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1000000008

第8章 史部(3)

《新元史》

《新元史》是清末民初的柯劭忞所撰,他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前后用了30年时间才完成。《新元史》成书于公元1920年,次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公元1922年刊行于世。这样,原来中央政府承认的官修史书“二十四史”就成了“二十五史”。全书共257卷,包括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也是修撰时间最长的一部。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准备修明史,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开始纂修,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完稿,题为《明史稿》,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于张廷玉,前后历时近百年,这在修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修撰质量在唐以后的官修正史中名列前茅。《明史》的卷数仅次于《宋史》,共332卷,本纪24卷、志75卷、表十三卷、列传220卷。记事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终,共277年的历史。

《清史稿》

《清史稿》是记述清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民国赵尔巽主编。这部书未被列入正史,原因在于它是初稿(所以叫《清史稿》),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但后来由于并无定本,也无新修权威清史面世,故也有人把它与二十四部正史合在一起,称“二十五史”或将《新元史》写之,共列入正史,形成二十六史。

《清史稿》修于民国年间。公元1914年起修,公元1927年修成,公元1928年刊印。共印1100部,其中700部存于北京,称“关内本”,另400部存于东北,称“关外本”。现在的标点本就是用“关外本”为底本刊行的。

《清史稿》共529卷,包括本纪25卷,共12类;志135卷,共16类;交通、邦交二志为前史所无;表53卷,共10类;列传316卷,畴人、藩部、属国三传为新建。该书详细叙述了清代的人物、史事及典章制度,是一部比较重要的大型清史著作。但又存在许多谬误和缺陷,编撰者多系清朝遗老,对其统治大加赞美,而对反清人物、史事则一概加以贬斥;编纂者来不及直接利用清宫中的大量档案,致使该书价值有所降低;该书未经复审核定便仓促成书,史实、人物、时间、地点多有错漏。

【地理史】

《山海经》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5篇。《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也有人认为这5篇是西汉刘向父子校书时所增加的。全书内容,以《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4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当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古代地理书籍,作者佚名。晁公武在《读书志》认为可能是梁陈间人之作,程大昌在《雍录》则认为唐肃宗后人作。《水经注》曾引此书,《隋志》亦曾著录,因此成书年代不会晚于南北朝。清朝有毕沅、孙星衍校本。

原书1卷,后有6卷或2卷版本,可能因此掺入后世地名及杂说。记载秦汉时期三辅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畤等,涉及周代旧迹,各项建筑,皆指出所在方位。此书条理清晰,为研究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三辅黄图,又名西京黄图,简称黄图。初本成书的时间,孙星衍序断为“汉末人撰”;苗昌言题词定为“汉、魏间人所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定为“梁、陈间人作”;陈直认为“原书应成于东汉末曹魏初斯”。各说虽有不同,但都以如淳、晋灼、刘昭注书为据。这个根据当然是很难确凿的,三位注家既已引此书作注,可证在他们的时代此书已问世了。

《水经注》

《水经注》,注释《水经》并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历史地理专著,共40卷,北魏郦道元注。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后入仕途。一生好学,博览群书。晚年因遭谗言,为雍州刺史杀害。《水经注》沿用《水经》引水征地之法,以河水(黄河)和江水(长江)为主线,依自然地理特点,由南向北分述南北朝时期遍布我国甚至域外的大小河流1252条,囊括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历史资料三方面的内容,引用古文献430余种,采录了许多今已失传的金石碑刻、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据说郦道元任职期间,以执法威猛严峻著称,甚至曾经因“严酷”免职,以这样的态度治学,其严谨可想而知,此书既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也是不可多得的奇文妙作、别开生面的散文作品。其文笔深峭清丽,精妙优美,并且,在实事求是地记述地理历史之际,郦道元也穿插了多姿多彩的传说故事和风土人情等等,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也因此成为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佳作。唐代李白、柳宗元以及宋代的苏轼,都对其篇章十分推崇。苏轼曾说过“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此书注本以清全祖望《七校水经注》、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及近人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最为著名。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为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遍阅古碑及《衡山图经》、《湘中记》,仍致诘於师资、长者、岳下耆年。或得一事,旋贮箧笥。撮而直书,总成一卷”。案书中有咸通年号,当作於懿宗以后。序末所题壬戌岁,盖昭宗天复二年也。《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著录。郑樵《通志·艺文略》始载有此名,与此本卷数相合。惟冲昭作仲昭,或传刻误欤?书中先列五峰、三涧,次叙宫观、祠庙、坛院之属,而以历代得道飞升之迹附之。虽黄冠自张其教,不无夸诞之辞。而唐世名山洞府之书,如卢鸿一《嵩山记》、张密《庐山杂记》、令狐见尧《玉笥山记》、杜光庭《武夷山记》,今并无存。此独以旧本流传,胜境灵踪,足资掌故,是亦考图经者所宜徵据矣。此本为明蔡汝楠守衡州时所刻,前有小引,亦谓“所载事迹,名物悉与今本不同”云。

《北户录》

唐代岭南风土录,三卷。《北户录》是其在广州时所作。记载岭南风土,颇为赅备,尤详于地方物产,其征引亦极博洽。

此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唐陆希声在为此书所写的序中称,段氏“间者以事南游五岭间,尝采其民风土俗,饮食衣制,有异于中夏者,录而志之。至于草木果蔬虫鱼羽毛之类,有瑰形诡者,亦莫不毕载。非徒止于所闻见而已。又能连类引证,与奇书异说相参验,真所谓博而且信者矣”,“其著于录者,悉可考验。此盖博物之一助,岂徒为谭端而已乎﹗清陆心源在重刻此书的序中也说:“唐人著述,传世不多,可藉以见古书崖略者《书钞类聚》、《初学记》而外,此其一也。”

《吴地记》

《吴地记》是我国早期著名地方志书,旧题唐陆广微撰。后因散佚,宋人又有补录,有《后集》一卷,著者不详。所记皆吴、长洲、嘉兴、昆山、常熟、华亭、海盐七县之事,其中以吴县、长洲县为丰。

《吴地记》传本很多,有明万历《古今逸史》吴琯校本、天启三年樊维城《盐邑志林》本、冯梦龙《五朝小说》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道光中曹溶《学海类编》本等。

《岭表录异》

地理杂记,全书共3卷,唐刘恂撰。此书与《北户录》同系记述岭南异物异事,也是了解唐代岭南道物产、民情的有用文献。其中记载最多的是岭南人的食物,尤其是各种鱼虾、海蟹、蚌蛤的形状、滋味和烹制方法,岭南人喜食的各类水果、禽虫也有记述。此书是研究唐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桂林风土记》

《桂林风土记》是唐代莫休符著,是现存较早的桂林地情专著,也是桂林有史料记载最早的地方志。曾经被编入《四库全书》,原书有3卷,现在仅存1卷,共有15千字。作者以诗文记游,文字典雅。

《蛮书》

《蛮书》,唐樊绰撰又称《蛮志》、《南蛮记》、《南夷记》、《云南志》、《云南记》、《云南史记》。共10卷,约成书于公元863年,记述了由唐朝进入云南的交通途程、云南的名山大川、六诏历史沿革、民族分布、首府区、主要城镇、物产、各民族风俗习惯、南诏政治制度,与南诏地方民族割据政权相毗邻的国家和民族等内容。原书已佚于明代以后,清乾隆年间开四库馆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重录成书。所叙多系作者亲历,史料价值较高,为唐代云南地区历史、地理、民族最系统的记载。其中卷十“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可供研究唐代南诏与印度交通之参考。

《括地志》

《括地志》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全书正文共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纂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原书字数无考,今《括地志辑校》4卷,约13万字。

《清朝柔远记》

《清朝柔远记》,原名《国朝柔远记》,亦称《国朝通商始末记》或《中外通商始末记》,中国晚清时期官员王之春于公元1879年左右写成,为有关清朝外交的专著。全书二十卷,前十八卷为正编以编年体形式,记述满清自公元1644年至公元1874年二百多年间的中外交涉史;后两卷为附编,包括中国沿海地区地图,以及有关中国外交策略的议论文。本书取材丰富,包括官书文书、外国图志等等,而且介绍了外国的历史地理,对研究中外关系史有相当价值。

《清朝柔远记》问世以后,便被认为是研究清代中外关系的重要典籍。如晚清学者樊恭煦概括地说出它的作用,是“盖记国朝(清朝)以来中外交涉之事,既详且尽,而附编诸作,于各岛之地理形势以及情志之向倍、艺事之得失,物力之盈缩,尤能乎言之”。现代学者赵春晨,将本书的学术价值归纳成四项:

1.本书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其中一部较全面的清代中外关系史著作。本书条目清晰、知识广博、文字精练,而且作者王之春是清代人述清代事,与书中事件的发生时间跟离不远,具有较高的时代性和真确性,因而在相当长时间内被视为研究清朝外交必读书籍之一。

2.本书取材丰富,既有清代皇帝的上谕及官方文件,又有经他查证属实,“不敢稍涉虚诬”的资料,虽然本身不算是第一手材料,但当中一些内容却是仅存的记录,或者是可与其他第二、第三手资料相互纠核的佐证。

3.本书对于所涉及到的世界各地,都概述其历史及地理情况,在晚清时期而言具有传播世界知识的启蒙作用,在后世则有助了解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世界局势的看法,以及籍本书来钻研明清两代对外国人、地名译音上的差异变化,因而对于研究中外关系史及整理古籍起到帮助。

本书附编的《瀛海各国统考》及《蠡测卮言》十三篇,为王之春自己的洋务运动主张论述,为研究洋务派人士外交思想的参考资料。

《西洋朝贡典录》

《西洋朝贡典录》分3卷,黄省曾纂修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六月二十九日,至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才刊印。黄省曾,字勉之,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该本记录了郑和所至二十三国的道里、山川、风俗、物产、器用、语言、衣服等颇详。校正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书中一些文字错讹和脱文。补充了《瀛涯》、《星槎》两书中所无的各地土特产品和贡品,其中针路的记载更是其他书中所少见的资料。

西洋朝贡典录是明朝黄省曾根据费信著的《星槎胜览》、马欢著的《瀛涯胜览》和《碱位》等书在公元1520年编成的。这书虽是从各书编成,但伯希和、冯承钧分别根据《西洋朝贡典录》校正了《瀛涯胜览》本的一些错误。此外《西洋朝贡典录》所据的《碱位》一书已失传,只在《西洋朝贡典录》保留下一些片断。

同类推荐
  • 开心国学800问

    开心国学800问

    本书所选的国学知识难易适中、活泼有趣,犹如身临其境《开心辞典》,让人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糕点为什么叫“点心”?“五福临门”究竟是哪“五福”?“黄花闺女”的“黄花”到底是什么花?婚礼上为什么一定要放鞭炮?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孽海花

    孽海花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汮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龢,梁超如指梁启超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 白话聊斋(上下卷)

    白话聊斋(上下卷)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它是以传统文言写成的短篇小说集。共分十二卷,五百多篇小说故事。在这本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中,作者用孤愤的心情和讽刺的笔法,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满汉官僚大地主的凶横残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举、婚姻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名著之一。
热门推荐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
  • 当架空变成了现实

    当架空变成了现实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有着神奇或者是不神奇的力量,只是……“这是个什么鬼呀?!!!”
  • 书道至尊

    书道至尊

    重生在圣元大陆,妖魔肆虐,一个书生主宰天地的世界,陶知谦脑中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图书馆。他从贫民中崛起,写出的《小红帽》引起火爆潮流。他凭借《一千零一夜》,被誉为赵国天才,销量打破江陵县往年记录。他写的《封神榜》,开启圣元大陆的神话时代,他写的一部部经典巨著,无不引起当时潮流。他的一次次讲学,成为人族一盏盏指路明灯。“他的出生,是自上古人皇创世以来,史上最伟大的事情,他是当之无愧的新一代人皇!”——众圣如此评价。
  • 漫步惊心之妖孽小帝后

    漫步惊心之妖孽小帝后

    本书又名《大佬他天天打脸》穿越后得罪大佬怎么破?[在线等,急!!!]幻术世家的天才少女表示好无奈,现在的大佬都那、那、那、那么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吗?不就摸了一下至于上天入地的赶尽杀绝吗?可什么时候起那个誓要把她挫骨扬灰的大佬会在她生病时一边说她是蠢货一边又老老实实的去给她煎药。在她遇险受伤后,一边讥笑她活该一边又小心翼翼给她包扎。在她生辰时一边假装高冷的漠不关心,一边背地里暗搓搓的把她想要的东西都准备了个遍。在她被退亲后一边幸灾乐祸嘲笑一边又迫不及待自荐枕席……哇,大佬你这是在天天打脸你造吗?
  • 伐天降地

    伐天降地

    荒古天地初成之时,修炼文明不过被揭开一角。随着大教圣地的崛起,万灵开始疯狂窥探修炼一途。天荒之地走出的那个人妄想挣脱天地的枷锁,他开始统天下灭禁地,为了解开世间迷雾,那个人还是走上了那条路!
  • 狂龙邪帝

    狂龙邪帝

    觉醒废武核遭受朋友背叛的江昊吃了一条即将化龙的巨蟒,开启了不一样的修炼之路,以牙还牙,管你是学院高层,还是虚空妖孽,惹我江昊的死路一条。
  • 重生芝麻快开门

    重生芝麻快开门

    虽然都是小孤女,但此孤女非彼孤女,因为俺是重生滴!还有老天所赐宝物傍身,念起幸福的咒语‘芝麻芝麻快开门,’且看我重生小孤女奔向幸福路。
  • 阿差末菩萨经

    阿差末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卿之任务心酸史

    快穿卿之任务心酸史

    夏盼兮在死亡的一瞬间,莫名被个系统给盯上了,“小姐姐,我可以实现你的愿望哦~”夏盼兮:“实现愿望?”系统:“嗯嗯!”“呵,你当你神灯吗?”“小姐姐,不要这样啦!我是正经系统!”后来,夏盼兮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刚开始时,内心无限咆哮,后来无数次被垃圾系统坑后,夏盼兮内心平静无比:嗯,比上次好多了!这是一个冷(jing)静(fen)少女和俏(zhi)皮(zhang)系统走天涯的故事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天坑,从暴跳如雷到波澜不惊,夏盼兮表示:吸气,呼气,冷静,一切都是浮云,那都不是事!一不留神又挖了一个巨坑的菩提瑟瑟发抖:小姐姐,先放下你手中的大刀,我们有事好商量!
  • 绝世冷妻

    绝世冷妻

    一个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传奇女子;一个是身份神秘的风云男子。初次相遇,注定了他们剪不断、理不清的羁绊。再次相遇,她不认得他,而他却依然记得她。究竟是她真的忘记了他?还是其中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