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3100000010

第10章 祖母得知孙媳死因一病不起(2)

曹太夫人——李煦的胞妹,自从独子早夭,将马夫人的遗腹子视如命根子,对于寡媳更有着一份莫可名状的感情,既爱她幽娴贞静,又怜她年轻守寡,更感激她为曹家留下了亲骨血,还期望她将来能抚孤成人,不坠家声。所以凡可以表示她重视马夫人的举措,都会毫不迟疑地去做。震二奶奶既是马夫人的内侄女,人又精明能干得非须眉可及,那么,这个家不让她当,又让谁来当?

四姨娘在想,为这场大丧事,特意请震二奶奶到苏州来代为持家,他人会怎么想呢?首先是老姑太太——曹太夫人会有好感,即令对她的这个“大哥”有所不满,亦不忍再言,而且必然会有资助。其次,是局外人看来,李、曹两家毕竟是不分彼此的至亲,患难相扶,同枯同荣,目下李煦的运气似乎不大好,但有曹家帮衬,亦无大碍。至于震二奶奶,是精明强干的人,必是争强好胜的人,人家给了她这么大一个面子,岂有不抖擞精神,照料得四平八稳的?或者什么地方还缺一大笔,她私下挪一项可以暂缓的款子来垫上,亦非意外之事。

于是她说:“既然请了人家,礼数上可差不得一点儿。我看,把太太的屋子收拾出来让她住吧!”

这是指李煦的正室,六年前故世的韩夫人所住的那个院落。以此安顿震二奶奶,足见尊重。而四姨娘做此建议,亦足见她将其中的深意琢磨透了,李煦自是欣慰不已。

“也得先着个人去请。”四姨娘又说,“免得临时张皇。”

“不用!姑太太就要来了,她这个侄孙媳妇,是一定陪着来的,到时候我亲自求她就是。”

03

李家的这个姑太太——曹太夫人跟李煦同父异母,但情分上从小与她的庶母文氏投缘。在道理上,这个庶母是“扶正”过的,所以不管从哪一点来说,她都应该来送终。而九十三岁的李太夫人,似乎也要跟这个白头女儿见了最后一面,才能安心瞑目。

姑太太归宁,在李家一向视作一件大事。这一次非比寻常回娘家,更显得郑重。从坐船由镇江入运河开始,一路都有家人接应探报,船到苏州金阊门外,早有李鼎特为穿上五品公服,带领家人在迎接。码头上一字排开八乘轿子,头一乘是李煦的绿呢大轿,供曹太夫人乘坐;第二乘蓝呢轿子,是替震二奶奶预备的;另外是六乘小轿——带了六个丫头,曹太夫人四个,震二奶奶两个。

人未上轿,李家跑外差的家人已回府通报。五房姨娘、总管、嬷嬷都穿戴整齐,在二厅上等候。李煦是在花厅上听信,要等曹太夫人下轿时,方来迎接。

两名总管自然是在大门口迎候。只见“顶马”之后,李鼎像状元游街似的,骑着一匹大白马在轿前引导,惹得左近机户家的妇人孩子,都奔了来看热闹,年长些的跟年轻的媳妇在说:“李家的这位姑太太,还是曹大人在扬州去世的前一年,回过娘家,算来九年了。回来一趟好风光!姑太太手面也阔,见面磕个头,叫一声‘姑太太’,便是五两的一个银锞子。如今,怕没有从前那样阔了!”

在轿中的曹太夫人,同样的亦有今昔之感。那时正是家运鼎盛之日,在阊门外登岸时,长、元、吴三县都派人来照料。衙役弹压开道,一路不绝,甚至江苏巡抚张伯行亦派“戈什哈”从码头护送进城。

张伯行是有名的清官,脾气耿直,难得假人以辞色。所以,对曹太夫人这番礼遇,为苏州人诧为新闻,谈论不休,那才是真有面子的事!

此番重来,再无当时的风光。但想到夫死子亡的两次大风大浪,居然都经历了来,至今回忆,恍如隔世。万事都由天,半点不饶人,何苦争强好胜,何苦费尽心机!但得风平浪静地守得孙子长大成人,于愿已足。

这样想着,自然心平气和,什么都看得淡了,就想到弥留的老太太,也不是那样凄恻恻地只是想哭了。

04

绿呢、蓝呢两顶轿子,缓缓抬进二厅。抽出轿杠,李鼎上前揭开轿帘,曹太夫人刚一露面,已一片声在叫:“姑太太、姑太太!”

曹太夫人不慌不忙地让李鼎扶着出轿,伸一只手抓住比她只小三四岁的大姨娘的手腕子,颤巍巍地说:“娘怎么了?”

一厅的人,姨娘、丫头、总管、嬷嬷,原都是含着笑容的,听得姑太太这头一句话便问老太太,无不感到意外,而表情亦随之转移,一个个拉长了脸,皆是哀戚之容。

“不行了!”大姨娘答说,“一口气不咽,看来就为的是等着见姑太太一面。”

“喔,”曹太夫人又问,“还能说话不能?”

“能说也只是一句半句。”

曹太夫人还想说什么,震二奶奶已抢在前面说道:“你老人家也是!人都到了,还急什么?有这工夫,何不先见个礼,顺便歇歇腿,不就好瞧太姥姥去了吗?”说着,便亲自上前来搀扶。

“震二奶奶说得是!”四姨娘接口,“姑太太必是累了,先好好息一息。”接着又对震二奶奶说,“你也请进去吧!这里都交给我了。”

所谓“这里”是指曹太夫人带来的箱笼行李。四姨娘督同吴嬷嬷逐件检点,送到韩夫人生前所住的那个院落。五开间带前后厢房,足可容纳曹家两主六仆。四姨娘在每间屋子看过,陈设用具,一样不缺,方始来到专为接待内眷之用的牡丹厅。

厅上的人很多,却只有李煦与曹太夫人对坐在椅子上说话,大姨娘也有个座位,在柱脚的一张方凳子上。此外都是站着,不过嬷嬷丫头站在窗口门边,李家的几个姨娘跟震二奶奶站在椅子背后。

四姨娘悄悄跨入门槛,直奔站在曹太夫人身后的震二奶奶。震二奶奶便急急地迎了上来,拉着她的手,轻声说道:“我给你捎了好东西来。”

于是手牵手到了一边,紧挨在一起坐下。四姨娘说:“只要你来了,就是一天之喜,还捎什么东西给我?”

“前年有人送了一张‘种子方’,说是其效如神。那时你带信来要,偏偏一时不知道塞到哪儿去了。说来也真巧,临动身以前,我心里在想,李四姨要过这张方子,倒找一找看!哪知居然一找就找到。我替你带来了。”震二奶奶笑道,“明年这时候可别忘了让我吃红蛋!”

“多亏你还记得这么一件事。前年是一时没有想开,才捎信跟你去要。说实在的,就要了来也没有用。震二奶奶,你倒想,他多大年纪了,我还指望这个?”

“那也不尽然,我爷爷八十一岁那年,还替我生了一个小叔叔!”震二奶奶很关切地说,“我看舅公跟四十几岁的人一样。四姨,你别当这是个笑话,若是有了小表叔,你就不是老四了!”

“我知道!”四姨娘深深点头,但只是表示感谢,并不愿接纳她的意见。

震二奶奶最能察言观色,一见如此,便不再谈种子方,问出一句她早就想找人去问的话。

“我那表婶儿是怎么回事?”

大家巨族,攀亲结眷,关系复杂,称呼常是乱的。不过晚辈对长辈,必按着规矩叫,震二奶奶口中的“舅公”是称李煦、“小表叔”意指四姨娘未来的儿子,这里的“表婶”,自然是指她的表妹鼎大奶奶。

“唉!冤孽!”四姨娘轻声叹气,回头望了一下又说,“说来话长,我慢慢儿告诉你。”

“我睡哪里?”

“南厅,跟姑太太对房。”

“你知道我有择席的毛病。”震二奶奶说,“今天头一天,你可得陪陪我。”

四姨娘知道她要做长夜之谈,自己也正有好些心事要向她诉说,所以一诺无辞。

05

“这件事,真是想亦想不到!我也不知道打哪儿说起,总而言之,天下没有比这件事再窝囊的。”说着,四姨娘又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我在南京听说,琪珠一头栽在荷花池里,跟表婶的死,也有关系。四姨,你说那是什么关系?”

“自然是不能做人了。”

“怎么?”震二奶奶试探着问,“莫非是她害了表婶一条命?”

“也差不多。”

“这就奇怪了!”震二奶奶皱紧眉头在苦思,“表婶寻短见,当然也是自己觉得不能做人了,难道是琪珠害得她这样?”

“也可以这么说。”四姨娘放得极低的声音,“那天下午,小鼎媳妇在屋子里洗澡,有人闯进去了,正在缠不清的那会儿,琪珠在大厨房摇会回来,一推门知道不好,想退出来,已经来不及了!”

“有这样的事!”平时从无惊惶之色的震二奶奶,目瞪口呆的,好一会儿才说了句,“表婶怎么做出这种事来!”

“不过,也怪不得她。”

“那么怪谁呢?喔,”震二奶奶想起顶要紧的一句话,“闯进去的倒是谁啊?”

四姨娘摇摇头:“你想都想不到的!”她凄然地又说一声,“冤孽!”

震二奶奶倒是一下子就猜到了,但是,她不敢相信,也不敢追问。踌躇了好半天,觉得胸前堵得难受,心想还是要问,问明了不是,心里不就舒服了吗?

但是,她觉得不便直问其人,问出不是,是件非常无礼的事。所以由旁人问起:“是跑上房的小厮?”

“跑上房的小厮跟着小鼎到热河去了。”四姨娘又说,“不是下人。”

“那么是住在偏东院子里的绅二爷?”

“也不是。”

“那,”震二奶奶用失望的声音说,“我可猜不透了。”

“谁也猜不透!是他。”四姨娘在嘴唇画了个八字,意思是有胡子的。

震二奶奶的心猛然往下一沉,“真的吗?”她说,“怎么做出这么糊涂的事来?”

“我早说了,冤孽!七凑八凑,都凑在一起,才出这么一场大祸!”

震二奶奶心潮起伏,好半天定不下来。把要问的话,想了又想,拣了一句说出口:“那么,表叔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我想,他知道了!”

“老太太呢?当然得瞒着?”

“是啊!连小鼎媳妇的死,都瞒着的,只说她到府上做客去了。可是要瞒得住才行啊!冬至都到了,一个当家的孙媳妇,再是至亲,也不能赖在人家那里不回来。老太太天天催着小鼎到府上去接他媳妇回来。小鼎没法子,只好躲她老人家。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

“自然很伤心啰!”

谈到这里,只听娇嫩的一声咳,房门慢慢地推开,四姨娘的丫头顺子跨进来说:“姑太太打发人来了。”说罢,往旁边一闪,震二奶奶便站了起来迎候。

进来的是曹太夫人四个大丫头之一的秋月——总有三十年了,曹太夫人一直用四个管事的丫头,最初按春夏秋冬排行,春雨居长,其次夏云、秋月、冬阳。以后遣嫁的遣嫁,被逐的被逐,每缺一个总补一个,顶着原来的名字,而资格上名不副实了,如今是秋月居长,跟震二奶奶同年,都是二十六岁,这样年纪的管事的丫头,身份上也就跟伺候过三四代主子的嬷嬷们差不多了,所以震二奶奶不敢怠慢。四姨娘也懂旗下包衣人家的习俗,敬重奴仆即等于敬重自己,而况又是主人,礼下一等,因而也是手扶着桌子站着。

秋月一进门,自然是先含笑跟四姨娘招呼,然后向震二奶奶说道:“都已经睡下了,忽而想起一件事要交代,请二奶奶去一趟。”

“这可怎么办呢?四姨娘在我屋里——”

“你别管我!”四姨娘不等震二奶奶话毕,便抢着说道,“请吧!我在这儿等你。”

“尽管请吧!”秋月也说,“我替二奶奶陪客。”

“对了!你替我陪着!我去去就来。”

“真是!”四姨娘目送着震二奶奶的背影说,“你们府里也真亏得有这么一位能干的人当家!”

“说得是。”秋月很谦恭地回答。

“秋姑娘,你请坐啊!”

“四姨娘千万别这么称呼!叫我秋月好了。”

“没有这个道理。你是姑太太面前得力的人,又是客。秋姑娘,你请坐!不必客气,坐了好说话。”

秋月依旧守着她的规矩,辞让了半天,才在一张搁脚的小凳子上坐了下来。

“芹官长得有桌子这么高了吧?”

“早有了。”秋月答说,“六岁的孙子,看上去像十岁。”

“倒发育得好?”

“壮得像个小牛犊子。”

“阿弥陀佛,要壮才好!”四姨娘说,“姑太太也少操多少心。”

“何尝省得了心?上上下下,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这回不是震二奶奶拦着,还把那个‘小霸王’带了来呢!”

“怎么呢?”四姨娘问道,“想必是爱淘气,所以叫人不放心?”

“正是这话,淘气得都出了格了!有次玩儿火,差点把房子都烧了!”

“这么淘气,就没有人管他一管?”

“我家‘老封君’的命根子,谁敢啊!”

秋月口中的“老封君”,便是曹太夫人,她的“命根子”自然是芹官——曹颙的遗腹子,单名一个霑恩与霑衣双关的霑字。又因为落地便是重孝,“泣下霑衣”之衣,自然是“麻衣如雪”,却又怕养不住,名字上不敢把他看得重了,所以依“芹献”之意,起号“雪芹”,小名“芹官”。

芹官有祖母护着,没有人敢管,长此以往,岂不可虑。四姨娘近来对曹家特感关切,不由得失声说道:“照此说来,竟是没有人能让他怕的了?”

“这倒也不是!总算还有个人,能叫他怕。不过要管也难。”

秋月还待往下说时,四姨娘摇摇手拦住了她:“秋姑娘,你别说!等我猜一猜。”她想了一下说,“这个人应该是你们现在的这位老爷?”

曹家现在的“这位老爷”,自然是指曹。不过曹家下人都称他“四老爷”,因为曹在本生的兄弟中行四。秋月点点头说:“真是一物降一物,那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只有见了四老爷,倒像耗子见了猫似的。”

“这倒是怪事!这位四老爷,我也见过,极平和的人,为什么那么怕他?”

“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凭良心说,四老爷真个叫‘恨铁不成钢’——”

同类推荐
  • 问斜阳

    问斜阳

    《问斜阳》创作于1980年。这部作品是琼瑶搬进自己和平鑫涛共同的可园后创作完成的第二部作品。纪家是欢乐的。但是,纪访竹却不属于那间笑语喧哗的客厅。她独自坐在自己的卧室中,蜷缩在一张圆形的藤椅里。一盏落地的弧形吊灯,伸在她的头顶,一圈柔柔的光线,把她整个的笼罩住。她坐在那儿,怀里摊着一本书。她用手托着下巴,呆呆的,静静的,深深的出着神。多愁善感的访竹,遇上了三十二岁,结过三次婚的顾飞帆,他们真心相爱相惜,在即将结婚前,顾飞帆第一任妻子微珊却回来了,顾飞帆的矛盾该如何化解?访竹又会如何面对生命中无奈的变化呢?类似于“一帘幽梦”的爱情故事,是否像汪紫菱和费云帆一样幸福结局?
  • 三侠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三侠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侠义派小说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
  • 房间之内 欲望之外

    房间之内 欲望之外

    爱是一定要伤人,被人伤的,因为要深入地去爱。如何透彻骨髓呢?非得尖锐不可,扎进去钻进去,才能告诉臫告诉对方,我是投而入之的。在我的小说里,女孩子了玩摇滚的吉他手,一见钟情。他说她傻。他没有钱、没有户口、没有文凭。他说你为什么要喜欢我?但她被他的音乐感动了。背后是黄浦江灰色的天空。他说我会离开,因为爱。她不懂,但她还是点头。他们在一起过了一年,男孩果真离开了,在都是节日的冬天。他说,我要擦肩而过的爱情。爱过了一个人,身上就有了烙印,磨之不去。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爱情。
  • 丧尸初现:Z因子病毒系列之一

    丧尸初现:Z因子病毒系列之一

    科学家无意触发了Z因子病毒,不料该病毒引起了全人类的恐慌……科幻惊险小说《Z因子病毒》三部曲,每一部都把你带入一个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人类与丧尸的对抗之中。
  • 让我靠近

    让我靠近

    黄砂汉下得极有耐心,他想把象棋下出花样来,因此要费很大脑筋,也很有滋味。一下就到了深夜12点,小老头说:“我要关大铁门了,你该回家了。你住哪里?”“我输得太多了,我不服气。再下!”“就你这水平,下到天亮也赢不了我。”小老头又给手哈热气。整个下棋过程中,小老头连续不断地哈气。黄砂汉发现小老头有哈热气的习惯。小老头锁好大铁门时,黄砂汉走到门口看了看儿子的家。灯还是黑着的。
热门推荐
  •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讲述了:理智地驾驭情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宽容会让人感动一世,爱意会让人温暖一生。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身心愉悦,远离愤怒,把持平和,少生气,多喜乐,认真快乐地生活,豁达宽容地处世,用理智赢得快乐的人生。
  • 不要冷冰冰

    不要冷冰冰

    我喜欢吃棒棒糖,有玩的好的朋友,也有人喜欢我,也有好多讨厌的事,但是妈妈说不要冷冰冰。
  • 第一嫡妃摄政王盛宠

    第一嫡妃摄政王盛宠

    上一世,沐溶汐爱上渣男,对一心害自己的白莲花掏心掏肺,对有权有势的摄政王爱答不理,最终满门抄斩,腹中胎儿惨死,一朝重生,掉打渣男,痛骂白莲花!……某王爷:“我家王妃不会武功!”众人:“王家公子还在床震上躺着!”侍卫:“王爷,王妃把你的孤本给撕了!”某王爷:“把库房的书都拿出来,让她撕个够!”侍卫“……”众人“……”
  • 太上灵宝净明法印式

    太上灵宝净明法印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金倾城s

    千金倾城s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一世倾城】地质学者穿越成丞相千金,与高冷傲娇二王爷“逗智逗勇”、爆笑大战。二王爷轻功飞海浪漫示爱:“感动吗?”顾倾城小脸惨白:“不敢动,不敢动!”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巡抚。张斌:我两年就能把皇太极打趴下皇上:命张斌督师蓟辽。张斌:我三年就能剿灭西北反贼。皇上:封张斌为五省总督。张斌:我五年就能打败所有列强,让万国来朝。皇上:......
  • 初雪

    初雪

    我退休前执教的滨海大学法学院即将迎来建院六十周年院庆,出版历届专家的文集是院庆活动的一部分。黄昏时分,一个年轻人把一本装帧精美的纪念文集送到了我家。天气预报说今夜有雪,如果是真的,这将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尽管急着赶回去,但年轻人对我的保姆说他想见我一面。尽管我已多年不曾会客,但这个风雪来临前的黄昏让我有些不明缘由的不安。“好歹也算是打发时间。”这么想着,我把轮椅滑离书桌,整理了一下盖在我那失去知觉的双腿上的毛毯,让保姆把年轻人请进了我的书房。这是个面容和善、苍白瘦弱的青年。年轻人穿着一件黑色的旧呢大衣,袖子有些短,露着一双青白而骨节突兀的手腕。
  • 异棺

    异棺

    巨棺之谜,少年走近被吸进了棺材,从此走上了另一条改变人生的道路,肉身九重转神灵破长生,逆造化,这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灵狐仙踪

    灵狐仙踪

    灵狐下凡转世修仙,为保护尘世不受妖神危害,与妖神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同样下凡投胎的仙草对灵狐投胎的美丽圣女产生了爱慕,为此与尘世亲人发生纠葛,使得妖神有机可乘,圣女斩妖修仙变得困难重重…….仙草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圣女为阻妖神出洞危害人间,为救仙草魂魄不被妖神所利用,闯入妖神被禁魔界,经过九死一生,借助仙草魂魄的能量合二为一杀了妖神,扫了魔窟。但最后关头,妖神的魔性入侵了圣女身体,圣女用灵力极力克制魔性,把仙草魂魄逼出体外,并用千年灵力使仙草复活。灵力耗尽,魔性疯长,圣女成了魔女,每天要吸食大量鲜血才能生存,佛出现用三味真火烧毁圣女.......
  • 白月光

    白月光

    代亚楠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故乡的海风带着熟悉的咸腥味袭来,让她更加怀念加州温暖的阳光。十年来,她一直在逃离,从考上大学能名正言顺逃离那一刻起,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以致大学四年间不曾再回到家乡一次。毕业后,恋爱、结婚、移民,她有更加正当的理由离开。在异国他乡,她似乎比以往更加自信,与丈夫一起白手起家,公司发展也越来越好。一座房子两辆车,两个孩子一条狗,代亚楠已经成为移民的成功代表,成为同学朋友圈里幸福的代名词。