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3300000003

第3章 草木部(1)

夜饭花

少时,在县城新华书店看到一本汪曾祺的《晚饭花集》,喜欢,买了。

晚饭花是一种什么花?

晚饭花就是夜饭花。

晚饭花怎么就是夜饭花?

原来,这是方言的区别。他的家在高邮,吾乡在海安。吾乡受吴语影响更重。晚饭总是叫作夜饭的;晚饭花,当然就是夜饭花了。

夜饭花,学名紫茉莉。夏秋两季,都是在乡人吃夜饭的时候开花,因而得名。它是老天派来专门装点夜晚的。花有轻香,晚风中漾着,让人身心舒畅。紫色的,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都有。一到早上,太阳出了,它就谢了。夜饭花只把香艳留给夜晚,真是如锦衣夜行,有点可惜,可叹,但也可贵。

夜饭花的籽是黑色的,小于豌豆,形如地雷。有的地方,干脆又叫地雷花。“地雷”是个好东西。剥开硬壳,即见白芯,捻粉,十分细腻。据说,当年扬州谢馥春用它生产胭脂粉,美了天下多少佳人。

方言很有趣,也很微妙。夜饭花,可以叫作晚饭花;那么,夜来香,可以叫作晚来香么?似无不可,但一推敲,好像味道总是不太一样。

指甲花

一到夏天,指甲花开了,乡间的女孩就控制不住要美了。

傍晚,摘下花瓣,放入碗中,捣碎,加上一点明矾。晚饭后,洗好澡,睡觉前,将花瓣敷于指甲上,用扁豆叶子包好,用细线系好,要不紧不松。太紧,指胀;太松,易脱。

带着美梦入睡。第二天一早醒来,花瓣的颜色渗进了指甲,指甲变成了花瓣。真美呀!

然,女孩染指甲为美,男孩则不可。否则,会被耻笑。

孩提时代,吾曾经在睡着的时候,被堂姐偷偷地包了指甲。早上醒来,不禁大哭,哪有小伙染指甲的?

洗又洗不掉,剪又不能剪,真不知如何是好?

祖母将恶作剧的堂姐大骂了一顿。

半月以后,染过的指甲才归于平淡。

指甲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凤仙花。

栀子花

这是吾幼年最喜欢的花。香,真香,香到骨头里。每年六月,栀子花开,风也醉了。摘几朵养在茶杯里,满室生香,能香好几天。

在这样的花香中安眠,是人生一大乐事。在这样的花香中读书,是人生又一大乐事。在这样的花香中恋爱,更是人生之至乐也。

栀子花好活。梅雨天,从南庄大妈家要了两根老枝,插在自家秧亩的岸子边。岸子即埂子。吾乡水乡,习惯将埂子叫作岸子。栀子花喜水,有水就能生根。不久,栀子即长出新枝,吾用小锹将其移到家门口。

栀子花很娇气,不能随便施肥。祖母说栀子花是美人精变的,爱干净,不能沾粪,沾粪即死。最好用大姑娘的辫子垩。吾到桥北理发店要了一些头发埋在它的根部。果然,栀子越长越好,第二年,就开花了。

离乡以后,所到之处,往往都有栀子花。上海有,南京也有。花季来临,马路上就有叫卖的,吾都会买几朵回家养着。

某年冬,到好莱坞,在一堵围墙边上居然看到了一株盛开的栀子花,让我惊艳,激动得为它赋诗一首:

冬闻栀子淡雅香,

疑似佳人戴玉妆。

故乡此物只宜夏,

何人携过太平洋?

野蔷薇

吾乡叫茉蔷花,多长在水边,春夏之间,香飘三里,摄人心魄。

立夏之后,端午之前,茉蔷花的香味,乱人方寸,从岸上飘到河上,从河上飘到岸上。花香河风,河风花香,合为一体,诱人醉人。花是白色的,细碎如茉莉,看不出香,但越近越感到其香的威力。到河边淘米洗衣的姑娘,闻到花香,身子就会发软。

幼时某年,吾与堂兄一起偷偷撑了一条小船到西大河去打箬子。箬子在吾乡即粽叶,即蒹葭之叶,即芦苇也。我们一边打箬子,一边往前撑,突然看到一簇茉蔷花盛开着,禁不住将船靠上去。那水边的倒影,就像一幅古典的油画,生意盎然。篙子入水,涟漪荡漾,油画瞬间模糊了,变成了印象派的画作了。

茉蔷花实在是太香了,香透肺腑。我们伸手折下几枝,不想却被刺了又刺,手上都挂彩了。

晚上回到家,将箬子交上去,却被父亲骂了一顿,说胆子太大,居然偷偷玩船,掉到河里怎么办?但看到养在茶杯里的茉蔷花,脾气立即小了许多,说下不为例。

香花往往带刺,带刺的未必花香。后来读到鲁迅的杂文,就会想到吾乡河边的野蔷薇。

木槿花

木槿宜作绿篱。幼时吾家与东邻即以木槿相隔。长约三丈,高过大人肩头,疏密不一,只挡鸡鸭,不挡猫狗。

木槿在吾乡叫作“编条”,别处似无此名。这两个字也是吾想当然耳。既以木槿为篱,当如枝条相编,故写作编条,似无不可。

春夏之际,编条开花,美艳如二八村姑。微风袭来,花枝乱颤,动人心弦。《诗经》中说“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此之谓也。唯朝花夕谢,殊为可惜。世事大抵如此,美在瞬间易,美在永恒难。

祖母说编条花有毒,小孩不能碰。吾幼时坚信不疑,只敢远观,不敢亵玩。然蜂蝶纷纷,沾花惹粉,向无所碍,何耶?

编条花其实可以入馔,作粥作羹作蔬皆可,且有清热利湿之功。可惜,吾未尝过。

韩国视其为国花,名之无穷花。马来西亚亦以之为国花,名之大红花。其实皆木槿花也。

而今思之,祖母云其有毒,实善意之谎言,意在保全其花,不为顽童所伤也。

芦柴花

即芦花。吾乡方言,芦苇叫作芦柴;芦花,就称作芦柴花了。芦苇的用处,曾经主要是作为柴火的,故而得名。芦柴火力好。但吾幼时,农家舍不得把芦苇当柴烧,主要用来作篱笆,保护菜园。或者织成苫子,供晾物用。

深秋,河边芦花是乡间一景。一串串,绒绒的,夕阳下发出好看的光。一阵风来,芦花摇曳。明明是寒风,却添了几分暖意。诗经中的蒹葭苍苍,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致。

芦花不仅好看,还有用。可以用来做茅窝。茅窝,不是茅屋,也不是鸡窝,而是鞋。用麻绳和布条编成,将芦花织进去,就是一双保暖鞋了。吾幼时没有穿过茅窝,但是看到祖父祖母穿过,曾好奇地伸脚进去,确实暖和多了。这种茅窝,吾猜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应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

有一首歌叫《拔根芦柴花》,是里下河的民歌,也是吾乡的名歌,昔时有线广播里每天都会播几遍,以致于似乎没有人不会唱。过去拔芦花,可能就是为了做茅窝;现在很少有人拔芦花了,但歌曲却一直传唱着。

吾乡的广场舞上就放着这首曲子,那种热烈、欢快,极富感染力,很容易让路人也加入到舞蹈中去。吾幼时曾觉得用方言唱歌太土,现在觉得不用土话唱这首歌,味就不正。可见,美是客观的,美感却是主观的。而主观的,往往会变化不居。

茉莉花

同名民歌,唱遍世界。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国歌,无论在哪里,听到其旋律,外国人就会想到中国,中国人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几个地方都说是它的产地。吾乡虽未争其名分,但几乎人人会唱《茉莉花》,也是不争的事实。奇怪的是吾幼时没有种过茉莉花,也不知道茉莉花为何物。一种花,不是长在地里,却是长在人们的歌声里,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第一次看到茉莉花,是在办公室同事的窗台上。她是一个“花痴”,种了各种花,好像没有她不会种的花。黄梅时节,闷热难当,同事从家中带来两盆小花,办公室顿时有暗香浮动。

大家围过去,什么花?这么香?

“花痴”笑道,茉莉花呀。

这就是茉莉花?这就是茉莉花!绿叶白花,细枝嫩萼的,实在不起眼!但真的很香。有人说茉莉之香兼有梅花之馨、玉兰之幽、兰花之雅,清雅宜人,无出其右。诚哉斯言!

看到了茉莉花,吾才真正理解了《茉莉花》的歌词。说“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本无奇,因为茉莉花确实太香了。妙在“要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这一句。茉莉花,小,是不适合戴在头上的,但为何偏要采一朵戴在头上呢?显然,还是因为它太香了。这种修辞是民歌才有的原汁原味。

哪里有大面积的茉莉花,一望无际的?江苏好像没有。茉莉花适合亚热带生长,据说福建云南都有这样壮观的景象。

那么,江苏为何会产生《茉莉花》这样的民歌呢?或者说,《茉莉花》为何会产生在江苏呢?

杜鹃花

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这是吾小学时就知道的。

三年级时,来了一位新老师,女的,人长得漂亮,说话像唱歌,据说是大城市的知青,来教我们音乐。学校里有一架风琴,原先没人会弹,落满了灰。老师将它收拾干净了,居然很好听。她一边弹琴,一边教我们唱《映山红》,唱着唱着,眼泪就下来了。那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当时,城里正在热映此片。

初中时,有一篇课文《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文采斐然。它让我们懂得了作文不仅可用排比句,还可用排比段。还让我们相信杜鹃花是红色的花,革命的花。但那是远方的花,山地的花。直到其时,吾对杜鹃只知其名,不知其实。

此后几十年,杜鹃于我,亦花名耳。

某年五月,吾回乡休假。在一新建小区,看到许多红花美艳无比,相当震撼,但叫不出花名。售楼的姑娘说,这是杜鹃花。

噫,吾乡亦有杜鹃矣。

人之认知,或先得名,或先知实。唯名实相对,方为真知。吾与杜鹃,凡四十余年,方有名实相契之缘,不亦奇乎!

紫云英

在吾乡多叫红花草。紫云英是学名,叫的人反而不多。吾幼时生产队大面积种植,以为绿肥。

秋天,播种出苗,安静地生长,一点也不起眼地越冬,几乎让人忘记了它的存在。春天,突然爆发式地疯长,高及尺,说开花就开花。

紫红色的花朵,一片一片地,几乎盖过了绿色的茎叶,远远望去,恰如片片紫云,落在大地。紫云英,这名字太美了,一定是一个诗人给它起的名字。

紫云英的茎叶是很好的饲料,猪牛羊兔,食之不厌。嫩叶甚至可以作蔬,别有一种清香。

紫云英的根、草、种子,都可以入药,有祛风明目,解毒止痛之效。

紫云英的花,可以酿蜜。每年花开之时,总有养蜂人驮着蜂箱到田里放蜂采蜜。紫云英的蜜是高档的蜜,价格要高过菜花蜜。

紫云英再美,却不是用来观赏的。花期正盛,茬口却不等人。生产队的耕牛拉犁翻地,一片片将它压到地下去了。它不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它是化作绿肥护庄稼了。幼时看到耕牛踩着花草,雪亮的犁尖铲着花草,翻起的泥块压着花草,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美到极致后的归宿往往是残酷的。

现在吾乡很少种紫云英了,都用化肥。好多人已不识其为何物。有人以为是苜蓿。吾说红花草,不是黄花草,焉能是苜蓿?

某年,吾到伊犁喀拉峻草原。主人惋惜吾等来晚了两个月。说,如在六月,草原上漫坡遍野都是花,那才叫美!吾问,什么花?他说,什么花都有,其中这一片都是紫云英。

紫云英!草原上的紫云英,吾仿佛看到远方飘来一片紫色的云霞,落满大地,一望无垠。

桂树

正是桂花吐蕊的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桂香。有的香得发甜,有的甜得发腻。真正走近桂树,香味反而淡了。荷花香远益清,桂花却香远益浓,总在三五米处为最。

桂花有多种,丹桂、金桂、银桂。丹桂香甜,金桂香浓,银桂香轻。吾乡桂花多在秋天才开,以至很长时间,吾以为只有秋天,才有桂花。吾读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感到奇怪,为何春山空,桂花落?难道唐代的桂花开在春天?其实不是王维笔误,而是吾太孤陋。桂树还有四季桂,春天也是可以开桂花的。

不过,桂花确是秋的装饰。如果没有桂花,秋天还有什么味道!古来诗人咏桂,多与秋相联。白居易一人就写了多首,最好的还是这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桂树明明是地上的,但古人却偏要说成是天上的。儿时中秋,仰望满月,上面隐隐约约有些痕迹。祖母说那是桂树。月中还有仙女嫦娥,还有兔子,还有癞蛤蟆,还有砍桂树的吴刚。吴刚为何要砍桂树?吴刚是好人还是坏人?祖母却回答不了孙子的问题。

吾乡有桂,外乡亦有桂。走遍国中,似乎无一处无桂。桂者,贵也。富贵人家,自然喜栽桂树;贫寒人家思富贵,更要栽桂树。桂树却不嫌贫富,耐得住瘠薄,耐得住浓荫,一年常绿,花季送香。

每闻桂花,吾常有诗情。去岁中秋得诗一首,“露从夜半寒,蕊向枝头开。冷香溢空庭,迟桂清吾怀”。今年读古人咏桂之诗,比较来比较去,最喜杨万里的这一首,“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其生动天真,如桂可掬。

梅花

吾乡有两种梅花,一是春梅,一是腊梅。

腊梅开在腊月,故名,因为花朵似蜡,有时又写作蜡梅。

有人说腊梅不是梅,或者说与春梅不是同一种梅。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吾对腊梅的喜爱。腊梅之美重在其香。吾家门前有两株腊梅,一株花小,一株花大。据说小花的是本梅,大花的是嫁接过的。小花虽其貌不扬,但浓香丝毫不减。一到腊月,腊梅吐蕊,馨香四溢。遇寒则强,愈寒愈香,雪中尤烈。

中学时读到王维的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吾想到的就是老家门口的两株腊梅。

还有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吾以为也一定是腊梅。

春梅显然是要开在春天的。苏州有香雪海,南京有梅花山。年年二月,花动半城。

同类推荐
  • 菀菀道来

    菀菀道来

    青菀的文章有趣,阅读起来自然舒服,少了女孩儿的扭捏,多了一份经历之后的坦然,用她的视角娓娓道来,所写的人和事充满烟火气息,这些事和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甚至我有时会以为下一刻这些人会出现在我身边,会产生那些事可能会落在我身上一般的错觉。
  •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那已是上个世纪的早晨。燕赵故地朔风呼叫,水陆码头的天津卫硝烟弥漫。海河两岸冰天雪地,七连勇士们出生入死,在黎明前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指导员马占海倒下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和霞光一样火红,各路大军潮水般地向金汤桥涌来,战友们将那面旗帜高高举起……
  •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本书是著名学者孙康宜的学术人文随笔集。分为“学术生涯”“师友交游”“生活记趣”“社情洞见”几部分,在书中,作者以学人特有的教养气度,将她与文化耆宿张充和,著名作家沈从文、施蛰存,知名学者叶嘉莹、夏志清的交往娓娓道来;对《冷山》《钢琴课》《廊桥遗梦》等经典影视作品的人文阐释,孙教授以跨文化研究的眼光观照,高屋建瓴,别有新见。
  •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原本是一些写给没有人的文字,是一个人写给世界的情话和狠话。这本十年写就的书完整展现了一个不向生活认怂的人所会经历的世界。接手第一个剧本就被骗的迷茫与无助,28岁被催婚的委屈与惶恐……作者写尽了人在各种境遇中的无奈和进退两难。在那些眼泪,那些温暖,那些自嘲与自尊中我们看到: 人生艰难时,犹豫不决时,在恐惧要先于生活压垮你时,走错路不是最糟糕的事,害怕走错才是;受伤后最难的不是止痛,而是还有像没受过伤那样去爱的胆量。或许一个人永远无法拥有80而无悔的人生,却可以保有在80岁都敢重新开始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就是让生活热气腾腾的东西。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非常值得一读。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
热门推荐
  • 大唐旭日

    大唐旭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刺局(全集)

    刺局(全集)

    2013年湖南长沙天马山发生一起在全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盗墓案件,从而引出一个隐藏了惊天秘密的历史内幕。五代十国,战火纷飞。江湖道三大刺客组织之一——离恨谷收到一份追恨帖,为了维护离恨谷荣誉,更是为了达成祖师爷的遗念,他们决定再行刺局,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布局和无穷杀技完成刺杀任务。这是改天换地的绝妙一刺,它将如何实施?。五代十国复杂纷乱的历史背景下,柴荣、赵匡胤、李璟、韩熙载等人物悉数登场,大周、南唐、楚地、南平、后蜀、吴越,政局变换幕后的玄机一一揭晓。险象环生的场景背后,即兴局、赌杀局、截杀局、局外局、气杀局、刺王局,一个接一个的刺局,高潮迭起。
  • 魅影传

    魅影传

    你以为这是武侠小说?不,是科幻小说!你以为这是玄幻小说?不,是科幻小说!你以为这是科幻小说?对,是科幻小说!本书分《出世》、《入世》、《灵将》、《天下》和《灵将天下》五卷!大概是围绕着「魅影」(盗贼团)展开的一系列故事!慢慢向大家讲述一个作者心目中想象的未来世界:为什么只有一块超大陆,剩下的都是海?为什么会有神、魔神以及各种妖魔鬼怪?为什么人类、动物和植物都进化变异了?《魅影传》的主角到底是谁?他?她?它?还是TA?
  • 东凰

    东凰

    凰羽殿下平生有两个志愿,第一个志愿是能将天君那金灿灿的宫殿搬到无忧谷……还有就是把紫陌那只臭乌鸦变成自己的座骑!只可惜第一个志愿比登天还难,第二个志愿比第一个志愿还要难。在某只臭乌鸦惨无人道的欺压之下,凰羽殿下脚底抹油逃到了人间,屁颠屁颠的跟着漂亮的小狐狸陌子陵携手并肩闯天下了……遇到了千年冰山苏浅止和上天制造出来专门恶心她的年幼无知小师妹,处处打架,次次受伤。直到那只臭乌鸦穷追猛打的一路追杀过来……——————————————————————【甜蜜斗嘴】小羽:“你,你,你这个臭乌鸦!”紫陌:“乌鸦怎么了?凤凰已经绝迹了,现在乌鸦和凤凰就是一对,我臭你也臭!”……【生离死别】紫陌:“我活了几十万年了,早就活累了,其实消亡,对我来说,也算一种解脱……”小羽:“那我呢?我怎么办?没有你,我怎么办?”------------------------
  • 战夏阳

    战夏阳

    本书为作家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二本。延续前作《春灯公子》中娴熟之极却不失当代感的书场叙事技艺,小说家将关注的视角从广袤幽邃的江湖林野、众声喧哗的市井书肆进一步聚焦到庙堂之上、塾宫之中,讲的笑的皆是古代官场与科场的怪状、丑态与糗态,是各怀心思机关的诸品人物,也呈现了近代中国知识、权势阶层流动升降的复杂光谱──同时抛出一个问题:小说家与史家,究竟何者是对方的倒错?
  • 凤凌九天之天才大小姐

    凤凌九天之天才大小姐

    天才少女遭人背叛,坠崖身亡?!意外穿越到异界大陆,成为了苏府声名远扬的废柴大小姐。废物?你见过可以将你吊打的废物吗! 花痴?哼,本小姐岂是如此肤浅之人!傻子?不好意思,你所崇拜的天才大师就是我。神秘古戒,引起惊世秘密,八方势力涌动,无数次交锋试探,明争暗斗,她在刀锋上盘旋。纵横大陆,踏遍危地,在一次次磨难中涅槃重生,王者,终将归来!“我何其幸运,拥有你们,可以陪我走向巅峰!”(1v1)
  • 邪尊之魔妃太嚣张

    邪尊之魔妃太嚣张

    传言:凤家太女凤九歌温婉贤淑,知书达理,蕙质兰心,秀外慧中,生的绝世无双,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洛都第一才女,是整个洛都人人想娶的女子。某女狷狂一笑。放火烧楼!女戒沉湖!!!休夫挑衅!!!!一手紫雷,杀人越货!!!!!众人道:传言,皆不可信。当狷狂嚣张跃上那张绝世脸庞,她凤九歌紫衣长裙,手掌紫雷,成为三等国唯一觉醒天赋的修炼者,天赋逆天,绝世难得!嚣张如她,背后,却站着更为嚣张宠溺的他!他邪魅腹黑,强大霸道!“小九儿,有为夫撑腰,你就算捅了这天,也没人敢吱一声。”凤九歌轻勾某人下巴,妩媚勾人“这魔妃的称号,本妃甚是喜欢。”小剧场:“邪尊大人,不好了,夫人打了章尚书的小公子!”来人匆匆忙忙。某男子眼皮微抬“立刻送药过去,小九儿的手应该打痛了。”“啊??”下面的人一脸蒙,夫人的手?“对了,把章家的罪证呈上去,尚书这个职位该换人了。”“。。。。”“邪尊大人,不好了。夫人烧了丞相小姐的宅院!”“给小九儿再送去个丫鬟,这种事情,不用劳烦她亲自动手。”“邪尊大人,不好了,夫人把学院的李小姐扔湖里了!”“那女的那么沉,我家小九儿没累坏吧?”楼千凰担心了。“邪尊大人,不好了,夫人调戏了学院的颜仲卿!就是那个学院第一!”“调就调了,,,你说什么??”某男眼神顿时冒火!风一般的跑到了学院,看着一脸懵逼的凤九歌,牵上她的纤纤玉指就往自己的脸上放。“夫人,为夫长得还不够好吗?来,摸摸。”凤九歌眯眯眼,顺着手指捏了一下某男光滑无暇的脸蛋。若有其事的说“恩,是比颜仲卿的好捏。”翌日,圣天学院第一名颜仲卿,深夜被殴打,毁坏最严重的就是那张禁欲清雅的脸颊。某男一脸满足的搂着自家媳妇,哼,居然让小九儿拿来跟自己比,他能跟自己相提并论吗?本文双强,宠文VS爽文,欢迎跳坑,坑品有保证
  • 红色疯狼

    红色疯狼

    男儿为战而生,保家卫国,洒尽热血!战如猛虎,誓把敌人撕碎。与兄弟把酒言欢,尽显男儿本色!
  • 比安基动物小说:小山雀的日历

    比安基动物小说:小山雀的日历

    森林不再是一个狩猎场,而是科学家寻找自然秘密和宝藏的地方。如果,你又幸运地掌握了艺术创作,那么你就会因此变成大自然的诗人,用神奇的语言描绘着儿时的梦想。《小山雀的日历》是比安基作品童话集,其中包括《小山雀的日历》《圣诞老人和春姑娘》《百灵鸟醒来了》《女儿与鸟》等几个故事。它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动物之间稀奇古怪的新鲜事,故事引人入胜,富有感情。把自然界里的生态变化清晰直观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从“春”到“冬”,比安基带着我们感受着四季的细微变化。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詹姆士·麦克斯韦、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巴甫洛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汤姆逊、克斯·普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