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祭祖先】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先人,自然不能没有感恩之心。正是这种感恩之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活着的人去祭祀已逝的父母与先祖。也正是这种感恩之心,促使民间创造出“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俗语,以警告那些不祭祖的忘本之人。
清明扫墓就是在清明节及其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到祖先的坟墓上去祭祀的活动。清明扫墓,又称清明祭墓、墓祭、上墓、上冢、上陵、上坟、祭扫、拜扫、拜墓、拜山等,是由来已久的习俗,至少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已蔚然成风。当时有许多诗人留下了关于清明扫墓的诗篇,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作品通过乌啼、鹊噪、人哭等声音以及旷野、纸钱、古墓、春草、棠梨、白杨、暮雨等图景,为我们展现了清明扫墓的悲凉气氛。
我国历来有着慎终追远、报本返始的传统,由于把清明扫墓作为一种礼俗能够很好地表达人们对于父母先祖的思念之敬,故而流传不绝。
清明扫墓讲究颇多。比如在扫墓时间上。我们习惯上说清明扫墓,但扫墓并非仅限于清明日那一天,事实上,在清明前后的不少日子里都可以进行,只是具体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还要因时因地而异。比如明代的杭州一带,扫墓从二月初一以后就开始了。而民国时期的辽宁海城,习惯以清明前后十日为扫墓期。上海则有所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的说法,清明前七天到后八天之间,都可以扫墓。在广东长乐,扫墓要在四月八日前停止,因为俗信这天闭墓。
扫墓有新旧之分,不仅扫墓的时间安排有区别,仪式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不少地方,都遵循着新坟不过社的习惯规制。所谓“新坟不过社”,即为三年之内(有的地方是一年、两年)新逝的人扫墓必须在春社日当天或之前。广东江门一带,新墓必定要在清明节凌晨四五点钟前扫祭,天亮后祭祀的人便会被讥为不孝子孙。在扫墓的仪式上,新坟和旧坟也有所不同,总体上看,上新坟比上旧坟更受重视。
清明扫墓,往往要给祖先送去纸钱。纸钱又叫寓钱,取寓真钱之形于纸之义。据学者们的研究,纸钱的使用开始于魏晋时期,是为了俭省的目的而对汉代以来随葬钱币习俗的变通,唐代时已经非常普遍地应用于丧葬仪式和清明扫墓礼俗之中。也许因为习俗一旦形成就不易消失的缘故,也许因为送纸钱本来就是人们对于祖先表达情感的较好方式,所以直到今天,送纸钱仍然是清明扫墓中的普遍做法。只是有些地方习惯焚烧,有些地方习惯抛撒,有些地方会悬纸钱于竹并插于坟头,叫做标墓,还有些地方会将纸钱置于坟墓周围,压以土石,称为压纸或飘坟。在习惯标墓或压纸的地方,往往用这些方式显示此墓已经拜扫,并进一步显示墓主家是人丁兴旺,子孙不绝。未标墓、压纸的坟,则常常被视为“绝后代的”无主坟或者无人问的古墓,有所谓“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的说法。
除祭拜、送纸钱外,添坟、修坟茔也是清明礼俗的重要内容。所谓添坟,是指给坟墓增添新土。坟墓历来被民众视为体魄之所归,是死者的房屋。添坟即为死者修补加固房屋,这一方面是因为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坟墓上的土往往流失很多,需要修补;另一方面是因为清明节后雨季很快到来,需要加固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因为添坟是清明扫墓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经常会看到人们扛着锄头、铁锹走向墓地的情景。除了添坟外,由于民间多相信清明时节不忌坟墓的方位吉凶,所以此时迁葬、修理坟茔的也很多。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扫墓礼俗在近年来也有了不少变化。比如,一方面因为焚烧纸钱被视为封建迷信,另一方面因为缺乏防火措施下的焚烧纸钱极易引起火灾(事实上,因为清明烧纸引发火灾的事件屡屡见诸各种媒体),一些人扫墓时开始选择敬献鲜花来代替焚烧纸钱。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近几年来网上扫墓也已经为许多人所认可。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受时间、地域、时空限制的优势,构筑对陈年往事、昔时故旧的纪念平台,通过点烛、上香、祭酒、献歌、留言、虚拟实景扫墓等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其实无论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清明扫墓都是中国人特有的对于逝去生命的缅怀,它包含着中国人对于宇宙、对于历史、对于人生的基本看法,是中国人尊重历史、知恩图报的现实表达。而通过扫墓礼俗的种种仪式,一方面实现了活者与死者的对话,表达了活者对死者的哀思;一方面又强化了一个家族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端午宜戴长命缕】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全国各地在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戴长命缕。长命缕用红、黄、兰、绿、紫等五种颜色(有的地方为红、黄、绿、白、黑或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线搓成彩色线绳或做成日、月、星、花、草、鸟、兽等的形状,端午之时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也叫“五彩长命缕”、“续命缕”、“五彩缕”、“五色线”、“五色丝”、“宛转绳”、“花花绳”、“健牛绳”、“长命锁”、“长索”、“朱索”、“百索”、“百索线”、“辟兵缯”等,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长命缕的五种颜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也有说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端午佩戴长命缕,俗信可以驱毒避邪,对小孩子来说也是漂亮的装饰。
戴长命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汉代应劭的《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据此,端午戴长命缕的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西京杂记》曾提到汉宣帝幼时他的母亲曾经制作五彩宛转绳,在端午节时系在他的手臂上,并在绳上特意穿系了一枚小小的身毒国(印度)宝镜,用以辟邪。北周诗人庾信的《题结线袋子》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说明了结彩缕与乞长命的关系。宋代洪迈的《夷坚志》有“值端午节,一夕制彩丝百副,尽饷党族……其人物、花草、字画点缀,历历可数”的记述,说明当时的长命缕不仅仅是搓成绳,而且还要打出各种精巧花样。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南宋宫廷过端午节时“以百索彩线、细巧缕金花朵及银样鼓儿糖、蜜韵果、巧粽、五色珠儿,结成经筒符袋”。明代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也是这种习俗。
时至今日,我国各地依然有在端午节给孩子戴长命缕的风俗。陕西一带,端午节当天,家长会把长命缕系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用以避邪和防止五毒侵害。长命缕要戴到“六月六”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这种做法据说与药王孙思邈有关,将长命缕丢进河里,意味着百病随着长命缕也被河水带走了,具有送灾的意思。山东各地也有类似习俗(日照一带的长命缕为七色线),多是在节后的第一次下雨时取下扔到雨水里。俗信这些长命缕遇到夏日的雨水,会变成蚰蜒等毒虫,孩子们把“它们”扔到雨水中淹死,就不会受到毒虫的侵害了。台湾也有端午为小孩子戴长命缕的习俗,只不过是男孩子戴在左腕,女孩子戴在右腕,叫做“神炼”。
【五月五,送扇子】
端午节时值仲夏,它的到来,预示着炎热的盛夏即将来临。炎炎夏日,即使是静坐不动也会汗流浃背,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们非常渴望凉爽。古时没有空调降温,只有扇子可以扇风送来清凉,所以我国许多地方有在端午节送扇子的习俗。
据说端午送扇子的习俗的起源与唐太宗有关,据史书记载,贞观十八年五月五日,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唐太宗在端午节赐扇子给臣下,其意是鼓励部下扇动清廉之风。此后,五月五日送扇子成为风尚,到了宋代乃至明清时期都有这个传统。
时至今日,我国很多地方仍保持着五月五日送扇子的习俗,只不过变成了亲人之间的相互赠送。当然,各地端午送扇子的具体内容是不大一样的,有的地方是媳妇给公婆送扇子,有的地方是娘家给新出嫁的女儿送扇子,但更多的是女婿给岳父母家送扇子。
扇子的形状、用料、做工各不相同。从形状上说,有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的以及折叠式扇形的等;从用料上看,有羽毛制的、木香制的、蒲制的、绢丝制的、纸制的以及麦秆等制的;从做工上讲,有纺织的、镂刻的、火烫的等。端午送扇子是有讲究的,面对种种不同的扇子,所以要根据送的对象作好选择,如送给岳父的是羽扇,寓意他老人家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多富多贵;送给岳母的是檀香木扇,象征着她老人家长春不老、品德香馨;送给妻兄的是大蒲扇,表明他成家立业,能够主事;送给妻妹的是绢丝扇,祝福她温柔贤淑、郎君合意;送给妻弟的是折叠扇,暗示他学业有成,人才出众。
端午节不仅仅送扇子,还要送其他物品。福州一带,媳妇除了给公婆送扇子之外,还要送鞋袜、团粽等物品。在河南西峡,娘家要给新出嫁的姑娘送去衣料、手巾、扇子等物,俗称“送扇子”。新嫁女儿则于“六月六”这天带着夏天所用之物回娘家看望父母,叫做“看夏”。甘肃省镇原县,亲人们会赠送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等礼物。
五月五送扇子的习俗并不是各地通行,有些地方忌讳送扇子,因为“扇”与“散”谐音,送扇子意味着“散”,朋友、恋人之间的分手常被称为“散伙”,并且扇子是用来扇风的,会被理解为“煽风点火”或“说风凉话”。所以朋友之间一般是不送扇子的,恋人们都希望百年好合,永不散开,他们之间就更不能送扇子了。
【七月七日尚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也叫巧节、乞巧节、女儿节、姑娘节,又名拜七姐、七姐诞、七姐会、七娘会、牛女会、牛女节,还有称双星节、星节的,俗称“七月七”。由于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牛郎和织女这对有情人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时间,所以七七节也被当代一些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传说中的织女是天宫中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她在人间时曾把自己高超的织锦绣花技艺传授给大家,是人们心目中的灵巧之神。年轻的姑娘和少妇在这一天晚上都要出来拜祭织女,趁这个机会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或者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希望得到婚姻上的巧配,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心上人。
七夕节乞巧的历史相当悠久。据《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南朝的《荆楚岁时记》里也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偷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有关唐朝七夕乞巧的记录也不少。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载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花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的习俗更加隆重,也相当热闹,京城中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人称“乞巧市”。宋人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七月七夕……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吴自牧《梦粱录》则说:“七月七日……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明清时期,七夕乞巧的活动虽没有唐宋时期的那种盛况,但各地乞巧之风仍存。
同治十二年四川《直隶绵州志》:“(七月)七日晚,看巧云。先期,用水浸豌豆,令芽长尺余,遗(遣)女儿摘取芽尖寸许,投水中对月照之,或现针影,或露花影,相与为欢,谓之‘乞巧’。北方以重五日为‘女儿节’,江宁以此为‘女儿节’。”
近代以来,国内一些地方依然有七夕乞巧的习俗。山东各地的乞巧活动多种多样。单县的乞巧活动十分热闹。这天晚上,穿着新衣的少女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摆上香案瓜果,一起祭拜七姐姐(织女),边拜边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然后还要在香火的微光下穿针引线。谁穿上了线,谁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为最巧。胶东一带在乞巧之前也要先请七姐姐。是日白天,姑娘们到田地里去弄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头,不说话,回家后扎成一个小棚,里面供上织女的画像。入夜后,姑娘们持秫秸围井台转一圈以请七姐姐来,然后坐在织女像前,对拍巴掌向织女乞巧,并边拍边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纳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绣花裙……”一直唱到十二月。招远、莱州等地区,常以七月六日为七夕,有“招远人,性子急,拿着初六当初七”的谚语。陕西咸阳的七夕乞巧活动自有一番情趣。每到农历六月初六,姑娘们会把精选的豌豆泡在盆里让其发芽。等到豆芽长到两三寸时,便用彩线扎成束,随长随扎。等到七月初七时,豆芽长到七八寸左右,扎了三五道彩线,当地叫做“巧芽芽”。
乞巧节是女孩子的节日,不仅给她们带来了无限欢乐,而且表达了她们对智慧和美好爱情的向往。因此,心灵手巧的织女成为古代生活方式中妇女的崇拜偶像,女孩子在乞巧活动中也绝不单纯是为了娱乐,她们是真诚地渴望着织女的赐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