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2600000010

第10章 廉政评弹(7)

旁观李明博“挺股挨批”的“失言风波”,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官员必须注意身份,谨言慎行。不论是哪一级的官员都是公职人员,都握有一定的公权,在公众眼里都是官方的代表,他们在公共场合所说的每句话,即使是所谓的“个人意见”或者“随便讲几点”,自然也都会被当作官方的表态或“吹风”来解读,他们的发表的每篇文章、博客抑或挥毫题写的每个条幅都会被奉为圭臬乃至“尚方宝剑”。那么多富商世贾不惜用“大红包”“金剪刀”,千方百计恭请官员为他们的工程或项目剪彩、奠基,一掷千金企求官员的题字“墨宝”,甚至弄虚作假改头换面伪造与官员的“合影”,都不是倾慕于官员的“个人形象”或“人格魅力”,而是看中了他们的官方身份和手中的权力、影响力,把官员当“道具”,拉大旗做“虎皮”。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官员”或曰领导干部才应当格外珍惜自己的清名廉誉,切不可四处剪彩,随意题词,轻易合影,即兴表态,以防自己好意或者无意的言行、文字被“有心人”曲解利用,以引起敏感的公众不必要的猜疑或各种事出有因的“流言蜚语”。例如,正当广大群众尤其是众多“房奴”翘首期盼房价下跌之时,某些地方的官员却一再宣称“房价还将稳中有升”,像李明博劝韩国人买股票一样苦口婆心地号召当地百姓踊跃购房,不料却引来轩然大波。各方人士直斥此等言论同中央强调要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平抑房价,保障民生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许多网民纷纷质疑这些官员是否在开发商那里持有“干股”。中国房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更是一针见血直言不讳,直指“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驱动”。(11月21日《新快报》)这些官员“挺房失言”的后果比起李明博“挺股失言”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足以令我们的各级官员幡然反思,引以为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官员的身份是公正超脱的“裁判”,必须对参与竞争的各方一视同仁,决不可厚此薄彼,在场内场外为某方加油喝彩,或为某方“力挺”,将某方“唱衰”。尤其是当涉及法律、政策和公众利益时更要注意谨言慎行,出言有据,切不可有意无意地“失言”“跑调”,给政府添乱抹黑。(2009年)

【“局部地区”与“有关部门”】

先讲一个段子,说的是一个老太太天天听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听着听着听出了门道。这天她拉着刚刚放学回来的小孙子,非要问清楚“局部地区”在哪个省,为什么那里天天下雨?小孙子被问得一头雾水,翻遍书包里的地图册也找不到这个名叫“局部”的地方。老太太仍然心有不甘:“咋能会没有呢?你没听广播里天天都预报:局部地区有小雨,局部地区有阵雨,局部地区有暴雨?”

再说一件真事。某村一外出务工农民因养老保险问题向镇领导写信反映,领导十分重视,当即批示:“请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这个农民喜出望外,满以为有了“尚方宝剑”,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谁知他拿着这个批示连跑了好几个部门,都推托说与他们无关,让另找“有关部门”。这位农民哭笑不得,见人就打听,这“有关部门”到底在哪儿?如果说并不存在的“局部地区”只是轻松诙谐的幽默笑谈的话,那令人困惑的“有关部门”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真实存在。

有人曾做过统计,在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组就是“有关部门”,例如:某项工作“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某些问题“有关部门”共同解决;某个困难“有关部门”协调落实;“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有关部门表示”;等等。也有人把“有关部门”称作“中国权力最大的部门”,虽然不知道这个部门是何时设立的,也不知道它属于什么编制,但是能看到它几乎什么都管,大到国计民生、社会治安,小到市场物价、邻里纠纷,都脱不开“有关部门”的管辖范围。教育乱收费需要“有关部门”重视,大学生就业需要“有关部门”帮助,建筑工程质量需要“有关部门”监督,医院乱收费需要“有关部门”查处,包括前面所说的农民养老保险等等也都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难怪那么多人到处打听这“有关部门”究竟在哪里了。还有人说,当下最难找的部门就是“有关部门”,尤其是对于一些乱事、难事、棘手麻烦、得罪人的事,即使法律、政策有规定,上级领导有批示,“有关部门”也会暗地里“踢皮球”,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纷纷声称与己无关,于是“有关部门办理”最后便成了“无部门办理”。

“有关部门”之所以在许多文件、批示和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自有其各不相同的复杂原因。例如文件中的“有关部门”是指代众多名称冗长的相关单位,以收行文简略之效;批示中注明“有关部门”,是领导以为这些部门不言而喻,不必赘述;而新闻报道把本应明晰的主体有意简称为含混不清的“有关部门”,则是出于“为尊者讳”“为权者讳”“为富者讳”的某种考虑,特别是当报道那些负面新闻和揭露一些黑幕丑闻时,由于惧怕某些利益集团或某种得罪不起的势力,或者抵挡不住当事一方的强力“攻关”,甚至“被封口”,自然不便也不好意思再公开点名,于是“有关部门”这一模糊称谓便成了像电视上常见的“马赛克”一样的虚化遮挡工具,既报道了事实,又保护了当事者的“隐私”,只是事件的真相也被“虚化”,受众的目光也被“遮挡”,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样受到了损害。

找不到“局部地区”无关紧要,找不到“有关部门”可真不得了。要想对人民公仆实行有效监督,以改进干部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必须尽快“撤销”形形色色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把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权责明明白白地公之于众,既方便百姓办事、投诉,也有利于公众监督问责,促进公务人员勤政廉政。“首问负责制”也是防止“有关部门”推诿扯皮“躲猫猫”的灵丹妙药,不管是不是与自己有关,只要群众首先找到了你,你就要负责到底,直到找到认真负责的“有关部门”为止。假如我们的每个部门、单位和工作人员都能如此,也就不用人民群众再费劲寻找“有关部门”了。(2009年8月22日)

【邓玉娇上研谁说了算?】

以“当代烈女”“抗暴英雄”而声名鹊起的巴东女子邓玉娇否极泰来,喜事连连,先是在全国网民的强烈关注下,被法庭正式宣判“故意伤害罪成立,免予刑事处罚”,还没回到家中,就又被曾经的“打虎名人”,中科院植物所教授、博导傅德志公开宣称收为研究生。(7月4日大众网)

可惜这后一件“喜事”眼下还只是傅教授的一厢情愿,类似于俗话所说的“指山卖磨”或者“画饼充饥”,因为邓玉娇究竟能不能当上中科院的研究生,远不只是某个教授、博导说句大话就能搞定的,所以不仅邓玉娇本人值不得大喜过望,而且诸位看官也不必过于当真。

谁都知道,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招生模式下,要想成为一名正式的研究生,不光需要苦熬十几年寒窗,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走过来,而且还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许多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奋力冲刺都难以如愿,一个仅具初中文化的服务员又有什么“异禀”“潜能”,可以过关斩将,直入研究生院的大门?虽然傅教授信誓旦旦地放出狠话“这研究生我招定了”,可他毕竟只是一教授,招谁不招谁仅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即便是自主招生,也是学校自主,也有严格的招考条件和程序,绝不是博导“自主”,想招谁就招谁。就是上级特批破格录取,被录取者也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否则即使让仅认识几种植物的农家女进了中科院植物所,又怎能完成最起码的学业,又能从事什么研究?这同“文革”期间让“工农兵”上大学、文盲白丁管科研又有什么两样?

傅教授是做学问的,也充满了正义感,衷心敬佩拼死抗暴的弱女子,又无职无权,无以褒奖,于是便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邓玉娇一举上研,改变命运。只是初衷虽好,路径却偏,不仅难以走通,而且还有拿学位送人情,以招生谋私名之嫌。假如傅教授不是教授,而是某私营企业的老板,他尽可以声称“这个邓玉娇我招定了”,言出即随,说到做到,甚至还可立马委以重任,给以高薪,以表对民间弱女的同情之心和对“当代烈女”的声援之意。只可惜傅教授的身份是国家研究机构的教授,尚无随意“点招”的权力,所以他的此番表态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误解为“口惠而实不至”的“空头支票”和哗众取宠的自我炒作。

何况,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追求幸福的未来,已经成年的邓玉娇自有主见,并不一定非要走傅教授为她指定的读研这一条路。

我要是邓玉娇,一定会向热心的傅教授深鞠一躬,先诚心致谢,再婉拒好意。人生路千条,为啥非挤“独木桥”?或许用不了多久,一个自强自立,逆境创业,勤劳致富的邓玉娇又会轰动全国,那岂不是比当个受人同情怜悯施舍照顾的“研究生”更有价值,更堂堂正正?(2009年)

【端正“话风”治会风】

近日,在河南省许昌市召开的一次干部大会上,一位官员因发言空洞,被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当场“叫停”并“轰”下台去。这一毫不留情的做法令在场的干部大受震动,并从中悟出了“不好好发言,就要从台子上被赶下来;不好好干工作,就要从位置上被赶下去”的切肤感受。(12月28日《大河报》)

会风反映作风,作风关系事业成败。许昌市从端正发言者的“话风”入手整顿会风,转变干部作风,可说是抓到了点子上。党中央、国务院早就三令五申整治会风,一些地方也纷纷制定了严密的会议规范和严格的会场纪律,可为什么时至今日仍然收效不大,“涛声依旧”,甚至屡屡曝出会场上人头稀少、秩序混乱或者打瞌睡的尴尬场景?

究其原委,还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会风不正,固然与参加会议者素质不高、作风涣散有关,但作为会议主导方的讲话者和发言者“话风”不正也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党从延安时期就明确反对言之无物的“党八股”,可有些官员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式和“八股腔”仍积习难改,不管是什么会议,一讲话必定“一二三四甲乙丙丁”面面俱到,一发言总免不了空洞无物、无关痛痒的官话、套话、废话、车轱辘话,怎不让人心力交瘁,昏昏欲睡?

可见“话风”决定会风,要想端正会风,必先整治“话风”。开短会,开小会,开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会,首先是会议讲话和发言要少而精,省去一切穿靴戴帽、八面玲珑的官场客套,减掉那些诸如“在×××领导下”“在×××的支持下”“为了……”“让我们……”之类可有可无的习惯用语,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直奔主题,实话短说。做报告提纲挈领,做检讨诚恳深刻,介绍经验言简意赅,重要讲话简明扼要。假如发言者句句都是“干货”,听讲者必然全神贯注,手耳并用还唯恐遗漏,谁还有工夫去交头接耳或者百无聊赖地打瞌睡?

会风正不正,与会议的组织者与主持者关系甚大。如果不革除“主席台上依次讲话”的陋习,听任发言者夸夸其谈,不仅空耗时间,浪费精力,涣散会纪,败坏会风,而且直接影响干部作风,助长空谈务虚的不良习气。只有像许昌那位不留情面的市委书记一样,敢于对空洞发言当场“叫停”,不给讲空话者发言的机会,才能对不良会风“釜底抽薪”,起到惩一儆百的警示作用。相信当时在场的每个与会者以后再参加会议或者主持会议时,也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颇具戏剧性的一幕,谁也不会冒着被“轰”下台的风险再在台上讲空话,也绝不会容忍在他们主持的会议上出现类似的讲话或发言。当每个干部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不好好发言,就要从台子上被赶下来;不好好干工作,就要从位置上被赶下去”的强大压力时,自然会主动改变那些不受欢迎的讲话方式和发言习惯,自觉端正“话风”,从而有效促进会风和干部作风的明显好转。(2009年)

同类推荐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玉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不会认输,不会放弃。不压抑,不逃避,更多地品尝悲伤的滋味,饱尝痛苦的感觉,让悲伤治愈你的悲伤。信仰自己的人,终将与最好的一切相遇。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自己,meiya把那些宝贵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写下自己的压力、焦虑、迷茫和不安全感。35段人生感悟,35次流着泪成长,在她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别人,看到自己,庆幸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爱自己,是与一切美好相遇的开始。关于自己: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
  • 胶东白人集中营

    胶东白人集中营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群岛上事尽周末劝夜酌岛民正浸在晨梦中,忽被一阵阵惊心动魄的巨响和刺耳的飞机呼啸声震醒。正在度假的、有经验的驻地军人纷纷跑出营房,朝太子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奔去……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疯狂而又惨烈的场面:在灰蒙蒙的空中是兽性发作的不明国籍的飞机,战舰在阴沉沉的海面上爆炸,值班士兵在滩头狼狈逃窜……
  • 扶轮问路

    扶轮问路

    本书是凝结了史铁生近两年来所思所想的二十余篇随笔集。书中还收录了史铁生的十几首诗作。书中,花钱的事、看不见而信、理想的危险、乐观的根据……史铁生通过洁净文字,铺陈着自己对人生、社会、命运、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总裁引妻入局

    总裁引妻入局

    他是风靡夏城的乔氏集团少东家,众人眼中他温润有礼,却只有她知道,他天性凉薄,锱铢必较!她是父母双亡的珠宝设计师,天生丽质,却不幸成为他的猎物。一场假面舞会,他邂逅了戴着狐狸面具的她,为找出神秘离去的她轰动全城。重金悬赏之下,她成为全城女人的情敌——可是冷漠如他,她究竟是他心底的挚爱,还是某人的替身?一场早有预谋的暗算,她不幸在婚礼前发生车祸。
  • 神探王妃:王爷独宠小萌妃

    神探王妃:王爷独宠小萌妃

    [神探大小姐vs腹黑世子爷,宠文,悬疑,1v1]某日,沐依然心血来潮问某人:“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那在你眼里我其实是不是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某人:“嗯,如果没有那么贪吃,孩子气,矮,时不时的智商不在线的话。”沐依然“......”我忍,眨巴着眼睛看着,“那你猜我眼里出什么啊?”某人认真的盯着沐依然的眼睛看了会儿:“眼屎。”某女累觉不爱......
  • 十善业道:洗心禅2

    十善业道:洗心禅2

    佛教中讲究十善业道,而何为十善业道,简单说来即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此观念对于我们平凡人修身养性,把握幸福人生有何启示?本书中,贤宗法师心怀慈悲,娓娓道来,用自身所悟为读者宽解心中疑惑,助其获得快乐人生。
  • 那杯蓝莓咖啡

    那杯蓝莓咖啡

    云杉回到红房子里,很快又出来。她走向停车位,和导游说着什么。车开动了,导游透过车窗向我说,明早见。明早我们要乘TCV高速列车返回巴黎。云杉和我说,哥,我开车送你回宾馆。她仍然叫我哥。她进到屋里,过了一会儿,端着一杯咖啡出来。她把咖啡放在我面前的木桌上,说,蓝莓的。我慢慢品着那杯蓝莓咖啡。味道有点怪。我和她偶尔相互对视一眼,大多时间只是看着山崖下的海和远处的海。
  • 侦探之鬼怪奇谈

    侦探之鬼怪奇谈

    故事是从一个警官身上引发而起,那天他来我的侦探事务所求助,说他每天晚上都会遇见了一个漂亮的女鬼,而我对于世间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一向都充满兴趣,所以答应帮助他将事情调查清楚。可是,当我展开调查后才发现一切都充满惊讶、充满惊恐。本书将围绕几个鬼怪故事,从而展开推理、调查,结果与真相往往出人意料,匪夷所思,这里面有人为的“鬼神”,也有真正的鬼怪故事……
  • 捉鬼新娘:首席欺上瘾

    捉鬼新娘:首席欺上瘾

    为了找到他,她策划了一起闹鬼事件,不想因此引出一片腥风血雨。她借故留了他身侧,捉鬼之余更是寸步不离。某女: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危……某男唇角带着邪魅的笑:女人,快来暖床!
  •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落地的声音

    卡尔松·麦克库勒说:“要知道你是谁你就要有一个来处。”西海固,作为一个有特定象征意味的地理名称,承载过多少叙述者的苦难抒情。而对于我的故乡,那样一个小山村,就不见得有几人晓得。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懒神附体

    懒神附体

    自从被懒神附体,体内有了一股妙用无穷的能量后,南冥整个人都变懒了……干啥都消耗能量,不懒好心痛啊!走两步,浪费的能量可以把手电变成激光剑了。扫个地,浪费的能量可以把语音助手变成人工智能了。拎桶水,浪费的能量可以把四轴飞行器变成无敌飞行机器人了。除了食物,能量还需要各种正能量来补充。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为了搜罗更多的能量,南冥开始了自己好吃懒做爱享受,乐于助人好少年的梦幻人生。这世界上最奢侈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走过漫漫长街。
  • 喜欢你眉间浅笑

    喜欢你眉间浅笑

    两亿聘金,他要了她的婚姻,取走她的结婚证,他说:“走出这里,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没有求婚,没有婚礼,甚至连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都没有,当他的旧爱回归,她就被下堂了。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死皮赖脸男人又是谁,入她家门如无人之境,霸占她的床;她只能三天两头地换锁、换门、换房子,可是带着个小油瓶太麻烦了,干脆,老娘直接换个男人……推荐新书《引狼入室:卓少宠妻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