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0500000010

第10章 人人都是原教旨主义者

文/维舟

我这么说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任何人类思维都具有原教旨倾向。所有理论都倾向于造成一种自我完善的体系,可以运用它来解释和把握整个世界,最终它成为一个人看待和衡量世界的眼镜和尺子。在辩论中最容易看出这一点:大部分人参与对话、辩论之后的收获只是进一步证实和强化自己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不知他们是否意识到,这实际上也意味着他们一无所获,因为他们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激烈辩驳只是得知了一个他早已确认的信息:我是正确的。这是一个观点和话语的巴别塔——虽然名义上我们使用的是同样的语言,但却彼此听不见、听不懂。

有时我甚至想:说服一个人是可能的吗?即使有时他主观上都误以为自己是被说服了,实际上他在接纳观点的时候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它进行了改造。“说服”必然有赖于被说服者自己主动的认同。但人类实在是一种极为顽强和保守的动物,虽然在地心说被哥白尼否定之后,人们已知道自己并非处于宇宙的中心,但仍以人类自身为尺度来衡量世界,到现代这一点也被粉碎,然而在所有交流(这是对“对抗”的委婉说法)中自我中心主义仍是隐约可见的,因为那才是我们的本能。毕竟,要将自己的思想当作一个客体来对待和思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甚至是一件令人发疯的事。

我不能确定自己是正确的。但许多人都比我确信得多。十年前曾有人写邮件来和我讨论,此君认为汉族一直是、现在也是一个纯种血液的民族,并以这种观念来解释所有中国历史,对我给出的反例他也自有否认、驳斥、再解释。来回写了十几次邮件后,我终于放弃——现在想想也不可思议,我居然坚持和他争论了那么久,也许那时我还比较好胜。虽然我至今仍认为他的观点是荒谬的,但这次争论使我将自己的思维作为分析对象来反思:我为何那么确信自己所持的立场呢?答案也许是:质疑自己的立场并不愉快。

费尔巴哈曾说:人由他所吃的东西所决定(der Mensch ist waserisst)。这句话中的“吃”也可以视为一个隐喻:我们所吸纳的任何观念,而且这一过程更可能是双向的——人所吸收的东西塑造了他,但他也自行决定着吸取什么东西。在Google发明出来之后,这一点已很明显,因为人们总是只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他持有一个观点,往往只想搜到那些对这一观点有利的论据。人们像鸟类建筑鸟巢一样,只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进行建构,而对其他的材料予以抛弃或忽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人们一贯如此:只要他们愿意证实一个观点,通常他们总是有办法的。中世纪欧洲人相信二元论,不仅仅是抽象的思考,他们的确相信世界日常生活中,撒旦始终在发挥作用,而且能找到极多“证据”。不管现在看来多么荒谬,在相当长时期内,有不少一流学者曾坚持认为印第安人、中国人等都属于犹太人传说中失踪的十族后裔。清代学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是一代名著,但他也有一个致命缺陷:他预先认定许慎《说文解字》所讲都是对的,必须为它找出一些例证来,即使许慎讲错了,他也还是会设法找例证来附会。

Thomas Kuhn在研究科学史时曾想不通为何亚里士多德一些荒谬的断言竟支配人心二千年之久,他的结论是:经典理论培养了一套特定的思考方法和观念系统、信仰、语言和基本概念。离开了这些典范,这些科学家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思考或研究。通过这些语言和概念来观看世界,成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除非他碰到生活在另一个不同典范中的人,否则他很难觉察到这个“观念的箱子”。需要补充的是:现实中许多人即使碰到了另外的人,仍然不会自我反思和觉察到这个“箱子”,相反他们会把它抱得更紧。人们可以意识到一些他人理论的荒谬性,但要意识到自己观念的荒谬(它同样强烈地支配着人心,只不过那是自我),那就太难了,在心理上就会被我们自己所拒斥。

人文学科存在一种结构性的多样性,在学术围墙内的每一个理论都以为自己把握了全景,“主张他的标准可以单独支配和解释一切……简言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每一门社会科学都很霸道,无论它们会如何否认这一点。它们都倾向于把自己的结论表达为人类的总体图像。”(布罗代尔《人文科学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种科学之不统一(disunity of science)的现象本身源于人类思维的歧异和原教旨倾向:它们都依靠否定对立面、排斥异端来获得自己的正确性。西谚云:“人们常常只是因为一贯正确而得到顽固不化的恶名。”但确切地说,人们一贯持有某个观点,以及它被判定为正确与否,事实上是两回事,因为正确首先意味着在某一标准下是正确的,而这一标准本身,也不可能不是某种观念的建构。

歧异是纷争之源,也是丰富之源。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之本。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他这句话也许正是对这样一种现象的提醒:即所有人都常常希望将这种参差多态化约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争论只在于究竟是哪一种。

“只要人人像我们这样生活,世界本来可以何等美妙。”每一种生活方式的热爱者都会这样哀叹。在这个经常听到的哀叹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谬误:人们只有在一个完全由不同于自己的人组成的世界中,才能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M.Thompson, R.Ellis, and A.Wildavsky, Cultural Theory,1990)

网络的两种特征:协同过滤(人们只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链接)和群体极化(小群体只听到自己的回声而变得更激进),都不是技术特点,而产生于人性本身。在这种孤岛状的小团体中,人们仿佛是在和另一个自己对话:他们喜欢听到和自己观点一致的声音,这种态度的强化使得他们对不同的观点愈加难以容忍。的确,对于原教旨主义者来说,对他人不同观点的谅解只不过是意味着对自己信仰的不坚定:因为假如自己是正确的,那么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就不能也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则有许多人倡导宽容,以至于这种“宽容”本身也成了一种原教旨主义。

Alfred N. Whitehead曾说:“天知道什么看上去胡说八道的东西明天会不会被证明为真理。”他在此坦率地承认了我们理性的限度,因此相对开放的态度也许是必要的:参与辩论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当然也不是为了颠覆自己的观点,但应当使参与者都有所触动并受到激发。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你是正确的,相反的情形也可能是正确的。

PS:这两天因为《生两个好》一文,又一度切身见识了网上的激辩,而其展现的情形,似乎与四年前我写这篇旧作时并无二致:大多数人自动站队(虽然这并非我的本意,因为我只是描述一种正在浮现的社会现象,不评论它的对错);激进者挟持了讨论,反复重申自己的正确并间或伴以“你明白了吗?”的怒吼,俨然自己真理在握。自然,这种论题有不同意见实属常事,犹如艾柯所言:“如果有人提出以下疑问:‘家里到底适不适合养狗?’那么一定大约有五十个同意或五十个反对的理由。”只不过意见不同之余,言辞刻薄乃至恶毒,就实在太无趣了——虽然就像别的那些原教旨主义者那样,他们或许只是太认真了。

同类推荐
  • 人格的力量:辽宁理论宣讲“最美讲师”的故事

    人格的力量:辽宁理论宣讲“最美讲师”的故事

    近年来,辽宁大地涌现出一批理论宣讲志愿者,他们长年活跃在基层,以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宣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我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了贡献。
  • 微神

    微神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杰出的风俗、世态“画家”。他的作品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独具一格,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复制的语言”。《微神》收录了老舍多篇经典散文、杂文、小说,以及三幕话剧《茶馆》。这些作品以当时的大社会环境为背景,通过对平凡百姓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各阶层、势力间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对百姓的悲悯同情融入笔墨当中,让人在发笑的同时,陷入深深的思考。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 一个人的收藏

    一个人的收藏

    著名音乐人、收藏家姚谦二十周年艺术收藏手记,《他们在岛屿写作》团队特别打造同名纪录片同步推出。二十年来,姚谦凭借小康收入和对艺术的一腔热情,陆续收获了众多19、20世纪的艺术珍品,既有西方印象派经典作品,又有常玉、徐悲鸿等东方大师之作。刘小东、蔡国强还在早期创作阶段,他便已收藏。有的青年艺术家,名不见经传之时,就被他慧眼识珠,而后名声大作。本书是姚谦关于艺术收藏文章的结集。作者深入浅出,分享了20年来艺术收藏的宝贵经验。从如何买下第一幅作品,到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藏方向;从学习辨别纷繁的艺术市场信息,到巧妙避开热门寻找突破。他的文字见解独到,心得丰富,即使是普通读者,也可从中一窥收藏的奥秘。
  •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颠覆、暗杀是它的拿手好戏,通缉伊拉克总统,追杀卡斯特罗,影响世界政坛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美国最能花钱的部门之一,但往往是无功而返;击毙本·拉登一雪前耻,但反恐行动远未画上句号。这就是它—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公开、实力最雄厚的情报组织。
热门推荐
  • 逆天重生神医

    逆天重生神医

    她南宫曦,南界大陆第一世家的嫡女,被世人称之为废物,人人唾弃。重醒来,什么灵器,丹药,她一抓一大把,并且上古神兽跟在她身后,谁又知道她的身份是如此高贵。某美男被人称为冷峻,从不接近女人的王爷,不过在南宫曦面前什么节操全没啦,“你到底要跟到什么时候?”“怎么生气啦,娘子”“喂,谁是你娘子”“呵呵”某男溺宠的看着,某女忍不了啦“喂,求你了,放过我吧,大哥”某男低垂“娘子,好歹咱们也是在一起睡过的,不是吗?”
  • 生活从退休开始

    生活从退休开始

    戎马半生的哥哥今天正式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里光荣离职,在这之前,他是陆军某集团军政治委员。一下子从众星捧月到门可罗雀,侄女在外地读博,嫂子又要上班,我不能想象革命了一辈子的哥哥如何孤独地适应他这个痛苦而艰难的转型期,就在出版社给他找了个写书的差事,以便他顺利软着陆,过普通人的平常日子。哥是那种生活单一只知道埋头干工作的人,晚上吃完饭,碗一搁就去办公室,一年四季,雷打不动。
  • 九霄神域

    九霄神域

    神魂界,只属于众神的世界。寂灭轮回咒的使用,将叶风带到了神魂界,意外遇上不灭神尊残魂。从此,叶风走上了通往九霄神域的道路。
  • The Science of Right

    The Science of R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界精灵物语

    异世界精灵物语

    作为一个高贵的生命,骄傲的生活于秘林之中。不胆怯,因为生于秘林当归于秘林。不莽撞,因为需谨记先祖训言。对外来的污秽之物给予严惩。将不尊祖训之族火祭于先灵。时刻铭记当守之道。勿要背离荣耀之路。绝望中当怀希望。荣华中不略隐患之灾。以此。以着骄傲而不骄纵的姿态,作为高贵而伟大的物种而活。——精灵族祖训,发现于一颗千年古树上
  • 白发国师惑人心

    白发国师惑人心

    “她”是为一国国师,因生下是雪白的头发血一般的眼瞳,出生当天被母亲交给一个黑衣人,让其收为徒。下山以后,又因样貌奇特被人成为不详、野种。最后听闻自己母亲被害的消息,愤怒不已,小小年纪便带上了眼袋,隐藏血瞳,隐藏自己,心随着时间渐渐的变成寒冰,武功高强,却无人能理解“她”。漫长的岁月里“她”遇见了他们。他是第一杀手;他是一国王爷;他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他是右相之子。本来无关的四人都因“她”而心动。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殊不知阴谋也随之而来,他们能打破这重重阴谋在一起吗?
  • 快穿之死亡降临

    快穿之死亡降临

    孟夜不想死,所以他听了司叶的话,谁知道,司叶带他见到的远比死亡更可怕,一个又一个世界的串联,他们披荆斩棘,只是为了活下来,可是,当他们自不量力的撕开这些看似恐怖的外壳,才发现,现实是更加残酷的。现在人类认识了三维,但是,他们来自四维空间。
  • 霸少硬上弓(完)

    霸少硬上弓(完)

    美丽异常的荔菲逸从小城市来到繁华都市打工,只为挣钱养家,一次异常的偶遇,竟遇到了霸道非常的少正轩,而且还要强娶她为妻?唉!这...这是什么世道啊?英俊霸道的“巨人”少正轩,军区司令的大公子!无意中碰到善良美丽的荔菲逸,情愫暗生,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虏获她的心,并且娶到她,无论前路如何坎坷......阳光、帅气的萧羽,荔菲逸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虽然爱她无法自拔,但是心中的仇恨却使他原本清澈的心黑暗无比。妖艳动人的凌傲薇,强大的家族背景,使她运用各种手段,却始终得不到心爱男人的心。俊朗温柔的南宫澈为朋友生死相搏,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孩儿。主人公们在爱恨交织的旋涡中挣扎,权利、金钱、爱情......该如何抉择?×××××××××××××××××××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啊!O(∩_∩)O~鲜花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
  • 这个王妃有点冷

    这个王妃有点冷

    一朝穿越,她成为血族的流放之徒。若一切都是命运,那她的自由,她的爱情,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开拓,这是一场未知的征途,中途不允许她放弃,唯有不断变强,才是唯一的方法。而值得庆幸的是,她身边有一群值得信赖的美男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坏坏老公好难缠

    坏坏老公好难缠

    她爱上了一个温柔的男人,但是结婚不到半年就离婚了。丢脸的是,离婚的时候她居然还是个处!出国避难,遇上了一个绿眼睛的男人。第一天,男人吻了她。第二天,男人要她负责绑架她去办了结婚证。第三天,看着身边一脸餍足的俊美男人,她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