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1100000010

第10章 节日礼俗(5)

【八月十五团圆会】

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又因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称为“仲秋”,所以有人也称“中秋节”为“仲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各地还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地方因中秋节在八月而称之为“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有的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而称之为“月节”、“月夕”、“拜月节”、“追月节”、“玩月节”等。中秋之夜,月亮圆满,象征团圆,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含义,很多地方都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或“团圆会”。此外,中秋节还有“秋节”、“秋夕”等名称。

中秋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汉魏以后,在祭月的基础上出现了赏月的习俗,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至唐朝,这种祭月、赏月的风俗被人们更加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而到宋朝时,中秋节已经非常盛行了。《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至明清时,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成为我国仅次于新年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仰望天空秀美而宁静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想到家人团聚。特别是在战乱的年代里,亲人离散,生活不安定,渴望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成了人们最大的心愿。人们把月圆当做是团圆的象征,把感觉月亮最亮最圆的八月十五当做亲人团聚的日子,称为“团圆节”或“团圆会”。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山西《襄垣县志》载:“八月十五日,邀亲友夜饮玩月,谓之团圆会。”直到今天,每届中秋佳节,即使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也会尽量争取回家团聚,与家人共度这个团圆节。

人们在中秋月圆之际,不免会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而远在他乡的游子面对明月更会产生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初唐诗人的《中秋月》诗云:“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诗句字面的意思是圆圆的明月跃上寒空,人们都说此时天下的夜景是一样的,有谁知道千里之外没有风和雨呢?这实际上隐含着作者对远方亲人的遥念。

期盼团圆是人们永恒的精神需求,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八月十五回家团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乡土的眷恋。即使是走在天涯海角,相隔千里,不能与家人团圆、亲友团聚,不能一起赏月、吃月饼,也总不会忘记那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寄托的情思。

【九月初九登高处】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因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月日皆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也叫重九节。“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是在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所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除了登高之外,各地还有佩茱萸、赏菊花的风俗,所以也称茱萸节、菊花节。

关于重阳节登高起源的时间和原因,南朝时期的梁人吴均认为可能与东汉的汝南人桓景有关。他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但这只是传说。据有关专家考证,重阳节登高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山神崇拜有关。古人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是重阳,乃阳之极,此日之后,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此日上山祭拜山神可以求得吉祥。再者,此时秋收已毕,农事比较空闲,山中野果、药材之类也已成熟,可以上山采集。加之秋高气爽,温度适宜,登高远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益处。

时至今日,有些地方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使之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各地都会展开敬老活动,组织老年人秋游赏景、健体,赋予了重阳节新的内容。

【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顾名思义,就是寒冷的冬天真正地来到了,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似阳历来说,冬至在每年12月21日与23日之间。是日,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我国恰处北半球,故冬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按古人的说法,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众至所至,所以称冬至,而且这天是阴阳二气此消彼长之始,也是全年节气循环的开端。

冬至之后,气候进入严寒冷酷时期,即“入九”,不久到来的三九、四九达到最冷。在较差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古人对寒冷的感受十分深刻,对标志严寒的冬至也十分重视,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并将它作为一个重大节日来庆祝。它对古人的行卧起居和思想观念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吃喝上,丰富的饮食习俗至今为人所享,民间仍流传的“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萝卜,夏至姜”、“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等谚语,可为见证。我国冬至食品因地而异,习俗多样,如北方吃饺子、喝羊汤、吃红豆粥、吃狗肉等,南方吃米团、汤圆、长线面等,其中饺子最为流行,北方犹然。

冬至吃饺子,其原因何在,民间流传不少的故事,以“张仲景治病救人”一说影响最为广远。东汉南阳人张仲景,因精通医术,有“医圣”之称。某年腊月,他回老家时,途中看到穷苦百姓在寒风大雪中不辞劳作,很多人耳朵冻烂生疮,无法治疗,强烈的救世救民情怀促使他决心为这些人解除病痛。于是,张仲景带领弟子们在南阳东关一带搭棚起灶,熬制一种叫做“去寒娇耳汤”的药汤,并把煮过的羊肉和药材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模样的面食即“娇耳”(又称“矫耳”或“胶耳”),放回汤中煮熟。在冬至那天,他发放给当地的乡亲,人们吃下去,浑身暖和,不仅治好了耳朵,还增强了体力。后来每到冬至,人们就模仿张仲景煮食“娇耳”,渐积所至,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相沿至今。“娇耳”又有了“饺子”、“扁食”、“水饺子”、“水点心”等各种名称。

和冬至一样,夏至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不同的是:在古人看来,夏至除了太阳走到最北、白天时间最长之外,还是一个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开始生发的节气,所谓“阴阳争死生分”之时。从物候上来看,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而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气候上,夏至以后气温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就会迎来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在暑热的包围中,人的体质虚弱,如不慎极易染上各种疾病。这样,如何顺应时节的变化度过酷暑成为夏至的显明主题。古人通过各种途径来消暑度夏,如举行聚会、走亲访友、赠送礼品、放假休息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丰富的节日饮食,如夏至面。

夏至吃面,究其原因,有不少说法。如有人认为,夏至时,中原夏收刚刚完毕,新麦上市,于是古人夏至吃面尝新,庆祝丰收。另有顺应阴阳之气或祈求健康平安等说法。但就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需而言,顺应节气、预防疾病,以便安然度过酷暑是夏至饮食等各种活动的根本原因。从气候和营养学上来说,夏至前后,气候炎热,潮闷多雨,人们常常食欲不振,素有“苦夏”之扰。在饮食上,夏季宜多食助消化类的杂粮,尤以清淡为好。依此而言,面条是最好的应时食品,热面可发汗去湿,凉面有降温祛火之效;且面条制作简单易行,食用方便,其中所加各种蔬菜等营养成分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另外,夏至前后正好新麦收仓,吃面尝新成为可能。因此“夏至吃面”的习俗从古至今,流行不衰。

总之,“冬至饺子,夏至面”的饮食习俗,是古人顺应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结果,符合冬夏季节时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益于健康与养生,这也是它们传承久远和值得提倡的原因所在。

同类推荐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明式家具(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明式家具(阅读中华国粹)

    形态各异的家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致说来,世界上的家具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东方系统以中国家具为主,而西方系统则以英国家具为主。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国的古代传统家具中,明式家具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家具的杰出代表,它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 倾我予你之欢

    倾我予你之欢

    他是学校的冰山校草,却唯独对她不一样,在学校拦着她追男神,私下对她各种欺压,壁咚!强吻!做完还不承认!某天某女实在受不了的问“韩奕宸,你为什么总是在我受伤的时候,及时出现啊?”某男听她说完,直接把她壁咚在身后的墙上,“笨蛋,因为我从未离开过你身后啊!”说完强吻上早已脸红的小人。
  • 阴阳道士

    阴阳道士

    我行走在这繁华都市,也是不为人知的清理者。在我也眼中有人也有鬼···在我眼中不分善恶,只有活着与死后···正如信念驱使···我也相信孟婆水上停留的百鬼都有过往···也是在此时一幕幕信与不信皆而来···
  • 外国最好的小小说

    外国最好的小小说

    本书注重所介绍的文本兼具可读性和知名度,不仅有美英法德日俄这些小小说大国的作者,印度尼西亚的阿里安、新加坡的希尼尔等亦未被忽略;既有契诃夫这样的“本家”,也有荒诞派戏剧的翘楚贝克特和开一代诗风的大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既有19世纪、20世纪初的前辈泰斗,也有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雷蒙特·卡佛这类后起新秀。作品的风格上,契诃夫之深沉幽微,芥川龙之介之冷峻深刻,欧·亨利之幽默风趣,星新一的怪异悬疑应有尽有;作品的内容上,历史题材、市井生活,乃至魔幻科幻无所不包。本书为读者打开一个了解世界文学的一扇窗,是快速增加阅读量、提升个人修养的最佳读本。
  • 毒骨生香,王爷请投降

    毒骨生香,王爷请投降

    上一辈子她为救人而死,这一辈子她定为自己而活!生母是奴隶出生又如何?她这嫡小姐可不好惹,不管是让渣爹恶姐还是敌人的阴谋诡计,她都以牙还牙一虐到底。胸怀墨蝎,妖娆无双,触之酒液,媚骨生香,一笑一颦,迷惑众生。有人说她是妖女,可偏有不怕死的王爷非要往上闯,说将倾尽天下,以江山为聘,百里红妆,万金筑城,只求她红颜一笑……笑泥煤,敢跟她谈条件,倒霉王爷还不乖乖上榻领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关于情绪问题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关于情绪问题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如同身体经常遭受创伤,我们的情绪也一样。失败、焦虑、不安、内疚、后悔等负面情绪就像偶尔擦伤皮肤和拉伤肌肉一样,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自然而然包扎伤口或者冰敷扭伤的脚踝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应对情绪伤害的急救箱却空空如也——它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我们总是对情绪创伤放人不管,那么最终会导致创伤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情绪问题会进一步转化为心理问题甚至人格的问题,以致积重难返。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十种疗愈的具体方法,仔细分析了多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多名心理学家、心理医师的疗愈经验,得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自我疗愈方案......
  • 独霸王宠:祸水夫人魅君心

    独霸王宠:祸水夫人魅君心

    她生于深秋,却让桃花于瞬间绽放,百鸟朝凤而来,预示她将会母仪天下!然而智者却说,她命格奇特,本命宫被桃花星所占,注定她会引得天下生灵涂炭……乱世中,她姿容绝色,不发一言,静静地看着春秋的争霸因她坍塌,是否真应了智者所言,她,是个祸水?
  • Hi旁边那只帅鬼

    Hi旁边那只帅鬼

    一句话简介:故事很简单,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路痴少女和隐鬼护花使者的故事。废话版简介:容菲路痴二十年,从来不知道身边居然跟着一只鬼,还是一只帅鬼。这只鬼常年撑着一把油纸伞为她遮风挡雨辟邪驱凶,护她周全。可是为毛还要坏她姻缘?艾玛!你妹的这只鬼居然还是只风流鬼。急急如律令!哼,想做鬼丈夫,没门儿!某鬼坏笑,鬼爪一伸,丫的一下焉巴了。有门儿有门儿,简直太有门儿了!文艺版简介:容菲是个令人无语的路痴。同时她知道路痴有一个迷信的说法,那就是——鬼打墙!却不知道,头顶一把隐约模糊的油纸伞伴随她无数个春夏秋冬,为她挡风遮雨,避邪驱凶。故事的起因,要从那场雨夜神秘断头案说起……
  • 大佬皇后

    大佬皇后

    路凝芳龄二十八,相貌清秀,身材娇小,性格……暴力。身为上海青帮老大的她,一穿越居然就掉到了龙床上!原本成为钻石剩女的她一下缩水了十年,成了风华正茂的倾城倾国的皇贵妃!暴力的她遇到了暴力的酷酷的暴君慕容宇恒,咔咔,为了前途,努力积极的她朝着争宠之路进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论星际选手的养成方法之鸿鹄之志

    论星际选手的养成方法之鸿鹄之志

    延续到未来的辉煌故事,到今天的现实变成过去的回忆,又会如何呢?论星际选手的养成方法·鸿鹄之志系列作第一部!(每周一至周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