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2600000001

第1章 前言:高僧能算命吗?

可能很多年轻人觉得,所谓信佛,指的就是老头老太太、土大款们到庙里烧香磕头,往“功德箱”里放钱。成天用手机聊天打游戏的我们基本接触不到佛教。

其实,佛教早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两个恋人如胶似漆,有时会说:

“我下辈子还想和你在一起!”

——这个“下辈子”,就是来自佛教的概念。

佛教和印度的其他一些宗教都认为,人死后会轮回为其他生物。比如牛啊、马啊、人啊。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没有这种观念,那时候中国人以为人死后只能变成鬼。“下辈子”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有的概念。

再比如,今天两个熟人在意想不到的场合见面了,我们会说:

“嘿,咱俩真有缘啊!”

——这个“有缘”也是佛教概念。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其中一种原因,就是“缘”。比如两个熟人的意外相遇这件事,在唯物主义者看来是随机发生的,但在佛教看来,是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把这两个人聚到了一起。这个超自然的力量,就叫做“缘”。

再比如,我们要看到坏人倒霉的时候,会说:

“活该!真是报应!”

——这个“报应”也是佛教概念。比如某人打了别人,按照佛教的理论,这个打人者早晚也得被别人打,这就叫“报应”。

这么看来,中国人生活中到处都是佛教的影子,中国人应该很熟悉佛教喽?

这么说也不对。

很多中国人自以为信佛,其实和真正的佛教信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举一个例子。

有些中国人讲究厚葬,坟墓搞得非常华丽,还在坟墓周围雕塑佛像、在墓碑上刻佛经,似乎这样就可以让故去的人在“那边”得到更好的待遇,或者让故去的祖先保佑子孙升官发财。那么,这是信仰佛教的表现吗?

不是。

这是因为刚刚说过的“轮回”的概念,佛教认为,人去世以后会轮回成别的生命。

既然人死后真正的生命已经轮回了,那么这个人留下的肉体就是毫无意义的东西。所以没必要盖个大坟墓厚葬。实际上,印度佛教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张人死了不埋葬。印度僧人故去以后,直接就把尸体放到森林中,让野兽去啃食,或者用火烧掉。只不过佛教到了中国以后,这习俗和中国人的土葬习惯不符,才没保留下来。但无论如何佛教都不主张厚葬。按照佛教的丧葬习俗,可以给故去的亲人念经,但厚葬纯属浪费。

再说一个例子。

有的人觉得,到寺庙里捐钱就是信仰佛教的行为,很多信佛的人,遇到造佛像、印佛经的事,都会慷慨解囊,到了庙里也是把大把地把钱放到“功德箱”里。

这些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佛教最早期,也就是印度佛教那里,有一条戒律叫做“不持银钱戒”,僧人根本不允许接触金钱。不仅不能碰钱,除了衣物等少量生活必需品外,僧人不能拥有任何财产。为了彻底禁止私财,印度佛教甚至禁止僧人劳动、经商。也就是说,僧人连耕地都不允许,必须靠乞讨生活。

但是我们今天,佛寺收费已经成了很普遍的事。不仅很多信众都愿意捐钱,有些佛寺还干脆推出收费很多“服务项目”:算个命多少钱啊,烧个高香多少钱啊。甚至有的寺庙干脆把自己变成了公司,注册商标,打算要上市了。

这符合佛教的戒律吗?

还有更好玩的例子。

我们刚才说,有人遇到自己讨厌的人倒霉,会幸灾乐祸地说:“这是报应!”这个“报应”是佛教概念。可紧接着,这人可能又说:“这是老天爷在惩罚他呢!”

这“老天爷”是什么意思?

“老天爷”既不是佛教概念,也不是道教概念,这是一个早在佛教和道教出现之前,中国本土就有的观念: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的、无所不能的管理者。

中国人认为,“天”能管理一切,所以皇帝的诏书会说“奉天承运”,意思是说,我的命令是遵照“天”的意思,所以你们必须听我的。皇帝本人也叫做“天子”,自称是“天”的代言人,所以他的权力比别人的大。

老百姓遇到了特别不公平的事,会愤怒地说:“没有天理!”——“天理”,也就是来自“天”的道理。在中国老百姓看来,这个“天理”是天然的、不容置疑的正确。

既然“天”能管理一切,那么也就可以决定凡人一生的遭遇,所以才有了“命运”的说法。

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感叹:“我这辈子命不好。”意思就是,“老天”给我设定的“命运”不好,所以我才遇到了种种倒霉事。

还有人遇到事情会感叹说:“这都是命中注定。”既然说“注定”,这也就是说,“命运”是在人出生之前就设定好的。就像一张计划表一样,你的人生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是你的个人意志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就叫做“宿命论”。

“命”也不是绝对不能改,但能改命的,都是特别厉害的人。

我们现在有个词叫“革命”,有的人以为这是个新词。其实这是个老词。《周易》里就有“汤武革命”的说法。

“汤”是商朝的开创者,灭了夏。“武”是周朝的开创者,灭了商。这里的“革”是“变革”的意思,“命”是“天命”的意思。“汤”和“武”都是推翻了旧的王朝,开创了新时代的人,所以说他们“革命”,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改变了国家命运的人。我们现在俗话说“革了你的命!”,好像“革命”的“命”是“性命”的“命”,这已经是曲解了。

刚才说了,佛教不认为有“天”,那么自然,也就不认为由“天”来制定的“命运”。佛教主张的是因果报应,认为一个人遭遇的事情是由他之前的行为导致的“报应”,而不是外在的“命运”决定的。

所以,佛教反对宿命论。

当一个人感叹自己“命不好”的时候,她用的就不是佛教的概念。

既然“命”不是佛教的概念,那么“算命”也不是佛教的概念了。

实际上,佛教的戒律是严禁僧人给大众算命的——在佛教看来,根本就没有“命运”这个概念,那你给别人算命,你不就是骗人嘛!

所以如果你遇到“僧人”说要给你算命、算卦、看手相,或者对你说“施主你的命数不好”,这个人不能算是个真正的佛教徒。

更有甚者,还有人号称能通过某种方式“改命”、“转运”(当然,“为了显示施主的诚心”,多少要收点钱的啦),这就更不属于佛教的概念了。因为佛教的“因果报应”指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鼓励人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假如一个人原本做了恶事,注定要遭受恶报,结果花了一些钱、搞了一些仪式“转运”,就能避免自己承受恶报,那坏人岂不是太舒坦了?做坏事又能花钱免罪,那佛教岂不是成了收钱保护恶人的黑社会了么?

所以“转运”这种行为,正统的佛教也是不承认的[1]。

但假如您脑筋足够快,此时会突然跳起来,大声问我:

那么“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也不属于佛教概念啊!

——中国百姓有了苦难,就去求神拜佛,祈求观世音菩萨能“救难”。可是按照佛教观点,苦难不是一个人做了坏事之后应该承受的惩罚吗?要是观世音真能救难,那不就等于让坏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了吗,因果报应不也就不成立了吗?

可是,观世音菩萨能“救苦救难”,偏偏就是佛教观点。

《法华经》明确说,如果有人能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法号,那么火烧不坏、刀砍不动、鬼怪也伤害不了[2]。

但您可能会困惑了,这“救苦救难”不是和“因果报应”矛盾了吗?

假如您对以上问题产生了困惑,那么我为您高兴:

您买对书了。

我们这本书的宗旨,就是本着抬杠到底的精神,对一切和佛教有关的疑问,都追问到底。

比如在前面的短短几段里,我们就产生了很多疑问:

土大款到庙里扔钱能不能得到福报?(答案是有的能,有的不能)那可以免灾吗?(答案是不能)寺庙收钱算违反戒律吗?(答案是大部分不算)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和“因果报应”矛盾吗?(答案是不矛盾)

您一定会问:为什么?

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其实都涉及到根本的佛学理论。您如果像我一样喜欢抬杠到底,那么您就必须和我一起研究完大半本书,才能对上面这些问题回答得有理有据。

等看完这本书,我希望您能初步成为一个佛教通,了解了中国佛教各个宗派的主张是什么。对于大妈貌似虔诚其实迷信的行为,您可以自信满满地对她说:

“大娘,您这观点不符合佛教的某某说法,百分百是假的!”

我们了解佛教的第一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历史记录中,这件事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了的大漏洞。

注释:

[1]要说明,现在有很多僧人在说法的时候也使用“命运”这个词,但他们指的不是天定的命运,而是因果报应决定的“命运”。说一个人“命不好”,意思是这个人之前做过坏事,所以“命不好”。有的僧人也讲“转运”,这里的意思不是进行神秘的仪式,而是让人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根据因果报应的规则,这个人以后受到的善报多了,自然也就“转运”了。

[2]鸠摩罗什译长行,闱那笈多译重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同类推荐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学派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方面的重大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而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它产生了老子、庄子两位世界级的大思想家,它的思想丰富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道家妙语话人生》在编选原文的基础上,主要选用了道家的、一些经典名著中的“妙语”,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华南经》、《列子》、《淮南子》,以及道教兴盛时期的一些著名代表人物,如阮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经典“妙语”,在正文中,对“妙语”进行了阐释,用浅显的语言铺陈“妙语”的精髓,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妙语”的真正含义。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蛇王求姬

    蛇王求姬

    美貌腹黑、高贵迷人的九王爷玉奢,居然被杭州田府的七小姐强暴了!好吧,事关皇室体面,既然是被强暴了,那么,九王爷也乐得顺手推舟,娶了田家这个带着婴儿肥的阿七做王妃。但是,等等,貌似这个王爷,也有点不正常哦,他心冷手冷,就连血也是冷的……万年蛇妖!他……难道要把她当做一只肥美可爱的小田鸡,吃干抹净么?哦!我不是田鸡,也不要做蛇王宠爱的甜姬……“爱你,不一定要吃了你嘛……”。他如此腹黑而又阴冷,偏又带着十分的温柔。原来毒药蘸上蜜汁,也是这么容易醉人的。可是,不吃她,他又为什么对她这么好?一条蛇好容易把一只小田鸡养肥了,不是用来吃难道是用来看的么?但他对她的好,原来却是千真万确,当戏言变成刻骨之恋,当真相浮出水面,当他愧疚的泪流满面,当她伤心绝望的知道一切……千世情劫,缘定今生。
  •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其内容包括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谢灵运《七里濑》赏析、南朝乐府民歌的梦幻杰作、《西洲曲》赏析、利世疾时的奇文等。
  • 幻影神王

    幻影神王

    要功法有功法,要灵宝有灵宝,没事还可以创建系统人物做卧底阴人玩,韩军在异界的小日子过的真是红红火火!
  • West of the Moon
  • 托尔斯泰经典儿童故事集

    托尔斯泰经典儿童故事集

    这部书选取了托尔斯泰经典启蒙读物中的故事和寓言,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儿童读物,这里面有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有经他改编过的印度寓言、有他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也有他编创的儿童故事。这部选集的写作风格轻松愉快,偶尔来点幽默,但他从不傲为人师。这些奇妙的故事显示了托尔斯泰对儿童独特的创造力和道德识别力的充分尊重和欣赏,也体现出他在开拓教育事业上的尽心尽力。其中的故事《高加索俘虏》被拍成过精彩的电影。
  • 三万年前的星空

    三万年前的星空

    这是谷川俊太郎在晚年时写给生命、自我、孤独和宇宙的唯美诗篇。这些诗篇穿越了语言、时间与空间,语言简练纯粹,禅意而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乘载了深厚丰饶的意义,在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之间,悠游穿梭。诗集中,前半部有几首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写实作品,尤其是《自我介绍》一诗,简直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个人经验建立在想象之上,现实与虚拟交织其中,亦真亦幻,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回味不尽的缭绕诗情。后半部的许多作品则是想象力编织出的产物,尤其是十二首“少年”组诗,虽都是虚构与想象,但丝毫没有乏味枯燥、空洞的抽象性,阅读时不仅使读者产生似有非有的复杂感受,且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我们译取了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并将书信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让读者深刻了解书信里的精华。
  • 山洼小富农

    山洼小富农

    温煦不喜欢大都市的生活,因为大都市让他感觉永远在赶时间,身心似乎永远也得不到片刻的休憩,拿到手的那点儿工资感觉怎么也不够花似的,更别提几乎看不到星星的天空,还有那吐不完槽的雾霾天。终于有个机会,逃离城市回到了乡间,即便是开始有些贫苦,但是家乡的土地与山水终是让温煦漂泊的心安定了下来,青山、绿水,起伏的梯田,郁郁葱葱的树林乔木,夜晚一抬头就是满天的繁星,或者是一轮明晃晃的大月亮,听着鸟啼虫鸣,舒服的大木床上一觉睡到自然醒,这才是温煦想要的生活。新书《美国牧场的小生活》已开,欢迎各位支持指正。
  • 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将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养生道理和健康常识,用科学而又通俗的语言予以解答和阐述。详细介绍了决定健康的1500个生活细节,内容囊括饮食细节、厨房细节、进补细节、中医保健细节、四季养生细节、排毒细节、睡眠细节、运动细节、心理细节、居家细节、家电细节、美容化妆细节、穿衣细节、生活习惯细节、办公室细节、旅游细节、孕期细节、育儿细节、女性健康细节、男性健康细节、老年健康细节、性爱细节、用药细节、疾病识别细节、防病治病细节等多个方面。本书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接触最多、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让读者即学即用,十分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