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1000000012

第12章 人往高处走,但,高处不胜寒(3)

袁世凯想得有道理。慈禧把这样两位汉人如此高封,除了她想利用汉人来维持摇摇欲坠的皇权之外,她同时也怕这些人权大了压她。岑春煊坏了她的事,惹她生气了,她免了他的官,不再用他。可是,岑春煊的话她却记住了。那一天,她召见岑春煊的时候,本来想谈点别的什么事,哪知岑春煊先入为主,竟谈起了袁世凯,谈起了权大、功高等事。慈禧虽然听得不耐烦,更没有因为岑春煊的“殷勤”而厚待他,可是,当一切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过了,包括岑春煊的失宠,慈禧反而记住了他的“功高、权大”的话。所以,她决定把张、袁两个最有权势的汉族大臣调整到身边来,既加强中央集权,又控制了汉人,使得朝中一股排汉风潮落到实处。

袁世凯不想丢掉直隶,又不能不丢掉直隶。他沉思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嗯,就如此这般,我看看这个老太婆是什么样的态度。”

袁世凯进京“谢恩”的时候,是1907年的隆冬。

这一年的冬天,北京早早地便落了几场大雪。第一场下得很大,街街巷巷积雪盈尺;第一场雪尚未融尽,紧接着又是第二场,第三场。塞外刮来的狂风,凛冽如刀,厚厚的雪层,再不见融化;河湖之中,冰厚入底;房檐树杈之下,也垂凌三尺。北京,一片冰封世界。

袁世凯离开天津的时候,大姨太沈氏依照他的嗜好,给他着着实实装扮一番:贴身穿上绒毛裤褂,加上厚驼绒的坎肩,厚毛线的对襟上衣,再套一件小皮袄,穿一条厚毛裤,外边便是黑呢子制服——只是,这制服的里子全是貂皮做的。衣服穿好之后,这才拿出那顶四周吊着貂皮,中间露出黑绒平顶的黑绒皮帽,一边给他戴上,一边说:“北京天冷,千万不要脱帽、解衣。朝服我另包好了,让人带着,上朝见驾时再换上。事办完了,赶快回来,那边没人照顾你。”

二十多年了,自从袁世凯去朝鲜任职起,沈氏就在他身边如此细心地照料。袁世凯很满意这个内助,他早把她当成“正配”看待。听着沈氏的体贴唠叨,袁世凯笑了。“亏你想得周到,多谢了。只是,这次有句话你说错了。”

“什么话说错了?”沈氏撒娇地说,“我看都该说,说得对。”

“你说‘事办完了,赶快回来’,岂不错了吗?”袁世凯说。

“怎么错了?”沈氏摇头。

“这次是去谢恩。”袁世凯说,“不见那圣旨上说的,‘即日来京供职’嘛。到北京是供职去的,没有‘这边’了,只有‘那边’。就连你们,不久也得进京。”

沈氏轻轻地叹声气,又说:“去北京供什么职?在天津不是很好吗?终天颠颠簸簸,让人心烦着呢。再说……”沈氏收住话头,一双关注的目光投向袁世凯。

袁世凯历来是宠着沈氏的,沈氏在他面前从不曾吞吞吐吐。今儿忽然把话说了一半就不说了,袁世凯心里一惊。“怎么啦?说明白呀!”

“还用说明,你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

“装糊涂。”

“不装,就是糊涂。”

“你不觉得在朝廷供职有福也有祸吗?”

袁世凯心里陡然一跳。“连妇人女子都看得到有险!”遂寒着脸,没有说话。

沈氏把一切该做的都做好了,才说:“我只是凭着心想,才挂念着的。常言说得好,伴君如伴虎。何况如今的君又是一个女人。”沈氏的话说得很明白。要在往常,袁世凯准会对她大怒一阵。可现在,他不光不怒,反而觉得这个“醒”提得十分正确,十分及时。“是的,到不了‘君’身边的人,拼命往那里挤;到了‘君’身边的人,有几个敢阔步挺胸过日子的。‘伴君如伴虎’这不是妇人之见,是历史,是真真切切的历史!”袁世凯深深地叹了一声气,给沈氏一个赞许的目光,但却一言不发了。

慈禧是单独接受袁世凯的谢恩的。

七十三岁的慈禧,身体和精神都明显地衰老了。华丽的衣着,掩饰不住满面的疲惫;堂皇的宫阙,却不见昔日的庄严。女人的眼帘显得十分灰暗,线条形的皱纹密了,而且也更深陷了;搭在龙座上的双手,业经毫无支撑力。袁世凯在她面前跪倒行完了大礼,问过了安,许久,她才有气无力地说:“起来吧,赐座。”

袁世凯谢过座,小心翼翼地坐定,想说点什么,但见她这般模样,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好敛口。

七十三岁,算是中国人的忌年,民间有传说,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圣人孔丘活了七十三岁,亚圣孟轲活了八十四岁。圣人七十三、八十四便死了,何况凡夫俗子?因而,人到了这两个忌年,心里都有点慌。尽管这些年来许多人高呼“老佛爷万寿无疆!”这女人也明白,她不能无疆。只怕连百岁也不敢盼。这女人的心事太多太重了。八国联军的事虽然刀光剑影熄灭了,那场灾难使她元气大伤,国力破坏不说,那笔赔款她得几时能还清?外国人一乱,中国人也乱了;屈服于外国人更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皇权动摇了,一股可怕的“民主”思潮,洪水般的涌进了中国,造成了一种“中国非学西方洋人不能富国强民”的形势。学西方的哪个洋人?国人又是莫衷一是。慈禧没有主张了,结果,她派出去五个大臣到西方考察。考察什么呢?说是“看看人家推行的什么政治”。考察政治?这又是一大难题,各国有各国的情况,西方一些国家虽也称作“帝国”,可人家的“帝”却不同于中国的“帝”,慈禧又怕学人家中了毒。所以,五大臣出去不久,她又急急召回。就是五大臣被召回国时,中国又闹起了一阵阵立宪的风潮……老女人面前这汪水池,按下葫芦瓢起来,她按也按不住了。只好,日日夜夜一个“愁”字了得。常言说得好:“千愁万愁人自老!”女人老了,愁肠又多,精神能好?殿堂里冷寂了许久,她才开口:“袁世凯。”

袁世凯忙站起:“奴才在。”

“我让你到军机来,你该明白我的苦心,是不是?”

袁世凯一时讶然,这样不疼不痒的话他不知如何答才好。张了半天口,才说:“明白,明白。那是老佛爷对奴才的恩典。”

“我老了,”慈禧闭着眼,摇摇头,“许多大事都有心无力了,自然想到了你。”

“老佛爷红光满面,精力盛旺,奴才们都说这是我大清洪福,是黎民洪福!”

慈禧哭一般“嘿嘿”两声,又说:“还会有‘红光满面’?果真,那倒好了。我自己明白。到军机了,你能帮我办几件该办的事,我也就高兴了,这比说好话好。”

“奴才决不辜负老佛爷的恩典,一定鞠躬尽瘁!”

“那就好,那就好。”慈禧还是闭着眼,说,“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袁世凯知道慈禧要走了,忙跪下,说:“老佛爷凤体欠安,奴才本不该多事,只是……”

慈禧眉头急促地皱了皱:“刚刚还说我‘红光满面’,怎么,眨眼间又说我‘欠安’了?”但她还是说:“有什么话说罢,我会听的。”

“谢老佛爷。”袁世凯说,“奉老佛爷的旨意,奴才要到北京供职了,可直隶这片地方,地处帝都,至关重要,臣想……”

“要有一个能干的人去接你的位,是呀不是?”

“奴才也是为国家社稷着想。”

“我明白。”慈禧说,“我想着了,只是还没有定下来。你若觉得有合适的人,推荐上来,岂不更好?”

慈禧说这番话的时候,袁世凯听得最认真,而思想颤动也最大、最迅速——进京之前,他曾思索再三,我们前文说的他想的“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正是这事。他不想丢下直隶,他不得不丢下直隶的时候,他便想一定安插一个亲信来管直隶。慈禧说她“想着了”,袁世凯打了个寒战;慈禧说“还没有定下来”,袁世凯又立即转忧为喜;当慈禧要他“推荐”合适的人时,袁世凯便有点得意忘形了!

“谢老佛爷对奴才的信任。”袁世凯匍匐在地磕了个“最值钱”的头,说:

“据奴才长期观察,我觉得直隶重任交给杨士骧最为合适。请老佛爷……”

“是不是在李鸿章身边待了许久的那个杨士骧?”

“老佛爷记性好,是他。”

“他还有个兄还是弟,叫杨士琦的,我也知道这个人。”还不待袁世凯回答,慈禧又说:“你觉得这个人合适,那就让他去吧。”

“谢老佛爷对奴才的信任。”

袁世凯如愿以偿,心满意足地离开慈禧。

清王朝毕竟老了,皇权像一根朽木,再也无法支撑那个摇摇欲坠的破烂大厦。就连掌权者,也早已感到“内虚”,需要补血,需要借助外力强心。这就是从宫中刮起的一股“学洋人,搞立宪”的“新风”。

慈禧人老了,心尚不死,她不惜违了祖训,重用汉人,开了汉人入军机的禁令,并且装模作样地真的要效法西人,推行宪政了。五大臣的出洋考察,虽然没有什么结果,毕竟是把立宪之事促了一下,作为朝政,业经列入了议程。

就在这个前提下,张之洞、袁世凯进了军机,把立宪问题推向了一个微妙的境界。

——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位奇人。

五大臣出洋考察虽半途而归,但却并不两手空空,而是堂而皇之地呈上《东西各国宪政之比较》《中国宪政宜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以及《实施宪政之程序》等三篇报告,请朝廷预备立宪。慈禧正处在病入膏肓、饥不择食之际,便正儿八经地批准了。她哪里会想到,这三篇东西竟是出自当年维新变法的首创人之一梁启超的密友杨度之手。我们要说的奇人,正是这位杨度。杨度是国学家王闿运(字壬秋)的门生。王曾为曾国藩幕僚,自称狂士,曾劝曾率汉人取代满族,曾不干,王拂袖而去。杨度颇得师道,戊戌变法后他出走日本。出国考察的五大臣第一站便到日本,随员中有一个叫熊希龄的又是杨度的好友,深知其城府,到日本便去相访,并请他代写报告。

慈禧既批准了五大臣的预备立宪的报告,当然要搭班子,有人来办事。五大臣便以“精通宪政,才堪大用”保举了杨度。清政府将早年设的政治考察馆改名为“宪政编查馆”,派杨度作为提调,并给了个四品的头衔。

袁世凯历来是最善利用人际关系的,他虽对立宪兴趣不大,但对杨度这样一个“时髦”人物还是十分青睐的。于是,他把新到军机,面临百事的“事”都放下,先在杨度身上做了文章。

一天,他把儿子袁克定叫到面前,一边吸着雪茄,一边对他说:“立宪的事情,甚嚣尘上,你知道吗?”

袁克定不学无术,终日过着公子哥儿的生活,哪里知道什么立宪不立宪,但还是说:“知道,知道,人人都在谈论。”

袁世凯明知他在撒谎,只侧目窥视他一下,又说:“现在,朝中把政治考察馆改为宪政编查馆了。派了个杨度做提调。你知道这个人吗?”

袁克定摇摇头。

“是个很有点才华的人。我没有记错的话,他今年是三十三岁,比你略大一点。你可以设法同他相交么。”

袁克定随即答应了个“是”。他很了解老爹的手段,这几年,老爹拉拢人的方法之一便是攀亲。是老爹的同龄人,便由老爹出面结拜;是儿子的同龄人,能收为门生的,便收为门生,收为门生不行的,便由儿子去结拜。因而,袁克定和他的弟弟袁克文,也都是朋友遍四方的人。袁克定答应了,袁世凯又怕操之过急。于是,缓缓地说:“你不必先同他结拜,就说我很想见见他,很赞赏他的人品和才华。请他在乐意的时候,到我这里来一趟。”袁克定这才答应着,退了出去。

湖南湘潭人杨度,曾留学日本,与梁启超往来甚密,自称其独得帝王之学,不问政治,喜结天下朋友。戊戌变法受梁牵连,逃往日本。杨度在日本依然广交朋友,无论你是民主派,还是革命派,都不拒。他曾被选为中国留学生会会长。孙中山在日本搞兴中会时想拉拢他,杨度坦率地告诉他:“我们政见不同,只能做朋友,不能共谋大计。”后来,他办了一张报纸,叫《中国新报》,自称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不主张革命反清,也不主张立宪保皇,要拉一种第三派势力。幻想中国有朝一日出奇人,立大业、成帝王,他要扶持那样的人,将来以布衣而求将相。杨度太天真了,他的美梦渐渐破灭了,他也渐渐贴向官僚。

杨度拜见过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拜见过两江总督端方。此前五大臣出访时,五人中便有端方,杨度写出的那三篇报告,该算是端方所指。据说,当时端方还建议他“回国主办政治学堂”。不想,那政治学堂不曾办起,他竟成了朝廷立宪编查馆的四品提调。想清高并未清高得了,想树一支第三势力也未树起,最终还是贴上了朝廷。

杨度既然也是个俗人,俗人想的事他自然也会想。入官场了,得通达官场的行道,他便想找个靠山,以便道路通达。找谁呢?端方不行,他还在外任;张之洞入了军机,此人倒是可以选作对象。

就在杨度想再投张之洞门下时,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匆匆找上门来。

同类推荐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被遮蔽和高悬的鲁迅、鲁迅的后人们、周作人之“苦”、周作人之谜 ——止庵谈周作人的国事与家事。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失去他,俄罗斯成了孤儿:“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你的男朋友掉了

    你的男朋友掉了

    “你救了小爷的手,小爷我就是你的人了,你堂堂全校第一不能如此不负责任。”震惊!学校的混世大魔王缠上高冷女学霸,看魔王能否打动女神心!震惊!混世大魔王竟沉迷学习,放下狠话要超过女神震惊!魔王高调告白,女神疑似同意!白皓宇:“叶无忧同学,你男朋友掉啦!这都掉了七年了,你不找也就算了,我这都主动找上门来了,你好歹伸手接一下呀”叶无忧:“接住了,然后呢。”白皓宇:“然后当然是要,把你男朋友宝贝一辈子啊,就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叶无忧“……”新人求关注吖
  • 白妖旅途

    白妖旅途

    龙脉,昼行,夜行,人类的体内到底奔腾着哪一种血脉?物质,能量,时空,世界与意识之间有何种联系?秩序,混乱,原生,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之外是什么?知识与疑问是无尽的。一个拥有诡异天赋的少年,从贫瘠而怪诞的帝国边陲开始,走上探究神秘学的道路。(无女主)
  •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已完结】新书《娘娘每天都在洗白》他高冷薄情,阴鸷难测,将权谋玩弄于股掌之间,却独独将她放在心尖尖上。她是他的嫡福晋,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若音穿越了,穿到了四爷后院,还好是个大老婆,有钱有势有地位!本以为那位爷是个宠妾灭妻的,不曾想是个宠妻灭妾的!后来,她被他宠得有恃无恐,扬言要罢工不干了。“这掌管中馈的权利,我不要了。”她看着步步靠近的男人,还是有些弱弱开口。“没良心的小傻瓜,从来都是你想要什么,爷便给你什么。”他走近她,低沉而磁性的烟嗓,就像是行走的低音炮,“但只一点,爷给过你的,就决不收回!”
  • 猴王之带飞系统

    猴王之带飞系统

    【无敌爽文,67章阅起,孙悟空出世。】“你的掌中佛国算什么,我也有一只手,整个天庭皆在我掌控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弹指之间,你再强,也不过化作一抔黄土。”孙陌重生西游,成了只猴子。自此,孙悟空自立为齐天大圣,而他孙陌自诩成逆天大圣!世道无常,一时辉煌一时落寞,天堂跌入地狱,爱人的欺骗,系统的背叛,以及满天神佛的讽笑,迫使着孙陌从稚嫩的少年,一步步走向万界巅峰,成就邪尊之位。(企鹅群:614,579,088)
  • 帝女重生

    帝女重生

    女主篇:富国公主美娇娘,误爱敌国渣军将,奈何穿越横空降,霍乱山河,命也丧!重生公主复仇将,终是相中俏浣娘,踩死渣男穿越女,稳操胜券,幸福长!男主篇:男扮女装进军营,真身却乃俏郎君。奈何公主未识破,硬是拖去当婢女!又忙前来又忙后,扮完夫妻上战场,某男暗暗直叫苦,公主乐得心花放!情节一:某女顺手牵住上官浅落的大手,挽手朝天道:“我愿与浅落生不能同裘,死却要同穴!”某公主豪言壮语一出,军营里众将士纷纷呕血哀叹:“这女人总护着女人,要他们这些男人还怎么充当英雄?!”
  • 九零奋斗小悍妻

    九零奋斗小悍妻

    莫名其妙的一场车祸,让沈蓓蓓重生回到了小时候这一世她不仅要发家致富,还要将前世所有的遗憾在这一世全部弥补回来外婆这辈子不能死,极品外公有多远滚多远爸妈还想离婚?想的美,得先问问她同不同意青梅竹马的男闺蜜想跟她谈恋爱?不行不行,她心里早有人了前世里的小奶狗梁远pk宠妻狂魔赵昕,沈蓓蓓最终花落谁家?敬请期待
  • 捣蛋鬼故事

    捣蛋鬼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本书是“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大全”丛书之一,由“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研究中心”整体策划完成。由引爆营销理论创始人,品牌战略营销策划专家王广伟编著。本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将枯燥的理论简单化、流程化、制度化,对市场营销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管理表格、文案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与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以及相关管理表格。
  • 喻世故事

    喻世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大华严经略策

    大华严经略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