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不看娘家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古称上元日、上元节。由于这一天最热闹的时刻是在晚上,故又称元宵节。人们有在元宵夜挂彩灯、闹龙灯、观灯、猜灯谜的习俗,所以又叫灯节。根据习俗,正月十五是“年”的最后一个高潮,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算过完了。在这新年的最后一天,人们大多会尽情地狂欢,吃元宵、挂彩灯、放焰火、闹花会等。公司、商家和各家各户门前一般都会挂彩灯或宫灯,街头巷尾,灯火辉煌。小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成群结队,手持各种形状的花灯到大街上嬉闹追逐,不会走路的小孩则由大人抱着逛,个个兴高采烈。
在这欢乐的人群中,也有些人感到郁闷,这就是刚结婚的新媳妇们,因为她们要受到一些约束,即大家都在赏灯,而她们却要躲灯。好多地方有“出嫁闺女不看娘家灯”的习俗,俗称“躲灯”。这“躲灯”习俗,各地也颇不相同。有的地方是不能看娘家灯,出嫁的女儿必须在天黑点灯之前离开娘家,很多地方是在正月十四日就要回婆家,如安徽省蚌埠市的习俗是“闺女不看娘家灯,十五里头(即正月十五之前)不登门”;辽宁开原县也有出嫁闺女“不看娘家灯”之俗。有的地方是不能看婆家灯,河北深泽县是“新妇三年不看婆家灯”;南阳一带的新婚男女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夫妻相携到岳父岳母家去“躲灯”;陕西一带新婚之妇的“躲灯”是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这天回娘家(娘家派新妇的哥哥或弟弟来接)或到亲戚家住几天,过了正月十六才能回家;青海人在正月十五这天,新婚夫妇要带上礼物到娘家去躲灯,但不能留宿。有的地方是既不能看娘家灯也不能看婆家灯,如东北三省一带,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新媳妇要到姑母或姨母家或其他亲戚家去住,既不许看婆家灯,也不许看娘家灯。有的地方则是娘家、婆家、自家,甚至是亲戚家的灯都不能看,没有办法,就只能去住宾馆了。
关于躲灯的原因,说法不一。有的说如果不躲灯,新媳妇容易蹬(“灯”的谐音)公婆。也有的说闺女看了娘家灯,会瞎了婆婆的眼睛,如汉中一带的俗谚是“正月十五不躲灯,瞎了婆婆双眼睛”。还有的说新媳妇不能看婆家的灯,看了婆家的灯自己就会闹眼睛疼。也有“闺女看了娘家的灯,娘家穷得钉打钉”,“闺女看了看娘家灯,娘家穷个坑”,“看了娘家灯,要死老公公”,“看见婆家灯,妨死老公公”,“正月十五不躲灯,来年死公公”等一类的俗话。黑龙江一带的说法则是看了婆家灯,死亲爹;看了娘家灯,死公公。至于娘家、婆家、自家,甚至是亲戚家的灯都不能看的缘由,则是从上述说法推导出来的。因为看了婆婆家的灯会克公婆,看了娘家的灯克父母,看了自己家的灯会夫妻相克,那么看了亲戚家的灯就会克亲戚了,所以只能去住宾馆了。根据民间所说的这些躲灯的原因来看,显然都属无稽之谈。很多人虽然明知这是迷信,是陋习,但这俗话太毒,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健康,还是不得不去躲灯。东北民俗学家曹保明认为“躲灯”在过去是中原和东北的一种民俗,灯在以前是祖宗的意思,新人在十五这一天不能让祖宗看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正月十五这天新人不能见双方的老人。
【二月二,敲房梁,蝎子蚰蜒无处藏】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人和其他物种共同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在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中,人类与其他物种建立起或疏或密的关系,并根据不同物种对于自己生活的价值而将其做出有益和有害的类别划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人类总是趋向于远离那些有害的动物,避免其危害。我国不少传统节日中里都有驱虫的习俗。其中,二月二,也叫“龙抬头节”,时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前后,是各种昆虫包括毒虫开始频繁活动的时期,这一节日里驱虫的做法便格外普遍。各地的人们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驱虫方式。
用棍棒、扫帚、鞋子敲打梁、墙壁、门户、床炕等处,或者拍簸箕、瓦块等以驱虫,是曾经普遍流行的做法。与此同时,人们通常还要念唱歌谣,比如在天津,这天一早,农家主妇就用鞋或扫帚击打炕沿,口中轻声念着:“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在山东庆云,二月二日击炕,要边打边说:“二月二日打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二月二日打炕头,蝎子蚰蜒全不留。”在山东菏泽,人们在击打房梁、床沿和破瓢时,边打边唱:“二月二,敲房梁,蝎子蚰蜒无处藏。二月二,敲瓢碴,蝎子蚰蜒双眼瞎。”在山西新绛,家家鼓箕扫床,且唱道:“二月二,拍簸箕,疙蚤壁虱不得上炕里。”河南淮阳有歌谣:“二月二,拍瓦子,蝎子出来没爪子。二月二,拍大床,蝎子出来不螫娘。二月二,拍大辙,蝎子出来不螫爹。”在江苏徐州,老人早晨醒来,不起床先敲床桄,边敲边念:“二月二,敲床桄。俺送香大姐(臭虫)上南乡。”起床后,又拿瓢敲,边敲边念:“二月二,敲瓢碴,十窝老鼠九个瞎。”
利用饮食活动也是驱虫的招数。饮食驱虫主要体现在人们将二月二的饮食活动冠以驱虫的名目。如陕西米脂,人们要吃过年时做的黄米大馒头,叫做“咬蝎子头”。又如河南宜阳,当地人们打面茶叫做“糊狼眼”,吃炒豆叫做“嚼蝎子毒”。又有歌谣唱道:“二月二,龙抬头,蝎子狼虫都出游。茶糊眼,豆嚼毒,四季祸患一齐休。”河北广平县,用水和面如粥状,在锅中放油煎熟食用,叫做煎饼熏蝎。河北肥乡用油煎面饼,名叫“熏蚰蜒”。甘肃漳县炒大豆食之,叫杀虫。
照虫烛,是燃香或火以驱虫的方法。照虫烛多在夜晚进行。辽宁辽阳、海城等地,都是在初二日夜燃烛于室中暗处,名为“照虫烛”。在江苏海州,二月二日晚上,孩子们要到农田里点燃火把,一个接一个地往空中抛,口里大声喊着:“火把火把琉璃灯,大小蝗虫都死清。”丹徒一带有用除夕守岁时没有点完的蜡烛绕室照一遍的做法,认为可以使百虫消灭。
撒草木灰、石灰也是一种驱虫方式,在我国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湖北、甘肃等地都相当普遍。如在河北高邑,将灰撒在墙根,以避蝎毒,而且边撒还要边念道:“二月二,围墙根,蝎子蚰蜒不上身。”晚上,小孩子把纸钱和灯捻在门外烧掉,叫做“送蝎子蚰蜒”。在山东东明,初二日天黑前,孩子们就都纷纷掏灰,把家里所有的墙根都撒上灰,叫做“围墙根儿”。他们一面围着墙根儿,一面唱着歌词。小女孩通常唱道:“围、围墙根,蝎子出来光蜇小小,不蜇小妮。”小男孩则唱:“围、围墙根,蝎子出来不蜇小小,光蜇小妮。”他们边吵边围,互不相让。
除了上述各种驱虫方式外,还有一些地方剪纸、贴符、画葫芦或洒汤以驱除虫蚁。比如辽宁兴城,妇女们会在二月二前后剪红纸为剪刀贴于墙壁,即引龙驱虫之意。在晋东南地区,人们习惯贴画葫芦于屋壁,以避百虫。葫芦中装有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种毒虫。在山西乡宁,人们会张符以厌蝎。在湖南兴宁、蓝山、嘉禾、耒阳一带,用“粘雀口”或“糊鸟嘴”的做法驱虫也很有意思。届时用糯米和高粱做成糍团,早晨食用一部分后,将剩余的用竹枝穿上,插到田间,意思是糊住鸟嘴,不让鸟雀吃庄稼苗。
总体上看,二月二期间形式如此多样的驱虫习俗,往往只具有象征意义,而难以有实际的驱虫效果。事实上,这个时候所驱之虫往往还没有出来“为非作歹”,但这些习俗无不显现着人们远离害虫的强烈愿望,也无不昭示出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能够未雨绸缪的高超之处。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指的是清明节戴(插)柳的节日习俗,与此类似的说法还有“清明不戴(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猪狗”、“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等。清明节戴(插)柳的习俗与其他传统节日有关,因为这个节日比较晚才兴起,大约在唐宋时,它借用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如清明节中的踏青、戴(插)柳等就是来自于上巳节和寒食节。清明节日趋壮大,盛行于明清时期,而另外两个节日则渐渐趋弱,近于消亡。在清代以前,人们还是习惯称寒食(即清明前三日)插柳、戴柳,清明戴柳的历史也不过四百年。辛亥革命后,清明戴柳的习俗也不再盛行,某些地方在夏天天旱不雨时,由乡间农妇和儿童头戴柳条冠,象征向天求雨意。现在,每当春天柳条初长成时,戴(插)柳只是乡间孩童所玩的儿戏,而且还常有制成柳笛等其他的玩法,或许也是清明戴柳旧俗的遗存吧。
一般来说,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有墓祭、春游、聚会,戴(插)柳就是其中春游的习俗。春游即郊外踏青,本来自三月三上巳节,被清明节吸纳之后,仍流行不衰。踏青时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处处“有心插柳”,如插在郊游的车子轿子上,妇女们或将小柳枝簪在发际,或编成柳圈套在头顶上,还有结成柳球戴在两鬓、儿童则将它们插挂在衣襟上。一番春游后,人们个个“清明插柳戴柳还”,并多带一些杨柳,或插在门前,或挂在檐下,等等。戴(插)柳之风在清明节前后十分浓郁,那么,这个风俗是怎么来的呢?
一说清明插柳是“寒食”行冠礼的遗存。早在宋代,政府规定在寒食节为青年男女举行成年冠礼,服冠与戴柳同时出现在一天,都是成年的标志。后来即使不在寒食节行冠礼,古人也自然地把戴柳与成年增岁相联系,青青春柳被认为是青春的象征,戴柳则表现出人们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妇女鬓畔戴柳球,祈愿红颜永驻也由此成为一种习俗,相沿很久,“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就是这种习俗的反映。
除此之外,清明戴柳的起源还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柳枝有灵性,可以避邪,如唐太宗曾送给大臣们柳圈以示赐福驱疫,上行下效,民间也从那时开始戴柳之俗,有些地方不仅人要插柳,即便猫狗牛羊等牲畜也要戴柳条项圈。二说这种习俗与过去寒食节人们以柳枝乞取新火、皇帝赐杨柳之火的习俗有关。三说认为房檐上插柳,是一种住宅标志,以示醒目,可导引祖先亡魂归来。四说是为了纪念发明农业的神农氏,如古人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占卜天气阴晴,即“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五说因为黄巢起义时相约在清明节,以戴柳为号,并传言如不戴柳会被杀掉,即“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据说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插柳却盛行不衰。
以上清明戴(插)柳诸说,难有定论,只可从中看出这一清明节俗承载了民众的无限期望。“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或是“清明不戴(插)柳,死后变黄狗”以近乎诅咒的形式提倡清明戴(插)柳。清明节戴(插)柳本取自于寒食之俗,后成为妇人与小儿的春游之戏,并赋予其他若干的意义。它初兴于唐宋,极盛于明清,出现人人戴柳,户户插柳的蔚然大观。清明戴(插)柳寄托了人们辟邪求福、渴望年轻等各种美好愿望,为节日增添了几分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