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3400000006

第6章 怀抱(4)

女孩子们的脚丫被木棍、竹竿戳得很痒,都“咯咯咯”地笑起来。小俊妹感到脚丫痒得难受,灵机一动,想出了不被戳到脚丫的“独到见解”,她大喊一声:“大家都大劈叉,看他们还能不能戳到脚丫!”戏剧界有一句名言:“演员靠的是一条嗓子一条腿。”戏剧界的小孩子们受家长影响,不少也模仿着练嗓子练腿。“唰”的一声,坐在地上的女孩子们的双腿,都劈成了漂亮的“一”字形。

女孩子们哈哈大笑着,男孩子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都停下了“毒打”,看着“孩子王”路宁。路宁不愧是少先队大队干部,有水平,他说:“跳过毒打这一节,继续演后面的。”小俊妹得意地对女孩子们说:“怎么样,是我救了大家吧?”

糟糕的是,小俊妹得意过了头,当天在家吃晚饭时,她将自作聪明的“救命之恩”向家长炫耀。

小俊妹的母亲放下筷子来到路宁家。

“小路宁,全院孩子中阿姨最相信你。你告诉阿姨,下午男孩子模仿国民党兵毒打女新四军时,除了戳脚丫子,还打了哪里?”

路宁回答:“我亲眼看见,除了戳脚丫子,没有打别的地方。”

“小冷霞,你说说?”小俊妹的母亲又问冷霞。

冷霞说:“大家玩得很开心。好像都好好的,什么事也没发生。”

小俊妹的母亲说:“阿姨相信你们。今后再玩这种游戏,就像今天下午这样,只能戳女孩子的脚丫子,不能碰别的地方。”

其实路宁并不像冷霞那么乐观,他隐约感到,在接受小俊妹的母亲“审查”前,已经接受过一次派出所的“审查”。

这就说到了另一个麻烦。这个麻烦是小丁翔惹的。小丁翔做事比较冲。一次下午放学后,小朋友们在文化局宿舍大院玩“抓特务”游戏。小丁翔跑上二楼顶阳台,将自己的头七扭八转地硬从阳台铁栏栅空档处伸出去,“高瞻远瞩”地指挥“抓特务”,不料头部被铁栏栅卡住,退不回来了,他急得大哭,直到大人们下班,找了一把钢锯将一根铁栏杆锯断拧开,小丁翔的头才从铁栏栅外退回来。另一次在学校课间荡秋千,他自恃“武功”高明,秋千荡到高处时玩单手荡秋千,结果摔了下来,晕晕乎乎的由路宁背回家。还有一次路宁、冷霞、关绮到丁翔家看他父亲教武术用的家传十八般兵器。正在津津有味地观看议论,只见小丁翔热情地端出一大碗用酱油、姜葱泡着的生鸡块,对大伙说:“来,请你们吃鸡。”两个小姑娘一看,生鸡块还血淋淋的,怎么吃啊?直作呕吐状;路宁也终身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以下情节:丁翔见大伙不领情,便伸手从碗里接二连三地捞出几块带着血渍的生鸡肉,放入嘴中大嚼几口,吞了下去。丁翔大嚼生鸡肉的情景,使路宁回想起刚过去不久的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暑假,路宁随父亲回胶东农村老家——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地雷战之乡山东省海阳县住了二十多天,每天三顿饭不是吃用少量玉米面和着大量红薯茎、红薯叶蒸成的代食品团子,就是吃碾成粉末的玉米叶、玉米芯、玉米皮熬地瓜干(红薯干)。路宁当时虽只有六岁,但因辈分大且在同辈中是兄长,所以家乡亲戚中的小朋友见到路宁不是喊“叔叔”、“舅舅”,就是喊“哥哥”。每次亲戚来,爷爷奶奶都要烙少许玉米面饼子招待。但不论哪家亲戚来,只要带来的孩子喊路宁“叔叔”、“舅舅”或“哥哥”,路宁父亲就不允许路宁吃搁在饭桌上的那少许玉米面饼子,只允许路宁吃代食品团子、喝代食品粥,要路宁让着晚辈和弟弟妹妹。三番五次的,小路宁实在太馋玉米面饼子了,一天亲戚走后,小路宁仰着头对爷爷奶奶和父亲大声宣布:“我要辞去叔叔、舅舅、哥哥。”惹得长辈们大笑起来。父亲问小路宁:“为什么要辞?”小路宁天真地回答:“当叔叔、舅舅、哥哥,不能吃玉米面饼子。”爷爷奶奶慈爱地说:“叔叔、舅舅、哥哥咱不辞,从今后每天都有玉米面饼子吃。”路宁的爷爷抗战时是中共地下党员,在敌占区以教书掩护身份,向胶东抗日根据地输送了一批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参加八路军,包括将自己的儿子——路宁的父亲也送往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抗日青年们每次到路宁爷爷奶奶家来食宿,都由路宁的奶奶热情照料,抗日青年们都很爱戴这位纯朴热情的师母。开学前路宁回到江东市家中恰是早晨,二两蒸饭包一根油条的江东著名早点——蒸饭包油条,一口气狼吞虎咽了三个。这是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城市与农村的重要差别——城市的居民一般还是以食品(譬如稻米、面粉、玉米面等)为主食用,农民则很多是以代食品(譬如红薯茎、红薯叶、玉米叶、玉米芯、玉米皮等)为主食了。

小丁翔做事虽然比较冲,但如果没有居委会的婆婆们掺和,这个麻烦也惹不出来。电影《上饶集中营》中的反面人物,有一些非常露骨的极端语言。正巧居委会的两位婆婆进文化局宿舍大院办事时,小丁翔在表演电影中国民党“胖教官”向被俘新四军官兵训话的情节。小丁翔神气活现、字字准确地模仿道:“兄弟坦白地说,要劝劝诸位,诚心诚意地崇拜我们的领袖蒋委员长。”居委会的两位婆婆都没有看过电影《上饶集中营》。冷不丁听见一个站着的小孩子指手画脚地对一群坐着的小孩子说这样骇人听闻的话,紧张极了,赶紧到派出所报了案。

一位警察叔叔和一位警察阿姨走进了文化局宿舍大院,来到正在模仿电影的小朋友们面前。警察叔叔和蔼地提示:“小朋友们,能不能把刚才你们表演的一个人站着训话、一群人坐着听训话的情节再表演一次,给我们看看?”居委会两位婆婆的报案细节还真够准确。经警察叔叔提示,孩子们一下就清楚了应该回过头去重演哪一段。看完小朋友们的认真表演,警察阿姨说:“我刚看过《上饶集中营》,有这个情节。小朋友们的表演还真像呢,到底是文艺界的孩子。”警察叔叔笑着对小朋友们说:“给小朋友们提个建议好吗?今后模仿表演时,对剧中反面人物说的非常露骨的极端语言,可以略过去不要表演。能采纳这个建议吗?”

当天晚上小冷霞把警察叔叔的建议告诉了杜妈妈。路宁母亲对小路宁和小冷霞说:“你们俩都是少先队的大队干部,要教育全院小朋友牢记警察叔叔的建议。”

作为江东戏剧学校的校党支部书记,路宁母亲的一些思想工作方法,具有长久的范例意义。

譬如,针对有些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存在着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杜书记在一次教师会议上说:“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成长急不得,要靠岁月磨砺。不要奢望孩子们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老师们认识问题的水平。请想想,你们今天认识问题的水平,是经过了多少岁月磨砺才达到的?孩子们的成长,也需要岁月磨砺。‘教’与‘学’必须科学结合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教’的本意是指导,‘学’的本意是效法。‘教’是外部促进,‘学’是内部需要。很多东西只有在内部迫切需要(想效法)时,外部促进(做指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也就是说,‘教’要符合成长规律,老师的积极促进要选择在学生非常想效法的阶段。当然,想效法的愿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的重要方法就是老师以身作则。因此,‘教’要体现在以身作则上。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戏校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学生们与老师朝夕相处,老师的形象已构成孩子们成长环境中的具有基础意义的部分。要求老师‘为人师表’,就是因为学生以老师为榜样。要把‘教’体现在榜样力量上。在朝夕相处中,老师以身作则,就是为学生提供最优良的学习环境,就是激活学生效法愿望的最强大动力。”

再譬如,一位在古装话剧《清宫外史》中扮演珍妃的漂亮女演员,结婚后在自己母亲的“指挥”下与丈夫“斗争”,越斗婚姻越危机。她找杜书记哭诉。杜书记对她说:“十家老一辈掺合,七对小夫妻要散。自己深思熟虑、多数情况下还要留有余地地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才是惟一正确的办法。”

又譬如,戏校的一位司鼓教育孩子的方式着实让人心里“打鼓”。文化局宿舍大院里的住户们经常听到从这位司鼓的家中传出他大声训斥孩子的声音:“你又骗人了吧”、“你又打人了吧”、“你又偷东西了吧”……路宁母亲将这位司鼓请到办公室,对他说:“如果有人经常质问我们有没有骗人、有没有打人、有没有偷东西,我们一定会感到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培养和保护自尊心要从幼小的时候开始,批评时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严格地说,是否属于骗人、打人、偷东西,要靠证据来说话。童真时代不存在法纪意义上的骗人、打人、偷东西行为。批评儿童时使用这些概念并不恰当。完全可以用‘再认真考虑一下,然后准确回答’取代‘你骗人了吧’,用‘与小朋友要友善相处’取代‘你打人了吧’,用‘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取代‘你偷东西了吧’。”这位司鼓回答:“杜书记,我记住了你的话——批评儿童时,使用骗人、打人、偷东西的概念不恰当。”

杜书记的“成长急不得,要靠岁月磨砺,要靠以身作则引导”、“十家老一辈掺合,七对小夫妻要散”、“批评时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的思想,都是具有长久意义的。

在带领戏校学生到农村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路宁母亲在朝鲜战场严重冻伤的脊椎旧病复发了。医院检查后确定要动大手术,她住进了以骨科治疗为特色的部队八一医院。医生说手术后将长时间卧床不起,在医院住院治疗恢复脊椎功能的时间需要两到三年。姥姥为二女儿焦急,不慎摔倒,留下半身不遂后遗症,不能照顾二女儿及小路宁、小冷霞了。在青岛当小学校长的姨妈来到江东市,将姥姥和路宁接去了青岛。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主席号召下,全国人民掀起了学习**的高潮,解放军更是带头学习的好榜样。路宁母亲所住病区的护士长,已经是上尉军衔,但她一点没有军官架子,带领着护士没日没夜地精心照料着手术后脚下吊着六公斤重的牵引、近两年不能下床的路宁母亲,使病人天天干干净净,从不生褥疮。这真是一个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看到具有崇高品质的人的时代。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整个幼年、童年时代形影不离,吃一锅饭、睡一张床养成的与路宁亲如兄妹的感情,定格了冷霞与路宁的关系。冷霞心目中的母亲就是路宁的母亲——杜妈妈。在她一辈子的梦境中,只要和母亲在一起,就是和杜妈妈在一起。姥姥和路宁到青岛后,小冷霞每个星期天都到八一医院陪伴杜妈妈。寒暑假更是天天跟杜妈妈在一起,一日三餐高兴地吃着杜妈妈请护士长阿姨精心安排的可口饭菜,伏在护士长阿姨专门为她准备的小书桌上写作业,晚上到淋浴间洗澡后就睡在护士长阿姨在杜妈妈病床旁为她搭起的小行军床上。病区里的医护人员和病员人人都被路宁母亲与小冷霞之间的深厚母女情感动着,人人都非常喜爱听杜妈妈的女儿唱歌,孤身一人在江东市的路宁母亲心中很温暖。冷霞小学毕业后,正处“文革”动乱时期,且冷校长已经再婚。为小冷霞前途考虑,杜妈妈托在部队文艺战线工作的老首长,吸收冷霞入伍当了那个年代人人都羡慕的小文艺兵。改革开放后,冷霞从部队高等文艺院校深造毕业,继承杜妈妈事业,成为深受部队广大官兵喜爱的军中女歌唱家。

长大后的冷霞越来越深刻体会到,杜妈妈的伟大贡献,就是即使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要使孩子感到幸福、安全、自豪。这是多么值得永远崇敬的伟大母亲!

同类推荐
  • 面条

    面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张雨泉打小是吃面食长大的。在所有的面食里,他最喜欢的是面条,不过面条对于他生活中的意义,张雨泉是直到去南方打工后才算真正地明白过来。离家后他一直摆脱不了乡愁,怎么都觉得不习惯,其实累啊苦的他倒不怕,就是建筑工地上日复一日的糙米饭实在难以下咽,弄得胃里面整日毛糙糙的。胃连着心,胃不好过心就难受,渐渐地他才反应过来,原来与其说是想家,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说是真想那一口下去滑溜溜的润心润肺润肠子的面条。或者反过来说,想吃面条成为了他寄托乡情的一种方式。后来,他便往北方跑了,累还是那么累,苦还是那么苦,但北方的人在一起喜欢吃面条。
  • 海岩殇情三部曲

    海岩殇情三部曲

    1976年,在逃特务徐邦呈在侦察员周志明手中失踪,从而断了继续追踪特务的线索。为了保护心爱之人施肖萌一家不背上反革命罪名,周志明不惜冒渎职的危险,毁掉了作为“证据”的胶片,不幸被打成反革命现行犯,并因为放跑逃犯的事情背上特务的嫌疑。一向正直善良的他,命运从此被改变。几年后周志明得到平反再次归队,但过去的伤疤依然给他的生活落下尾巴,直到一连串案件的发生,种种线索都指向某位神秘外商。自此周志明踏上了追寻真相之路,这一路让他终于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出色警察。
  •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 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

    小说描述了一个来城市打工的贫困农民,在城市辛苦劳动结束后,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工钱,也没有任何申诉的门路。在城市打工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一桩凶杀案,可是后来当整个城市都在谈论这场凶杀案的时候,这个民工却没有发言权——因为他是民工,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这部小说的意味在于,他不仅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困窘的物质生活,而且,也表现出了他们社会地位的低下,他们的话语权被社会剥夺的事实真相。
  • 曙光与暮色

    曙光与暮色

    从主人公为营养学会会长“润色”个人回忆录,引出了三条在规模上并不均衡的线索:宁伽的奇遇、庄周的逃亡、曲浣的磨难。这三个故事以不同的方式拼接,同时又统一在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西郊山地。西郊的苍茫无际中,同一个家族在不同年代所发生的部族迁徙、地质考察、劳役纪事、鲁滨逊式逃亡、淘金热等等,都一一呈现于你的眼前。
热门推荐
  • 我是极品灵石:爆宠萌徒

    我是极品灵石:爆宠萌徒

    穿越了,竟成了一块石头!不过,整天被美男抱着,是石头也无所谓啦!修仙界第一人的玄无尘上仙,等了五千年,终于等来了他的徒弟:一块石头。悉心呵护,小心捧着,石头里竟蹦出一个小萌娃!夺灵石,上!炼灵丹,上!双修,呃——师父,我们一块上!玄无尘俊美无暇的冰山脸,破天荒红了,冷声:“我们是……师徒。”她扑上去:“不管,徒要谋不轨……”
  •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二)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二)

    1971年清明节过后,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走进了尚在村内的宋家沟小学。穿一身黄军装,身后背着方方正正的铺盖卷儿,因为没有帽徽和领章,一看就是退伍军人。向我们说,叫赵玉恒,公社教育组派到这里任教,说着,从身上掏出一张介绍信。我们看看,上面盖着公社教育组的大红章子。经过交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位赵老师26岁,是本公社后刘王庄人,1964年考入临沂师范,1968年参军,在部队干到副排长,因为当工程兵落下胃病,不得不转业,回本县加入了教师队伍。来宋家沟之前,刚刚结婚。因为在临沂师范上过学,并且当过解放军,我对很崇拜。
  • 谈古说今

    谈古说今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传说中的勇者传说一度流传

    传说中的勇者传说一度流传

    出身贫瘠之地赛哈丁的平尘,因为觉醒了红色戒指而惊破了天地,戒指拥有着巨大的力量,不过,却是给了他一个最弱的能力,面对六百年一次的战争,他该怎样为了守护家庭,而去战斗?
  • 凤皇在上(全集)

    凤皇在上(全集)

    凤止,有个长辈曾教育我,一个人,既要有一把剑,也要有一面盾。剑用来保护别人,盾用来保护自己,手中的剑可以折断,盾却不能扔下。凤止,你说你不是我的良人,而我这些年的夙愿,却是盼着有天能把我的剑和盾,一并交到你手里。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烦恼撞了老贾的腰

    烦恼撞了老贾的腰

    老贾是个开心人,从小爱笑。那时,他是个娃娃脸,一笑,笑出两颗门牙,像是汉白玉定制的,大又白,招人爱。现在,一对门牙在他口腔寄生四十五年了,只略为风化,迎着光亮,仍很耀眼炫目。当然,他脸型也是原样,只是发开了,多了岁月的皱褶,但浅显。黎云说,我就喜欢你这样子,喜庆。老贾是冰,黎云是暖瓶里的开水。开启瓶塞,老贾就化了。老贾和黎云是在一次同学会上结识的。当时,老贾他们订的是一家宾馆,那家宾馆同时接待一个学校的两场同学会,都在一楼大厅里进餐,人很杂,闹哄哄的。老贾那天去得迟,瞅个空座就踅过去。
  • 命定皇妃爱出墙

    命定皇妃爱出墙

    不就是英勇的被一枪爆头了吗?怎么再次醒来竟然成了刚进宫就失宠的后妃?而那至高无上的皇帝龙蓝焰,居然就是将自己一枪毙命的罪魁祸首?虽然物是人非,虽然他是她的夫君。报复?那是一定的,不过是不是应该更猛烈一点?***************************************他是暗杀组织神羽阁阁主羽溪,身藏百宝,兵器秘笈,金山银山,应有尽有。他挑眉戏言,“徒儿,为师虽然天性风流,却只爱调戏于你。”他是权倾朝野漠战王龙溪漠,一张神武镇天弓,奉为龙凤国战神,威扬四国。他冷漠疏离,“本王忌女色,更忌有夫之妇!”他是痞子流气四王爷龙凌容,心狠手辣,放荡不拘,最喜爱玩弄人命如儿戏。他笑意盎然,“色女就是色女,果然好玩!”他是傲慢随性的御医水静潇,绝色倾城,一手医术无人能敌,性情随心所欲。他魅惑浅笑,“琉瑄,为你,我甘愿。”***************************************梧桐的完结文《媚女来袭:美男速速归降》http://wkkk.net/a/551559/凤凰仙子下界历劫与数位美男喜或悲的爱恨纠缠。人间自是有情痴,此事无关风与月........
  • 上海滩七百弃婴

    上海滩七百弃婴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三日,长时期以来一直无法出现轰动效应的上海新闻界,终于打破了沉寂。这一天,《解放日报》“社会新闻版”刊登了一封由十九名六十年代初在上海被遗弃的孤儿写的读者来信,尽管所占版面极其有限,但却在整个上海滩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编缉同志:今天,当我们提笔给你们写这封信时,我们十九颗沉重的心只剩最后的憧憬。三十五年了,我们从一个个嗷嗽待哺的婴儿,开始步入中年,然而,我们那一段共同的身世,却像一块巨石压着每一颗曾经失去亲情的心。
  • 某老白的平凡重生

    某老白的平凡重生

    假如我重生了……不会像重生小说的主角那样牛X,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典,只有平淡无奇的生活。(自娱自乐之作,更新时间和数字都不保障) 【群号:34479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