:“封杀!”“BOSS,夫人砸了电视台。”“帮她善后!”当某位宠妻狂魔见到自家媳妇:“媳妇,砸电视台的时候手痛吗?我给你呼呼。”某女:“……”说好的傲娇总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