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1100000027

第27章 封妃

安素进门的时侯,皇上正吃的欢,见她走来,丢了手里的鸡骨头,伸手拽住她,将她拉到身边坐了,指着盯桌子上的菜,笑嘻嘻的问:

“喜欢哪样?只管吃,这里的水菜有些在后面厨房是吃不到的。”

安素瞪着眼睛将桌子上的菜瞅一遍,指了几样。

皇上脸上的笑意更浓,双手钳住她的腰,略一使劲,将她抱到腿上坐着,也不用筷子,伸手捡一块炸茄子送到她嘴里。

安素偎着他的脸,嘴里嚼的“吧唧”响。

皇上忍不住揪了揪她的腮,笑道:“只在朕面前可以这样放肆,与太后或其它人不可这样无理知道么?”

安素点头答应着,伸手指指远处的一盘菜,直勾勾的双眼:“想吃那个。”

皇上哈哈一笑,伸手过去,将盘子拖到跟前,拿起筷子喂她。

安素这一顿吃的好饱,平日吃不了这许多。肚子便有些不舒服,缩在慎的怀里哼哼。

慎一边给她揉肚子,一边笑话她没承算,却又打算让福全安叫太医来给她瞧瞧。

安素阻止他。

这要是找太医来,该是多难为情,说是吃饭吃撑着了?以后还有法做人没?

安素的话,让慎开怀大笑。

他的妃子在他面前,个个都守礼知礼,斯文儒雅,这么没吃相没雅相的丫头却还是头一回见。

“妾最想不明白的就是遇到好吃的,怎么还能吃的一丝不苟,文文雅雅的?”安素大声吸着一只田螺,边大声说道,唾沫飞到慎的前襟上,却又伸出油乎乎的脏手给他蹭蹭。

慎目瞪口呆的瞧着,随后又爆发开怀大笑。

他每日里脑子里的弦总是绷的太紧,什么大事小情,什么祖宗规矩,身上的束缚太多,倒忘了真心了。

总觉得自己是个木偶人,被人用线提着,一刻不得闲,即便是闲下来,也忘了该怎么自由自在的活,好像还是个凭规矩活的木偶。

可现在他觉得,他这份心在这丫头身上复活了,这丫头这自由自在的活法,正是他想要而不得的。

他喜欢她这种放肆的,不把他当成帝王,只把他当成男人的模样。

用毕午膳,慎抱着安素却还是舍不得放手,心中又燃起了烈火。

可外头一大堆文臣武官侯着,由不得他自在。只得扯开安素的衣衫,用手胡乱摸索着解解馋。

安素却又打起呵欠来,睡意朦胧的。

慎将她放到自己平日里休息的榻上,吩咐宫娥们好省看着,方才走出养心殿。

临风默默的跟在身后。

慎走了两步,回头望望,面色有些阴沉的开口:“临风,后面没消息过来?就这么算了?”

“贵妃娘娘大量。”临风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

慎微微哼一声,拍拍双手,斜着眼问身边的福全安:“朕前两日临幸的那女人是哪个院子的?传旨下去封了妃罢,封号不必问朕,由贵妃娘娘想一个就成了。”

福全安答应着退下去传旨。

临风的面色泛了白,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来。

慎显然注意了他的表情,长叹一声,摇头,高大的背影看上去有些萧瑟之意。

“临风,像你这样可以自由自在去爱一个女人的男人,永远不会明白朕的苦衷。朕不过是想得到一个真正的爱人罢了。”

临风当然明白。

皇上欠贵妃娘娘的。

贵妃娘娘诞下福王在先,原该立为皇后,儿子为太子。

可皇上当年却因为钦天监袁天念的一席话,硬是将贵妃娘娘生下儿子的消息掩盖了三天,以致让王皇后生下了儿子,母凭子贵,封了后,儿子武也由二皇子变成大皇子,被立为储君。

福王两岁的时候,皇上秘密查出袁天念不过是受了王皇后乳娘的贿赂,才编的假话,可彼时木已成舟,所有的事都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也只能如此,只能找个旁的理由斩了袁天念了事。

如今知道当年这件事的,除了他和皇上,只剩下郑贵妃一个人。

皇上想过要灭口,可终究是下不得手,世间的事变化无常,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如果这件事让福王知道,不知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郑贵妃一直以自己受了这天大的委屈为由,在皇上面前撒骄卖乖,可她尚是个有分寸的女人,除了嫉妒心强些,这些年也没什么太过分的举动。

皇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了。

皇上今儿这举动,这番话,却让临风对皇上这些年的举动又有了新的见解。

皇上这些年宠着郑贵妃,并不全是因为欠她或爱她才宠的。而是因为这些年根本就没遇着他真正喜欢的女人!

宫中选秀女,都是各级官员一级级挑完送进宫,再由后宫的嬷嬷挑完,送到太后和皇后跟前,由她们挑完,才能送到皇上跟前挑。

其实说白了,挑出来的秀女不见得是皇上喜爱的,只是太后和皇后喜爱的就是了。

这一瞬间,临风心中竟然对贵妃娘娘充满了同情之意。

如果安素是个有心计的,贵妃娘娘失宠只是时间问题,早早晚晚有那么一天。

临风不希望看到那一天。

临风明白,皇上也不希望看到那一天。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说不定就是山崩地裂,玉石俱焚。

临风当年曾经劝过皇上,无毒不丈夫,凡做大事者必不拘小节。

可皇上因为福王,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没舍得杀掉郑贵妃,当初不杀,现在却是杀不得。

过了这些年,谁敢保证这秘密还只是郑贵妃一个人知晓?

要在自己怕的女人和自己爱的女人之间做个抉择,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临风心中叹口气,盯着皇上独立在寒风中的背影,有些感慨,他的身边确实有很多忠心不渝的人,可他,却始终是孤独一人,没有陪伴。

————————

安素在养心殿的榻上一觉醒来,听到的消息是皇上传下口谕,筑香院的程先程美人要封妃了,太后因她手巧善做饮食,赐号慧,封为慧妃。宝册宝印即时下发,供各院知悉。

郑贵妃新派来的给安素使的两个嬷嬷,周嬷嬷和梁嬷嬷在安素跟前,得意的讲完这席话,眼睁睁瞅着安素的反应,等着她的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好去跟主子回报。

可她们等到的是安素一声长长的呵欠,外加一脸的安之若泰。

两位嬷嬷眼中的失望让安素心中的笑差点溢到脸上。

她真的无所谓封什么妃什么后的,她的理想已经说过多少次了,做个米虫,有吃有喝就行。

当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必诛之!以德报怨那都是笑话,后面那句何以报直才是真的。

“二位嬷嬷,我那两个丫头现如今发配到什么地方了?”安素磨磨蹭蹭的穿着衣裳,边问道。

“贵妃娘娘雅人雅量,放了她们,如今还回梅香阁伺候小主。”周嬷嬷皮笑肉不笑的回道。

“是啊,小主今不同往昔,身边只有两三个人怕不够应付,所以才派老奴们过来伺候小主。”梁嬷嬷跟着笑道。

“哦,那有劳二位嬷嬷了。”安素说着客气话儿。心里却安了。

看来这郑秀珠也算个明白人,她顶下弄坏珠子的责任,卖个人情给她,她心里倒是有数,知道她想要的不过是让她放了明月和初一。

安素不自觉的抹抹鼻子。

这个人是个棘手的对手,最妨碍她过她的米虫生活最大的障碍。

自己做事虽无心得罪她人,怕她人却不这么想。

“论理,小主先侍奉的皇上,该小主先封妃才是。”周嬷嬷扶着安素离开养心殿,听似不甘心的语气道。

安素笑一声,眼睛晶晶亮的问道:

“封妃是不是月奉多了呀?”

周嬷嬷睁圆了本来就滴溜圆的双眼。

这画风不对啊,她关心的怎么是这个?

“月奉是多了一倍,可应酬也多了,用的人多了,自然花销也大。”梁嬷嬷随口答道。

安素吐吐舌头,缩缩头:“本来还想让程姐姐请一顿,大快朵颐,这样看来,还是我请她,祝贺她高升罢了。我用钱的地方不多,现有的这些倒可以应付。”

“你请她?”周嬷嬷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把头朝安素的方向侧过去,追问一句。

安素欢蹦乱跳的走在她们两人前面,拍着手笑道:“当然啦,祝贺她高升嘛,当初我们进宫时就说过,有福同享,如今她高升了,当然替她开心了。”

两位嬷嬷的老脸上挂上有些不知所谓的表情。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你对着一条永远不上钩的鱼,就算丢再多再好的鱼食,她永远也是蹲在深深的水底里观望。

想抓住她,唯一的办法就是下到水底,当然,还得有与她一样好的水性,有与她一样狡诈的个性才行。

而站在岸边拿着鱼杆或抛着鱼食,看着她嚣张的这种无力感,真的是。。。。。。

真的是很无力。

“小主,今后说话可要小心了,慧妃娘娘今不同往,位份高了,见面的规矩也该改了。”梁嬷嬷面无表情的道。

“不光见面的规矩,其它的怕也要改,毕竟人家升了位份,是正八经的妃,比小主的身份高的多。”周嬷嬷添油加醋。

“这个我知道,进宫的时候,教习嬷嬷就教过,放心罢,错不了!”安素跑在她们俩人前面,大声的喊,依旧的欢喜的语调,欢喜的表情。

两位嬷嬷对视摊手,撇嘴,满脸掩饰不住的失望之意。

同类推荐
  • 侯门嫡妻:夫人,拜个堂

    侯门嫡妻:夫人,拜个堂

    单清霜恨死那个戴面具的,那个一言不发就把她抢走的人,偏生又是如此的霸道,他还说,要抢她一辈子。温侯:我家财万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我是侯爷!要不了多久还会是国公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我迷倒万千少女,多少人喊着要给我生猴子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能换一句么,我好歹也是穿越者……单清霜:我救过你,有两世记忆,一品诰命夫人,皇后是我姐姐……温侯:没错,我喜欢你,什么时候结婚?……
  • 寒玖传

    寒玖传

    暖阳之下,一女子独站帝都城楼,唯美风雅的面容在常人视角下显得美丽绝伦。“慕容清,你夺我一生所爱,我要你倾国来葬!”眼神中所散发的恨,足以动憾这看似稳固的江山社稷。原来的长安王妃,现在的寒襄皇后,慕容清一声所爱的女人,难道终究是一场空……“慕容清,如今可还依稀记得,我曾是你的妻子,你的王妃,你一生要保护的人!”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秘密……
  • 红楼之白魔法神贾珠

    红楼之白魔法神贾珠

    尼斯大陆十项全能的白魔法圣封神之时出了岔子,成了《红楼梦》里那个最有前途却早逝的贾珠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山伊人

    江山伊人

    他,自一出生便危机四伏。被人追杀,幸得门监相救。六岁被父亲知晓,从此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一生挚爱一人,生于帝王家,却有着帝王不该有的专情。她,生于秀才之女,从小饱览诗书,精于琴棋书画,她被世人所仰慕,深得帝王情,她的一生坎坷又美好。他们一生荣辱与共,携手看遍世间大好河山。谱写出了人世间最美的诗篇。
  • 霸占

    霸占

    爱是什么呢?对于妖孽哥哥而言,爱是占有、是禁锢。她是他的宠。对于沈白衣而言,爱就是爱,没有原因的,只为她心动。对于楚云悠,爱是包容,是成全,为她甘愿赴死,含笑黄泉。而楚秦的爱,是背叛、是出卖,是她的劫难,是前生今生,刻骨铭心的痛。这些男人的爱编制成华丽的牢笼,欲将她网罗。是甘愿画地为牢抵死缠绵还是挣脱藩篱反抗到底?他们囚禁她的人,她囚禁他们的心,最终,究竟是谁囚禁了谁?兄妹恋+YY+慢热,不喜慎入!
热门推荐
  •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以至于人才招聘会越来越火爆,随便哪个主题的招聘会都是场场爆满,人头攒动,甚至造就了一个新兴产业,一种新的经济热点——“招聘经济”。尚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择业难,有工作经验又有阅历的求职者再就业的形势同样也不容乐观。应聘者找工作难,那招聘者的情况如何呢?与应聘者找不到工作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招不到人,以至于打出了高薪揽才的旗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鲜明的反差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人才不能满足或不适合招聘单位的需要,以至于招聘单位想招的人招不到,而不想招的人却是如过江之鲫。
  • 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

    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

    航天、太空探索、星际旅行,到处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人类太空探索的各个里程碑事件,展示了人类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赞扬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尽管航天具有极大的风险和失败,但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种伟大。
  •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减压术》讲述的是教你怎么巧用智慧进行生活中的减压。
  • 宿曜仪轨

    宿曜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警的黑科技帝国

    红警的黑科技帝国

    【年度火爆爽文,免费阅读!】叶铭偶然获得红警系统,从狂暴的一发不可收拾,穿梭土著文明两界,掠夺资源,售卖黑科技!什么?你说我缺钱?呵呵,我随便研发的几个黑科技,就快成为世界首富了,你跟我提钱?我都不知道钱是什么东西。什么?红警基地需要能量?简单,我这就派出百万雄师部队前往土著文明世界掠夺资源,什么黑科技武器全都给我派上去,红警所到之处,寸草不生!PS:已完本200万精品《红警之科技帝国》
  •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实力、机遇、人脉、背景……但是,成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仅战胜了自己,更感染了他人。李开复、唐骏、李彦宏、陈永正……他们并非占尽天时地利的幸运儿,亦非天赋异禀的神童。他们今天的成就同样经历了种种考验、艰难取舍和痛苦挣扎。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功对所有正在风雨中前行的人们而言,更具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仔细阅读《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它将带给你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体验。
  • 葫芦湾传奇

    葫芦湾传奇

    怪人姓康名允义,祖籍葫芦湾,今居青隆镇。他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其祖父创立了亦医亦商的经营模式。当时人们对青隆镇有着“青隆小镇子,家家有银子,一家没银子,旯旮里扫出几盆子”的说法,每天进进出出的银子哗哗如流水,康家祖先就不甘心当个穷医生,因此在镇上开了万亨祥药店,康老先生坐堂行医,顺手卖药,每年下来也能挣个一二百两银子。到了康允义父亲手上,将亦医亦商发挥到极致,兼做药材贩运,从甘肃、宁夏、内蒙收购枸杞、党参、黄芪、红芪、甘草等药材,装船运到青隆镇,再走陆路,由驼队运到晋中一带出售。
  • 青梅如豆柳如眉

    青梅如豆柳如眉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 西云集

    西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