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5300000002

第2章 兔老汉

善民老汉一觉醒来,伸手到火炕下边的小凳上去摸瓦盆。此刻,不用看钟表,准是午夜子时。他尿完尿,小心翼翼地把瓦盆放回到凳上,又溜进热乎乎的被窝里。西北风在屋脊上划出令人心寒的嘶鸣,电线也呜呜呜响,正三九隆冬季节。老汉愈贪恋那热烘烘的电热褥,伸手到枕头边又摸来烟袋,装上一袋旱烟,黑暗里划着火柴,美美地吸了一口,简直觉得自个儿就是神仙皇帝了。儿娶了,女嫁了,老汉再没有操心劳神的大事了;有粮吃,有钱花,老汉再不为日月生计发忙迫费熬煎了,可不就是神仙皇帝过的日子!抽完这锅旱烟,过足了烟瘾,后半夜会睡得更舒服。

这当儿,老汉似乎听到前院厦屋的门轻轻响了一声,是木门被碰撞的声响。他支棱起脑袋,细一听,似乎有极轻的脚步声。他丢下烟袋,再一听,好像听见兔子的蹄腿胡乱蹬踏的声音。他心里当即断定,贼娃子偷兔哩!他一脚蹬过去,把老伴蹬醒来,压低声儿告诉她,有贼!他已穿好棉袄棉裤,溜下火炕,勾上棉窝窝,随手从门背后摸起劈柴的斧头,“咣当”一声拉开门闩,蹦到门外。

善民老汉提着斧头蹦出门来,立即听到前院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他大喝一声:“好个狗日贼娃子!”一声吆喝之后,那院里的脚步声更加慌急杂乱,跑起来了,夹杂着自行车链条的响声,那响声瞬即消失到大门外去了。

老伴也穿戴整齐,拉亮电灯,走出门来,站在他的旁边问:“贼娃子呢?”

善民老汉答:“跑球了咧!”

老伴问:“你不撵贼,站在门口做啥?”

善民老汉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撵贼,更不要说抓住贼娃子了。他笑笑说:“吓得贼娃子跑了算了,我个老汉还能撵上?”

老伴讥笑说:“亏你手里还提把斧头!”

善民老汉听罢,把斧头扔在墙脚下,不再理会老伴的讥笑,走到前院去,厦屋里养着百余只兔子哩!

厦屋敞开着。老汉拉亮电灯,就看见一排排木条钉成的兔笼上的小木门打开了,几只长毛白兔在地上惊恐地跳弹,有两只大约被捏死了,扔在兔笼下,身上还有热气。老汉一数,整整差了二十五只,就在心里骂,狗日的贼娃子,简直成了土匪了!偷钱偷马达割电线,居然连兔子也偷!他骂着,把死掉的两只兔子抚弄一番,看看再无法挽救(那毛皮的热气越来越少),就哀叹一声丢到门外的台阶上。他把兔笼一一关好,又返身出来,锁了厦屋的门,听见老伴在大门口呼叫他。

他紧走几步,赶到大门口,老伴指着木门槛,似乎那儿有条不祥的死蛇。借着蒙蒙的星光,善民老汉看见,那木门槛上丢着一只小小的布兜儿。他顺手拾起来,看见布兜的两根系带儿全断了。他断定,一定是贼逃出门时,大门的闩子挂住了布兜的系带儿,拽断了,掉在木门槛上了。他一把抓起布兜儿,回到上房里屋,在明亮的电灯下,善民老汉把手塞进布兜儿,一把掏出一摞硬硬的东西来,眼睛就瞪起来了,老天爷,竟然是一厚扎人民币!老伴数一数,是五百元。

老伴说:“你丢的那二十三个兔,连带捏死的那两个,总共二十五个,能卖多少钱?总也卖不下这五百块吧?这下好!老天爷有眼,神灵有眼,总不会亏待善人,总不宽容恶鬼!”

善民老汉咂着旱烟袋,没有说话,瞅着那一厚扎人民币,扭过头来,又瞅着案板上方的墙壁。

案板上方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灶王爷的神像。那灶王爷在人间所司的差使,就是监督黎民百姓锅前炕头的一言一行,是否违犯天纪,每到农历年尽,回天宫汇报一次。黎民百姓对灶王爷真是怯畏异常,就在神像两边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吉祥。善民老汉笃信灶王爷,从来不在灶君面前说出任何贪心贪欲谋计他人的话来。

他脑子里筹思:这五百块钱怎么办?这不是在大路上拾下的,而是贼娃子丢下的。贼娃子丢下的钱敢拿吗?

一早起来,善民老汉洗罢手脸,就划着火柴,点燃了三根紫香,又点燃了一对蜡烛,供奉在灶王爷的像前,打躬作揖,跪拜在灶君面前了。他很虔诚地仰起头,盯着灶君的面孔,嘴里嘟嘟囔囔,向灶君明心,你老看得清白,恶人偷了我的兔,把钱兜丢在我屋里了。我可没有见钱黑心,没有财迷心窍,我等那丢钱的人来取,五百块一扎子整整齐齐照原样放着。你把事情的过场看得清清楚楚,我跟俺老伴都没贪财的心思……他想叮嘱灶君,年底回天宫去的时候,你可甭胡乱汇报我呀!

没有亲眼见过善民老汉敬奉灶君的人,一定不相信如今世上尚有这等迂腐的百姓,可姚店村的人都相信,因为他们看见过。

姚店村的姚善民老汉,信了大半辈子神了。他敬奉的神,一是灶君,二是土地爷,全是神幻世界里的末等芝麻官。他年轻时,也不信神,他爸却是一切神灵的忠诚信徒,进庙就跪拜,见神就上香,每月初一敬奉灶王爷和土地爷的一炷紫香是断然不能马虎的。善民老汉当时对他爸的行为十分厌恶,常用白眼斜瞅跪拜在灶膛里和土地堂前的父亲,说出一串串亵渎神灵的话,哼!穷得锅里没米下,倒是把钱买了香蜡纸裱,烧给这两个窝囊废,顶屁哩!早该把它扔茅坑去了,还月月敬它?他父亲蹦起来,甩手就给了他两个响亮的嘴巴,又跪下去了。

事有凑巧,这年秋天,善民被拉壮丁了,同遭劫难的还有本村的姚兴娃。两人一下子被拉到河南,开拔到一座不知名字的大山里,就到战场上了。两人只领得一身军衣,兴娃穿衫子,善民穿裤子,刚刚学会放枪,打了一仗,倒下一片死尸,像夏收时横七竖八摆在田地里的麦捆子一样稠。两人商量说,再打一仗,咱俩也就变成麦捆子了,得跑!就在队伍转移的极好机会里,趁着天黑,两人就偷跑了。可怜兴娃被追来的子弹击中脑壳,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麦捆子,他却逃脱了,一颗子弹劈掉了半拉子耳朵,却不影响他没命地跑。辗转月余,善民老汉一路讨吃要喝,有时住下来打几天短工,挣来十数个黑馍,背上再走,终于回到渭河平原东部原坡下的姚店村。当他呜呜哭着叙述了兴娃变麦捆子而自己丢了半拉子耳朵的经历以后,他爸顾不得安慰他的伤痛疲劳,立即点燃了香蜡纸裱,拉着他先拜灶君,再拜土地爷。教训他说,你这下该信了吧!要不是我烧香敬神,你娃子也变麦捆子摆到河南的沙土里了!你看看,神灵保佑着你,那枪子儿就只能挂住耳朵,耳朵离脑袋可没隔五尺一丈!善民从此也服了,月月初一跟他爸一同跪拜灶君和土地爷,甚至比他爸还虔诚几分。

“文革”闹到偏僻的姚店村的时候,乡村小学的娃娃在先生带领下,首先挖掉了善民老汉的土地堂,厦屋北山墙的墙壁上就留下一个豁豁牙牙的洞,洞上面留下一行黑字: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灶君被烟熏火烤变得黑苍苍的面目也被撕掉烧了。

近二年间,政策松活了,好些村子把毁掉的大寺小庙都修复起来了,善民老汉就在厦屋北山墙上又修复了土地堂,用青砖水泥砌成,倒排场了,一位捏面人的老艺人给他塑了土地神,他掏了五十块钱,心甘情愿。灶君的纸像也买到了。

善民老汉而今活得最滋润了。大儿子早已分家另过,在村子西头的新庄基上盖起一幢新屋,已经娶下孙子媳妇了,儿子和孙子常帮他犁地收割,倒也孝顺。二儿子从部队复员回西安,两口子都是吃公粮的人,年下节下回姚店看望老汉,一兜一袋尽是好吃好喝的东西。善民老汉和老伴农闲无事,清闲过余,反倒乏味,就养下一群兔子,剪兔毛卖给收购站,倒也不少收入。他的闲置的厦屋里,摆着一排排木格兔笼,多是长毛白兔,也有红兔和青紫兰兔,他只剪毛而不食肉,认为食肉是造孽。姚店人除了叫他善民老汉之外,又叫他兔老汉,也有叫善兔老汉的,村长给乡政府汇报的登记表上,却命名他为养兔专业户。

善民老汉也罢,兔老汉也罢,养兔专业户也罢,善民老汉不管这些称呼里包含着几分真诚又几分嘲笑,依然照例是每月初一敬奉灶君和土地爷一炉紫香。在他看来,贼娃子丢在街门木门槛上的布兜儿,那其实是土地爷给拽断的。

谁说神不灵?神无时无处不在!神无时不在保护善良百姓,无处不在惩罚恶人奸徒!

“你看,咱们都睡得死死的,土地爷给咱放哨着哩!”善民老汉得意地说,“土地爷看着贼娃子偷兔哩,把我给摇醒来;土地爷看贼娃子背着兔子跑了,就把狗日的钱布兜给拽断了……你看灵不灵?”

“灵!”老伴说,“贼娃子偷了二十几个兔,卖不上一百块,倒丢了五百元。老头子,我怕那伙贼不甘心……”

“甘心也罢,不甘心也罢,咱都不能拿这五百块钱。咋说哩?不是咱的钱嘛!”善民老汉说,“咱挣一个,花一个,挣俩,花俩,即使挣不下一毛钱,也不能收下不义之财。”

“你刚才说,这是土地爷给咱从贼娃子手里夺回来的嘛!”老伴说,“既是土地爷给的……”

“土地爷给的也不能拿。你忘了?灶君把一切都看得清白,要是汇报到天宫,咋办?”善民老汉说,“我想,那些贼娃子,大概是穷急了。看看要过年了。没钱办年货,猴急了,就想偷人,饥寒生盗贼嘛!咱还是把这布兜跟钱……还给主家。”

“还给谁呢?主家是谁?那些贼娃子还敢来取布兜儿?”老伴提出一串串疑问。

善民老汉一时也回答不了,没有开口,在想着万全之策。

“要不,交给乡政府去,或是交给派出所。”老伴说,“让乡政府或派出所……”

“不行不行不行。”善民老汉打断老伴的话,“贼娃子躲派出所,跟老鼠躲猫一样,怎敢到乡政府、派出所领布兜?那不自投罗网!”

“那……咋办?”老伴说,“交又不能交,搁又不能搁,这五百块钱倒该咋着办?”

“我看哪!那贼娃子既能偷兔,必是舍不得丢下票子的,十有八九要来取。他来了,说几句好话,认个错,咱把钱跟布兜还给他不就完了!”

老伴点点头。

善民老汉照例去抚弄他的兔。老两口很坦然,也很从容,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

善民老汉正睡得沉,正在做着好梦,就觉着一个人一手掐着他的喉咙,一手捉着明晃晃的攮子,那人的脸上全用黑墨涂得一满模糊,一条黑布蒙住了鼻子和脸颊,只留一对白仁多黑仁少的眼睛珠子在外头。他想说话,喉咙被掐着,舌头转不动了。

那人把一块烂布塞进他的嘴里,松开了手,一把把他从被窝里拽起来。善民老汉一看,老伴的嘴也被一只臭袜子塞住了,被另一个人拽起来,那人也是把脸涂得一塌模糊,只留两只牛眼在外头。老汉再一转脸,就看见脚地的桌子旁边还坐着两个同样打扮的人,手里玩着攮子,嘴角咂着烟卷。

“拽下来!”坐在桌子正中的那人命令,他大概是这一伙恶鬼的头儿,“把这两个老熊拽到地上来!”

善民老汉被那小子一把拽下炕来,几乎栽了一跤。他从不习惯穿内裤睡觉,光溜溜赤条条被拽到脚地上,连忙用双手捂住下身。他一看,老伴也被赤裸着拽下来,和他站在一排,老伴羞得蹲下身去,又被拽起来。

“听着:谁要是敢把嘴里的东西掏出来,就挨一刀!”那头儿把手里的刀子抛起来,电灯下寒光闪闪,落下来又接在手里,命令说,“你俩老熊听着:学着兔子蹦吧!让哥儿们开开心,你不是兔老汉吗?就学兔子蹦吧!”

那个一直厮守着他的家伙一把把他按倒在地,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逼他学兔子蹦跳……

善民老汉冻得浑身像筛糠一般抖,简直支撑不住了。老伴已经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他在脚地上来来回回爬行的时候,早已猜断出来,这四个家伙肯定是偷兔子而丢了钱兜的恶鬼,“二返长安”来了。

“你老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那头儿撇声窝腔地问,“你说,明白了吗?”

善民老汉早已苦不堪言,实际上也不能言,嘴被堵着。他心里骂,我早把钱照原样装在兜里,只等着你们来拿,早知如此,该是交给派出所才好,或者塞到灶膛里烧了。他实在想不到,这些贼会采取这样的手段来讨钱,委实跟土匪一样明偷强掠。他只好点点头,表示他明白他们的意图。

“明白了好!”头儿说,“既然你明白了哥儿们今日黑来做啥,你就自己拿出来,甭劳哥儿们翻箱倒柜。让他站起来。”

善民老汉站起来,从炕头的木箱里一把拽出布兜儿。那头儿一伸手就抢过去,掏出那一厚扎票子,自言自语说:“倒是没动!”

善民老汉心里不屑地说,我可不吃昧心食。

那头儿朝另外三个蒙面人努努嘴,其中一个把刀子拔出来,逼着善民老汉和老伴蹲在地上,那刀子尖就顶着他的后心。另两个家伙已经跳上炕,那张千把元的存折和三百多元的现金自然不能幸免。老汉动也不敢动,只怕那刀尖刺进肉里去。一千多块钱虽然可惜,而他和老伴的性命怎么也不能丢在这伙强盗手下。他悄悄捏住老伴的手腕,怕她一时沉不住气而跳起来护钱,事情完全就糟了。

那头儿再努努嘴,另三个蒙面人就动手把善民老汉和老伴的手脚捆起来,扔到炕上,用被子盖住,然后走了。

“拜拜!”一个说。

脚步声响到前院去了,消失了。

老汉把嘴在炕沿上搓擦,终于弄掉了毛巾,又用牙齿撕开了手腕上的绳子,再解开脚腕上的绳索,拉亮电灯,给老伴拔了嘴里的烂布袜子,解开手脚,老伴几乎被折腾得半死了。

他搂住老伴,“呜”的一声哭了。

深更半夜的哭声,惊动四邻,邻家的男人女人闻声赶来,惊恐地听着善民老汉的叙说。本族的侄儿姚天喜气得脸色铁青,直抱怨堂伯太糊涂,你昨日一整天为啥不吭一声?人家前天晚上偷了兔,丢了钱,你倒好心肠等人家来取!天下哪有这样愚昧的善人!你昨日要是透一点风,我们几个小伙子就有了防备,非把狗日砸成肉……发了一通牢骚,就骑上车子出了门,奔派出所报案去了。

侄儿领着派出所的两位年轻警官到来时,天已微明。两位警官详细询问了经过,又拍了照片,又捡拾了几个蒙面人丢在地上的烟把子,又带走了捆绑善民老汉和老伴的塑料纸绳儿,就告别了。

临走时,一位警官说:“大伯,你这人真是……不可思议!贼偷了你的兔,你反而等着贼来取他们丢下的钱!还怕贼不敢去派出所,因此就不交给我们。真是不可思议!像你老这样的善人……我还没见过哪!”

另一位警官站在旁边摇着头笑。

二儿子接到族里弟弟天喜打去的电话,早饭时间就急急忙忙从城里赶回乡下来,问清了遭窃的经过,也数落起父母来:“太糊涂了!糊涂得叫人无法理解!简直成了天方夜谭!而今社会发展到啥样的地步了,你还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下你看看,人心到底是不是肉长的?未必都是!你行善,他偏作恶……真是糊涂透顶!”

他在等待,等待派出所的警官来向他报信,贼娃子抓住了!可是等了五天,还不见音讯。老汉越等越烦,等不住了,也烦得躺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一把撕了灶君的像,塞到灶膛里,又奔出里屋,起双刺头,把土地爷的坐像一头就挖了出来。他在嘟嘟囔囔地骂:“你这个废物!恶人糟践我老汉的时光,你做球去了!我给你烧了一辈子香,你……”

善民老汉瞪着血丝斑驳的眼珠,抡着头,甩开老伴拉扯的手,捶砸着倒在地上的土地爷的泥坯身躯,口里骂着:“我不行善了!善人善行尽吃亏!我也作恶呀!我也学歪人的样儿呀!哪怕死了下地狱,活着再甭受恶气!”

老汉把土地爷砸得粉碎,扔了头,又奔进厦屋,从兔笼里抓出两只长毛白兔,走到院庭里,往砖石台阶上猛磕两下,活蹦乱跳的兔子顿时耷拉下脑袋,在地上蹬着后腿。

老伴惊慌地喊:“你疯了?”

老汉强硬地答:“我没疯!”

“今晌午吃兔肉!”善民老汉动手剥皮,双手已染得鲜血淋淋,“咱不能当兔子,当兔子太软绵了,我要吃兔,狼才吃兔。人都怕狼。我也学狼呀!”

“疯了疯了!”老伴又气又急,“我看你八成是疯了!”

一辆吉普车停在门口,一位警官走进屋来,笑说:“姚大叔,听人说,你养兔不吃兔,也不杀生,今日倒开杀戒了!”

善民老汉头一甩:“我学手哩!”

警官要他上车,到派出所去一趟,却不说做什么。善民老汉洗了洗手,就上车走了。

走进一间房子,警官打着手势,示意他不要说话,可以抽烟,也可以喝茶,只是不要说话,说是让他等一等,所长一会儿要和他说话,现在需得等一等。

善民老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就摸出烟袋来,一边吸烟,一边打量这间房子。房子很小,用一道黄布隔成两半,可以看见那一半的苇席顶棚。稍坐一阵儿,就见那边房子有人在说话,他听得十分真切。

“你说一遍:你俩老熊学兔子蹦吧!让哥儿们开开心!”

“你俩老熊学兔子蹦吧!让哥儿们……”

善民老汉还没听完,脑子里“嗡”的一响,呼地蹦了起来,手里攥着烟袋,骂了一句:“好个狗日的!”就一把拉开黄布帐子,奔到房子那边。

一位警官坐在椅子上,一个小伙站在房子中间。善民老汉走到小伙面前,死死盯着那小子的眼睛,白仁多而黑仁少,就是那个发号施令让他光屁股学兔子蹦的家伙!他一巴掌扇过去,那小子打个趔趄,又站直了。那位警官忙拉住他的胳膊,问:“大叔,口音听准了?”

“听准了!”

“模样子能辨认出来不?”

“我辨得出他的眼睛!白仁多黑仁少,狠毒的坏种全是这一号眼睛!”

善民老汉使劲挣脱警官拉他的手,却挣不脱,急得气喘吁吁,双脚跳弹……警官劝:“姚大叔,你只要把人认准,有法律收拾他,你可不能动手打!”说着便把他拉出门去,推上吉普车,送他回家。他问警官,这贼是哪里人?谁家老子就养下这样一个孽种?警官说,这贼是姚店村西边韩寨子的,他爸叫韩豆腐,磨了一辈子豆腐。善民老汉张大嘴巴,“噢噢”了半天,大为惊诧:“啊呀呀!韩豆腐跟我一样,也是顺民百姓,善得跟菩萨一般样儿,怎么养下这号东西?”警官笑着说:“他爸善良不等于儿子都善良,这问题嘛……复杂啰!”

他又问警官,另外三个贼抓住了吗?

警官告诉他,这一伙贼共有八个人,这次全抓起来了,只有一个外逃,正在追捕。

老汉大兴感叹:“那东西穿得也不错,脸上红堂堂的,不像是没钱花没饭吃咯!”

警官说:“根本不是!”

善民老汉不说话了,抽起旱烟,心里纳闷儿,吃得好又穿得阔,怎么还做贼抢人呢?并非是饥寒才生盗贼,并非是得温饱而能修礼义吧?

吉普车在秋天的原野上奔驰……

同类推荐
  •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那条横幅一直挂在那里:大量招收男女工,薪多粮准!宽红布,大白字,如火如荼的感叹号。工厂过去和现在都需要人,而工人并非生来就是工人,在某段时间,工人是被邀请到工厂来的。和传统大厂不同,在珠三角,密集的小楼里拥挤着各类小厂,重复而相像。当镜头展示其内部时,总竭力表现出信息的完整性没有受到损害,然而,遮蔽和裁剪,总令工人的身影模糊不清。 从新疆迁居珠三角后,每当我对某些场景提出疑问——人们为何走路吃盒饭,厢式货车为何横冲直撞,邮局提款机前为何排长队,皆被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所打发:工厂多啊。那条通往镇中心的道路,正午时分,行人稀疏,但在清晨或黄昏,车轮滚滚,人流澎湃,米粉店、小卖部、菜场或水果摊前,到处是穿工装的人。
  • 散漫的天性

    散漫的天性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关于游记的篇章,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青年时代,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上世纪20年代起,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
  •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子充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聪明美丽,自幼学习书画。一日游园,梦中与一手拿柳枝的书生结为夫妻,醒来终日思恋,终于成疾命亡,死后葬于梅花观中……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热门推荐
  •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徐悲鸿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却并不是一个圣人。他有他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也有我行我素的独特个性。他的随笔作品,流露出的正是他喜怒哀乐的性情,还有他那立体的人格魅力。
  •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书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女儿的亲身体会,把家庭教育理念和儿童心理分析,用举例和自己孩子成长的故事轻松明快地呈现给读者,教你如何引导和培养出健康快乐优秀的好孩子,书中没有枯燥冗长的理论却隐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可操作性非常强。
  • 莎士比亚作品鉴赏辞典

    莎士比亚作品鉴赏辞典

    本书为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丛书之一,精选莎士比亚戏剧、诗歌的代表作,采用朱生豪、梁宗岱等名家的权威译本。另请研究专家学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赏析,有助于作者更好地领会莎士比亚的独特魅力。
  • 皇家杀手之凤凰于飞

    皇家杀手之凤凰于飞

    “我走了,心累了。”她还是没有情绪的说出这句话。他看着她,怔怔的不说话,左手还握着没来得及穿上的锦绣华衣,而右手手心还残留她留下的余温。那句“我陪你”到底有没有说出口?一想到从今天起谁拥有她面笑如花,谁陪她行走天涯。而他也知道了她要的只是最简单的幸福,没有大好河山、旖旎天下,她要的、她所给予的都仅仅是一个人的满满的心意而已。
  •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本书适合于企业经理人、品牌管理者、品牌经营策划机构以及其他对品牌塑造与品牌营销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凭借专业、权威、实用的独特优势,以期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理念和操作方法,为企业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 关东第一枪

    关东第一枪

    一段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广袤而多情的黑土地上,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铁骨柔情的土匪头子章啸天,联合其他绺子,在外敌入侵时毅然摒弃前嫌,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打响全国民众抗战第一枪。章啸天率领的义勇军,武功盖世,百发百中,以飓风浩荡、气吞山河之势,横扫侵占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胆识过人的章啸天,从不按套路出牌,声东击西,诱杀汉奸,一次次挫败了日军的阴谋和气焰。在枪林弹雨中,演绎着荡气回肠的侠肝义胆,同时也演绎着黑土地上特有的爱情故事,激荡着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 一品女帝师

    一品女帝师

    京城祝家,世袭帝师,到了她却是个女的。她二十岁,在昆山学奇术,却在大成之际被老父召回,不但要她潜入宫内,而且还要她女扮男装伴君王左右。他十七岁,初登大宝,却被摄政王攥住大权,令他终日禁足玩乐。他听闻,摄政王要在他弱冠之礼上敬他一杯毒酒。朝野倾覆,奸臣当道;年轻帝王扮猪吃虎,准备孤注一掷时,却得到了一个风度翩翩、身躯单薄的年轻帝师。#女扮男装做帝师,她见到他的第一眼时,他正和太监们一起斗蛐蛐。她觉得他难成大器,他觉得她是摄政王派来的奸细;她觉得他是一个可怜的年轻帝王,他觉得她是病怏怏的药罐子。直到她用薄弱的身躯替他挡住飞剑,一声声温言细语,一句句淳淳教诲,话语落在他的心间,情花的种子却在他的心里发芽。他爱上了帝师!可是,帝师却是一个男子;年轻帝王看着帝师粉白的面庞,心中纠结着。她倾尽所能的教导他,看着他一步步的成长为大器的君王,却发现他看她的眼神变得暧昧极了。她很想告诉她自己是女子,但是一切已经为时已晚。直到有一天,他对她说:夫子,我好像喜欢上男人了。她心痛的道:是镶红旗的冯将军吗?他道:不,是你。她:………**************************【帝王专情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小虐怡情,以宠为主】好友文文推荐:《媚宠,萌妻至上》文/花卷儿《吾家有女怕嫁郎》文/陌爱夏都很好看哦~快快收藏吧!
  • 藏地密码1

    藏地密码1

    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从西藏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全球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肾病食疗菜谱

    肾病食疗菜谱

    《肾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肾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堂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肾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材料简单,烹调方法易学,配料多样,为你呈上适合于肾病患者的美味。
  • 无尽神域

    无尽神域

    星辰铺就剑海,日月起于指掌。跨越生死的界限,追求永恒的岁月。一位宗门低级弟子,在绝境中偶得一方天外雷印飞入识海,从此开启了神魔修道之门……仙妖战场,生死一线!浩瀚外界,无尽神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