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挑战权威,大胆质疑
拥有权力的人对国家的强大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但质疑权力的人做出的贡献同样必不可少,特别是当这种质疑与私利无涉之时。因为,正是这些质疑权力的人在帮助我们做出判断:究竟是我们使用权力,还是权力使用我们。
——哈佛大学箴言
我们知道,哈佛大学培养出了43位诺贝尔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必须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的分析能力,否则不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权威面前。
作为世界瞩目的名校,来自各方面最尖刻的批评不时让哈佛接受着挑战,而哈佛却对这些批评给予鼓励。谁批评了哈佛,谁就会被哈佛请进学校、请上讲台。管理学家史坦勒博士就是因为激烈地批评哈佛企业管理教育的弊端而被哈佛聘为教授的。
2008年,哈佛大学美女教授丽莎·蓝道尔在一次核裂变实验中,意外发现有微粒突然消失,因此她大胆假设这些消失的微粒可能飞入了人类看不到的“第五度空间”,挑战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她大胆提出地球可能存在“第五度空间”这一假说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关于“四维空间”的理论相悖,国际物理学界为之震惊。
“我认为(地球上)存在‘第五度空间’等其他的维度。如果这个假设正确,那么其他空间(第五度空间)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近在咫尺。只是它们隐藏得很好,我们看不到而已。”
她坚持自己的发现,把“第五度空间”变成全新的理论,应用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型粒子对撞机。
哈佛教授的行为为学生们做出了良好的表率。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理念在学生中的集中体现,就是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上哈佛学生都善于质疑。例如,他们在课堂讨论时质疑教师、挑战现存理论和方法,而这种行为是得到教师加分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在课堂上提出疑问或不同见解,那么哈佛教授们对他一般只会有两种评价:要么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要么没有学习能力。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给他好分数。在课堂上,哈佛教授的教育理念是“老师尽量不要回答学生的问题”,“一定不要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回答问题的机器”。如果学生提问,他们一般会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或几个备选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来自外界的权威对独立思考来说是一种制约。对我们而言,这种权威定式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幼年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
“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式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
权威定式形成的第二条途径,是由深厚的专业知识所形成的权威,即“专业权威”。这种专业权威又以两种形式影响着我们:一种是与你在同一领域中的权威,比如你的老师、教授,还有同一领域的专家;另一种就是隔行如隔山,专业领域之外的权威。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内拥有精深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面对各种权威,我们该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泽征尔去欧洲参加指挥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最后一个上场。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稍做准备便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儿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但仍觉得不自然,他感到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声称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后,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判席上那些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音乐指挥家,在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不附和权威,坚信自己的判断,从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达尔文够权威,进化论够权威,但达尔文也不是完全正确,他的一些论述,也有错漏之处,也曾被别人用事实驳倒过。爱因斯坦够权威,但是相对论还没有被证实,我们也就有质疑的空间。
面对权威,我们要独立思考,善于质疑。但要想说出自己的观点,就要有充分的知识和经验,让自己有站出来打破权威的自信,这就需要平时的修炼了,也就是要有独立思考的基础知识积累。
挑战权威不是为挑战而挑战,而是为驱除权威对思想的禁锢,为寻求真理而挑战。质疑也不是要怀疑一切,而是要求我们凡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和角度,不能一叶障目,盲信偏听。
5.自己的一只眼睛,胜过别人的一双眼
全心依赖自己,在自己之中拥有一切,如果说,这样的人还不幸福,你又能相信谁呢?
——哈佛大学箴言
任何事情,都有两个以上的观点存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难完全看清一件事情的全貌,只能从某个角度看到部分真相。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观点,也自然会存在观点冲突。为了获得真知,为了做对事情,有必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这样就可以对事情真相了解得更多。
但是,完全听从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主见,就会无所适从,失去自己。所以,既要学会在别人的观点中博采众长,也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每一件事也会因个人衡量的标准、立场不同,而改变其价值。因此,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双眼,别人的判断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思想。
波兰有句谚语:“自己的一只眼睛,胜过别人的一双眼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自己的眼睛,去确定事实真相。除了依赖眼睛之外,还要善用头脑。任何事都要经过判断才可以做出结论,不能人云亦云。
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但这样做是否真的正确呢?有时很难判断。因为真理往往会在假象中蒙尘,很难一目了然。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等到完全确认事情的正确性之后再去做呢?当然不行。真理要靠行动发掘,如果一定要等到完全正确后再去做,我们将止步于探求真理的途中。对此,哈佛人的观点是:在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时,假如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它是错的,就不妨假设它是对的,并勇往直前。要相信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即使受到阻挠和诽谤,也不改变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奥本海默一直以来都是哈佛人的骄傲,因为他是研制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主要负责人。那是在1942年,奥本海默负责了整个“曼哈顿工程”,为美国制造原子弹。制造原子弹对整个人类来说也是一件开天辟地、前所未有的大事,因此也就意味着这件事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很多人认为这项工作不可能完成;还有很多人认为,假如原子弹研制成功,对人类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但是,奥本海默坚信自己工作的价值,坚信自己想努力达成的一切是正确的,因为他知道德国人正在加紧研制原子弹。核武器一旦被恶魔希特勒首先掌握,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奥本海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德国人之前把原子弹制造出来。他知道,可能也会有人因此诅咒他。他毕竟是在领导着制造历史上第一个能使人类毁灭的武器。但他确信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是为全人类服务的,这个信念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他对所有关于原子弹的消极论调一概置之不理,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史无前例的艰巨工作中。
为了早日获得成功,奥本海默不仅自己努力工作,还热情地激励他的每一位同事。他认为,必须群策群力,必须依靠广大科学家的集体智慧才能完成这项划时代的工作。他每周组织一次学术讨论会,鼓励每位科学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后来,他的同事回忆说:“奥本海默也许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实验室主任,因为他头脑十分灵活,因为他了解了实验室几乎每一项重要的发明,也因为他对别人的心理有很不寻常的洞察力,这一点在物理学家中是很少见的。人人都肯定能感到,奥本海默关心每一个人的工作。他善于挖掘每一个人的内在潜力,善于鼓舞人。他和人谈话时,总要使对方明白:你的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成功来说是重要的。我们不记得在洛斯阿拉莫斯时他对谁不好,虽然战前和战后他常同别人闹别扭。在洛斯阿拉莫斯他没有使任何人感到自卑,一个也没有。”
成功属于那些对自己事业充满狂热和具有坚定信念的人。可以说正是这种坚强的意志造就了奥本海默的成功。终于,1945年,原子弹面世了。
相信自己所做事情的正确,并不是盲目地自以为是。正确与否,源于对某些事情所做的判断。你可以看不到事实的全部,但绝不能完全背离事实,尤其是某些核心事实。比如,奥本海默认为应该研制原子弹,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假如***首先掌握原子弹,那么全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而原子弹研制成功,会不会带来负作用?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需要时间证明、暂时看不到的问题。在判断事物价值时,看不到的事实当然要让步于可见事实。
这也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以眼前的得失作为判断依据。恰恰相反,为了事业成功,我们应该为了长远之得而承受眼前之失。
亨利·福特为了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曾跟他的同事们进行过一场激烈的辩论。那时候,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了物美价廉的T型车,当年即售出一千多辆,形势似乎一片大好。没想到,年底时结算,利润几乎全被成本冲销了,根本没有赚到钱。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来,为了让T型车更加完美,公司每装配成一部汽车,亨利·福特都要求对各种机件的结构、功能做详细检查和试验,然后再绘出几种另外的图样进行研究比较。如果认为原有的机件不好,就在下一部汽车中加以改进。如此一来,几乎每辆车的零件都不完全相同,无法批量生产,成本自然偏高。为此,在公司董事会上,福特遭到以柯金斯为首的股东们的责难。他们认为,这样做下去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福特耐心解释说:“现在是不赚钱,将来的‘钱途’却妙不可言。”
柯金斯说:“有一个事实,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福特先生!汽车零件的型式不固定,一天一变。请问,买我们汽车的人,如果零件坏了,要换一个新的,你拿什么给人家?”
福特说:“只好替顾客照原样造一个。”
柯金斯冷笑说:“你不觉得这违反常识吗?这样做,成本将高得让我们无法承受。”
福特解释说,这是因为目前的汽车零件还不够理想,只有不断改进才能使之完善,到那时零件就可以定型了,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在福特的坚持下,公司决策层终于达成共识,全力支持T型车的开发和生产。几年后,近乎完美的T型车终于问世,它就像一阵旋风似的,立即畅销全美国。福特公司也由此争得汽车行业的霸主地位。
福特考虑长远发展,无疑是对的;柯金斯考虑眼前利润,也没有错。生活中,我们面临的意见冲突,经常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判断谁的意见更适合当下的情况。那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什么时候又该采纳别人的意见呢?哈佛人提供了一个简易易行的判断标准:哪种意见对公众更有利,哪种意见就更正确。奥本海默的坚持,能为人类提供安全保障;福特的坚持,能为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他们的坚持对公众更有利,所以是正确的。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确信自己所做的事对公众有利而不仅仅是对自己有利,那么,我们就可大胆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一件极具价值的事,并为此勇往直前。
6.不从众,对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
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观点,不可人云亦云,盲从和谬误不会带来成功与幸福,只有坚持真理的人才能在其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哈佛大学箴言
表面看来,盲从只是个人的性格问题,其实它可给人的生活、事业套上无形的枷锁。因此,盲从的危害不仅在于不能独立思考,不能做出合理判断,而且还可能失去自我。
影响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众定式”。“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多数,随大流。在“从众定式”的影响下,别人怎样做,自己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自己也怎样想,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为了说明人的从众心理,曾经在课堂上给他的学生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喜欢排成一队行走。最前面的一只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生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诱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大花盆绕圈,其他的毛毛虫跟着领头的毛毛虫,在花盆边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这样,整个毛毛虫队伍就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都可以是队伍的头或尾。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虫爬呀爬,周而复始。直到几天后,毛毛虫们饿晕了,从花盆上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