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1500000001

第1章 他到北方寻出路

公元1882年,壬午。仲春。在东风的阵阵吹拂中,地处江淮平原上的安徽中部的合肥,又是一派绿柳红桃的季节:草长莺飞,碧野无垠,鸟唱枝头,鱼翔水底;裹着百花馨香的空气,轻轻地揉抚着人面,给男女老幼送来了精神。一个炊烟刚刚消失的早晨,城郊的大陶岗村,从一爿还算整洁的草房子中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一身深蓝色的装束,一条蓝巾裹头,由于脚小,走起路来,身子在颤动;她身后随着一位毛头小伙,圆脸膛,高鼻梁,大眼睛,身穿一件黑灰色的长衫,脚步迟迟,但却显得虎虎有神。那小伙叫段祺瑞,是随着母亲范氏到祖坟茔辞行的。那一年,段祺瑞十八岁,已长成大人身个,比前面走着的娘还高了半头。只是,他那性格竟文静得像一个闺中小妮,连言语也显示得娇声柔气。娘常常自叹:“启瑞(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是爷爷段佩(韫山)给他起的名号)这孩子跟他爹一模一样,连句高声言语也没有。”说起来,也是段氏家族的不幸。不久前,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个深夜,盗贼入室抢劫,他想抵御,竟被盗贼杀害了。遇害时,才三十九岁。这样,便遗下了范氏和长子启瑞、长女启英、次子启辅和三子启勋。范氏守着四个孩子,艰难地度着日月。启瑞八岁那年,便随着在军中任统领的祖父段佩(韫山)到宿迁读书。十五岁的时候,祖父病故,他才又回到大陶岗村。现在,父亲又暴死,家景虽尚可,娘还是不想让儿子久居乡里。前天,她把启瑞叫到面前,心事重重地对他说:“启瑞呀!你今年已经十八岁老大不小了,总在家中蹲着,也不是个法儿,再说,娘也盼着你能帮娘分分忧。娘想着让你出去,闯闯世界。你看怎么样?”

祺瑞皱着眉思索片刻,说:“娘,我也想出去闯闯。可是,到哪里去呢?”

娘说:“你不是有个族叔叫段从德的吗,听说他在山东管军,是个不小的官呢。你去找他如何?”娘又说:“也许能谋个安身,日后有个出头之日。”

段祺瑞点点头,说:“好,我到山东去试试。从德叔我见过,他对我还不错呢。”

儿子要远行了,照地方习俗,得到祖坟上去辞行,求祖宗暗地保佑,一路顺风,前程万里。祺瑞没爹了,只好由娘领着去。娘一边走,一边对儿子说:“启瑞呀,娘是不忍心让你出去闯的,你爷爷活着的时候常夸你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日后求功名不难,让你读书是正道。有什么办法呢,家境变化这么大,几张嘴摆在娘面前,娘一个妇女,往后,只怕连你们的肚子都管不饱,还有一年四季的衣裳,哪里有力供你们读书。没法儿呀……”

“娘,启瑞明白您老的难处。”段祺瑞以长子的口气说,“我都十八岁了,这个家本来就应该由我来承担了。不能替娘分忧,我心里也难过。娘,您放心,启瑞这次闯出去,一定闯个模样再回来。”

娘点点头,又摇摇头,说:“有这志气,那敢情好。不过,也不能好强,即使混不出个模样,该回来的时候,还得回来。水流千里得入大海,人咋能不回家,叶落还要归根。”娘拉起衣襟揉揉见风流泪的眼睛,又说:“娘也不是单单为了你们的吃穿。即使吃得饱、穿得暖,该出去闯时娘也得让你们出去。男儿汉,咋能总闷在家中?你爷爷活着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说过段家的‘家世’,不知这几年是不是对你说过?”

段祺瑞说:“只听爷爷说过,咱们老家不在合肥,好像是在江西饶州,又仿佛是湖北英山。别的就不知道了。”

娘说:“说得都对。咱们段家也是根基很深的人家。算起来,你的三十八世祖爷段秀实还做过大唐的太尉呢,封为忠烈王;你的九世祖段本泰清初从英山迁寿州,你的曾祖段友杰赠荣禄大夫、振威将军,道光中迁六安,再迁合肥;你祖父也是以功累保提督衔记名总兵,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你祖母还封一品夫人呢!只是现在,家计不行了。”

段祺瑞听了,心中一忽儿热火起来。祖上出过太尉、封过王,又赠、授过大夫、将军,难道到我就不行了吗?他对娘说:“娘,我会有自己前程的。”

娘点头,笑着说:“我也盼着你能荣耀祖宗。”娘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又说:“我相信你能有出息。早些天,娘去看一位阴阳先生,他说咱家有发头,还会出大官。娘把希望放在你身上了,觉得你能……”娘虽然是个妇道人,大半生不出庭院,可她总是门户人家出身,在娘家还读过几年学馆,又受到家庭的熏陶,心宽着呢。早些时,启瑞抱着爷爷为他买的书籍苦读时,娘在背后瞅着,便乐滋滋地自言自语:“孩子有这份勤奋,一定会有个好前程。”这天夜里,娘便做了一个奇梦,她梦见启瑞变成了一只小老虎。小老虎在她身边亲昵了半天,便跑了出去。娘在后面追呀追呀,就是追不上。小老虎跑出村庄,跑进旷野,跑向一座高高的山巅。

儿子到了山巅之后,便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但身形却又高又大。只见他立在山头,手中挥动着一面旗帜,高声呼叫着什么。顷刻间,漫山遍野全是小老虎,他们奔跑着、咆哮着,潮水一般,汹涌澎湃;一忽儿,老虎群便卷着儿子腾云驾雾,冲上云霄;一忽儿又钻进大海!

娘吓醒了,她出了一身冷汗。心想:难道儿子就是一只小老虎,儿子的事业就是在高天、在大海?娘坐起来,点上灯,来到儿子床前。启瑞睡得正甜。儿子的睡姿,正像一只朝着山岗冲去的猛虎:他两手前伸,头微昂着,腰微屈,两条腿绷得紧紧的。娘点着头,心想:像,像梦中的那只小老虎。儿子既然像一只小老虎了,就不必把他关在家中,就得让他出去闯荡!娘决心定了,这才送儿子外出。

段祺瑞跟着娘来到南山岗的土坡上。那是一片雁翅儿排开的坟头,坟前竖着高高低低的石碑。娘领着,按照祖坟的辈分,一一跪拜磕头,娘还口中念念有声,乞求列祖列宗“多多保佑,让启瑞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为段氏争光,光宗耀祖”!当范氏领着儿子来到公公和丈夫的新坟前,想起了无疾而死的丈夫,想起了关爱孙子的公公,再也控制不住心里的悲伤,坐在坟前,“呜哇”地大哭起来。

段从文死得太突然了。但是,灾难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段祺瑞四岁时,祖父在寿州便以“洪杨之乱”为名杀了当地一个刘姓土豪。祖父当兵走了,刘家扬言报复;隔年,其父从文虑及危险,才在合肥大陶岗置田百亩住下。据说此番贼盗多半与前仇有关。段从文本来会在父亲之后袭荣禄大夫的,人死了,一切自然空了,留下的,便是寡妻和一群儿女,范氏怎么不悲伤!

十八岁的段祺瑞,很理解娘的心情。他跪在爹的坟前,对娘说:“娘,别哭了。我一定为父亲报仇,不除了仇人,誓不罢休!”娘揉揉泪眼,摇摇头,说:“先别说这些话了,到哪一天再说哪一天的话。娘只盼着你上进,盼你有出息。”

段祺瑞点点头,说:“我一定为祖宗争光。不混出个好前程,启瑞不回大陶岗;不出人头地,无颜再到祖坟上来。”

——段祺瑞跟随爸爸在宿迁军中,认真地读了几年书。若不是爷爷暴病身亡,爷爷一定会让他在科场上露露脸面。可是,由于段祺瑞过早地接触了官场,除了八股文章之外,他也悉知了官场上的一些人际关系,知道了科场之外武行的作用。爷爷不能算是个学问人,科举这条路他走不通,他只能靠祖上的荫德,闹一个空招牌。然而,爷爷竟自闯了出来,那得算托了太平天国洪杨之福——太平天国兴起之后,捻军也在各地兴起。中国的农民运动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朝廷派官兵镇压,地方组织武装“保家”。段佩乘机而动。不想,他竟成为淮军的统领。爷爷的经历,隐约告诉段祺瑞一个道理:科场之外,升官还是有途的……

前天晚上,娘在灯下为他收拾行装,一边又唠叨着,要他好好做事,将来混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前程。段祺瑞对娘说:“娘,您放心,我会像爷爷那样出人头地,混个模样。我还要比爷爷混得更好。”娘惊喜地望着他,说:“你能比爷爷混得更好?”段祺瑞点点头。

“爷爷混到统领,官不小了,也不容易,你能比爷爷还好?!”娘不相信。

“娘,”段祺瑞叙说抱负和理由了,“您是知道的,我比爷爷念的书多,知道圣人治国安天下的道理多。再说……”“说什么?”娘急问。

“我跟爷爷出去的时候,爷爷咋办事,我都记住了;爷爷见到大官时,该咋办、咋说,我也记住了。官场上就那副模样,一学就会。”“什么模样?”娘有点惊讶:小小年纪,尚未出门,就把事情看得那么容易,这不好。娘说:“你说说,我听听。”

“娘,”段祺瑞知道自己把话说过头了,忙说,“这样的事,只能心里明白,说是说不明白的。”“那为啥?我不信。”

“天底下的事,万样千般,一样事就得有一个办法。不能用一个办法办许多事,得会随机应变。”

娘还是皱着眉摇头。但是,她知道这是说不明白的事,于是,就变了个话题。“好好,随你自己逢事去想主意吧。”娘笑笑,了事。

拜过祖坟之后,娘拍拍启瑞因跪拜身上沾的泥土,然后说:“咱们回去吧。”

母子二人进村之后,并没有回家。娘却领着启瑞朝一个小破门楼走去。

“启瑞,”娘说,“咱去看看沈老先生吧。明儿,便想让这位沈先生领着你出门去。”

段祺瑞点头答应。

沈家,在大陶岗村,像他们的门楼一样,是个败落的家族。早在嘉庆年间,祖上还做过知府,那时很兴旺。嘉庆朝末了,知府被罢官了,家便败下来。到现在,这沈家是知府的孙子沈庆珠撑着,但是却一贫如洗,只剩一个空架子了。沈庆珠沾着祖上的余光,还保持着一个“沈先生”的名称。沈先生是过了花甲的人了,早年虽然中过秀才,只是以后再没有发展。别看家败人窘了,毕竟是有过门第的人家,为人处事,处处都讲个“礼”字和“义”字,颇得邻人们的称道。常言说得好,家败如山倒。沈家的日月一年不如一年。沈先生放不下秀才架子,先是卖祖宗的田产,后来卖祖宗的什物,艰难地维持生活。又是俗语话,坐吃山空。眼看着祖上一片家业被吃光了。沈先生是读书人,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看馆教孩子又无地方,日月越是不行了。此时,好心人便劝他说:“沈先生,京城中不是还有几家老知府大人的故旧么,该去投投。凭哪一家讲讲旧交,手指缝里漏出点儿,还不够你安度晚年的!去吧。”还有人劝:“听说天津卫、济南府都有老爷子的门生,官儿还不小呢。上门找找他们,总不至于拒之门外。”

沈先生是读书人,上门打抽半的事原本是不愿干的。男儿膝下有黄金,怎肯低首去求柴米油盐!可是,沈先生毕竟是山穷水尽了,万般无奈,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决定北上一次,无论济南府、天津卫,或北京城,难得有一两家给个笑脸,也就满足了。沈先生打点了路费,正准备动身,就在这时,段祺瑞跟着娘走进来。

破门楼下的两扇门虚掩着,娘轻轻地推开,抬步进去。见沈先生正坐在梧桐树下看一本什么书,便凑到跟前,按照平素世交,轻轻地叫了一声:“沈大叔!”

沈先生仰起苍老的脸膛,从老花镜的镜底打量一阵子,才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啊——哟,是段家大夫人。老朽眼不济事了,耳也沉了,不中用。怠慢了,怠慢了。请坐,请坐!”说着,又去拉身边的小方凳。又说:“这位是不是大公子叫启瑞的?”段祺瑞点,应声“是”。

娘没有坐,站着说:“听说沈大叔这几日要到京城去,俺这启瑞也要北去。这孩子没出过远门,想跟大叔搭个伴儿,路上请大叔照应一下。”

沈先生是个讲究名誉的台面人物,平时总想着乐施好善,只是手头拮据。现在,段家大公子只求一路同行,并不需他花费自己分文,何况自己也算风烛残年了,路上也可相互照顾,他何乐而不为?忙说:“段家大夫人,这事不费神,你不必介意。能同大公子一道远行,路上必不寂寞,实在是一件乐事。再说,老朽也这把年纪了,说不定路上还得大公子照顾呢。我还得谢谢大夫人你呢。”

“不谢,不谢。”娘说,“沈大叔经多见广,学问又好,启瑞跟您外出,就是要靠大叔多指点。”

又叙了阵子闲话,约定了外出日期,娘俩这才告辞出了门楼。儿行千里母担忧!

段祺瑞要离家独自去谋生了,娘心里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她一边为儿子收拾行装,一边思索着还要交代儿子什么事情。自从丈夫段从文病逝之后,这妇道人便觉得天地都狭窄了,自己肩上的担子分外沉重,生怕领不好孩子,惹得四邻八家风言风语,惹得居家上下另眼相待。为了让儿子争口气,她没有少流过三更泪。儿子要远行了,要飞出旧巢飞向万里碧空了,翅膀硬不硬?经起经不起狂风暴雨?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苦心;没有人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儿子,又没有人不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最没有本领的儿子,一旦离开家,离开父母,连热冷、饥饱都不能自理。所以,才有“儿行千里母担忧”之说。

娘把衣服准备齐了,又忙着准备路上的干粮——那时候,人出远门,全凭着两只脚板,晓行夜宿,一天走几十里路。家人是按照远出人的总行程准备干粮的。黎明忙到日落,入夜还在思东想西,生怕漏了该带的物件。做娘的真不容易。

就在娘忙的那天晚上,段祺瑞匆匆忙忙地又朝沈家那个小门楼走去。

往天,段祺瑞从不进这个破落的院子。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个院子,他仿佛便看到了一种没落;看到那个老朽,他仿佛又看到了衰败。他觉得那个院子既深奥又恐怖。深奥得像一部天书!

如今,段祺瑞要随那位老朽北上了,老朽是到官场上去打“抽半”,何况,人家祖上就是官场上人物,还是个四品官呢。凭这一点,段祺瑞又觉得这小院有它的神秘处,官场上的秘诀、瓜葛,那里都有成色的样板;官败了,经验更值钱;沈庆珠虽然没有过过官瘾,祖传的官场“秘方”还是了知的。就为这,段祺瑞才想去。

村庄已被浓浓的夜色围裹,房舍树木都看不见面目了;星星躲在了云后,云沉沉地压住村庄;不知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发现了可疑,犬在高一声、低一声地叫着。村庄显得死一般的沉寂。

凭着记忆,段祺瑞来到破院的小门楼外。搭手推推门,门还是虚掩着。

他像娘一样轻轻一推便走进去。院子中更漆黑,漆黑得连房檐门窗也分不清楚。段祺瑞在院中站定,轻呼一声:“沈爷爷,沈爷爷在家吗?”

沈庆珠在床上躺着背诵《论语》——他熟读过这本书,没有条件拿它“治天下”,只想拿它消化食。仲春天,昼短夜长,有年岁的人困意不浓,又没事可干,跟圣人对对话,也不失一番风雅。正当他“之乎者也”入港时,有人在院中呼叫,他吃了一惊:何人深夜打门?又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忙从床上跳下,口里应道:“哪位,老朽来也!”

沈先生推门出来,尚未站稳,段祺瑞便走上前去,一边打躬,一边说:

“我是段家启瑞,深夜造访,有扰沈爷爷了。”

沈庆珠上半天才同段祺瑞说过话,印象颇深,同时也看出他举止不一般,有个良好的印象。今见是他上门,知道必有话说,正好解这仲春长夜之闷,忙说:“是段家大公子,快请屋里坐,屋里坐!”

二人走进屋里,老沈又把灯头拨大一点,便对面坐下。暗淡的灯光,映着一老一少的脸膛,虽都是甚感拘谨,毕竟肚里都有点儿墨水,几句寒暄之后,段祺瑞还是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沈爷爷,您是咱这一方最有学问的人,爸爸在世时便常对我说,‘有机会一定要勤向沈爷爷请教。’我要外出了,不管是军中、政中,总想谋个稳当的差使。老人家知道的,启瑞除随爷爷在军中住过几天,长这么大未出过远门,世事人情都是两眼黑;娘又是个妇道人家,更不润官场。所以,启瑞才……”

沈庆珠一听段祺瑞是来讨教做官秘诀的,心里很是兴奋。暗想:这个门子算你投对了。合肥这片天地,除了中堂李家,还没有谁敢漫说官场上的成败呢。但他还是说:“老朽是个槛外人,哪里就说到脉上去了。只不过祖宗的风风雨雨,心里略有个子丑寅卯罢了,说准说不准,都是难定的事。”

段祺瑞又奉承道:“沈爷爷您别谦虚了。只是您老不愿做官罢了,若是愿做官,怕早在老太爷之上,说不定咱合肥又要出一位‘沈中堂’呢!”

沈庆珠笑了。“再大的官爵,过眼烟云而已,切不可看得过重。官场,究其实,跟赌场是一个样儿的,甚至比赌场更阴险!赌场常常还要给张牌看看,官场……”沈先生摇摇头,转了个话题,“启瑞,你也是读过不少书的人,读过《红楼梦》吗?”

“只读过一遍。”段祺瑞说,“爷爷活着的时候不让读,说那是一部邪书。”

“你爷爷这就错了。”沈庆珠摇摇头,“咋能那样说呢?《红楼梦》有什么邪?那是一部比《论语》厚实的书;兴亡成败,无不析之入骨;琴棋书画,无不品之入骨;忠奸善恶,又无不揭之入骨;光那个‘护官符’的学问,就够任何一个官儿一生用不尽的。此书不能不读,不能不细读。这是我今儿对你说的头件大事。”段祺瑞点点头。

沈先生又说:“从我祖上的经验看,做官只有一个秘诀:想长期做下去,并且做步步高升的官呢,那就要做糊涂官,得过且过,只求得顶头上司开心,怎么做都别脸红;有好处了,务必给上司大头,自己落小头,切不可独吞;有害自己前程的事,切不可干。要想做一任就不干的官呢,或想干倒霉的官呢,就做清官,像海瑞、包公那样的官,秉公执法,清正廉明,连驸马也敢铡……”

段祺瑞糊涂了,这老家伙说的什么话?怎么把清官、贪官颠倒而论了,谁不想留名青史,谁不想为民办事?还有想落骂名才出来做官的人吗?他想不通,他皱着眉头想问问沈先生。

沈庆珠摇手阻止他,说:“我知道我这些话都与书上的不相同,你不敢相信。可是,你要记住,眼下的事就是这样。”停顿了片刻他又说:“孩子,大道理就不用多说,以老朽孤陋寡闻,我劝你记住这样几句话:办任何事,都要先想想对自己有好处没有。有好处,就大干;没好处,就不干;虽无好处也无害的事,可以顺其自然。一句话,贴着顶头的官儿办事,让他满意……”

段祺瑞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离开了沈家小门楼。

段祺瑞上路的那一天,娘一边揉泪眼,一边说:“启瑞,到北边,多给娘写信。”

“娘,”段祺瑞答应,“我知道。”“要注意身子。”“我知道。”

“天凉了,别忘了添衣服。”“我知道。”

“还有……”娘抽泣了,流泪了。

段祺瑞也流泪了。他拉着娘的衣襟,安慰娘说:“娘,您放心吧,启瑞会照顾好自己的。我都十八岁了,难道还得要娘事事关心?再说,路上有沈爷爷搭伴;到北方还有一位叔父照顾,怕什么?”娘点点头,终于把眼泪擦干了。

这时,娘扯开衣襟。从衣袋里拿出一枚银元,一边递给儿子,一边说:

“启瑞,娘本想多为你准备些盘缠,可是,娘也难。这是娘攒了好长日子的一块钱,你拿着在路上用吧。以后娘会想法儿不时寄钱给你的。”

段祺瑞把钱推给娘,说:“娘,我不要钱。路上有干粮,用不着花银钱了。这一块钱您留下用吧。”

“咋不要钱!?”娘又要流泪了。“拿着。俗话说,穷家富路。娘手里紧,不能多给你,总不能让你空着两手外出吧。拿着,拿着。娘在家中不要钱用。”

娘儿俩推让许久,段祺瑞才把一块银元收下,然后跟着沈庆珠出了村——后来段祺瑞发迹了,人说他是“一块钱起家的”!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本书分为米·谢·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等部分。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作家的后花园:想象有你的全世界

    作家的后花园:想象有你的全世界

    当灰袍巫师甘道夫白发飘飘出现在荧幕上,当小矮人比尔博·巴金斯获得万众喜爱的时候,人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名字——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当哈利波特坐着火车驶向魔法学校,此时的罗琳好像被人施了魔咒,她已经沉浸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故事细节就像在霍格沃茨寄宿学院的那数百只送信的猫头鹰般哗然而至。……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想象有你的全世界》,带你走近10位海外作家:托尔金、J.K.罗琳、菲茨杰拉德、司汤达……看他们构建的另一个世界。
热门推荐
  •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 不可说的暗恋

    不可说的暗恋

    这是一个系列小说,用温度来代表爱情0一个看似开始也可能是结束的数字。0度便是我们不可说的暗恋这便是爱情的开始,我们的小小暗恋。
  • 古尊宿语录

    古尊宿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首席情话师付少的心尖宠

    首席情话师付少的心尖宠

    那一次的意外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离开了R国。四年后,她带着萌娃闪耀归来,而他却一反平时的高冷形象,疯狂对她示爱,宠她入骨。“爹地,妈咪不要你了”,“没关系,我要她就行了”。(全文一对一超甜)
  •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

    本套书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除了具备原文外,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解读,同时还配有相应故事和精美图片等,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国学的最佳读物。
  •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人的足部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其中密布着经络和穴位,并隐藏着心脏、肝脏、肾脏等反射区,长期坚持对足部经络及相应脏腑反射区进行良性刺激,不仅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还可以对某些常见疾病起到明显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观察足部的变化可以为自己做个体检,及早发现身体脏腑的病变,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为了方便读者从速对照学习,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足部与健康的关系,教读者怎样通过观察足部进行疾病自查,并针对常见不适症状推荐了按摩、刮痧、拔罐、足浴、艾灸、药敷、保健操等对足部施术的特效疗法。
  • 胃肠病食疗药膳

    胃肠病食疗药膳

    胃肠病,肠粘膜和胃黏膜发炎,可由多种引发因素,而患了该病,会出现多种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还可有发热、失水等严重症状。本书在中医药膳理论的知道下,经过详细而严谨的论证选配食材,力求达到滋补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 竹庵草录

    竹庵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亿万总裁的淘气小暖妻

    亿万总裁的淘气小暖妻

    18岁小女孩和28岁熟男谈恋爱是不是有点嫩?会不会有代沟?163CM和183CM是不是距离有点远?接吻会不会很吃力?亿万总裁和小工程师的女儿结婚是不是有点悬?会不会门不当户不对?所有的问题皆是炮灰,回答都是“No-No-No!”因为爱情的魔力是无限大的,它会超越一切世俗!
  •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她,是21世界隐世的杀手,死于天外横祸,一朝重生于相府嫡女之身,再次睁眼。弃女?废物?呵呵...且看她如何化茧成蝶,成为世人闻风丧胆,医毒双绝,虐渣之人。他,高冷,腹黑,嗜血,身份神秘,一次意外坑了某人,怎么也甩不掉!某女:“那个,大兄弟,有话好好说,别动手,男男授受不亲。”某男,浑身散发着危险气息,咬牙切齿:“还逃吗?”某女,嘴上说着不,身体却很诚实,又再一次逃走。从此就开始上演追逐大戏,在这场追逐大戏中,又如何揭开无数人的秘密。原以为这是一次意外重生,却不知,这是等待已久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