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1000000007

第7章 史部(2)

《北齐书》

《北齐书》,共50卷,其中本纪8卷,列传42卷,唐李百药撰。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80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年~公元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84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20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17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它还是为我们了解东魏、北齐历史提供了一部断代史著作。

《周书》

《周书》共53卷,其中本纪8卷,列传42卷。唐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48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选用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符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的一部史书。

《隋书》

《隋书》共85卷,其中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徵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下来。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的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南史》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四代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李延寿,字遐龄,生卒年代已不可确知,大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年~公元679年),唐初历史学家,曾任崇贤馆学士,官至符玺郎。唐太宗时,李延寿曾参加《隋书》纪、传、志和《晋书》的编写,又参与唐朝国史的编纂工作。但他主要成就在于承接其父未竟的事业,完成《南史》与《北史》的写作。《南史》以《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为本,删繁就简,重新编纂,成为史林新著,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本纪10卷,列传70卷,共80卷。其编撰方法按朝代顺序、帝王在位先后,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诸王、大臣等纪传。

本纪中有《宋本纪》3卷,《齐本纪》2卷,《梁本纪》3卷,《陈本纪》2卷,列传中除专传外,列“类传”9种。

《南史》文字简明,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

《北史》

《北史》共100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88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公元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政权共233年的历史。作者李延寿,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阳)人,曾任史官,参与修撰《隋书》、《晋书》,并另外著有《南史》。

《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但也参考了当时所见各种杂史,增补了不少材料。

总的来看,《北史》虽有内容偶呈芜杂之弊,但毕竟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在后代颇受重视,以致魏、齐、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全,后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补足,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北史》与魏、齐、周、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不可偏废。

《旧唐书》

《旧唐书》是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本来称《唐书》,后来为与《新唐书》相区别,改称《旧唐书》。全书共200卷,包括帝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五代后晋时刘昀、张昭远等撰。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哀帝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共290年的历史。《旧唐书》出于多人之手,全书比较粗糙,多有缺失,诸如前半部分颇为详明,后半部分则或烦琐冗杂,或缺漏较多;列传有重复,前后表、疏也有重出的等等。因此,在北宋《新唐书》修成刊行以后,该书受到冷遇,不过,因后晋离唐代不远,《旧唐书》修纂时又有原文照录的“毛病”,所以就保存史料而言,有《新唐书》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因此,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新旧《唐书》史料都有使用,而且用旧史为多。

《新唐书》

《新唐书》是记述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它修成于宋仁宗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前后达17年。其中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始终参与其事,撰成列传150卷;欧阳修在设立书局10年后奉命参加,负责编修纪、志与表,并审定全书。全书共225卷,包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是为弥补旧史的不足而纂修的,其中手段之一就是增加史料,包括搜罗新史料和增加篇幅与门类。但是,《新唐书》“增事省文”,有时则给史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带来了损害。比如,《旧唐书》帝纪30万字,《新唐书》简化为9万字,还增加了史事,因此称“简极”。新书删去了61人列传,其中有不当删去的,宋祁好省之,所以他所修列传削减过多,不仅使文字艰涩,而且也有损史实。相较而言,《旧唐书》更多地保存了唐代实录和国史的原始资料,这并非《新唐书》所能取代。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是记述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薛居正等撰。因记述五代历史,因此原名叫《梁唐晋汉周书》,后来为区别于欧阳修《五代史记》,称《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修成后约80年,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面世,旧史读者日渐减少,金朝立《新五代史》于学官后,该书渐废。现在所见《旧五代史》是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馆臣邵晋涵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参考其他书编排而成的,实际上是《旧五代史》的辑本。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记述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欧阳修自撰,是唐以来唯一的私修正史。原名《五代史记》,后为了与薛居正所撰的《旧五代史》相区别,称《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共74卷,包括纪12卷、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材料多从薛居正《五代史》,加以删削,并兼采小说、笔记资料,补充了薛史之缺。体例上,薛居正之书系五代分叙,该书则将五代融而为一。传都用类传,有家人、死节、死事、一行、唐六臣、义儿、伶官、杂传等传目,多为新创。

该书为私修史书,欧阳修又学《春秋》笔法,必然多褒贬,所以不肯轻易示人,生前并未上呈朝廷。欧氏去世后,此书面世,并因其简洁流畅而为人所喜,使得薛氏《五代史》湮没。金章宗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明令立该书于学官,从此大行于世。但正因其简洁和“春秋笔法”,此书也受到了批评,由于其发议论时,都用“呜呼”二字开头(如《一行传》序“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所以后人戏称此书为“呜呼传”。

欧史的“春秋笔法”旨在维护君臣、父子的古代秩序,有些评价未免失当,因此,这一点受到了后代许多史家的批评。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说“欧公手笔诚高,学《春秋》正是一病……意主褒贬,将事实一意删削,若非旧史复出,几嗟无征”。钱大昕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邵晋涵在《南江文钞》中更具体指出“修极讥五代文章之陋,只述司天、职方二考,而于礼乐、职官、食货之沿革,削而不书,考古者茫然于五代之陈迹,即职方考于十国之建置迹多流漏,所恨于修者,掌故不备也”。

《宋史》

《宋史》是正史中卷数最繁多的一部,共496卷,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记录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至宋赵昺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共320年的历史。挂名总编是元顺帝时的宰相脱脱。此书卷帙浩繁,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修撰成书,编写很是匆促,对史料缺乏剪裁,向有繁芜杂乱之称,但也因此保留了不少史料,为史家所看重。记事多平铺直叙,详略不一,大体是详于北宋而略于南宋。

《辽史》

《辽史》是我国北方契丹贵族所建立的辽政权的一段历史,由元朝时宰相脱脱挂名主持修撰。全书共116卷。记事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公元916年);讫于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共210年的历史。

《金史》

《金史》是我国北方女真贵族建立金政权的一段历史,也由脱脱挂名主持修撰。全书共135卷,记事始于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金称帝,讫于金哀宗开兴三年(公元1234年),共120年的历史。

《元史》

《元史》是记述元朝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明宋濂、王祎等撰。全书共成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

《元史》纂修于洪武初期,撰写不足一年,分类编排则只用了33天。由于仓促成书,又出于众人之手,留下了不少错误,受到许多学者的非难。主要问题是随得随抄、不加剪裁,前后重复、牴牾;蒙文、汉文的译改失实,有的竟与原义相反;照抄案牍,有的有姓无名、有职无名;史料中没有庙号的皇帝改写时弄错不少;纂修者对前代和元蒙典章制度不熟,出现错误。所以,清代史学家嘲笑“修《元史》者,皆草泽腐儒,不谙掌故”,因此下笔“无不差谬”。其实,《元史》在保存史料方面不仅不比别的正史差,而且有超出之处。元代十三朝的实录和《经世大典》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全书一半,虽不合正例,却起到了保存史料的作用;列传部分对于蒙古、色目人的记录也远较其他史书详尽。后人虽多有重修元代史的,但都不能取代《元史》。

宋濂(公元1310年~公元1381年),明初大臣、学者。字景濂,号潜溪,金华潜溪(今属浙江)人。元末因李善长推荐,投入朱元璋起义军。明立国后任翰林学士承旨,侍朱元璋左右备顾问。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诏修《元史》,任总裁官。他博通经史百家,是当时的文章大家,享有盛名,四方学者皆以太史公相称。因辅佐朱元璋有功,与刘基、叶琛、章溢开并称“四先生”。谥文宪。有《宋学士全集》24卷传世。

王祎(公元1322年~公元1373年),明初大臣、学者。字子充,义乌(今属浙江)人。元末即以文名为朱元璋召用,甚受礼遇,授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与宋濂同任《元史》总裁官,书成拜翰林侍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后奉旨招谕元梁王,在云南尽节而死,著有《王文忠公集》。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白话聊斋(上下卷)

    白话聊斋(上下卷)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它是以传统文言写成的短篇小说集。共分十二卷,五百多篇小说故事。在这本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中,作者用孤愤的心情和讽刺的笔法,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满汉官僚大地主的凶横残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举、婚姻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名著之一。
  • 孽海花

    孽海花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汮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龢,梁超如指梁启超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热门推荐
  • 肖笛

    肖笛

    望断天涯,不见君暖馨,只见一片片枯叶冷梧桐,最是心寒荒凉寄。一室尘埃,染烟雪,谁将残红,榭轻波?一片汪洋终是太茫茫。风凄凄,夜太寒,云落千丈,情太凉,梦落烟花,一场空,一片寥寂,怎呻吟?愁也叹,凉也叹,悲也泣。一杯清酒,醉断魂。遇见你,我很幸福······
  • 最后一个西夏女人

    最后一个西夏女人

    本书揭示西夏被灭国的原因;以超历史的推理续写了西夏亡国后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是一部西夏百科全书,想获得知识的,想获得经典文笔美味的,想获得闲暇娱乐的,想获得你所知道的情感以及那个时代的秘密,应有尽有。绝对是唯一的一部,也是仅有的一部西夏灭亡后的故事。凡是有点文学功底的朋友,读此书绝不会被认为仅仅是娱乐。即使文学功底不深的朋友阅读次数,也会被深深打动。我相信……*本书故事概貌如、西夏末年战争、雅丹魔鬼城爱情、黑水城赶尸战、十二红杏探马金兰故事、西夏王陵地宫战、寻觅九龙金翡翠等等玄幻离奇和宏伟的战争游戏场面。精绝的武器、迷你的爱情、西夏的回音。兽国的屠杀和奴国的抗争将有谁的爱情填埋?故国的真实和我的玄幻谁更接近谎言。《剑穿论语》当孔门之道不能束缚我的癫狂时七月依旧是温柔的顺着塞上的路我悠然的寻觅撕去那些沽名钓誉名不副实我成了孔门的杀手《论语》成了谎言我成了刺客从此故国的哀伤我只念系伊的存亡浑浊的金河我只感觉沙的分量*我猜想是否是大漠的风让雕成了秃鹫还是兽国的剑锋去了英雄的发从此的苍茫中只有飞翔*《论语》天才的谎言只维诺于尚武的民族却阉割不了自己的囊肿那位羞涩的夫子只在黑暗中发声只在道貌岸然中严肃喔!《论语》你这个骗子害的天才九年不第害的女人奴隶千年喔!《论语》我是刺客请抹掉你的虚伪让我剑穿你之后还我一个故国的山川那里尚武那里的英雄以及龙的传人剑穿《论语》之后我在残片中寻找结局
  • 南山一棵葵

    南山一棵葵

    太阳。我说太阳出来了。女人说哪是太阳?喏一我指了指正光芒四射的太阳说。太阳朝我笑呢。太阳还跟我说话呢。太阳说,回家吧——跟你亲妈。我看了看女人,看女人究竟像不像我的亲妈。太阳说你现在成了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该重新开始生活了。其实天边压根儿没有什么太阳,有的只是那棵闪着金色光芒的葵花。我昂了昂头说,走,回,家。我的步子就比以往周正、铿锵了许多。女人的泪流了下来。黄狗的眼窝子也湿了。我不时回头看一眼葵花,那葵花,仍像太阳似地正用阳光普照着我哩。
  • 麻雀千金你别逃

    麻雀千金你别逃

    她,慕容思橙,早上刚分手,晚上却在VIP面具恋人之夜无意得罪四位性格各异的少爷,“恭喜你成为我的VIP恋人”。这是他们同时说的话,碍于游戏规则,他们不敢撕下她的面具;她不把他们放心上,他们为了寻她踏破铁鞋,却不知要找的人就在身边。她,慕容思橙本是只麻雀,因为妈妈二婚,进入了豪门,化身麻雀千金,成了冰冷少爷皇甫轩的妹妹;接着成了花心少爷上官然的女朋友;然后又成了可爱萌呆少爷凌哲瑞的未婚妻?再后来关于她的身世,什么?她的身世和温柔的南宫澈又有什么关系?她认识他们,也知道他们在VIP面具恋人之夜被自己耍了,她可不想那么早见阎王,巧合,是天注定?还是另有所谋?当真相发现之后,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转变?
  • 空间重生之最强女学霸

    空间重生之最强女学霸

    重生到异世,林雪变成了一个191.2斤的肥妹子!这简直不能忍!她要写文赚钱!这辈子,她依旧要做一个学霸!从现在开始,她要努力的减肥,变成一个漂亮妹子!--天啊,她竟然得到了一个脂腔空间!一个以吸收脂肪来升级的空间!!于是她身上的110斤脂肪瞬间就被吸收得干干净净!天啊,真是一秒变美女!对了!她有了脂肪空间,可以开一家专门减肥的美容院!林雪眼睛唰的一下亮成了小灯泡,她要赚钱,赚好多好多的钱!--“这个同学好漂亮,咦,竟是我们班的?不会吧,以前怎么没见过?”“天啊,这个竟然是林雪,搞没搞错!是那个肥妞?!!”“快捏捏我的脸,我是做梦吧!眼前这漂亮水嫩的嫩妹子怎么会跟那土肥圆林雪重名?!”——肥妹子逆袭归来,闪瞎众人的眼睛!“全校第一,天啊,林雪你好厉害啊!”“什么,含笑半步颠是你的笔名?天啊,你就是XX网大神么!”
  • 闪婚契约:酷少请止步

    闪婚契约:酷少请止步

    她是医大一院的实习主任,因为年纪轻而不被认可,又被男朋友劈腿,一气之下报了军医。他在军区服兵役,因为在作战中受伤,回到谢家疗养。他在军区遇见了她,托人把她召回,安置到自己身边。她与他并肩作战,本是契约成婚,却暗生情愫。“你是欠扁吗?”她问。“以你的体格数据分析,落拳力度估计还不如按摩的力道。”他答。
  • 罗氏字辈

    罗氏字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药王

    重生药王

    一代药王,重生幼年。舍生忘死影响他一生的恋人,战死沙场的好义气兄弟,世人皆惧魔道红颜,昔日故人不断出现在身侧。他只有一个目标,这一生绝不留遗憾。这一世斩天骄,灭仇敌……狂时饮尽江湖酒,困时红颜多缠身!最强的丹道,无双的药法,纵横天下,傲视九天!
  • 青春的悔恨

    青春的悔恨

    葛虎黑红的脸有点发潮,他骑在自行车上像喝醉酒似的身体左右摇晃。是她吗?葛虎又使劲地摇晃了一下脑袋,嘴里不停地发出一种谁也听不懂的“叽里咕噜”的声音。是她,葛虎对她的身影太熟悉了,尽管已经分别了将近20年。一阵冷风吹过,正沉浸在无边遐思中的葛虎不禁打了个寒战,她看见我了吗?应该不会看见吧,我是骑车从她背后过去的。其实葛虎也只看见她的一个背影,一个经过20年岁月磨砺的中年妇女瘦弱而又充满沧桑的背影。她变得很多很多,但是葛虎一看见她的背影便认出她了,她那特有的身影葛虎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 罪匿

    罪匿

    无论何等的光明之下,总有暗角,在法律与秩序之下,仍旧有着罪恶在滋生。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我们看到了一张张的笑脸,却无法看清面具背后真实的人格。怪人秦沧偏偏是那个不戴面具的人,并且用自己的天才头脑拆穿一具具的假面。再丑陋的真相也是真相,再美好的假象仍是虚无。是狐狸尾巴,就终究会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