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600000007

第7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4)

“圣诞老人”每年都来的意义不在于礼物本身,而在于这份惊喜,惊喜是另一层更有价值的享受。

十几年里,只有一次,好像是圆圆小学五年级那一次,我和她爸爸那一段工作特别忙,没来得及给她买礼物,就在周末带她出去玩,并给她一些钱,让她替圣诞老人给自己买些礼物。东西没少买,圆圆长大后回忆说,那是她觉得最没意思的一次圣诞节。虽然花一样的钱,买一样的东西,方式不一样,带来的快乐就不一样。

圆圆小时候经常给我们讲她梦到什么,她的梦一直都是童话一样,非常美妙,我后悔没有记录下来。美丽的梦一方面来源于她从书上读到的那些童话,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圣诞老爷爷带来的吧。一个经常做美梦的孩子,她的童年应该很幸福吧。

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不仅让圆圆的童年过得不一般,也让她更深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并且教给她如何给别人带来快乐和惊喜。她的好朋友过生日时,她总会很认真地挑选礼品。圆圆偶尔也制造点浪漫小情调,给我和她爸爸送上点惊喜。

在我四十岁生日那天,圆圆早晨上学时说她今天不想骑车了,要坐公交车去,我们当时不理解,觉得坐公交车又费时间又费力气的,干吗要为难自己。结果晚上放学时,她带回一大把康乃馨。原来她那个自行车没车筐,她乘公交是为方便拿那把花。我和先生那天都忘了过生日这回事,幸亏她提醒了我们。

她上大学后,我问她还要不要圣诞礼物了,她说要;我问她长多大就不要了,她说“八十岁”。我们都笑了。看来,圣诞老人还得一趟又一趟从北极大老远地跑来呢!

5 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

圆圆上幼儿园时,班里有个小男孩叫马晓飞,他们俩很合得来,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我去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兴冲冲地对我说:“妈妈,我最喜欢和马晓飞一起玩啦,我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我笑笑,说好。她看我同意了,很高兴,转而又有些担心:“不知道我爸爸同意不?”我说那你就问问他。

她回家后本来还着急等爸爸回来问这件“终身大事”,结果玩得忘了,直到几天后爸爸去接她,回家的路上才又想起来。她爸爸当时也非常痛快地说“好”,同意了。圆圆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妈妈,我爸爸也同意我长大后和马晓飞结婚呢!”我愉快地说:“是吗,那太好了!”

圆圆这时又有些担心:“要是我们上学了,不在一个学校,以后不认识了,那怎么办呢?”听她这样说,我和她爸爸也做出发愁的样子说:“是啊,这该怎么办呢?那你好好想想办法。”圆圆想了一会儿,忽然有主意了,“对了,我长大了,碰见一个男孩子,就问他,你是不是叫马晓飞,那不就知道了吗!”我们一听,也高兴了,是啊,这不就知道他是不是马晓飞了嘛。原来这么简单!

这个难题解决了,我们一家人轻轻松松地开始吃饭。

后来我听幼儿园老师说,圆圆和马晓飞这两个孩子都比较懂事,从来不打人骂人,也不和小朋友抢东西,都很喜欢讲故事,两人在一起玩从来不闹意见。看来幼儿园也有“合得来”这回事。

到上了小学,这个小男孩和圆圆在一所学校,不在一个班。小学生的特点是男女生之间缺少真正的兴趣,一般是男生和男生玩,女生和女生玩。圆圆有几位非常要好的同学,几个小姑娘只要有空就在一起。我和她爸爸有一次想起马晓飞来,开玩笑地问她,现在还和马晓飞玩吗,长大还要不要和马晓飞结婚了。圆圆说他是男孩子,不喜欢和他玩,不在一个班,也见不到。我们逗她,“那你不担心长大了不认识他?”她说不担心。看来她已经“变心”,从那以后就真把马晓飞丢后脑勺去了。

她上中学后,进入心理学上的“青春期”,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才真正开始观察她对异性交往的态度了。圆圆也会对我讲一些学校里男生和女生互相讨好的事,比如一个家里很有钱的男孩子对她班里一个女孩子说:“你要是和我好,我就给你买六万元的珠宝。”我们听了,并不贬损这些事,只是笑笑,说这小男孩幼稚得可爱。我家里也不时地会有男生打电话过来,我们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就像接到她的女同学打给她的电话一样,很自然地喊她来接电话,然后我们回避开,让她能方便地通话。有一次我还在她的书桌下捡到一张纸,可能是她上课时和另外一个女孩子的笔谈,两人热烈地讨论着班里的几个男生,能看出她们对一些男生是有朦胧的好感的。我笑笑,把这张纸收藏起来,准备将来圆圆长大了还给她。

每个父母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回忆一下我们的少男少女时代,就该知道中学生这种情愫的萌发是多么正常。所以在孩子情感发育时,我们为什么不给予更多的理解?

偶尔圆圆接到某个男同学的电话,会聊很长时间,放下电话时她会有些不自在。我就选个合适时间和场合,假装无意中把话题引到这上面,对圆圆说:“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好感,有和异性接触的愿望,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没有,倒可能不正常。”

我这样说的目的是消除她心中的不安,让她知道原来自己对异性有好感,或别人对自己有好感,都是健康正常的。

不安和自责,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都会有的,发展得严重了甚至是一种负罪感。这种感觉不仅不会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兴趣降低,反而会刺激兴趣增长。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觉得喜欢异性是不洁的,不道德的,他们就会表面上任性行事,不听家长的话,内心却彷徨迷失,自我鄙视。只有孩子自尊自爱,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时觉得坦然、正常,才能产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庄自在,才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我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女儿读初中二年级,长得很秀气,学习一直不错,她特别怕女儿早恋,影响学业,孩子一上初中就对其进行严密的监视。家里只要有男生打来电话,她就一定要过问。孩子放学回家稍晚,她就问个不停,还要给老师打电话核实孩子说的是不是事实。她女儿因此和她的关系弄得很僵。

这位家长为了控制孩子的行踪,也为了孩子的安全,给孩子买了个手机,结果她有一次偷偷查女儿手机,发现她和几个男生称兄道弟的,大怒,没收了手机。女儿却有办法,第二天把同学的一个手机借回来用。她再把借的手机没收,孩子就放学后用一个陌生的手机给她发个短信说自己很生气,晚上不回家了,然后那个手机就一直关机。她找不着孩子,一晚上急得要死。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女儿学校,在大门口等到背着书包来上学的女儿,却没问出孩子一晚上去哪里了。这位妈妈一怒之下找到班主任,把女儿一夜未回家的事对班主任说了。班主任又跑去对教导主任讲了,教导主任马上召开年级班主任会议,宣布本校一名初二女生在外面过夜,要求各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后来经过“审讯”和调查得知,这个小女孩就是赌气到网吧玩了一晚上,想吓妈妈一跳,什么事情也没有。可是孩子第二天到校后,一切都变了,所有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好像她这一晚上干什么去了。她妈妈有些后悔把事情弄大了,但影响已不可挽回。迫于压力,孩子最后不得不转学。

到新学校后,妈妈提出要求,不许和男生来往。但由于女孩到新学校后,很难一下融入新的同学圈子,没有朋友,学习也一蹶不振;正好有个高年级男生来和她搭讪,她就真的和这个男生“谈恋爱”了,最后闹到要离家出走。到这个时候,做母亲的才终于发现,自己除了伤心失望外,已经是黔驴技穷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恋”等儿童问题上,家长实际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疏导平息,一种是刺激强化。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达到第一种效果,但遗憾的是现实中许多家长都把它做成了第二种结果。他们想阻止孩子早恋,却用错误的方法推了孩子一把,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掉入旋涡中。“动摇孩子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是唤起他的有罪意识”[5],家长在这里最大的过错就是用成人庸俗的观念,把孩子们一些原本正常的行为恶俗化了,人为地制造孩子的罪恶感,客观上把孩子推到了不可自拔的境地。

我曾收到一位妈妈发来的短信,说她正在上初三的女儿“有男朋友了”,问我该怎么办?我马上回电话,问“有了男朋友”是怎么回事。

原来,她女儿同年级另一班的一个男孩子下课经常喜欢来找她女儿说话,女儿过生日时,叫了几个同学到麦当劳,也叫了这个男孩子,男孩子也送她女儿一份礼物,他们还有时互相发短信。当妈的悄悄查了女儿的手机短信,和这个男孩之间发的短信较多,个别语句有些暧昧,似乎彼此有些好感。

我对这位妈妈说,在我们的话语中,“男朋友”是有特定含义的,就这些事,你怎么能把那个男孩子称为你女儿的“男朋友”呢。其实孩子们什么事也没有,是你用自己的理解给孩子们的交往定性了。

我当然也理解这位妈妈的担心,她怕如果不管的话,女儿和这个小男孩发展下去,真的会去“谈恋爱”,影响学习。我告诉她,要管,但不要瞎管,首先清除自己心里世俗的污垢,然后再来管孩子。后来这位妈妈按我的建议和女儿谈了一次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她是这样和孩子谈的。

首先肯定孩子,告诉女儿,在你这个年龄对异性产生好感这很正常,看来你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是同步的,很健康。另外,有男孩子喜欢你,说明你是个可爱的女孩;你对别的男孩有好感,说明你也是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

接下来她告诉女儿,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才是刚刚开始,你作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将来会遇到很多欣赏你的人,对他们我们都要心存感激;同时,你也会遇到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男孩子,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

最后她告诉女儿,一个人只有自身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如果一个同学学习不好,气质平平,能力一般,凭什么让别人欣赏他。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气质与能力都是在学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越来越可爱,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时自己也才能慢慢学会欣赏别人。

这位妈妈后来又给我打电话,说她这样和女儿谈,孩子很高兴。从那以后,她女儿还不时地和妈妈说谁给她写纸条或发短信了,她觉得谁不错等等。具体到那个小男孩,还有些交往,但一直很正常,和别的同学没什么两样。这位妈妈悟出的道理是:只要大人内心阳光,孩子内心也会很阳光。

其实,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说的,主要不是如何进行爱情教育,而是成人如何以干净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不少孩子在品行方面出现偏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断地遭遇成人“垃圾思维”的侵害。这些“垃圾思维”像一些企业单方面追求生产,任意排放的有毒气体和污水一样,慢慢地污染了孩子原本纯净的天空和大地,结果是破坏性完全抵消了它的生产性。不光在早恋方面,其他方面的思维垃圾也会让孩子发生变异。

比如一位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针对孩子,把钱管得很紧,一直以来都像防小偷那样防着自己的儿子。在她的意识中,似乎孩子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在钱上做手脚。她不仅把家里的钱放得很隐蔽,不让孩子知道;而且孩子上学后想买什么,她总是用怀疑的口气问:“那东西是那么多钱吗,你可要说实话。”即使经她同意,孩子自己到她钱包里拿钱,她一定要说:“来,妈妈看你多拿钱没有,不许偷偷多拿啊。”在她的不信任和严密监视下,她儿子形成了反监视的兴趣和能力。上初中后,这个小男孩就开始从家里偷钱。有一次和父亲一起去提款机上取钱,父亲输密码时,他竟然暗暗记下来,然后偷偷拿了家里的银行卡,一个月内分三次取了两千元,全部挥霍干净。每次偷钱事件发生后,家长除了把他暴打一顿,只能仰天长叹,怎么生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做家长的实在想不明白,一直以来在金钱方面这样提防儿子做坏事,怕他变坏,他怎么就偏偏变得这么糟糕呢?

和上面事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位好友对我讲的一件事。

她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因某种原因误过了学校的期中考试,为了让儿子补上这场考试,就到学校找来各科期中考试的卷子,回家让孩子按照学校考试的时间把卷子都做了。

她在把卷子交给孩子的一瞬间犹豫了一下,考虑是让孩子自己掐时间还是由她来监督;同时她还想到,要不要把孩子房间里的书本都收走,以防他偷看。她儿子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肯定会有一些内容不会做,那么他会不会偷偷去看书上的答案呢?

她想了一下,决定信任孩子,就告诉孩子说:“你自己掐好时间,到点就不做了。”别的什么也没说,就关上门出来了。

同类推荐
  • 妈妈如何说,男孩才肯听;妈妈如何教,男孩最优秀(第2版)

    妈妈如何说,男孩才肯听;妈妈如何教,男孩最优秀(第2版)

    这是一本家教书,主要讲述如何培养最棒的男孩。本书从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讲述如何培养一个最棒的男孩,给妈妈以一些积极的借鉴。
  •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入研究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面展示哈佛大学的育人哲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年人的修身指南,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精彩教程,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领悟哈佛大学的教育真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人生智慧。
  •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李思博:妇幼健康顾问,养生专栏作家。出身中医世家,遍读中医经典和现代医学著作。近年专心于妇幼保健研究,对于育儿、早教有丰富临床经验。作品遍布《健康向导》、《闺房》、《尤物》、《女人花》、《爱人坊》等杂志。
  •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提升孩子责任心,培养未来精英的最佳读本。让孩子在责任的担当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优美的文字中汲取至深的哲理。教会每一位青少年勇担责任,把握自己的未来。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一书,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父亲教育的重要意义,用全新的教育思维阐释了父亲教育的主要内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总结了父亲教育的方法、原则和技巧,是现代家庭培养优秀女孩的最佳指南,是帮助女孩的爸爸育女成才的最佳帮手!
热门推荐
  • 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805班的那些事儿

    805班的那些事儿

    蓝星学校又一次迎来了特殊的805班,可这次的805班似乎有些不同……
  • 从政录

    从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土

    寒土

    这是一个叫杨树林的火车站,车站广场上很脏,大包小裹、或坐或蹲着许多带着行李卷的人,三五成群、表情漠然,多数都穿着老式的制服……武警、野战、铁路、税务、工商……,不仔细看,像是一支集会大军。
  • 倾城第一鬼妃

    倾城第一鬼妃

    十里红妆,万里红绸,南齐国唯一一位外姓的王爷“宣翼王”与当朝丞相之女于今日成婚。大红的花轿缓缓的行过,却不知轿中的人儿早已被换做他人。明明是一场骗局,她要的只不过是全身而退,却不料终归敌不过腹黑阴险男子的步步为营,一次次的沦陷。秦淮,一个貌可祸国,才可倾国,势可覆国的决绝女子,却有着一颗坚毅腹黑,缜密搞怪的玲珑剔透心。她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在风平浪静的南齐大陆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慕亦骅,南齐国唯一一位外姓的王爷,因身上带有雷电而被称为“死神王爷”,为人阴冷腹黑,暴怒无常,却没有想到一切原来另有隐情。一朝相识,一颗心至此抛出,从此难以回归。片段一:管家神色匆匆的赶来,“王爷,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人,还有一个人和王妃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她还说王妃是…妓女。”正在软榻上下着棋的男子嘴角轻笑:“这件事,王妃应该怎么做?”对面的女子轻笑:“妖言惑众,拖下去,杖毙。”片段二:“王爷,不好了,太子,皇子,宁家的公子都在门口求见王妃。”正闭着眼睛养神的男子猛的睁开眼睛,手中的茶杯在瞬间捏碎:“全部轰走,方圆五里内不要在看到他们的身影。加强西苑的守备,除非本王的允许,不许王妃外出半步。”管家满脸黑线。轰走?那可是太子啊。软禁?那可是王妃啊。看来王府今日又得安宁了。片段三:西岐国。一女子看着一个面色冰冷的男子开口:“如果我真的能做到你说的这些,你怎么办?”男子冰冷的挑眉,“到时随便你怎么做。”“好。”片刻,男子惊讶的看着她,冰冷的眸子竟有些轻微的晃动。“我让你做我的妃子,可好?”“不好。”她回答的坚决,“我成过亲了。”推荐洛的完结文《倾城第一懒妃》她是商界的一朵奇葩,仅仅五年就成为引领商业方向的传奇人物。一朝穿越,化身为上京四大影卫之首,至此笑傲人间,引起波澜无数。纵使她美貌惊人、才华惊人、权力惊人、胆识谋略无人能及。又纵使她刁酸古怪、喜怒无常、不谙世事、一旦认真所向无敌。然,她慵懒无比。无论是冷酷无情残暴的大皇子,还是尊贵无比的穆天皇,更甚至是让心酸让她烦让她无可奈何的“风流夫君”…只要她“懒病”一发作,全都一边凉快去。据传,他是最不受穆天皇宠爱的四皇子,荒淫无度,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政事,是众位心怀不轨的皇子和大臣最为放心的所在…一朝结缘,她才发现另有隐情…片段欣赏:
  • 语用与意图:《红楼梦》对话研究(修订版)

    语用与意图:《红楼梦》对话研究(修订版)

    研究小说对话的作用和现象,运用语境学、语用学、意图论、对话作用进行横切面剖析,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红楼梦》对话的种种现象,为中国小说呈现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 捉捕野人行动

    捉捕野人行动

    作家白志高热爱生活,因为生活已经开始热爱他了。他告诉同事,本月他将结束单身生活,和阜宁市最美的姑娘结婚。阜宁市最美的姑娘叫刘小麦,是《荒诞》杂志的编辑。白志高所在的作家协会的作家们都认识她,因为她的小说《B市最美的姑娘》,曾引起过轰动。小说的内容很简单,是写B市举行一次选美大赛,冠军小姐是有过吸毒史的小姐,现在已经戒掉了。
  • 嘿,国民男神

    嘿,国民男神

    【绝对甜文!】男主季烨然,女主徐佳宁别人谈恋爱是给对方买买买,季烨然则是对着徐佳宁壁咚、牵手、摸头杀、kiss……国民男神季烨然的人生理想就是:清空徐佳宁身边的男人,清空徐佳宁的购物车,让徐佳宁的眼里心里全是他。(前期男主追媳妇,后期甜到炸。男女主身心健康。剧情超级新颖哟~)
  • 南柯一梦荒唐

    南柯一梦荒唐

    我的南柯一梦,我只敢在梦里的荒唐,,,,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本书由袁贵仁、杨耕主编,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