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过去的经验和惯例。它们干活儿很卖力,但毫无成果。它们的失败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进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发生在动物身上的事情一样也发生在了人的身上。该教授又向学生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堂课上,这位教授曾邀请一位德国化学家来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室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向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有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它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闻到味道的同学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儿,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两分钟,全体同学都举起了手。
此时,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学生之间的从众效应,看到别人举手,自己也跟着举手,但他们并不是撒谎,而是受“化学家”的言语暗示和其他同学举手的行为暗示,似乎真的闻到了一种味道,于是举起了手。
教授通过这些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小实验,告诉他的学生,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很多人都容易犯毛毛虫的错误,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一味盲目地随大流,跟在别人的后面,效仿别人。这样的人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用自己的头脑思索问题并做出抉择的能力,而没有个人独立思维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作为一名成功的证劵投资商,霍希哈从来不鲁莽行事。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有一句名言:“除非你十分了解内情,否则千万不要买减价的东西。”这是他用自己的惨痛经历换来的教训。
1916年,刚刚踏入股市的霍希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买下了雷卡尔钢铁公司的大量股票,他原本希望这家公司走出经营的低谷后,自己可以赚一笔,但是,他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没有注意到这家公司的大量应收账款实际已成死账,而它背负的银行债务即使以最好的钢铁公司的业绩水平来衡量,也得用30年时间才能还清。不久,雷卡尔公司破产了,霍希哈也因此倾家荡产,只好从头开始。
从那以后,霍希哈每一次投资都小心谨慎。1929年春天,就是世界经济危机来临的前夕,在大家都疯狂地买入股票时,霍希哈却将全部的股票抛售出去,净赚了400万美元,他说:“当全美国的人们都在谈论股票,连医生都停业去做股票投机生意的时候,你应当意识到这一切不会持续很久了。”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明智的,他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场灾难。
霍希哈的决定性成功来自于开发加拿大亚特巴斯克铀矿的项目。霍希哈从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及原子武器的巨大威力中感觉到,铀将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一项战略资源。
于是,从1949年到1954年,霍希哈在加拿大的亚大巴斯卡湖买下了470平方英里的土地,他认定这片土地蕴藏着大量的铀。亚特巴斯克公司在霍希哈的支持下,成为第一家以私人资金开采铀矿的公司。然后,霍希哈又邀请地质学家法兰克·朱宾担任该矿的技术顾问。
在此之前,这块土地已经被许多地质学家勘探过,分析的结果表明,此处只有很少的铀。但是,朱宾对这个结果表示怀疑。朱宾确认这块土地藏有大量的铀。他竭力向十几家公司游说,劝他们进行一次勘探,但是,这些公司均表示无此意愿。而霍希哈在听取了朱宾的详细汇报之后,觉得值得为此冒一次险。
1952年4月22日,霍希哈投资3万美元勘探。在5月份的一个星期六早晨,朱宾得到报告:在78个矿样中,有71块含有品位很高的铀。朱宾惊喜得大叫:“霍希哈真是财运亨通。”霍希哈从亚特巴斯克铀矿公司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52年初,这家公司的股票尚不足45美分一股,但到了1955年5月,也就是朱宾找到铀矿整整3年之后,亚特巴斯克公司的股票已飞涨至252美元一股,成为当时加拿大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的“神奇黑马”。
在加拿大初战告捷之后,霍希哈立即着手寻找另外的铀矿,这一次是在非洲的艾戈玛,与上一次惊人相似的是,专家们以前的钻探结果表明艾戈玛地区的铀资源并不丰富。
但霍希哈更看中在亚特巴斯克铀矿开采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法兰克·朱宾的意见,朱宾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后认为,艾戈玛地区的矿沙化验结果不够准确。如果能更深地钻入地层勘探,一定会发现大量的铀床。
1954年,霍希哈交给朱宾10万美元,让朱宾正式开始钻探的工作。两个月以后,朱宾和霍希哈终于找到了非洲最大的铀矿。这一发现,使霍希哈的事业跃上了顶峰。
1956年,据《财富》杂志统计,霍希哈拥有的个人资产已超过20亿美元,排名世界最富有的前100位富豪榜第76位。
如果有人没有看过某本书就对它发表评论,那么他的观点肯定得不到别人的赞同。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对某个问题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就轻率地得出某种结论,那么你的结论也一定也没有说服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道理很好理解,但真正不辞辛苦、排除万难地做到却不容易。
独立思考,不从众,尽管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实践中却往往于无形中被从众心理拉到真理的另一边。因此,要想不从众、坚持自己的观点,关键是要有自信、勇气。像墙头草的人,最终只能两边难做人。
哈佛的经验启示我们,独立思考时,首先要明确是否真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倾听各种人的意见、集思广益是必要的,但更要听从内心的召唤,独立思考,做出决断。
7.善于倾听更能接近真理
做一个好的听者,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和他们所知道的一切。
——哈佛大学箴言
用耳朵去接近真理,做一个善听人言者,这比做一个雄辩者更得人心,也比那些滔滔不绝的人更容易触摸到真理。因为我们不能只靠自己的眼睛去了解世界、了解他人、了解事情的真相,还应该用耳朵从他人那里了解到我们无法看到的事物,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评价他人和评估事情,不能只靠自己的嘴巴,还应该用耳朵去倾听,从他人那里获得不同的想法,以避免产生主观偏见。
毫无疑问,倾听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事实上的好处。
首先,善于倾听的人能听到事情的真相。有时候,我们太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总认为“眼见为实”,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主观臆断的误区。因为眼睛有时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但对一个坚持真理的人来说,应该透过表象看真相。
史密斯是一位毕业于哈佛的高级主管,他发现汤姆最近表现失常,工作时无精打采,业绩持续下降。但是,史密斯没有急于对汤姆做出“懒惰不负责任”的评价,史密斯把汤姆请到办公室,问他:“你一向对自己的工作都很在意,从来不是一个马虎的人。但最近你好像很不开心……难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吗?”
汤姆的脸立刻变红了,几分钟后,他才点头。
“你家里出了什么事呢?我能帮忙吗?”
“谢谢,不用。”接下来,汤姆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他的苦恼来。他的妻子得了重病,住在医院里。他不得不往来于医院和家庭之间,照顾妻子和他们8岁的儿子。他每天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时间,而且对前途充满忧虑。
史密斯默默听汤姆诉苦,然后说:“汤姆,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将给你安排休假,这样你就可以一心一意照顾你的妻子和儿子了。”
汤姆说:“但是,公司的工作这么忙……”
“没关系。任何工作都没有你妻子的健康和你儿子的教育重要。”
一个月后,汤姆重新回到公司。以后,他加倍努力工作,成为了业绩最好的员工之一。
试想,如果当初史密斯不去了解真实原因,仅仅因为汤姆的表现就对汤姆进行惩罚,结果会怎么样呢?史密斯将失去一位忠诚敬业的优秀员工。
其次,倾听是有利于获得解决问题的聪明方法。每个人因思考模式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他人的观点一定会有值得自己借鉴的东西。只要你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美国“石油大王”盖蒂曾买过一块油藏量极丰富的地。可是那块地太小了,夹在别人的土地中间,只有一条极狭窄的通道,根本无法修一条铁路运送笨重的钻井设备。眼看别人的钻井都竖起来了,盖蒂却一筹莫展。他向员工讨主意,一位老工人说:“也许可以定制一套小型设备,建一座小型钻井。这样可以降低运输难度。”盖蒂心里一亮:既然可以定制一套小型设备,为什么不可以修一条较窄的铁路呢?结果,这个超常规的主意解决了盖蒂的所有难题,他最终在这块地上竖起了油井,并赚得了几百万美元。
俗话说:“一处不到一处迷。”凡事全凭自己的胆量去闯,受伤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谁也说不准在某个陌生的地方没有陷阱荆棘,没有毒虫猛兽。若是向过来人问一问,安全系数就大大提高了。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是避免受伤的最好办法。
再次,能听到对方的真实想法。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可能会犯主观臆测的错误:根据以往的经验猜测对方此时的真实想法。但我们的猜测可能是想当然,误解了对方的真实想法,并进而做出错误评价,造成沟通障碍。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际冲突,都是这样造成的。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多听听对方的想法,不要急于下结论。
有这样一个故事。
林克莱特是当时美国知名的主持人,一次,林克莱特去访问一位小朋友,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长大后想干什么呀?”
这个小朋友用稚嫩的语气回答道:“我要当一名飞机驾驶员!”
于是,林克莱特便接着问道:“那么,如果将来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表情严肃地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时听了小朋友的话,现场所有的观众都笑得东倒西歪。同时,大家觉得一个贪生怕死只顾自己逃生而将乘客的生死弃之不理的飞行员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更不是一个合格的飞行员。但林克莱特静静地注视着孩子,他没有急于下结论,等待孩子继续往下说。令林克莱特惊讶的是,孩子的眼睛里,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男孩:“为什么要这么做?”
男孩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救他们!”男孩透露出了一个最天真、最真挚的想法,也是最让大家感动的想法。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主持人林克莱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作为一个倾听者应有的耐心。最终,他听到了男孩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
除此之外,倾听还是融洽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政治家迪斯雷利不仅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在文学方面也是才华横溢,还撰写了多部小说,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迪斯雷利说服别人的秘诀的就是:要得到别人的好感,必须学会认真倾听。
请记住,跟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求和他的问题,比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更重视。所以,哈佛人说:“与人相处能不能成功,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接受别人的观点。”如果你能做到认真倾听,并以同情的心理接受对方的观点,对方便会心生好感,并向你袒露心迹。
哈佛人还认为,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倾听者事实上没有注意他人所说的话,而是假装在听,其实是在考虑其他无关的事,或者内心想着该如何进行辩驳。或者说,也许他更感兴趣的是说,而不是听。这样的倾听,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双方关系的破裂、矛盾与冲突的产生。
第二,倾听者主要是倾听他人所说的部分内容,而在很多时候忽略了对方通过语气、肢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这也同样将会导致一些误解的出现、时间的浪费。另外,倾听者通过点头来表示自己正在倾听,却不主动询问,这样会对对方造成一种误导,让他人误以为自己的话被完全听懂了。
第三,倾听者会在对方的话语中寻找感兴趣的信息,通过倾听来获取新的有用信息。好的倾听者不会急于做出判断,懂得避免对对方进行不全面的评价,不让自己受过激言语的影响。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看问题,能够运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跟对方所表达的信息相融合,从而酝酿出极有价值的新观点或新方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只能做到第一、第二两个层次的倾听,只有很少的人能达到高层次的倾听。其实,这并不是人们在倾听技巧上的问题,而是人的观念所导致的倾听障碍。大多数人希望好想法和好主意是自己想出来,并由自己说出来,希望它们可以变成自己引起为豪的资本,而不希望对方夺去自己出风头的机会。或者,因为自己内心深处不重视对方,所以也不抱有从对方那里得到好主意的希望。
对一个希望有所成就的人来说,养成高效倾听的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用求知若渴的心去与人交往,从他人点点滴滴的言行中获取真知。当你具备了这种态度时,你就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