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心直口快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心直口快,也不是任何场合都适合心直口快。固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现在那些苦口的良药都要在外面裹上一层糖衣,说话真不能一味地心直口快,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口口和才才是亲密的恋人关系,这让周围的很多朋友十分羡慕。最近一段时间,刚刚找到工作的口口为了在新公司站稳脚跟,可谓是费心费神,倍加努力。有时候,口口为了公司的一个方案,想了又想,改了又改,总希望当自己的方案交给经理,能够得到经理赞赏的眼光。
口口在工作中“拼命三郎”的精神,让才才很心疼,为此,才才经常买一些很有营养的美食犒劳口口。时间久了,口口不仅没有因为努力工作而消瘦,反而因为才才的贴心关怀而胖了一圈。一次,胖了一圈的口口和姐妹们聚会,阿美一眼不眨地盯着口口,这专注的眼神让口口浑身不舒服。正在这时,阿美惊叫一声:“口口,你是不是怀孕了!”这一声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奇怪地看着口口。口口气得咬牙切齿:“你才怀孕了呢!”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很直接的话:“你最近又胖了”、“你的新发型在哪里做的?真难看”、“你唱歌真难听,我都想捂上耳朵”、“实话说吧,你的这份文案真的太烂了”、“经理,我觉得你的想法是错误的”……或许你会说,事实就是这样啊!心直口快有什么不好呢!当然,我不否认,这些话可能说的是事实。我也承认心直口快并不是错,不需要检讨。但是如果不能顾及他人的感受,或者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就有错了!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被尊重。心直口快固然没错,但不是任何场合都适合,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心直口快。实际上,有些事实说出来不如不说出来,比如,你长得又黑又丑,难道我说出来这些事实,你会感激我?还是从此更加喜欢我呢?再比如说,顶头上司的某些做法或许不太妥当,但如果你非要心直口快地对上司的做法评论一番,我相信你在公司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了。毕竟,没有几个领导能够容忍一个时时“放炮”的下属。“一个人可以在公司心直口快,但这往往代表他在公司中的地位。”你可以心直口快的地方越多,说明你在公司中的地位越高,否则在大公司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往往最先倒下的是什么场合都不分的心直口快之人”。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和公关总监的冯丽娟太知道“人”这个物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太明白“祸从口出”的厉害。
所以,她劝告年轻人在职场中,如果你的层次不够高,就不要心直口快。因为你的阶层很低,心直口快就会变成一把朝向自己的刀。当然,也不是说在职场中就绝对不能心直口快,心直口快对提升工作效率还是有帮助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看说话对象,他是否能受得了你的心直口快;二是看具体的事情,如果公司机密的事情让你心直口快地捅出去,不如闭嘴;三看场合,你和上司的关系再好,单独讨论时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也无所谓,但把办公室门打开,你就要维护上司的尊严,不能在办公室里争,否则会让人感觉上司没威信。如果是在不同部门召开的会议中不假思索地快人快语,很可能会踩到部门关系的雷区,让你的上司很为难。
不仅在职场中,在生活中也不能随时随地地心直口快。一些人总是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自己才是最优秀的”,任何时候都理所当然地用充满优越感的态度对待别人,难免会粗鲁地说一些让别人难以接受的话。尽管你说的可能是正确的,但别人未必会感激你,所以,有些时候还是要讲究一点儿说话的方法,才能让你的话更能打动别人。蔡康永曾经谈起过自己的一段经历。“我访问过一些官员,当我要问这些大官某些尖锐的问题,比方说贪污的传闻、性骚扰丑闻等等,我从来不会直接质问他们,而会抬出‘第三方势力’来提醒受访的大官,例如:‘您就任即将满三年了,媒体记者们在报道您的政绩时,恐怕也一定会提到,一直都没有得到您亲口澄清的,有关两年前的那则受贿事件的传闻……’”所以,当你的老板作了一个很蠢的决定,你想提醒老板这个决定很愚蠢,你不必心直口快地说出“老板,你的这个决定真的很愚蠢”这样的话,老板回复你的可能就是一张辞退信。
如果你委婉地说:“老板,经销商们让问一下您,如果产品定价定这么高,是不是准备放弃以前的那些客户,而重新开发一些高端客户呢?”这样,相信你的老板会重新考虑他的决定,而对你也不会有什么不满。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心直口快,也不是任何场合都适合心直口快。固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现在那些苦口的良药都要在外面裹上一层糖衣,说话真不能一味地心直口快,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3.10
开玩笑要有分寸玩笑可以让谈话更多彩,然而开玩笑时一定要掌握“度”,拿捏好分寸,适可而止,这样才能活跃气氛,使聊天的气氛更热络。昨天是愚人节,口口和同事们都提心吊胆,唯恐自己被别人愚弄,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
中午休息的间隙,琳达突然从外面跑进来,对口口大声说:“口口,刚才楼下有一个人被车撞了,流了很多血,好像是你男朋友才才!”口口一听,顿时像失了魂一样,慌慌张张地往楼下跑,等跑到楼下,并没有见到车祸现场。这时候,口口才想起应该给才才打电话。很快,电话接通了,才才说刚吃过午饭,正在办公室和同事们聊天呢。口口的心才平静下来。回到办公室,琳达正在得意地大笑,作弄了口口让她充满了成就感。口口生气地和琳达争吵起来,可琳达却振振有词地说:“不就是和你开了一个玩笑嘛。”然而,从那件事情后,同事们都有意无意地疏远了琳达。
熟悉的朋友聚在一起时,大家不免开开玩笑,互相取乐。说话不受拘束,是朋友间相处至深的表现,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乐极生悲,因开玩笑而使朋友不欢而散的事是常有的,有的甚至因为几句玩笑话而伤感情,断交情。有些人由此生疑,是不是根本就不要说玩笑话?玩笑当然可以开,但是开玩笑要有分寸,如果没有分寸,这样的玩笑不仅不好笑,还让对方很不舒服,对你心存芥蒂。
小筱是口口公司的文员,是个聪明的女孩。她机灵、言辞犀利,还有丰富的幽默细胞,是公司的一颗“开心果”。然而这样可爱的小筱,老板却不欣赏。在工作上,小筱十分努力,有时为了赶时间,早早就到了公司。对此,老板不仅不体谅,还不分青红皂白地说她迟到、旷工,怎么解释都不行。小筱非常委屈,就向朋友求教。朋友启发她:“你平时有没有在言辞上对老板不敬啊?”被朋友这么一问,小筱想起来了,平时自己就爱与同事开玩笑,后来看老板斯斯文文,对下属总是很温和,胆子一大,就开起了老板的玩笑。这天,老板一身簇新地来上班了,灰西装、灰衬衫、灰裤子、灰领带。小筱夸张地大叫一声:“老板,今天穿新衣服了!”老板听了很高兴,还没来得及品味喜悦的感觉呢,小筱接着又说:“像只灰耗子!”
又一次,客户来找老板签字,对老板夸奖不止:“您的签名可真气派!”小筱刚好走进办公室,听了又是一阵坏笑:“能不气派吗?我们老板可暗地里练了三个月了!”此言一出,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尴尬了许多。开玩笑的确可以将同事间的距离拉近很多,人际关系也得以缓和,但如果玩笑有人身攻击的成分,就是黑色玩笑了。黑色玩笑对人际关系的破坏力非常强,对此小筱却没有一点儿的察觉,这就是她聪明能干,却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事实上,黑色玩笑体现着一个人人性的弱点:面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时,会不自觉地挑刺,这是一种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爱开黑色玩笑的人肯定对于挑刺非常热衷。这类人往往被视为“刻薄”,容易引起他人反感。同事可能笑过就算了,然而,老板就是老板,下属就是下属,作为一名下属,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都应该知道。中国人做事喜欢个“度”,开玩笑也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分寸,你的玩笑不仅娱乐不了大家,还让人反感。如果你笑你的同学考试不及格,你笑你的朋友怕老婆,你笑你的亲戚做生意因上了别人的当而亏了本,你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时跌了一跤……本来这些都是应该抱以同情的,而你却拿来取笑别人,不仅使对方难以下台,而且表现出你的残酷无情。
另外,不可拿别人生理上的缺陷来做你开玩笑的题材,如对眼、麻子、跛脚、驼背等等,这些属于一个人的不幸,你应该表示出同情而不是拿来开玩笑。总之,玩笑可以让谈话更多彩,然而开玩笑时一定要掌握“度”,拿捏好分寸,适可而止,这样才能活跃气氛,使聊天的气氛更热络。
3.11
愚蠢的人才会说狂妄的话一个人再有能耐,也只能够证明过去和现在。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所以,只有那些愚蠢的人才会说一些狂妄无知的话。才才的同事小斌,是公司里的技术能手,在公司很有地位。但是,他智商高,情商低,有些目空一切,不注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说话很狂妄,在自己的同事面前也总是一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架势,对办公室的行政人员更是不屑一顾,到办公室领取办公用品时,他总要显得与众不同。按照公司的规定,任何员工领取办公用品时,都必须先填表格,可他却偏偏不填表格,反而认为别人是在找他碴,对行政人员恶语相向,说什么“一个打杂的,有什么神气的!”一次,他在领办公用品时,狂妄地对一个同事说:“你有什么神气的?烦着呢,就数你们规矩多!要不是有我这个衣食父母,你们早就失业了!”
小斌的话激起了同事的愤怒,大家纷纷找他,要他给个说法。结果,在老板的劝说下,总算息事宁人了。但是,这件事令主管非常伤心,心里对他有说不出的憎恨。不久,主管又将一个很厉害的电脑程序员王哲招进了公司。没多久,王哲在技术上就达到了小斌的水平,在公司取代了他的位置。小斌在公司不再是技术上的唯一高手了,他心里感到非常失落。尤其让他难堪的是,小斌以前奚落过的同事总是当着他的面和王哲开玩笑:“王哲,在技术上多照顾我一下啊!你可是咱们的衣食父母……”
后来,小斌发现在公司里几乎没人理睬他了,他觉得很没意思,只好主动辞职。现实中,人都是有自尊的,如果你确实看不起别人,则放在心里自己知道就行了,而不是将它到处宣扬。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但是在人格上总是平等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理由看不起别人。其实,看不起别人,既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又容易得罪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对自己在交际中非常不利。特别是在职场中,一个人要想在办公室里搞好与同事间的关系,过分自傲是非常有害的。
同事之间能够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那是一种缘分,需要彼此的尊重和包容。相互看不起,只能导致同事间关系紧张,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损害自己在职场中的形象。安狄毕业于某著名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进入了某医药企业从事医药研发工作。刚开始时,他也很想好好地有一番作为。可是后来,他觉得医药研发这个行业不怎么景气,和同事也没什么共同语言,而且感觉到同事水平相当低。于是,在平时聊天中,不是嫌这个人水平不行,就是说那个人水平太差。他坚信,和聪明人在一起能够学聪明,和蠢人在一起只能学蠢。他常常对别人说,以自己的能力,和这一帮蠢货在一起从事这种枯燥的工作,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结果,三年过去了,每次评优提干,都没有他的份。因为在考评时,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认为他业绩平平,没有资格评优提干。安狄觉得那一帮人可恶,一气之下跳槽而去。由于对医药市场比较熟悉,跳槽后,他做起了销售代表。在工作中,他不是嫌别人的学历差,就是嫌别人的能力差,搞得与同事的关系非常紧张,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出去联络客户,在工作中,他非常孤立和被动。安狄参加工作6年了,事业在原地打转,收入也在原地打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同一个办公室里,或许你在某一方面很优秀,但这不是你看不起同事的理由。因为同事也有长处,也有胜过你的地方。在与同事相处时,如果你经常愚蠢地说一些狂妄的话,你的表现就会让同事觉得你看不起他,在职场中必然会遭到失败。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在现实中,一个人再有能耐,也只能够证明过去和现在。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所以,只有那些愚蠢的人才会说一些狂妄无知的话,而聪明的人说话绝对不会让别人认为你在看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